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与磁共振诊断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2670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5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线CT与磁共振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X线CT与磁共振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X线CT与磁共振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1,第一章 X线、CT与磁共振诊断 第二章 介入放射学 第三章 超声诊断学 第四章 核医学诊断,第 五 篇 医学影像诊断,2,第一章 X线、CT与磁共振诊断,大同大学医学院 苗来生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翁绳和,第 五 篇 第一章 X线、CT与磁共振诊断,3,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临 床应用 第二节 呼吸系统 第三节 循环系统 第四节 消化系统 第五节 泌尿系统,第六节 生殖系统 第七节 骨骼肌肉和关节系统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 第九节 头颈部,第 五 篇 第一章 X线、CT与磁共振诊断,4,第 五 篇 第一章 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编者 大同大学医学院苗来生,5,X线图像特点:黑影-低密度灰影-中等密度白影-高密度 X线图像是组织结构影像的叠加图像,X线成像,第 五 篇 第一章 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6,第五篇 第一章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CT图像特点:多幅横断层图像 无重叠 密度分辨力高增强扫描改变了组织密度 图像后处理技术,7,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磁共振图像特点: 黑白灰度-信号强度 多序列 多幅断层图像 信号强度与成像序列和技术相关 增强检查改变T1WI或T2WI信号强度,8,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第二节 呼吸系统编者 大同大学医学院苗来生,9,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胸部正常X线表现,10,胸腔积液,CT显示左侧胸腔后部新月形液体密度影,平片显示左侧胸腔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1,气胸,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右肺外侧带状无肺纹理的极低密度区,其内侧可见受压的肺组织边缘,气胸,12,支气管扩张,CT肺窗表现左肺多发囊状影,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3,大叶性肺炎,右肺上叶大片实变影,密度均匀,其内可见支气管气相,CT横断面(软组织窗),CT,CT横断面(肺窗),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4,大叶性肺炎,右上叶大片肺实变灶,其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影,CT冠状位重组图像,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5,肺癌中心型,右肺上叶支气管狭窄及肿块,并右肺上叶阻塞性肺炎,CT增强横断面(软组织窗),CT横断面(肺窗),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6,肺癌周围型 右肺上叶类圆形肿块,可见分叶、短细毛刺毛刺、胸膜凹陷,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7,肺转移瘤,正位胸片 CT横断层片,双肺多发大小不等圆形病灶,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8,胸腺瘤,前纵隔偏左侧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呼吸系统,19,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第三节 循环系统大同大学医学院 苗来生,20,正常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21,心脏正常MRI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横断层(亮血技术),22,心脏正常MRI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冠状位,23,正常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成像),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局限性狭窄,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2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VR图像,曲面重建图像,CTA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粥样硬化斑块,管腔局限性狭窄,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26,冠状动脉CTA显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中段闭塞,CT横断层图像显示,左心室侧壁心肌缺血,CTA,CT横断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27,主动脉夹层,CT增强横断层图像,CT冠状位重建图像,CT显示线状低密度内膜片和真假腔,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28,主动脉夹层,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29,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左肺动脉主干分叉处腔内充盈缺损,致管腔狭窄,CT横断层图像,冠状位重组,第五篇 第一章 第三节 循环系统,30,第四节 消化系统,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翁绳和,31,第四节 消化系统,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疾病诊断,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32,检查技术,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33,X线检查,透视和平片:急腹症和不透X线异物的检查钡剂造影:多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34,CT检查,平扫 增强扫描,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35,MRI检查,平扫:T1WI、T2WI 增强扫描:Gd-DTPA作为对比剂,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36,食管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主动脉弓压迹,A,左主支气管压迹,左房压迹,37,食管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食管轮廓光整 可见数条纵行的粘膜皱襞 管壁柔软,扩张良好,38,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1.