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5 实验与探究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53393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5 实验与探究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5 实验与探究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5 实验与探究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25 实验与探究教师用书考点内容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实验探究实验探究xx浙江4月选考,33,10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难【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实验探究【考点集训】考向实验探究1.【附加题】(xx浙江七彩阳光9月联考,33,10分)物质X本身不影响细胞的生长,但具有对抗生长激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的作用。为验证物质X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小鼠肝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胰蛋白酶、CO2培养箱、培养瓶若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答题时不考虑加入生长激素和物质X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 请回答:(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3)分析与讨论:生长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刺激细胞的生长,包括。根据物质X具有对抗生长激素的特性,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幼年个体,可通过注射适量的物质X预防(填某种病症)。答案(1)实验思路:取培养瓶若干个,随机均分为四组,编号A、B、C、D,向四组每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和小鼠肝细胞悬液,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在每组中各随机抽取几个样品,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向A组每个培养瓶中加入物质X,B组每个培养瓶中加入生长激素,C组每个培养瓶中加入生长激素和物质X,D组不进行处理。将各组样品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相同且合适的时间后,随机在每组中各抽取几个样品,加入胰蛋白酶,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3)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巨人症2.【加试题】(xx浙江台州2月模拟,33,10分)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公认最关键的促血管形成因子。为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药物甲)、“顺铂”(一种化疗药物乙)及其联合作用对卵巢癌动物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卵巢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的含量。材料:3 mg/L顺铂、10-7mol/L GnRH类似物、胰蛋白酶、12孔细胞培养板(每个孔可进行细胞培养)、卵巢癌细胞、细胞培养液、CO2培养箱。(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顺铂和GnRH类似物对体积的影响;VEGF的mRNA和蛋白质含量的具体检测步骤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药物加入方案画在下面的12孔细胞培养板示意图中即可,无需再用文字说明;药物可用甲、乙表示;药物作用3天,每24 h检测一次,无需前测;重复实验不要求):12孔细胞培养板示意图(2)若GnRH类似物、顺铂都能抑制血管生成,且其联合作用效果更佳。请画出药物作用48 h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3)实验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产生。如果已得到上述第(2)小题中的实验结果,为了进一步在活体水平上验证这两种药物及其联合作用的影响,下一步你将选用身体状况一致的动物,随机均分后,分组进行药物处理,观察。答案(1)实验思路:取等量的卵巢癌细胞和细胞培养液加入12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药物加入方案见12孔细胞培养板示意图。12孔细胞培养板示意图将12孔细胞培养板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每24 h取对应组细胞用胰蛋白酶处理,吸取细胞检测其mRNA和蛋白质的含量,并记录。分析统计实验数据。(2)或:(3)下丘脑患卵巢癌血管生成的长度或条数过专题【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实验探究1.【加试题】(xx浙江11月选考,33,10分)以实验动物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求与说明: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反射弧分析的实验及有关问题如下:为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 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反射弧完整。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是。若用5% 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2)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的一条肌肉直接与和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是。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3)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 mV,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电位变化。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答案(1)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从刺激感受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需要时间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比屈腿反射多感受器受损(2)神经和肌肉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存在电位差无法产生(3)2.【加试题】(xx浙江4月选考,33,10分)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或分析与讨论。(1)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以避免,减少误差。(2)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时,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答出2点即可)。(3)某同学进行切除甲状腺对小鼠体长影响的实验,观测到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小鼠体长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其机理是。