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86910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I)、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媒体上涌现出汉字英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是对文化类节目低俗化、轻浮娱乐化倾向的剥离和反拨,对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唤醒,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张力平衡。然而,传统文化类节目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其主要表现是对传统文化发掘提升不够,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受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滑。要改变文化类节目的疲态,必须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翻新和源源不断的形式出新,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主动赢得观众,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一个厚重、芜杂、多元的体系,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既有佶屈聱牙的疑难词句,也有通俗易懂的人文道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从中发掘能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能引起观众兴趣、能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部分,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含在其中的真善美,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和主题。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等特点,而电视传播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而不是接受教育教化。创新文化类节目,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核,又有娱乐化的载体形式,还要做好面向大众的通俗化工作。艺术表达的核心是人,是人性人情,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观照。朗读者见字如面两档节目,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朗读和读信的方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传统文化类节目要以传统的艺术形式、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内容媒介,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刻讲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媒体及社会的人文关怀。文化类节目要有故事,接地气,让观众融入进来。朗读者讲述了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等名人的日常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是从全国遴选出的100多名诗词爱好者,有青年学生,有乡村教师,有农民,有石油工人,有基层医生,有快递员,这些选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古典诗词相遇结缘的故事。通过这些选手和故事,将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也使观众产生了代入感。(摘自2017年11月30日光明网,王伟伟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技术,得到了创新性发展,涌现出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B汉字英雄朗读者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具有创新性的文化类节目。C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消除了文化节目低俗化、娱乐化现象,平衡了思想性与观赏性。D传统文化类节目高歌猛进时出现了疲态,导致这类节目对传统文化发掘提升不够,节目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创作者需要全面了解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将其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主题等。B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与电视传播的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是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重要途径。C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类文化类节目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节目有故事、接地气,让观众有融入感。D只要传统文化类节目能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心灵世界,讲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就能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人文关怀。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正面起笔,第二自然段反面相承指出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等问题。B文章认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目的是主动赢得观众,逐步提高观众的文化艺术鉴赏水平。C文章以传统文化类节目出现“疲态”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提出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的观点。D文章三、四、五、六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从四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途径方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材料二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读书无用论” 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 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材料三“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B.“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因为这些地方上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D.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B.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6.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 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死,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有一年,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告诉我说:“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发帖做“二奶”的。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做了铺垫。B在广州,“我”拒绝了一些人让“我”写胡编乱造的东西的要求,主要是懒,懒得去做这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正如木匠懒得做一些小活儿一样。C懒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凭借他精湛的雕刻技艺,很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D本篇小说中“我”对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可以使读者看出现代人在迷茫中寻求自我的心理路程。8作者笔下的木匠“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5分)9小说标题为“活着的手艺”,而随着工业文明、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却是传统手工艺的日趋式微,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认识,谈谈如何才能让这些传统手工艺永远“活着”。(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卢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颖从之。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颖纳之,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呼人,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B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C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D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授”“拜”等词语。B“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D“赦书”是皇帝用来传达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给予他重任。B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C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D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5分)(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临 江 仙元好问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1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抔黄土埋葬了北邙山下的英雄,诗人面对此景,不由得悲从心底来,心中怅恨这滚滚黄尘不该掩尽无数英雄。B作者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想起人生短暂有涯,流水转瞬即逝;同样,流水逝而不断,又反衬着人类对生命有限的绵绵长恨。C词中的“远目送归鸿”暗示无人与共语,故寄意于飞鸿;“浩歌一曲酒千钟”写饮酒唱歌,表达了看透功名无用后的潇洒快意。D该词上阕几乎句句用典,但这并非为用典而用典,而是在用古人故事抒一己胸怀。尤其是用北邙山故事与自己相对衬,在历史跨度中写出人生短促的悲剧,更富于厚度。15. 有人说这首词“字面意思消沉,情思意趣却催人感奋”,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暮春之初, ,修禊事也。(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3) ,二三其德。(4)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5)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6)飞湍瀑流争喧豗, 。(7) ,池鱼思故渊。(8)舞幽壑之潜蛟,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又围绕着志愿填报忙碌起来。面对那么多学校和专业该如何选择,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犯难,这也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辅导市场( )“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 ”等填报服务( ),要价数千到数万。天价志愿咨询的最大卖点,就是大数据。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事实上,全国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企业建立起真正的高考志愿“大数据库”。所谓数据,真实的情况是,高校网站、媒体每年都会公布一些录取信息,还有一些其他公开渠道的数据。商业机构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整合,冒充来自特殊渠道的大数据。众所周知,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一区域内的高校招生计划、当地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等都有可能让分数线出现波动。拿往年的“大数据”来套用今年的分数线,无异于( )。至于商家倾情推销的“专家”,也未必靠谱,他们的眼里恐怕更多的是利益。( )的事情是整顿市场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报市场野蛮生长。此外,也应尽力拓展渠道,为考生提供正规、科学的填报志愿辅导服务。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炙手可热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当务之急B.应运而生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迫在眉睫C.应运而生 五花八门 刻舟求剑 迫在眉睫D.炙手可热 琳琅满目 固步自封 当务之急18.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B.而且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基本处于放任状态。C.而是考生和家长确实从这块灰色地带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D.而是监管部门在这块灰色地带管理监督不得力不到位。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所否认。B.据调查,很多机构商家宣传的大数据来自于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C.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被相关部门否认。D.据调查发现,很多机构商家宣传大数据来自教育部、考试院,但相关部门予以否认。四、课内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4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B小学而大遗 遗:放弃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术业有专攻 攻:研究2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B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D则群聚而笑之 则必有我师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3、下列对文段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B本段重点批评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C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从反面论证了观点。D本段论证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24、请把上面文言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2分)(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分)五、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似乎是一夜之间,一辆辆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出现在了城市各地。只需扫二维码,交上押金,就可以骑上单车,解决公交站与目的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多么方便。城市人很快都爱上了这价廉物美的“共享单车”。随之而来的负面消息也不少。北京频发单车被损毁事件:有的单车零件缺失,有的被人额外加了锁,有的车身被贴上“刻章办证”,等等。南京仅某个街口就有近600辆单车因违章乱放被管理部门拖走。山东一男子因十几辆单车影响自己路边摆摊,而将车杂乱叠放成“一座小山”。有人说共享单车让我们看到了民间蕴藏的巨大创造力;有人说共享单车是面照妖镜,照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有人说共享单车会被随意停放、破坏,反映了企业运营的不成熟、政府监管的不利。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从上述观点中选择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B 2D 3B 4. D 5. B6.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7. B8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也对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 9 手工艺者不仅要有自己的坚守,有时还要懂得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活着的手艺”;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良好的适应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 10D 11C 12C13(1)况且打仗怎能无胜负,应该再次选择精兵,连夜兼程,出乎贼人的意料,这是用兵的奇谋。(2)贼人离邺城还有八十里,但士众一时惊散,我现在想要送陛下回到洛阳。14. A15.从字面看似乎消沉,“老尽英雄”之语,“人生长恨”之叹,都显得有点落落寡欢。从整体来看,意趣高扬,令人感奋。下阕开头讲不再怨天公,接着说要饮酒浩歌,最后则直述不在意穷达,心灵趋于宁静,情趣豪迈旷达。16.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士也罔极(4)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5)为变徵之声 (6)砯崖转石万壑雷(7)羁鸟恋旧林 (8)泣孤舟之嫠妇17. C 18A 19. C 20.A 21.D 22.B 23.D24.(1)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2)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