贲门部 2.胃底部 3.胃体部 4.胃窦部 5.角切迹 6.胃小弯 7.胃大弯,39,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40,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无力型,牛角型,瀑布型,钩型,41,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胃的黏膜皱襞,42,食管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食管轮廓光整 可见数条纵行的粘膜皱襞 管壁柔软,扩张良好,43,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1.贲门部 2.胃底部 3.胃体部 4.胃窦部 5.角切迹 6.胃小弯 7.胃大弯,44,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45,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无力型,牛角型,瀑布型,钩型,46,胃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胃的黏膜皱襞,47,空肠与回肠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空肠与回肠二者无明显分界; 空肠主要位于左上和中腹部,黏膜皱襞呈羽毛状; 回肠主要位于中、下腹部和盆腔,黏膜皱襞较稀少。,48,空肠与回肠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49,结肠与直肠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大肠位于腹腔四周 可见结肠袋,50,结肠与直肠正常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51,肝脏正常CT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平扫:肝实质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略高于脾、胰、肾,CT值为4070HU。轮廓光滑。 增强扫描:肝实质和肝内血管均有强化。 1.动脉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肝实质强化不明显; 2.门静脉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强化明显,肝实质开始强化; 3.门静脉晚期或肝实质期,门静脉内对比剂浓度迅速下降,肝实质则达到强化的峰值,此时静脉血管的密度与肝实质相当。,52,肝脏正常CT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A.平扫;B.动脉期,肝动脉显影,门静脉及肝实质强化不明显;C.门静脉期,门静脉清晰显示,肝实质明显强化;D.实质期,肝内血管强化度下降,53,肝脏正常CT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A.平扫;B.动脉期,肝动脉显影,门静脉及肝实质强化不明显;C.门静脉期,门静脉清晰显示,肝实质明显强化;D.实质期,肝内血管强化度下降,54,胰腺正常CT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胰腺CT增强扫描,静脉期显示,胰腺实质强化均匀,胰头、颈、体、尾清楚显示,胰管呈细线样低密度影,胰腺后方可见脾静脉汇入门静脉。十二指肠降段位于胰头右侧,平扫:胰腺实质密度均匀,CT值为4050HU; 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55,基本病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轮廓的改变 黏膜皱襞的改变 管腔大小的改变 位置和可动性改变 功能性改变,56,轮廓的改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龛影,憩室,充盈缺损,57,黏膜皱襞的改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黏膜皱襞平坦 黏膜破坏 黏膜皱襞纠集 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58,黏膜皱襞的改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黏膜皱襞纠集,黏膜皱襞破坏,黏膜皱襞增宽,59,管腔大小的改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狭窄,扩张,60,位置和可动性改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胃向左移位,小弯侧见明显弧形压迹,61,功能性改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张力改变 蠕动改变 运动力改变 分泌功能改变,62,食管静脉曲张,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1.早期食管下段,黏膜皱襞稍宽迂曲; 2.典型表现食管中下段的黏膜皱襞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呈锯齿状; 3.病情加重食管张力降低,管腔扩张,蠕动减弱,钡剂排空延迟,病变也逐渐向上发展。,63,胃溃疡,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好发于胃小弯角切迹处 直接征象腔外龛影,边缘锐利整齐,周围可见黏膜皱襞纠集,直达龛影口部 龛影口部: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64,十二指肠溃疡,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好发于球部 直接征象龛影,周围黏膜皱襞放射状纠集 球部恒久变形,65,食管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髓质型,蕈伞型,临床:进行性吞咽困难 X线:管腔狭窄 、充盈缺损 、龛影、黏膜皱襞破坏,66,食管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溃疡型,缩窄型,67,胃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蕈伞型 溃疡型 浸润溃疡型 浸润型,X线表现 : 充盈缺损 龛影 黏膜皱襞破坏 胃腔变窄,病理分型,68,胃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蕈伞型,半月综合征,皮革胃,69,结肠直肠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临床表现:便血、腹泻或便秘、腹部包块等 大体病理分型:浸润型、增生型、溃疡型 X线表现:肠腔偏心性或环行狭窄 ;黏膜皱襞破坏、消失和中断;肠腔内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充盈缺损;龛影,70,结肠直肠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增生型,溃疡型,浸润型,71,胃肠穿孔,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双膈下游离气体,突然腹痛,有腹膜刺激征; 立位腹部平片:膈下游离气体。