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八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09938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八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八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八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八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60分)1.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 族号B. 邑号C. 官号D. 爵号【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姓氏有的来源于封国,有的来源于对于帝王及高官大臣死后的称呼,有的来源于所从事的职业。先秦时期,“王”地位最高,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据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爵号,故D正确;族号与部族有关,与爵位无关,故A错误;邑指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邑号也不等于爵号,故B错误;官号与官职相关,与爵位无关,故C错误。故选D。2.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例如:秦朝推行郡县制,地方的权力弱,东汉魏晋时期,地方权力强,唐朝藩镇割据,地方的权力大,到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地方的权力变弱,故C项正确;A选项反映地方势力一直不断壮大,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B选项反映地方势力没有变化,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D选项反映地方势力先弱后强的变化趋势,与史实不符,故D错误。故选C。3.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 下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漫画中的“护士”应是.A. 大法官B. 州政府C. 国会D. 副总统【答案】C【解析】【详解】漫画反映了罗斯福总统试图通过新政挽救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的提案需要经过国会通过,故漫画中的“护士”应是国会,故C正确;大法官属于司法权,并不负责审议和通过总统的提案,故A错误;州政府属于地方政府,无权审议总统的提案,故B错误;副总统也无权审议通过总统提案,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漫画的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当中总统与国会的关系入手,注意区分大法官、州政府、副总统的权力,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 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 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 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反映了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的结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故D正确;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具有必然性,故A错误;材料“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反映了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偶然,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鸦片战争的结果,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6.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xx,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 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主要表明民国时期革命并未带来和平与秩序,而是失序与混乱。这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旧制度,但建立预期的和平与秩序的新制度更难。故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7. 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图由“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等信息可知,该战役为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图由“大别山”等信息可知,该战役应为1947年夏的挺进大别山战役,这是解放战争转入反攻的开始。图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图反映了解放军越过长江中下游防线,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故正确的时间顺序应为,故ABD都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军队名称、进军路线等入手,即可正确排序,得出正确答案。8. 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选项区别二月革命十月革命A革命背景沙皇统治矛盾重重和平夺权化为泡影B革命任务推翻沙皇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D革命结果两个政权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封建王朝的统治,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而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是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所以答案选B。其他都正确,但是并不是主要的依据,排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9.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 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解析】材料中着重体现了美国通过黑人爵士乐演唱家来起到沟通的作用,让美洲等地的人民了解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这是美苏争霸的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不结盟运动60年代初期正式形成,排除C项。10. xx6月英国公投脱欧成功,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反对TT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年11月,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也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多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大大的朋友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发展B. 经济全球化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平衡各国的利益C. 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D. 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全球化受阻的主要原因【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脱欧;德国和法国,美国等国家反对TPP;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可知当今世界既存在反对全球化、也存在推动全球化的现象。A项经济全球化局部受阻符合材料脱欧和反对TPP现象,但全局发展符合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平衡各国的利益,B项不符合材料,但符合设问要求。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可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C项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D.项民族主义的崛起是全球化受阻的主要原因符合材料脱欧和反对TPP现象,D项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11.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问题,而且“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汉初通过“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故“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故B正确;汉代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C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地方豪强控制郡县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2.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C.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反映了巩固统一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错误;晋商和徽商在明清时期盛行,并未受到抑制,故B错误;明成祖迁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客观上使跨区域的贸易盛行,故C正确;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是如此,故D错误。故选C。13.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外来货币对中国市场的干扰及民间贸易对清王朝统治的冲击,故排除B、D两项;C项发生于鸦片战争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清初”,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皆有”可知“海禁”政策实施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故本题应选A项。14. 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 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 洋务派改器物而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 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答案】A【解析】奕、丁日昌和郭嵩焘均属于洋务派,材料中信息“鬼子六”“鬼奴”“冷嘲热讽”集中到一点是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故A项正确;洋务派不是崇洋媚外,故B错误;洋务派是因为学习西方受到批评,不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故C错误;材料不是对于西方列强的批判,故D错误。15.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C. 转嫁战争负担D. 