(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为什么? 。 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答案(1)重复计数(2)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低血糖肝糖元分解加强、脂肪分解加速(3)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4)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更多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3.【加试题】(xx浙江11月选考,33,10分)为了研究海拉细胞的细胞增殖,以总细胞数和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求:细胞培养至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时。实验思路涉及的主要用具需写出,但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将已知细胞密度的海拉细胞悬液,用移液管加入各个含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3)分析与讨论:细胞计数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如何计数?。若要得到大量的G1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是 ,原因是。若为了检测某种药物对该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在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是,原因是。答案(1)每隔一段时间,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同时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与计数分裂期细胞并记录。(2)总细胞数与细胞分裂指数变化曲线(3)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减少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成分(合理即可)由于原料缺少使细胞合成有关物质如RNA和蛋白质受阻,而使细胞分裂停滞于G1期(合理即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合理即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合成的原料,其进入细胞的量可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合理即可)4.【加试题】(xx浙江4月选考,33,10分)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分组设计:A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B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C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2)完善实验思路:(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点)。(4)分析与讨论:药物甲的作用是。答案(1)适宜浓度的药物乙溶液(2)将培养瓶平均分为3组,编号A、B、C。分别向三组培养瓶中加入等量的海拉细胞悬液和等量的培养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别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各组的海拉细胞数。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向B组和C组加入药物甲,A组不做处理,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向C组加入药物乙,继续培养一段时间,每隔相同的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统计并分析数据。(3)(4)促进细胞分裂5.【加试题】(xx浙江10月选考,33,10分)设水稻细胞与染色剂甲反应呈红色,小麦细胞与染色剂乙反应呈黄色,大麦细胞与染色剂丙反应呈绿色。现有A、B、C三瓶不同的细胞悬液,每瓶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多种上述细胞。欲用染色剂甲、乙、丙鉴别这三瓶细胞悬液中有几种细胞,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材料与用具:染色剂甲、乙、丙溶液各1瓶,A、B、C细胞悬液各1瓶;试管若干支,显微镜。(要求与说明:一种染色剂只与一种细胞产生反应;每支试管中只能加一种染色剂;装片的具体制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其中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表示):(2)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答案(1)取试管9支,进行编号;实验分组表不同染色剂鉴别不同细胞悬液的实验分组染色剂甲染色剂乙染色剂丙细胞悬液A1.A+甲2.A+乙3.A+丙细胞悬液B4.B+甲5.B+乙6.B+丙细胞悬液C7.C+甲8.C+乙9.C+丙按上述分组,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细胞悬液和染色剂溶液,摇匀;一段时间后,制作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各试管中细胞的颜色,并记录。(2)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一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一种细胞。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只有两支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两种细胞。若某瓶细胞悬液的分组试管中三支均显色,则说明该瓶有三种细胞。教师用书专用(68)6.【加试题】(xx浙江4月选考,33,10分)为研究某生物制剂(W)具有促进细菌B增殖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数变化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W、细菌B、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因素;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3)分析与讨论:培养过程中,细菌B的增长方式为形增长。为提取细菌B内的酶,对该菌进行破碎时,应将其。A.置于蒸馏水中B.用纤维素酶水解C.置于稀盐酸中D.冷冻研磨答案(1)取细菌B,经稀释后得到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取菌液分别接种于以下两组培养瓶中,每组若干瓶。甲组:液体培养基;乙组:液体培养基+W。将上述两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述两组中的培养瓶内的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进行计数,并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生物制剂W对细菌B增殖的影响(3)SD7.【加试题】(xx浙江10月选考,33,10分)欲进行小鼠肝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发生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小鼠肝细胞悬液(用质量分数为0.9% 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3% 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若干支、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具有测距功能)等。