,72,肠梗阻,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单纯性小肠梗阻:小肠 充气扩张,见阶梯状液平,绞窄性肠梗阻:咖啡豆征,73,肠套叠,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A空气灌肠示空气于结肠肝曲处受阻,阻塞端见圆形软组织块影 B空气灌肠示复位成功,钡灌肠示钡剂进入套鞘 部与套入部之间呈弹簧状,74,原发性肝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大体病理类型: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影像诊断表现: 1.CT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影; 2.MRI平扫: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3.增强扫描:呈“速升速降”型时间密度曲线。,75,原发性肝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巨块型,弥漫型,76,肝转移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CT平扫:数目、形态、大小不等的类圆形低密度影; MRI: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多有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典型者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呈环状强化; 发现原发灶有助于诊断。,77,肝海绵状血管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MRIT2WI,肿块呈 “灯泡征”,CT平扫: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 增强扫描:边缘出现结节强化,延期扫描,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最后低密度区全部强化为等或高密度,呈“早出晚归”特征; MRI T2WI呈明显高信号,出现“灯泡征”。,78,肝海绵状血管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ACT平扫肝右叶可见一境界清楚低密度肿块;B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边缘结节状明显强化;C 平衡期强化向肿块中心发展,近于完全强化;D 延迟扫描,肿块强化程度仍高于周围肝组织,A,B,C,D,79,肝脓肿,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临床: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X线平片:肝区有时可见含气或液平的脓腔影; CT平扫:单发或多发圆形、卵圆形边缘较清楚的低密度区; MRI平扫:脓腔在T1WI上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区,T2WI上为高信号,脓肿壁T1WI上的信号强度高于脓腔而低于肝实质,T2WI上的信号则低于脓腔并略高于肝实质。周围水肿带在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 增强扫描:脓腔不强化,急性期病灶边缘模糊,慢性期脓肿壁呈环形强化。,80,肝囊肿,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肝脓肿,肝脓肿,CT平扫: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水样低密度病灶; CT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而正常肝强化; MRI平扫: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区,T2WI上为极高信号的圆形病灶。,81,肝硬化,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ACT平扫示肝明显变形,边缘凹凸不平,左、尾叶增大,右叶缩小,肝周可见带状水样密度区为腹水 BMRIT2WI,肝变形,肝实质内可见混乱的细小网格结构及低信号再生结节,肝体积缩小,各肝叶不呈比例,尾叶增大; 肝表面凹凸不平,肝裂增宽,肝门区扩大; 脾大、腹水及门脉高压等间接征象。,82,胆石症,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X线平片:可发现胆囊阳性结石; CT: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和环状影,结石可随体位而移动; MRI:T1WI上常为低信号,在T2WI上均为低信号。,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83,胆道梗阻,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主要表现为胆道扩张和黄疸; CT: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肝内树枝状低密度影,或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见肝实质和血管强化,胆管无强化; 根据胆管扩张范围可判定梗阻的部位。 MRI:扩张的胆管在T1WI上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MRCP显示扩张的胆管及梗阻部位更加清晰、明确。,胆总管结石致肝内外胆管扩张,84,胆囊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多发生在胆囊底部和颈部; CT表现分三种类型:胆囊壁增厚型; 腔内型; 肿块型。 MRI表现与CT相似。,85,胰腺炎,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1.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边缘模糊; 2.胰腺内、外液,假性囊肿形成; 3.增强:均匀性强化,坏死区不强化。 慢性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史,反复发作; 2.胰腺萎缩或局部增大,多合并胰内、外假性囊肿; 3.胰管扩张,沿胰管分布的斑点状钙化或胰实质内钙化影是其特征。,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86,胰腺癌,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肝脓肿,多发生在胰头部,常见黄疸,上腹疼痛; CT、MRI胰腺实质肿块或局限性增大; 增强扫描:癌肿多不强化或略强化; 远段胰管扩张,胆总管、胰管同时扩张呈“双管征”。