发热 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39975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发热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发热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症状学,1,症状: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头痛、乏力、多梦、呼吸困难 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又可有某些相同的症状 体征: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心脏杂音、肺部罗音、皮疹、肝啤肿大有些异常改变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呼吸困难、发热,2,症状学讲述内容 第一节 发热第二节 呼吸困难第三节 呕血与咯血第四节 腹痛第五节 水肿第六节 昏迷,3,第一节 发 热 Fever 一、定义: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时,产热多于散热,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反应,4,二、问诊方法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寒战有时比较严重牙齿打颤、床被摇动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诊治经过 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5,三、基础知识发热之初: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通过运动神经使肌肉收缩发冷、寒战、皮肤苍白发热时:组织代谢增强,需氧量增加 呼吸、心率加快消化功能、胃肠蠕动失调 舌苔增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身体消耗较大 倦怠无力、肌肉疼痛、周身不适,6,高热时: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意识不清、昏迷、谵妄、惊厥肾血流量减少、呼吸频率增速 失水量增加,口干、尿量减少/尿液淡黄退热时:伴随散热,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7,正常体温范围:腋温:3637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正常体温变化:肛温受外界影响较小,比较准确体温在早晨较低,下午略高,波动不超过1小儿体温较高,老人体温较低女性月经前一周,体温高出0.20.5,8,9,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10,病因与临床分类,1.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11,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病因与临床分类,12,临 床 表 现,1. 发热的分度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13,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如疟疾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核 (2)高热期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3)体温下降期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如疟疾。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炎。,临 床 表 现,14,四、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体温曲线的形态(形状)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长时间维持在3940,一天体温波动1伤寒、大叶性肺炎,15,C,16,四、临床意义 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体温39 ,一天体温波动2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17,C,18,四、临床意义 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39 持续数小时/更长 降至正常 数小时/数日 重复前述体温变化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9,20,4、波浪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 达高峰 逐渐下降 重复前述体温变化布氏杆菌病,21,22,5、回归热Relapsing (recurrent) fevers:持续高热 退热 重复前述体温变化回归热、淋巴瘤、周期热,23,6、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体温曲线无规律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24,25,必 须 注 意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 或无发热。,26,五、伴 随 症 状,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27,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28,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29,六、治 疗 要 点,1、病因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需使用有效抗生素。 2、对症治疗: (1)降温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等)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肌注等)病因未明确前,慎用或禁用激素降温 (2)其他 各系统症状的对症处理,如:止咳化痰、止呕等,30,练习题: 热型 间歇热 稽留热 弛张热 人体正常的体温范围:腋温 ,口温 ,肛温 。 稽留热见于 、 。 弛张热见于 、 、 、。 间歇热见于 、 。 波浪热见于 。 回归热见于 、 、 。 不规则热见于 、 、 、。,31,练习题: 简述非感染性发热的常见原因。 阐述稽留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阐述驰张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阐述间歇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阐述波浪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阐述回归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阐述不规则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阐述发热的治疗要点。,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