(要求与说明:对NaCl溶液的具体稀释过程,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细胞体积变化对计数的影响。绘制曲线时的细胞体积指细胞的平均体积)请回答:(1)实验思路:(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绘制细胞体积和细胞数量变化示意曲线):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小鼠肝细胞体积和数量的影响(3)分析与讨论: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与数量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基于上述实验,怎样才能用肝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答案(10分)(1)取试管若干支,将质量分数为1.3%的NaCl溶液由高到低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向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肝细胞悬液,放置一定时间。取各试管中的肝细胞悬液,分别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并测量细胞直径,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小鼠肝细胞体积和数量的影响(3)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变小,原因是细胞失水皱缩。细胞数量不变,原因是细胞仍完整。将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吸水破裂,然后进行离心等处理,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8.(xx浙江理综,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验思路。答案(12分)(1)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思路预测结果结果的原因分析是反射弧完整,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否刺激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故刺激与屈腿不会同时发生是电刺激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否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坐骨神经上测不到电位变化(2)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后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实验探究1.(xx北京理综,29,16分)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刺激机体产生性免疫反应。(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图1图2(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图3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抗体组别未标记抗体荧光标记抗体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同同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提供两种思路:。答案(16分)(1)抗原特异(2)甲(3)和(4)方案一:B,A,无关抗体,A方案二:A,B,无关抗体,B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5)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答出两种思路即可)2.(xx福建理综,27,12分)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 h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表:组别颗粒物浓度/gmL-1Na+-K+-ATP酶活性/Umg pro-1细胞活力(相对值)A035.81B5030.60.98C10020.50.87D20012.40.48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1)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将下面柱状图补充完整。(2)细胞培养时,需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请用方框在下面血细胞计数室图中标出计数区域。(3)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生理过程)。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4)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基因和原癌基因突变。长期处于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执行的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答案(12分)(1)(2)(3)有氧呼吸(需氧呼吸)增大(4)抑癌细胞教师用书专用(3)3.(xx天津理综,5,6分)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MRSA菌1100 g/mL蛋白质H生长正常220 g/mL青霉素生长正常32 g/mL青霉素+100 g/mL蛋白质H死亡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 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答案C【三年模拟】非选择题(共50分)1.【加试题】(xx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33)(10分)血糖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许多氨基酸也都有类似的作用。在血糖正常时,氨基酸的这种效应较弱;但如果血糖升高,氨基酸的这种作用效应就明显增强。现提供下列材料,请完善对上述结论的验证。(实验方案不分组)材料:家兔若干、赖氨酸和精氨酸混合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血检设备、蒸馏水、注射器、饲料等。(1)实验思路:取材:;安静状态下,用血检设备检测其,记作X1;静脉注射赖氨酸和精氨酸混合溶液,15 min后检测相关指标,记作X2;适宜时间(大于24 h)后,静脉注射,15 min后检测相关指标,记作X3;适宜时间(大于24 h)后,静脉注射,15 min后检测相关指标,记作X4;比较、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按正常饲养条件处理家兔,注射相关试剂的剂量均符合“等量且适量”要求)(2)实验结果:已知X1、X2、X3、X4中最大的是X4,请用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大致关系:(3)实验结论与分析:人的食物中往往同时含有氨基酸和糖类,因此,氨基酸的上述作用,可使得。胰岛素又可(填“促进”或“抑制”)肌肉等组织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并合成蛋白质。当机体的血糖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胰岛细胞的激素分泌量。答案(1)取健康的、发育成熟的家兔若干或1只胰岛素含量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及赖氨酸和精氨酸混合溶液(2)(共3分,坐标1分,X2、X3介于X1、X4之间1分,X3高于X21分)(3)机体进食后迅速、足量分泌胰岛素促进增加2.【加试题】(xx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33)(10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皂苷对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某研究人员为了验证人参皂苷-Rh2(GS-Rh2)能抑制人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从而为开发出一种抗肿瘤新药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请根据以下所给材料及用具提出实验思路。