强化物资管制【答案】C【解析】【详解】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平津鲁豫等地并不属于“国统区”,故A错误;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不是根据地,故B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以战养战,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错误。故选C。16. 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由此可知A. “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B. 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C. 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D. 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52年至1957年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上升。由此并不能看出“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因此A项错误;内地所占比重只有32.1%,并不占大多数,所以也体现不出经济重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工业“大跃进”在此更是体现不出,而且“大跃进”的时间也是在1958年。所以C项错误;内地占得比重小,说明沿海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D项正确。17. 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导致表中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国家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倍数4232622A. 生产萎缩,产品供应紧张B. 殖民掠夺,金银大量输入C. 贵族享乐,大量购买奢侈品D. 商业革命,国外商品涌入【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大涨。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价格革命”,故B正确;在大量资本的刺激下,生产迅速发展而不是萎缩,故A错误;C项属于西班牙的情况,并不符合英法等国,故C错误;商业革命并不等于价格革命,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数据信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物价大涨与价格革命的关系出发,注意区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不同,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8.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B.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B【解析】【详解】1831-1841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使工业城市的人口死亡率明显上升,故B正确;化学工业污染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错误;人口与食物问题,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缺乏史实依据,而且不属于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19.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是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 制定公平经营章程B.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可知,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A项“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是规范工业生产,C项“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是调整农业生产,B项“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是调整劳资关系。20. 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这表明英美两国A. 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 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C. 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D. 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答案】C【解析】【详解】凯恩斯计划由英国提出,其目的是为维持和延续英镑的国际地位,并与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美国的怀特计划企图使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独特的地位而掌握世界金融霸权,这实质上反映了两国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故C正确;两个计划都是要建立有利于本国的经济新秩序,故A错误;当时美国经济实力强于英国,故 B错误;英国与美国没有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故 D错误。故选C。2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D.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答案】D【解析】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为“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故而有了“五经”。论语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五经”里记载了儒家奉为典范的古代圣王的言行等内容,虽然系孔子所编订,但五经并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其大多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故A错误。汉代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五经”属于儒家经典,所以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表述错误,故B错误。儒家学派虽产生于春秋末期,但儒学的思想则产生于更为久远的历史传统。正如尚书等五部经典一样,其内容多涉及“三代”史事。故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时间上已不符合“三代”范畴,不在“五经”之列。故D正确。汉朝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可见儒学传统并没有断绝,故C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A。“五经”相传为孔子整理古人的著作、言行而成,它们在后来才被奉为经典,而在古人当时的著作、言行中不会有阐发孔子的思想。考生在这里把儒家经典著作和儒家思想混为一谈了。22.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 本质是善B. 本质为恶C. 本善习远D. 非善非恶【答案】C【解析】【详解】“本质是善”是孟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本质为恶”属于荀子的思想,故B错误;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C正确;宋明理学家主张先天性善,而不是非善非恶,故D错误。故选C。23. 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B.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图片反映了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按照顺序表现出三种字体的演变,故A正确;三国曹魏时期,当时的文字已经基本统一,不需要再“努力统一”,故B错误;三国曹魏时期并不流行小篆等字体,故C错误;自秦朝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后,汉字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故D错误。故选A。24.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 揭露历史真相B. 引介西方理论C. 倡导维新变法D. 颠覆孔孟学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故B项符合题意;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自身对儒学的考究,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强,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目的是对儒学体系加以改造,不是介绍西方思想,也不是颠覆孔孟学说,故CD项错误。25.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不断变革。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再到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40年代则演变为“现代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A. 并不适合中国国情B. 逐渐趋向于理性化C. 与救亡图存相结合D. 由器物深入到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内容没有反映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故A错误;材料“全盘西化演变为现代化”说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逐渐避免“全盘西化”,而趋于理性,故B正确;材料也没有体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面已经深入文化层面,而不是由器物到制度,故D错误。故选B。26. 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B.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 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D. 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答案】D【解析】孙中山的博爱观是通过道德的感化,使人们在互助与博爱的精神启导下,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贫富的差别,实现人类的和谐、幸福和大同,是对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故D正确;A不符合“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排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27.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xx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排除B项;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人数的增长,并不表明已经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D项。