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说课设计.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96344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说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说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说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中国卫星飞太空说课设计中国卫星飞太空是省编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课文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飞越北京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动人场面,概括介绍了20多年来,我国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整篇文章洋溢着作为当代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感。全文共个自然段,第自然段描述了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情景。第自然段介绍了20多年来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第自然段是全文的小结,指出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二、教学重难点:纲要指出:三年级的学生应学会部首查字法,并能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词义。本单元在第一单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和第二单元学会部首查字法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据词定义的能力,这将为以后句、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继续训练据词定义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文的第4、5自然段要求背诵,而以往学生背诵的内容多为记叙和描写。这两段话有不少科技术语,且多为长句,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指导背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二。而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以及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用变化的语言来描述人们因中国卫星飞太空而欢呼激动的情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出示)、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能读写26个新词,理解它们的意思。(认知目标)、查字典时,能比较熟练地根据词语确定带点字的意思;能给文中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会听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自然段。(能力目标)、知道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情感目标)四、教法简述: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在本课具体教学中,我主要注意了两点:一是创设情境,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课文语言的准确、精练,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出示)(一)创设情境 解题激趣(二)自学课文 整体感知(三)渲染氛围 读中品味(四)小结学法 拓展延伸五、课时安排:本课我打算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出示)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第、自然段。第二课时 学习第、自然段,指导背诵。六、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具体讲讲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 解题激趣(出示)一上课,我直接出示课题中国卫星飞太空,让学生读一读,引导他们读出自豪、光荣的语气。然后,我又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火箭升空的录像片断,并加以语言渲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号,满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飞向了浩瀚的太空。它标志着我国没有人造卫星升空的历史将成为过去,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就记叙了当年人们观看这颗卫星飞过北京上空的情景。这样,通过画面再现和语言渲染,烘托出一种激情向上的氛围,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二)自学课文 整体感知(出示)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因此,我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分四步进行训练:第一步 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出示)、划出新词,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据词定义 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观看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的场面。设计练习是因为据词定义是单元训练重点,也即本课教学重点。而在前两课(节日的大街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已基本掌握。本课则以练为主,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据词定义。设计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第二步 检查自学情况,完成课后练习(出示)。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你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三)渲染氛围 读中品味(出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朗读则是理解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表象、联想和情感等全方位地参与,多角度地感悟课文语言的内蕴,品味文字的情趣。因此,我以朗读为主线,注意渲染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品味感悟课文的语言。这篇课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场面描写和情况概述两部分。我便就这两部分,分别设计了几个训练点,展开教学:第一部分(自然段)主要描述了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人们欢呼雀跃的情景。而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写出人们为此欢呼激动的情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自由读读自然段,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人们这种企盼、激动的心情,使学生与文中的人物形成情感共鸣。而我则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这些句子,让他们进行比较、体会、感情朗读。学生可能会找出(出示)来了,来了,快看!人群中有人高声喊了起来。这句话,我就紧接着出示大家快看啊,东方红号人造卫星飞过来了!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让学生通过朗读,进行长句和短句的比较,体会出课文这里使用短句,突出高声地喊,更能表现出当时人们企盼卫星出现的急切心情和卫星出现后欣喜万分的样子。然后,再进行感情朗读,要求读出急切、欣喜的语气。学生可能也会找出(出示)人们高兴得蹦啊,跳啊!这句话,我也同样让学生与(出示)人们高兴得蹦跳着。这句话进行比较,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出第句话更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而且,也更能表现出人们欢呼雀跃的场面。借此,我又简介了当时中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射这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一种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另外,学生可能还会找出(出示)1970年五一节晚上,天安门广场彩灯齐放,人山人海。人们一个个仰着头,遥望着深蓝色的夜空。顿时,广场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这来自太空的乐曲声,激动着亿万颗中国人的心。这些句子,我又通过看图说话,运用图画再现、音乐渲染和语言描绘等多种手段,以读代讲,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感受文章内在的情感蕴含。最后,配上东方红的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再次感受当时人们欣喜万分的情绪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第二部分(自然段)精确地概述了20多年来,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取得的成就。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背诵,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为了落实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我又分四步进行训练:第一步 让学生默读课文第自然段,给句子标上序号,想想每句话讲了什么?理清本段的条理。第二步 出示从那以后,( ),我国先后发射了( )颗( )、( )和( )卫星。其中有( )颗卫星,还能( ),从浩瀚的太空返回地球呢!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填一填,说一说。并且想一想,如果不用括号里的词行不行,为什么?让学生在体会到课文语言非常准确、精练的同时,感受到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不仅时间短、速度快,而且数量多,种类全。在感情朗读之后再进行第三步 说话训练:读到这儿,你不禁会怎样赞叹?由此引出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出示):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要求学生读出光荣、自豪的语气。第四步 借助习题,熟读成诵。在进行背诵时,仍以上面的填空题为支点,帮助学生背诵课文。所以,这道习题的设计可谓一举多得。(四)小结学法 拓展延伸(出示)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而应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所以,我除了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以外,还要求他们课外寻找并阅读有关我国航天科技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课后安排时间进行交流。使他们意识到课外查阅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好方法。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