材料用具:人肝癌Bel-7404细胞悬液,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含100 IU/ml青霉素和0.1 mg/ml链霉素),人参皂苷-Rh2(GS-Rh2),以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配置,浓度分别为6.25、12.5、25.0、50.0、100 g/ml,5%CO2恒温培养箱,细胞培养板若干,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凋亡率)等,其中检测和计算细胞凋亡率具体方法不作要求。(1)实验思路:(请补充实验过程):取洁净并符合实验条件的细胞培养板个,分别加入人肝癌Bel-7404细胞悬液和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6 h。给各实验组细胞培养板分别加入 :对照组加入。各组细胞培养板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6 h、12 h、24 h、48 h、72 h分别定时检测并计算。(2)结论与分析:实验证实了GS-Rh2能诱导Bel-7404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即随着GS-Rh2浓度增加和,Bel-7404细胞的逐渐增加。实验结果还表明,GS-Rh2对Bel-7404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药处理后48 h,采用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在上述系列浓度(由低到高)GS-Rh2下测得抑制率分别为23.7%、37.3%、54.2%、79.7%和93.2%,请根据不同浓度下的抑制率绘制曲线,其中横坐标数据间距设置不作要求(2分)。答案(1)6等量5% CO2恒温培养箱适量等量的6.25、12.5、25、50、100 g/ml的GS-Rh2等量的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各组细胞凋亡率(2)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率共2分,坐标系正确1分,曲线正确1分3.【加试题】(xx浙江绍兴9月联考,33)(10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某批次狂犬病疫苗不合格与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有关,利用合格疫苗和荧光标记的狂犬病毒进行相关实验。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求与说明:抗体含量测定的方法、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及持续时间等不作要求)请回答:(1)实验思路:将若干只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组。注射处理:。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抽取各小组小鼠等量的血液,用检测抗体的含量,并观察小鼠的健康状况。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预期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将各组注射处理的情况标注在曲线图旁)。(3)分析与讨论:当严重咬伤时往往要注射狂犬病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抗血清的主要免疫目标是;注射狂犬病疫苗属于(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注射疫苗的实验小鼠有时会出现狂犬病病症,可能原因是。答案(1)甲组注射适量的该疫苗,乙组注射等量的合格疫苗,丙组注射等量的疫苗溶剂(2分)荧光标记的狂犬病毒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步骤(2)(3分,坐标1分,曲线2分)(3)细胞外的狂犬病毒主动免疫疫苗中含有致病的狂犬病毒4.【加试题】(xx浙江十校10月联考,33)(10分)甲状腺激素对哺乳动物脑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现通过实验研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1)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T3)和(T4)。(2)实验分组: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孕鼠6只,分组如下:实验组:取3只孕鼠自孕15天起每日以2%丙硫氧嘧啶溶液1.5 mL灌胃,出生的仔鼠即为甲减仔鼠。对照组:。注:丙硫氧嘧啶可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3)实验思路:仔鼠出生后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下培养。于仔鼠出生后7、14、21天将其处死,取测游离T3和T4含量,测量脑组织中各项指标,取平均值。统计分析数据。(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只记录平均值,单位不作要求)。(5)分析与讨论:该实验为什么选用出生后21天内不同发育时期的仔鼠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1)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2)未灌注丙硫氧嘧啶溶液(或不进行处理)的孕鼠所产仔鼠(3)血液(血浆)(4)第7天第14天第21天T3实验组对照组T4实验组对照组丙二醛实验组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组对照组(5)大鼠必须在关键时期得到必要的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脑正常发育。仔鼠出生后到21天左右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5.【加试题】(xx浙江温州乐清乐成高中模拟,33)(10分)离体小肠平滑肌在适宜环境中能自动缓慢地收缩而引起蠕动。乙酰胆碱与小肠平滑肌上M受体结合后,能使其蠕动(收缩幅度)增加。阿托品能竞争性阻断乙酰胆碱与M受体的结合,有松弛小肠平滑肌的作用,阿托品单独用药时对肠管无作用。为验证乙酰胆碱和阿托品的上述作用, 请根据以下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材料:台氏液、乙酰胆碱、阿托品、离体大白鼠小肠切段、恒温平滑肌实验装置1套、张力换能器、生理信号采集仪等。(说明:实验条件适宜;持续时间合适;给药的具体剂量、小肠切段的收缩幅度的具体测量方法不作要求)(1)补充下列实验思路:将离体大白鼠小肠切段置于盛有台氏液的恒温平滑肌实验装置中,开启生理信号采集仪,描记一段小肠切段的正常收缩幅度的曲线(如图)。滴加适量的阿托品溶液,描记一段其收缩幅度的曲线。(2)请在坐标系中画出预期实验结果(要注明各溶液使用时间及曲线的变化)。(3)分析与讨论:台氏液的作用是。若在第二次滴加阿托品之后再滴加与第一次等量的乙酰胆碱,推测其对平滑肌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阿托品不能解除氯化钡引起的平滑肌痉挛,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本实验采用了对照,若要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请设计改进实验方案:。答案(1)滴加适量的乙酰胆碱溶液,描记一段其收缩幅度的曲线记录后及时冲洗并更换新鲜的台氏液,肠段恢复正常收缩后,滴加等量的阿托品溶液,描记一段其收缩幅度的曲线。(2)(3)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收缩没有明显变化,原因是阿托品能竞争性阻断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氯化钡直接作用于肠管,而不是作用于乙酰胆碱在小肠平滑肌上的M受体前后自身做多组重复(或平行)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