【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复兴【名师点睛】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渴望上大学,大学的“精英式教育”应当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本题较好地契合了恢复高考40周年这一热点,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社会热点和周年热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掌握。28. 雨果中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过冬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 三权分立B. 君主立宪C. 人民主权D. 法律至上【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又是平民大众”可知国民公会是由平民大众组成,代表人民,而它同时又是权威机关,又是法庭可知,人民享有极大主权,C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是美国最早实行,建立起联邦制政府;由题干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可知,没有君主,所以不是君主立宪;题干没有体现法律至上的观点。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9. 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 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B. 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在欧洲中世纪,天文学的发展被宗教神学信奉的“地球中心说”所禁锢。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使天文学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引起了整个自然科学的革命,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故B正确;伽利略创立实验科学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晚于“日心说”的提出,故A错误;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是在伽利略的研究的基础上,更晚于“日心说”的提出,故C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发表于1859年,也不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故D错误。故选B。30.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提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B. 他指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C. 他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的统治者D. 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反映了指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故A错误;康德指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故B错误;卢梭主张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的统治者,故C错误。故选D。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 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C. 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D. 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题干中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即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A项排除;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是1954年,C项排除;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之间,D项排除;只有B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B。32. 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的提出A. 深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修正了“一边倒”外交方针C. 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格局D. 打破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故A项正确;“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美国亚太战略,故D项排除。33. 1913年张謇说:“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谓我国铁业发达之日,即日本人降伏于我国旗之下之日”。材料反映出A. 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时期的思想潮流C. 抵抗日本侵略成为实业家门的共识D. 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备【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为捍卫图存计即日本人降伏于我国旗之下之日”反映了张謇通过发展实业来救国强国的思想,故B正确;1913年一战尚未发生,故A错误;“实业家们的共识”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并不能体现这一信息,故C错误;1913年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备,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捍卫图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实业与救亡图存的关系入手,扣住关键时间1913年,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和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4.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A. 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 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 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 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答案】C【解析】材料“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可见材料认为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故选C。欧盟扩大主要源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材料只是个人意见,并非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或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排除BD。故选C。35. 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A. 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B. 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C. 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D.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浪漫主义本身的特点就是以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不是“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故A错误;“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反映了浪漫主义的优秀、积极元素的出现,而不是“逐渐丧失”,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浪漫主义的“融合性”,故C错误;19世纪初欧洲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故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19世纪30年代前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故浪漫主义文学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故D正确。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30分)36.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答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提到,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概括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重修氏族志,不限地域和民族渊源;重修的氏族只排等级,但不作为任命官员的依据;氏族等级以官爵高下作为氏族等级高低的新标准。(2)根据材料提到,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析唐太宗谱牒改革的作用:打击了世家大族社会地位,有利于打破他们对官位和政治的控制;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有利于人才选拔;按照官爵高低将皇室排为第一等,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唐太宗的谱牒改革内容作用37.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答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开罗宣言的意义、台湾问题、中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角度进行概括,如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根据材料“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一方面试图在战后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另一方面也试图利用中国,扶持一个亲美的中国政府,维护美国在东亚的利益。【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开罗会议开罗宣言的内容、意义和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以开罗会议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开罗宣言以及中美关系、大国外交的认识和理解。本题对中美关系的考查也契合了当前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的外交关系热点。中美关系发展历史悠久,美国作为侵略中国的列强之一与中国发生联系;在抗日战争中又与中国并肩反对法西斯主义;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分歧中美之间关系陷入冰点;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美之间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国际关系、大国外交往往涉及复杂而众多的因素和背景,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对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