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59979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I)一、本卷共24个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 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2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这说明南宋理学A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 B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C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 D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3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这表明A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B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 D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4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注重营造温馨的气氛 B体现出儒道思想的影响C都用于表达政治观念 D力求再现客观真实世界5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6唐朝中期,学者杜佑在通典中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是以食货为之首。”材料反映出唐朝亟需变革的社会问题是A教化不修动摇统治秩序 B藩镇割据导致边患不断 C改革财政制度整顿经济 D重农抑商阻碍经济发展7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这主要说明宋代A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B法律内容更加丰富 C立法部门权力削弱 D执法的随意性加强81657年,清政府建立了经筵制度,接受大臣“遵旧典,遣祀阙里(孔子故里),示天下所宗”的建议,“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谟数条”,供皇帝学习。由此可见经筵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树立清政府的正统形象 B维护孔子权威和宗法观念 C提高清朝皇帝儒学修养 D提升大学尚书地位9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 A消除了罗马境内的民族矛盾 B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 D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10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漏网一个,不可枉屈一人。这体现了罗马法的A证据原则 B理性原则 C公正原则 D平等原则11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 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12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资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部长和委员外,均不得为议会的下议员。这说明英国A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 D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131903年10月,申报载文:“考东西洋各国所出各报,必经官吏核明,始行刊布,其于谤议泄漏,亦皆悬为厉禁。中国未有报律,故终无法以处之。必欲整顿各报,非修订报律不可。否则非徒禁人阅看、禁人代售均为无益之空言。”这反映出 A清政府加强了新闻立法管制 B清政府实行禁止华人办报政策 C外国人垄断中国新闻报刊业 D新政期间大众传媒得到了发展14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15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C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 D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61935年4月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57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17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这一标准年份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替代物)竞争性进口商品(%)(国内有同类产品)总税则必需品合计无出口有出口合计19285151816741431929222172183138901031930236177251132102120 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D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18全面抗战初期,云南的龙云和川康的刘文辉等西南实力派与民主党派和中共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对外则以支持民主运动的形象出现。材料表明西南实力派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借民主旗号保存抗蒋势力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反对国民党战时集权体制 D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A建立起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 C打破了宗族秩序和运作机制 D建立了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201962年3月中共中央财经小组会议决定:1962年的绝大多数重工业生产指标比原计划分别降低5到20。其中,煤产量从25亿多吨降为239亿吨,钢产量从750万吨降为600万吨。这次调整A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B有利于扭转经济比例的失调C使工农业产值都有很大提高 D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21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 B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完善 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促进城乡资本主义发展22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许多国家宣布实施浮动汇率制。韩国和委内瑞拉将其货币汇率钉住了美元;瑞典克朗钉住了“一篮子”15个国家的货币,其中每个国家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还有一些国家将其汇率钉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这反映出 A国际合作和货币区域化趋势 B二战后美元霸权的终结 C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D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强2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说明 A爵上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 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24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1973年它才成为欧共同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A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B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C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第卷 主观题二、本卷共3个题。25题22分,26题15分,27题15分。共52分。25(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代的科举之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词章、经学理论、政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宋代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宋代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代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制和誊录法。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采用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南京国民政府选官制度的新变化。(11分)26(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885年10月,刘铭传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在其抚台生涯中,对台湾的开发建设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其条陈台澎善后事宜折中说,“查设防、练兵、清赋三端,皆可及时举办,惟抚番须待三者办成之后方可议行。其次设电、购轮、造桥、修路,以通南北之邮;理屯、兴垦、开矿、取材,以兴自然之利”。其中设防、练兵两项,是针对外敌逼临而做的应急措施;清赋、抚番两项则主要是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后依次开展各项建设。刘铭传在台湾调整行政体制,按照省的设置,在台湾设3府1直隶州,领11县5厅,将台湾分为南、中、北和后山四路。这套行政建制奠定了今天台湾省行政区划的基础。建设海防,练兵整军,兴办军事工业,添修军事设施。1886年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铺设两条海底电缆,将台湾与澎湖、台湾与大陆联系起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电讯联系。1887年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自1887年至1893年耗时6年,建成基隆至新竹90公里的铁路。1887年设西学堂于台北,聘英人布茂林为教习,“课以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之学”。同时派汉文教习二人教以经书。1890年在他即将离任之际,又设电报学堂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摘编自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作用。(8分)2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程长庚(18111880),被誉为“京剧开基创业的大师”。他融合徽调和汉调,并吸收昆曲、京腔、秦腔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经过自己的创造,形成了一种体系。程长庚很重视塑造人物形象,“为大臣则风度端凝,为正士则气象严肃”,所以“一经登场,不啻现身说法”。程长庚精于唱功,忧时感世,唱腔“于高亢之中,别具沉雄之致”,能够使“闻者泣下”,当时有人把他的唱腔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风相比,形容为“天风海涛,金钟大镛”,其老生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被称为徽派。 摘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程长庚京剧表演艺术的主要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长庚京剧表演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6分)辽宁省实验中学xx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历史试卷 答案一、本卷共24个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C 2B 3C 4B 5D 6C 7A 8A 9B 10A 11C 12A 13D 14B 15C 16D 17B 18A 19C 20B 21D 22C 23B 24C第卷 主观题二、本卷共3个题。共52分。25(22分)(1)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体系化、规范化;程序日益严密。(4分)影响:有利于吸纳社会精英,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体现了相对的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对后世的选拔人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后期走向僵化,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社会转型。(7分)(2)新变化:确立相关法律制度;政治色彩浓厚;考试内容和形式更专业化和标准化;与国际接轨。(6分)评:受西方文明的影响,逐步法制化;初步建立了公务员体系,有利于人才选拔;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的统治;社会动荡,法令无法严格执行,腐败现象严重。(5分)26(15分)(1)注重长远规划;优先侧重国防建设与部署;内容较为全面;近代化色彩浓厚。(7分)(2)改革行政体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增强了台湾海防,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创立新式学堂,为开发台湾奠定人才基础。(8分)27(15分)(1)自成派别;人物塑造注重传神;唱腔高亢雄壮、慷慨愤激等。(9分,回答1点可得3分)(2)个人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注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中国近代社会动荡的时代影响等。(6分,回答1点可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