,87,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五节 泌尿系统,第五节 泌尿系统大同大学医学院 苗来生,88,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五节 泌尿系统,腹部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片,89,输尿管结石(左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五节 泌尿系统,90,肾细胞癌(右肾),CT平扫 增强扫描(动脉期),CT增强扫描(肾实质期) 冠状位重组,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五节 泌尿系统,9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左肾),CT平扫(横断层图像),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五节 泌尿系统,92,膀胱癌,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五节 泌尿系统,93,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六节 生殖系统,子宫肌瘤MRI表现(冠状位),94,前列腺增生,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六节 生殖系统,95,第七节 骨肌关节系统,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翁绳和,96,第七节 骨肌关节系统,检查技术 正常影像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疾病诊断,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97,检查技术,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98,X线检查,X线摄影:常规摄正、侧位 血管造影:多用肢体动脉造影X线检查是骨关节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99,CT检查,平扫:骨窗、软组织窗 增强扫描:病变是否强化、强化程度、有无坏死等 应用:软组织病变和骨骼解剖较复杂的的部位,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100,MRI检查,平扫:T1WI、T2WI 增强扫描:Gd-DTPA作为对比剂,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检查骨及软组织疾病的重要方法 优点:对正常软组织、韧带、肌腱、软骨、骨髓及病变的出血、坏死、水肿都能清晰显示 缺点:对钙化、细小骨化显示欠佳,101,正常影像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膜内化骨:颅盖诸骨和面骨,骨的发育,骨化,生长,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骨、颅底骨与筛骨属等,102,正常影像表现,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的结构,骨膜:X线不显影,骨皮质:均匀致密影,骨髓腔:骨干中央半透明区,骨端:两端膨大,103,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正常影像表现,继发或二次骨化中心:骺软骨以软骨方式骨化,密质骨,骨髓腔,骨小梁,104,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正常影像表现,四肢关节,105,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正常影像表现,脊柱,106,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膜增生 骨质坏死 骨质软化,软骨钙化 骨骼变形 软组织改变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强直 骨质软化,107,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质疏松 骨的量减少,质不变;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吸收变薄骨质软化。,骨质疏松,正常(对照),老年性腰椎 骨质疏松,108,骨质软化 骨在质上改变, 有机成分正常; X线表现:骨密度普遍减低,骨小梁模糊,可广泛发生骨畸形。,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109,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质破坏 局部骨组织被 病变组织所取代; X线表现:骨质 局限性密度减低 区,无骨质结构, 骨皮质破坏。,110,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质增生硬化 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粗大、密集,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111,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膜增生骨膜受刺激,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 X线表现:单层、多层、花边状等形态。,112,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质坏死 骨组织局部血供中断,骨组织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右桡骨不规则增粗,内可见死骨(箭头),113,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软骨钙化 软骨基质钙化,反映骨内外有软骨组织或瘤软骨存在 X线表现:环形、半环形、颗粒状和团块状无结构的致密影。,114,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骼变形 多与骨骼大小改变并存,可累及一骨、多骨或全身骨骼。,115,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软组织改变 皮下脂肪层和肌间隙模糊、消失; 软组织内可见气体影; 软组织肿块影; 肢体变细,肌肉变薄; 软组织内可见钙化、骨化影。,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块,116,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关节肿胀 多由关节积液或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出血和炎症所致,117,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关节破坏 关节软骨及骨性关节面被病理组织代替的结果,右髋关节关节面骨质破坏,边缘不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118,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基本病变影像表现,关节强直 分为骨性和纤维性强直,骨性强直,纤维性性强直,119,疾病诊断,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与关节外伤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常见慢性骨关节病 骨肿瘤 骨质软化,120,骨与关节外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与关节外伤可引起骨折和关节脱位; 骨折: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称骨折; 骨折基本X线表现:不规则透明裂隙;断端相互嵌入或压缩性骨折表现为骨密度增高带。,左尺桡骨中段骨折,第二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121,骨与关节外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折类型: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和走向:横行、纵行、斜行、线形、螺旋形、Y形、T形、星形等。 根据骨碎片情况:粉碎性、撕脱性、嵌入性骨折等。 根据程度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骨折。