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12月联考试题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53382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地理12月联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地理12月联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地理12月联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地理12月联考试题 (I)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题2 分)。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3.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 D地形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4-5 题。4. 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5.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xx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6-7题。6.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7.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8-10题。8.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9.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 B. C. D. 10.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1-12题。11.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12.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3-14 题。13.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B. C. D.14. 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5-17题。15.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16.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17.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右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8-19题。18.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9.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图4 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回答20-21 题。20.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 第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 年的流速峰值小C. 第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1.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22-23题。22图示区域年降水量()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23马更些河()A以雨水补给为主B有明显的凌汛C结冰期短D含沙量大甲图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回答24-25题。24该地纬度为( )A. 2326NB. 4652N C. 4308ND. 6634N25. 甲图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 C. 自西南向东北D. 自南向北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26-27题。26该岛甲、乙两地 A1月降水最大B26月的降水逐月增加C7月气温最低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27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二综合题。(本题2小题,共46分)28 (共22分)伏尔加河(图7)是欧洲最长河流,发源于东欧平原上的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88千米,落差256米,河水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是俄罗斯工业、农业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395亿千瓦小时(度)。同时,还修建了佚尔加一顿河、伏尔加一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和白海(北冰洋)航运联为一体。表2和图8分别为图7中、两地气候资料和建电站前相对流量季节变化图。 (1)说出、两地的植被类型。(4分)(2)说出与地比较,地主汛期在时间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12分)(3)简述伏尔加河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29(共24分)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9a和图9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xx年土地利用示意图。(1)该地士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10分) (2)冬季夜晚,图9b中地的柑橘树比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6分)(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8分)12月份联考试卷高三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54分)1.A 2.C 3.D 4.D 5.A 6.D 7.B 8.B 9.C 10.D 11.D 12.C 13.D14.C 15.C 16.B 17.D 18.C 19.C 20.D21.B 22.C 23.B 24.C 25.A 26.C 27.A 【综合题答案】28.(22分) (1)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温带针阔混交林或亚寒带针叶林),地为温带荒漠(或荒漠草原) (4分) (2)差异:地(主)汛期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4分)原因:该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地纬度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早),汛期开始早(4分);地位于河流下游,汛期除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接纳了中、上游河段的来水,所以汛期结束晚,汛期长(4分)。 (3)发电站提供充足电力,促进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和工农业发展(2分);修建的水库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和农业灌溉(2分);水库和运河的修建,改善了航运条件,促进了河海联运(2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酌情给分)。29.(24分)(1)耕地变林地(桔园)后,下渗(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3分);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或冲刷)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3分);耕地变林地(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因此旱涝灾害减少(4分)。(2)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地(河谷),使地(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地(河谷)冷而地(山坡)暖,因此,地(河谷)的柑橘树比地(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6分) (3)合理。理由:该地原料丰富(2分);市场需求量大(2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2分);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2分)。 【或答:不合理。理由:可能会加大果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3分);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资金投入高(3分);劳动力素质较低等(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