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题附答案

上传人:陪**** 文档编号:42356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第 1题单选 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 高尔基B.屠格涅夫C. 契诃夫D. 莫泊桑参考答案:C第 2题单选 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是()A. 雷雨B. 日出C. 原野D. 北京人参考答案:A第 4题单选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A. 马致远B. 王实甫C. 关汉卿D. 白朴参考答案:A第 5题单选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A. 不忍登高临远B. 叹年来踪迹C. 渐霜风凄紧D. 是处红衰翠减参考答案:A第 6题单选 论毅力一文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参考答案:C第 7题单选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A. 七言古诗B. 七言律诗C. 七言排律D. 七言绝句参考答案:B第 8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参考答案:C第 9题单选 以下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是( )A.柳永B.辛弃疾C.李清照D.苏轼参考答案:B第 10题单选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论语B.礼记C.大学D.中庸参考答案:A第 11题单选 老舍是我国现代 ( )A.著名诗人B.著名文艺评论家C.著名作家D.著名游记作家参考答案:C第 12题单选 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李将军列传参考答案:B第 13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的“则”表示顺承关系的是( )A.兵强则士勇。B.既来之,则安之。C.若是,则与吾业者。D.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参考答案:B第 14题单选 描写按对象分类,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 )A.细节描写B.直接描写C.心理描写D.环境描写参考答案:D第 15题单选 下列作品中,充满了象征意蕴的散文诗是( )A.屠格涅夫门槛B.艾青我爱这土地C.冰心往事(一之十四)D.茅盾香市参考答案:A第 16题单选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 )A.心绪茫然B.壮志难酬C.前途暗淡D.道路凶险参考答案:B第 17题单选 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司马光强加给王安石变法的罪名是( )A.在位日久,未能助上大有为B.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C.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D.一切不事事,碌碌无为参考答案:C第 18题单选 茅盾参与倡导并组织成立的是( )A.新月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语丝社参考答案:C第 19题单选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参考答案:B第 20题单选 曹操短歌行诗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参考答案:B二、文言文阅读:2129 小题,共 9分。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诗句,然后回答下面小题。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 21题简答 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4 分)参考答案: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第 22题简答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参考答案: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第 23题简答 哪几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4 分)参考答案: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旬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第 24题简答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对“涂有饿莩”的现实,不应该归罪为年成不好,而应该是对人民施行仁政。第 25题简答 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4 分)参考答案: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第 26题简答 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4 分)参考答案:类比推理。“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结尾两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日: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嘻日:“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第 27题简答 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可否移为为官之理?扣紧课文回答。(4 分)参考答案:可以移为为官之理。因为种树之道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唐代官吏,是与此相反,政令繁多,扰民到极致。郭橐驼要求的是“有暇生产”、“生活安定”。第 28题简答 郭橐驼是怎样批评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扰民的?(4 分)参考答案:郭橐驼批评唐代官吏:“好烦其令”,令多扰民,朝令夕改,让百姓忙于应酬、接待,无暇生产。第 29题简答 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什么?(2 分)参考答案: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表达他不满唐代官吏的令烦扰民,他完全同意郭囊蓑对唐代官吏的批评。三、现代文阅读:3038 小题。共 9分。阅读屠格涅夫门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第 30题简答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什么?(4 分)参考答案:象征革命者决心投入艰苦的革命事业。第 31题简答 “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4 分)参考答案:象征市侩主义者对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诬蔑。第 32题简答 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2 分)参考答案:表现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与崇敬。阅读我爱这土地中的下列诗句,回答下面小题。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第 33题简答 诗人为什么要强调“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4 分)参考答案:诗人是用假设的手法,说自己是一只鸟。当了鸟,仍然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表明诗人要用自己的诗作唤醒民众,积极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去。他要表达的是人民对侵略者的悲愤、激怒,对未来黎明的向往之情。第 34题简答 怎样理解假设与排比在本诗中所起的作用?(4 分)参考答案:诗中先运用了假设的手法,变“我”为鸟.具体抒情。然后又连用了由“这”开头的三个排比旬:“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三句诗充满了对侵略者(暴风雨)的仇恨,对被侵略者奴役、欺凌的同胞的同情,以及自己和中华民族对敌人的愤恨。排比句正是诗之精华,加强了全诗的力度。第 35题简答 诗人为什么强调“鸟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分)参考答案:这既是假设,又是进一步的推论。用以表现“鸟”(诗人)对“土地”(祖国、人民)的永久的依恋,死了也不离开“土地”,让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小题。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第 36题简答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2 分)参考答案:场面描写。第 37题简答 这段文字分为几层?各层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4 分)参考答案:分为四层,每句话为一层。第一层,着眼于整体,说明香市的主要节目是“吃”和“玩”。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热闹情况。第三层,从多种感觉的角度,描写庙里的红火情景。第四层,从听觉角度,表现声响的嘈杂。第 38题简答 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分)参考答案:写昔日香市热闹的场景,是为了通过今昔对比的方法,衬托今日香市的冷清。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香市变化的原因是军阀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四、作文:5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请以捷径与美景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800字。参考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