,122,骨与关节外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折的愈合 骨折的对位和对线关系: 以近端为准,借以说明远端的移位方向和程度,123,骨与关节外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青枝骨折,横行骨折,斜行骨折,螺旋行骨折,粉碎骨折,压缩骨折,124,骨与关节外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常见骨折,Colles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脊椎骨折,125,骨与关节外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关节脱位:关节组成骨的脱离、错位,肘关节脱位,右肩关节脱位伴骨折,126,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和慢性,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干骺端骨松质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边缘模糊,后期向骨干延伸; 明显的骨膜增生,多呈花边状、葱皮状; 死骨,常呈长条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 明显骨质增生硬化; 骨髓腔变窄甚至闭塞; 骨膜新生骨呈分层状,外缘呈花边状; 残留有骨质破坏和高密度死骨。,127,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和慢性,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急性(骨质破坏为主),慢性(骨质增生硬化为主),慢性(死骨形成),128,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化脓性关节炎,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多见于髋和膝关节; 急性期关节间隙增宽,可出现脱位或半脱位; 较早出现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承重部位骨质破坏; 晚期产生骨性关节强直。,129,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与关节结核,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长骨骨骺与干骺端结核: 骨端类圆形骨质破坏病灶,常横跨骨骺线生长; 病灶密度不高,边缘模糊,可见“砂粒状死骨; 病灶周围骨质增生不明显,骨膜反应少见或轻微。,130,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与关节结核,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关节结核 滑膜型: 关节边缘骨质疏松,关节面首先于非承重面受侵; 关节间隙非匀称性变窄且出现较晚。,关节结核 骨型: 骨骺与干骺端骨质破坏; 关节骨质破坏; 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滑膜型,骨型,131,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与关节结核,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脊椎结核: 椎体骨质破坏 ;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 脊柱后突畸形 ; 冷性脓肿。,腰椎结核(不同病例),132,常见慢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以对称性侵犯手足小关节为特征 ; 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梭形肿胀; 关节面边缘小的虫蚀样骨质破坏区; 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关软骨破坏则变窄。,双手小关节多发对称性侵蚀性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133,常见慢性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四肢关节: 关节间隙略变窄; 关节边缘唇状骨质增生硬化; 关节内游离体。 脊椎: 椎间隙变窄;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可形成骨桥; 椎体上、下关节突变尖、关节面硬化。,134,常见慢性骨关节病,椎间盘病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向四周匀称地超出椎体边缘; 硬膜囊和神经根无受压移位;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椎间盘内“真空”征和髓核钙化。,135,常见慢性骨关节病,椎间盘病变,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边缘局限性突出; 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消失 。,136,骨肿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分为良性和恶性,后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X线检查价值: 1.可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大小、邻近骨骼和软组织的改变;2.对多数病例还能判断其为良性或恶性、原发性或转移性。,137,骨肿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软骨瘤 好好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分带蒂和广基底两型 ; 包括骨性基底和软骨帽; 骨性肿块向外突起,多背离关节生长; 软骨帽在X线上不显影,钙化呈不规则斑片状影。,138,骨肿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巨细胞瘤 病理分三级,级为良性,级为过度类型(生长活跃),级为恶性 ; 多见于2040岁 ; 好发于长骨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远端为多见 ; 呈膨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 骨皮质较薄,轮廓一般完整,内可见骨嵴。,139,骨肿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肉瘤 多见于青少年 ; 好发于股骨、胫骨和肱骨的干骺端 ; 基本表现: 骨质破坏 肿瘤骨 骨膜增生 软组织肿块。,据骨质破坏和肿瘤骨的多少可分为三型: 成骨型:以瘤骨形成为主; 溶骨型:以骨质破坏为主; 混合型:以上两种征象并存 。,140,骨肿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肉瘤,成骨型,混合型,溶骨型,141,骨肿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转移性骨肿瘤 常见于中老年人; 好好于脊椎、肋骨、髂骨、股骨上端及颅骨等; 常为多发,显著疼痛,侵及脊柱不累及椎间盘为其特征;,可分为三型: 溶骨型:最多见; 成骨型:少见; 混合型:以上两种征象并存 。