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单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84422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教案图形的拼组单元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课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30页。包括三个例题内容:例1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例3通过拼搭活动,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合作交流和初步的创新意识。三教材分析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重要内涵。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而且也为进一步发展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在标准中,空间与图形是大力加强的内容。根据这一要求,教材一方面安排了图形的拼组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图形更为丰富的内容和素材。通过对所学图形特征及图形间关系的感知,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教材还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即那些学生能亲自参与又有趣的活动。如长方形纸做圆筒,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等,丰富学生对图形关系的感知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的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别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了,那么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1、认识物体和图形与图形的拼组两个单元不同的教学要求:(1)认识物体和图形: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其中教材中也有拼摆,但只是用所学的图形的形状拼搭一些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如,知道球、圆柱容易滚动,长方体、正方体不容易滚动等。(2)图形的拼组:一年级下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如,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等。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在这里,长方形、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是不要求学生掌握的。因此,这块内容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2、教材编排呈现特点(1)教材编排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1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教材通过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从而使学生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此基础上,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这些都和生活贴近,它们与其说是数学知识,不如说是生活中的手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教材这样编排,我认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比如例2是一个拼组活动,这里提供的是一个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关系的思路,具体活动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拼。拼完后交流一下拼的情况,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例3也是一个拼组活动,但拼组的是立体图形,其意图和例2一样。这些开放的特点,为我们教师灵活组织教学和学生创造性学习实践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再比如,练习六的第1题,给了两种颜色的大小相同的一些三角形,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发挥想象力来拼组一些图形。学生可以创造出许多我们想不到的美丽图案。这里,学生不仅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感受到了几何美、数学美。像这样的题,都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3)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教科书第27-30页中很多地方,如例2、例3的拼组活动、练习六的第1题、最后的折纸飞机手工活动等都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可以说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由,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四教学建议以下提出的各项教学建议,属不成熟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1)应尽量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好的情感体验。图形的拼组这一单元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经验,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中就完全有理由放手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索尝试,让他们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得到启迪,能够创新,我们老师何乐而不为呢!最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从同伴身上获得欣赏、倾听、包容等情感体验是我们教师单凭简单的师生交流无法给予的。这些也是以前我们所欠缺的。所以,教学时我们老师只需创设大量的让学生操作折纸、做风车、变魔术(用一张圆形纸剪一张正方形纸)、拼图、搭积木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情境就可以了,学生就会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2)教学时要从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切忌重复学生已会的知识。比如例1平面图形的特征,学生的已有知识可以辨认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这里,我们教学时就不应再教给学生哪个是正方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是三角形、哪个是圆。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折、剪等操作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如果还是简单重复已会的知识,这样只能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对数学失去兴趣。(3)进行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要充满个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会不同。如教科书第30页最后的一个折飞机活动,由于学生个体不同,会有不同的折法。常说探究方显创新本色。为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我们老师应该鼓励,尊重学生有不同的思路,绝不要强迫学生放弃自己的方法。做到努力实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4)要活动就让学生真正活动,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我们组织学生折、剪、拼、摆等操作活动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流于形式,水过地皮湿。因为这样的活动,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更无从说能从合作中获得有关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了。课时安排的建议:这一单元图形的拼组共2课时,分为平面图形的拼组和立体图形的拼组。我们在安排内容时可把第27页的例1、例2,第28页上部分的做一做为第1课时;第28页的例3、下部分的做一做为第2课时。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之后,通过动手拼组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及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主要有三个知识点(1)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2)图形之间的互相转换(3)几个相同的图形可以拼组成一些图形,从而揭示一些图形的组成。这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它无论从内容的选材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给人全新的体验。针对新教材,我们在设计本节课时就要力求体现标准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课堂当中,整堂课都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体验。具体教学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这一节课在设计上可分三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感知特征。首先让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不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也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图形的拼组。这里包括正方体的拼组、长方体的拼组、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的拼组。我们老师要本着新课标所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教学时始终可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拼组,然后拼好后互相交流欣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欣赏到了几何美和数学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做纸筒。可以提出你能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借助胶水的帮忙,做一个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吗?这里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具体教学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这一单元2课时教学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学用书的编排意图来制定的。但我认为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以开放教材、活用教材把这块内容分3课时进行教学。2课时教学时,例1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包括一个做风车活动),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的教学内容,为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征,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可以大胆地冲破了教材和教参的束缚,依据新理念重组教学内容,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节课内容分解为两课时。怎样分呢?可以将教科书中规定选用的一页半教材内容(例1、例2、做一做),改为只用半页教材内容(例1),删去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再增加探究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为第1课时。然后按感知特征探究关系做风车这样的顺序来呈现教材,课题也就要相应调整,叫图形的转换也许适当些。那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就为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第3课时的内容就为例3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当然,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想各位老师也会有具体不同的课时安排。应该说不管怎样安排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教材内容,力求做到开放教材、活用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