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162403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1 2 1 第十二章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 2020 1 2 2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认为当前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有两项工作亟需要做 一 教育科学研究 二 教师教育的改革 2020 1 2 3 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 以教育理论为依据 用教育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 2020 1 2 4 一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1 新的教育价值观 2 新的教学过程观 3 新的教师观 4 新的学生观 5 新的教学评价观 2020 1 2 5 二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1 教学理论 2 学习理论 3 课程理论 2020 1 2 6 三 掌握科学方法论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2020 1 2 7 一 调查法 教育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 有系统的对已有教育事实的现实状况和历史状况进行收集 整理 分析 从而了解教育现状 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 认识并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2020 1 2 8 一 调查法的特点 1 经验性特点调查法是在获取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是为了形成经验 而不是以严密的理论体系和论证方法去阐述教育现象与过程的理论性研究 2 间接性特点调查法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某一教育问题的方法 不像观察法那样直接用感官去感知现实 如学生的思想活动 兴趣爱好 理想志向 家长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等都不能观察到 必须用调查法去了解情况 3 非干预性特点调查法是在自然状态下搜集材料 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影响 从而区别于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 2020 1 2 9 二 调查法的种类 1 按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分为 1 访问调查法 2 问卷调查法 3 测验法 2020 1 2 10 2 按选择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调查法可分为 1 普遍调查 是对调查对象的总体全部进行调查 如全国人口调查就是普查 既不能多一个 也不能少一个 因而耗费的人力 物力很大 但可信度大 2 样本调查 是从总体中合理地抽取样本 用样本的特征值去估计总体 虽有一定的误差 但有一个置信区间 做比较可靠的估计 应使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概率 3 个案调查 是指有意识地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2020 1 2 11 二 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假说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 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 变革研究对象 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可预见性和可干预性是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 2020 1 2 12 在探索 验证和评价教学的因果规律中经常使用实验法 如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性研究 改革性研究 验证性研究 预测性研究等 1 学生发展状态的研究通过实验测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2 教学改革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实验 新教材的实验 新教学方法实验 3 对已有的教育观点 教育经验或其他人做过的教育实验进行验证性论证 4 为形成新的教育理论 教育模式或改革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预测未来教育的方法 一 实验法的应用范围 2020 1 2 13 二 实验法的类型 1 对照实验是运用实验手段进行相对比较 找出两种事物和现象的异同 以揭示研究对象的某种性质或某种原因的有关实验 主要特点是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间除了实验因子不同以外 其他无关因子都应相同 2020 1 2 14 2 析因实验 是由已知结果和现象去探索产生这种结果或现象的原因的实验 析因实验 要做好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细致 全面 系统 辩证的实验观察 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影响结果的诸因素 有两个影响因素的析因实验 可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有多个影响因素的析因实验 可用逐步排除的方法 2020 1 2 15 主要用来判明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 某种因素是否存在 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某种措施是否有效等 4 定量实验是用来测定研究对象的某些方面或因素的数值 确定某些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实验 5 预测性实验即在进行大规模实验之前进行的抽样实验 用于预测研究课题的价值 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和推广 3 定性实验 2020 1 2 16 三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控制非实验因子 消除执行者或参与实验人员的偏向 对实验详细记录 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性检验 提出假设和研究变量 2020 1 2 17 除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外 还有观察法 信息获取法 文献法 历史法 统计法 比较法等等 在教育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 大量新的方法再次冲击教育的研究 如社会生物学方法 发生学方法 传播学方法 功能模拟方法 预测方法等等 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将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现象及发展过程 2020 1 2 18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 选定研究课题 一 课题应是自己感兴趣 熟悉 有一定认识积累的问题 二 讲求课题的研究价值 三 考虑课题的可行性 四 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2020 1 2 19 二 查阅有关文献 研究工作是从所期待或所预料的假说开始的 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澄清认识并进行检验 查阅文献的意义 1 区分已做过的和需要做的研究 2 为课题的论证提供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 3 为课题提供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 4 发现重要的研究变量 注意 从课题的选题开始 一直到研究的结束 都离不开查阅文献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 就是文献资料的寻觅 搜集 分析 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 2020 1 2 20 三 制定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题目 研究单位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一 课题提出的缘由及意义 二 课题的目的和任务 三 课题研究方法 四 课题实施步骤 五 课题具体分工 六 课题终结形式上七 课题进度安排 八 课题保障措施 制定日期 制定人 2020 1 2 21 四 搜集整理资料 1 资料质量的核查原始资料的来源 收集时间 收集范围等客观条件是否合理 资料的数量是否达到预定要求 资料中哪些可靠性较低 哪些残缺需要补充 哪些资料间存在着矛盾 哪些是错误的必须淘汰的资料 2 资料分组就是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按一定的标志把不同类型 不同性质 不同内容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 3 资料汇总不仅对数量资料进行汇总 而且要对非数量的定性描述资料进行汇总 经过这样的加工整理 大量庞杂散乱的原始资料就成为条理分明 简要清晰 一目了然的系统资料了 4 资料数据的统计可进行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见有关统计书籍 5 资料的分析和结论指研究中的分析 比较 判断 推理 综合等一系列思维和认识过程 目的就是寻找出数据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以便做出具有证明性和概括性的研究结论 2020 1 2 22 五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类型1 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如观察报告 调查报告 实验报告 经验总结报告等 这类报告都以对事实直接研究所得的材料为依据 所以报告中的事实材料是主要的构成形式 又因对事实认识的形成与方法设计 操作过程有密切关系 所以报告中还必须包括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说明 用确凿的事实和科学的操作来获得可靠的结论 是这类报告的显著特点 2020 1 2 23 2 文献性的研究报告 如文献考证性论文 文献综述等 这类报告以文献的分析 比较 综合为主要内容 应展现文献的考证过程 说明文献的来源与可靠程度 这些构成了文献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特色 2020 1 2 24 3 理论性研究报告 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阐述对某一事物 某一问题的理论性认识 要求能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 论文向人们展示的是论点及以论据为依据的论证过程 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逻辑力量 是这类论文应具备的魅力 2020 1 2 25 二 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 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题目题目题目作者署名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引言前言摘要调查对象与方法实验方法关键词调查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序言调查结论与建议分析与讨论正文附录及参考资料结论结论附录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020 1 2 26 三 撰写教育研究报告的步骤 1 确定报告类型并拟定题目 2 总体规划 3 拟定编写提纲 4 撰写初稿 2020 1 2 27 1 前言 引言 序言 的撰写 2020 1 2 28 2 正文的撰写 2020 1 2 29 3 结论的撰写 2020 1 2 30 4 附录和参考文献 附录指篇幅太长而不便写入正文中 但又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 如调查问卷 测试题 评分标准 原始记录 统计检验结果等 参考文献是指在文章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文字 表示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 防止抄袭之嫌 2020 1 2 31 5 修改定稿 内容 结构 文字三方面 a 全文检查 结构是否完整 材料和主题是否统一 发掘是否深刻 整个文章在格式上是否符合刊登标准 b 以添 删 换的手法做部分检查 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 侧重点是否表达充分 举例是否贴切 c 语句检查 语法是否正确 用词是否恰当 句子是否通顺 d 细节检查 文字是否有误 标点符号 数据 表格 插图等是否得当 2020 1 2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