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治疗方案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2743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7n9治疗方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h7n9治疗方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h7n9治疗方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1,目录,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临床表现,医院感染防控,2,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概 述,3,基本概况,发生时间:2013年2月 发生地点:上海、安徽、江苏 疾病种类:不明原因肺炎,后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概 述,4,5,基本概况,截至目前与14例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上海共106人,江苏共167人,浙江共238人,经过医学观察仅1人出现发热、流涕、咽痒等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阴性,病例间没有发现流行病学关联。,概 述,6,基本概况,据农业部通报,从上海市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送检的鸽子样品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该毒株为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人分离株高度同源。,概 述,7,传染源,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8,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传播途径,9,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易感。老人、儿童、青壮年均有发病。,易感人群,10,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和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9个亚型(N1-N9)。,病原学,11,病原学,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病原学,12,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病原学,13,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病原学,14,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临床表现,15,体征 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湿罗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临床表现,16,实验室检查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胸部影像学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临床表现,17,主要结合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诊 断,18,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 断,19,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预 后,20,医院感染防控,基本要求 防控措施,21,基本要求,根据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开展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四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22,基本要求,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严格按照消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23,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口罩 护目镜 隔离衣 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空气的管理 消毒与灭菌,预检分诊 咳嗽礼仪 隔离病人 口罩的使用 规范转诊 环境的管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策略,防控策略,24,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控措施发热门诊,25,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防控措施发热门诊,26,预检分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应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防控措施急诊,27,应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安置在负压病房或转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防控措施普通病区(房),28,防控措施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的病区,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及时隔离,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分开安置;疑似患者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患者可同室安置。,防控措施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的病区,29,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飞沫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包括: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限制患者的活动,若确需离开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戴外科口罩,防造成交叉感染。 医疗器具如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用后,应彻底清洁和消毒。 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防控措施收治疑似或确诊患 者的病区,30,防控措施医务人员防护,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防控措施医务人员防护,31,防控措施医务人员防护,根据导致感染风险程度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在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防控措施医务人员防护,32,根据导致感染风险程度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防控措施医务人员防护,33,防控措施患者隔离,应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教育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34,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进行终末消毒。患者死亡后,应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防控措施患者隔离,35,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 和同仁多多指教!谢 谢!,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