,脊椎多发转移瘤,142,骨肿瘤,第五篇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一章 X线与磁共振诊断,骨转移瘤,成骨型,混合型,溶骨型,143,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 编者 大同大学医学院 苗来生,144,正常头颅X线平片,正位 侧位,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45,正常颅脑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46,正常颅脑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47,正常颅脑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48,正常颅脑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49,正常颅脑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0,正常颅脑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1,正常颅脑MRI表现(冠状位T1WI),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2,正常颅脑MRI表现(冠状位T2WI),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3,正常颅脑MRI表现(矢状位T1WI),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4,正常颅脑MRI表现(矢状位T2WI),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5,脑梗死,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6,脑梗死,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7,脑出血,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8,脑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59,脑动脉瘤(CT血管成像),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60,硬膜外血肿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61,硬膜下血肿CT和MRI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62,脑膜瘤CT表现,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63,听神经瘤,CT平扫示右侧桥小脑角区等密度肿块,右侧脑干和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64,听神经瘤,MRI T1WI示右侧桥小脑角区低信号肿块,T2WI冠状位示肿块呈不均匀高信号,第五篇 第一章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165,第二章 介入放射学,第五篇 第二章 介入放射学,编者 大同大学医学院 苗来生,166,概念,介入放射学是在影像设备导向下,应用经皮穿刺及导管技术等,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新兴临床亚学科,第五篇 第二章 介入放射学,167,介入常用的器械,穿刺针,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68,介入常用的器械,导管鞘,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69,介入常用的器械,导丝,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0,介入常用的器械,导管,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1,一、经导管栓塞术,常用于: 1控制出血 2治疗血管性疾病 3肿瘤的术前栓塞 4消除病变器官的功能,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2,子宫肌瘤的栓塞治疗,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3,用于外周动脉 内脏动脉 冠状动脉 颈动脉等,血管狭窄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4,血管内支架,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5,右冠状动脉局限性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血管扩张,内支架置入术后,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6,经皮肾动脉狭窄球囊成形术,扩张前,球囊扩张,扩张后,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7,1二尖瓣成形术 治疗二尖瓣狭窄 2肺动脉瓣成形术 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 狭窄 3主动脉瓣成形术 治疗主动脉瓣狭窄,1二尖瓣成形术 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一种新技术,三、心脏瓣膜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8,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79,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0,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1,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2,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3,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4,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5,六、经导管灌注药物治疗,1胃肠道出血的血管收缩治疗 2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3动脉血栓的溶栓治疗,1胃肠道出血的血管收缩治疗,1胃肠道出血的血管收缩治疗,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6,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 (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 用于: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7,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88,1.主动脉夹层 2.腹主动脉瘤,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九、主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189,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第五篇 第二章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190,(一)管道狭窄扩张成形术 (二)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术 (三)结石的介入处理 (四)椎体及椎间盘病变的介入治疗 (五)经皮针活检,第五篇 第二章 第二节 非血管介入技术,191,食管狭窄的球囊扩张,第五篇 第二章 第二节 非血管介入技术,192,小结,第五篇 第二章 介入放射学,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