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减贫带贫成效案例

上传人:Q** 文档编号:409673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脱贫攻坚减贫带贫成效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镇脱贫攻坚减贫带贫成效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镇脱贫攻坚减贫带贫成效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脱贫攻坚减贫带贫成效案例一、主要模式(一)资产收益模式:1、资金来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对象识别:带动对象必须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低保户与一般贫困户,五保户不参与资产收益分配,有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不参与资产收益分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由本人向所在村委提出申请,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报请乡政府审批、乡党委会同意方可享有扶贫收益资格。3、资金使用办法:乡党委、政府根据每个村贫困人口不同,下拨到村集体相应的扶贫资金,村集体不得挪作他用。村集体根据本村实际,选择乡党委政府筛选出的试点企业进行入股并签订资产收益协议书。财政扶贫资金按照标准量化到贫困户,量化到贫困户的入股资金作为优先股。贫困户不参与企业决策经营,但是享受保底分红。同时,项目主要优先吸收贫困户就业、收购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能够自愿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和贷款融资担保等。贫困户脱贫后可继续享受三年的“按份分成” ,以稳定收益,防止返贫。三年后,待贫困户确定不再贫困,则终止收益权,相应股份转移给其他贫困户,如果全村不再有贫困户,则入股资金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村里的基础实施建设、产业发展、灾害救助、教育扶持等,让全村人都能共享收益。分红模式:试点企业在确保资金保值增值的前提下,于每年 12 月底进行分红,资金收益分为保底分红+浮动分红的模式,保底分红不低于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 5%,村集体享有 30%的收益分红,剩余 70%必须及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4、分红模式:试点企业在确保资金保值增值的前提下,于每年 12 月底进行分红,资金收益分为保底分红。二、主要做法(一)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一项政治工作和惠民工作来抓。镇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相应的精准扶贫工作小组,同时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帮扶措施,制定了实施方案、作战挂图、签订了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例会调度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推进会,总结进度,分析差距,谋划部署。建立了人员保障机制。由党委副书记周晓清同志负责,抽调了 3名工作人员,专抓精准扶贫工作。建立了督查促进机制。由镇纪委牵头组成专项督察组,每月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一次督查,对工作不力、不实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二) 精准识别,锁定扶贫对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八评” “八不评”标准,通过政策宣传、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村级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 “两公示一公开” 的工作程序评定贫困户,认真填写贫困户基础信息、扶贫手册,进行数据录入。(三) 贯彻落实“八个一批”帮扶政策,确保帮扶精准有效针对不同贫困类型,因户因人施策,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确保各类贫困人口同步脱贫。一是对五保户人口实行财政兜底供养。为其解决不愁吃、不愁穿和有房住,年人均供养水平达到 7000 元以上。二是对低保人员实行政府兜底。将重新调查识别的身残、智障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一、二类低保,由政府兜底保障,人年均补助金额分别提高到3500、3000 元左右。建立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对接机制,使三、四类低保覆盖贫困户,做到应保尽保,使其实现政策性减贫增收。三是对有子女上学的贫困户通过助学扶智,雨露计划和生活补助等办法帮助脱贫。四是对有病、有残贫困户通过低保、医疗救助和健康扶贫政策进行帮扶措施兜底脱贫。五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其个人意愿进行劳务输出、打零工和产业扶贫,增加其收入帮助脱贫。根据我镇实际,对有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的贫困户,积极与水产部门、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对接,定期不定期上门指导或集中培训学习相关种养殖技术,解决技术及销售难的问题,同时鼓励其加入合作社,采取产业大户带产业小户,产业强户带产业弱户等办法,推动产业扶贫,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六是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缺乏资金的贫困户,争取金融小额贷款,政府贴息免担保帮扶政策,同时鼓励以贷入股,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增加增收渠道,七是对家居采光好且有个人意愿和一定经济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光伏发电帮扶。(四) 着眼民生,实施公共服务保障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镇拥有中心小学 1 所,卫生院 1 所,卫生室 6 所,村文化站 6 个,村级服务中心6 个,全镇贫困户新农合、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 100%。(五) 落实帮扶制度确保全镇每个贫困户有 1 至 2 名市、镇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市直驻村第一书记实行每周五天四夜扶贫工作制度,帮扶干部根据自身所能和群众所需,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发展项目,开展技术培训,培育致富产业,寻找致富门路。(六)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社会氛围为了充分调动参扶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作的良好氛围。镇、村开设了扶贫网络。利用广播、媒体、宣传横幅、宣传标语、新闻报道等多形式,对帮扶工作中的典型事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宣传,在全镇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三、主要成效一是初步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群众主体,社会主动,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思路,有力推进了扶贫工作开展,初步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为下一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发挥了特色农业优势,促进了产业发展。最大限度聚齐扶贫要素,积极夯实基础,培育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按照长中短相互结合的思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以稻虾共作为长远发展的主产业,中期重点发展以生猪、鸭为主的畜牧产业,近期重点发展的葡萄种植业和劳务产业。三是完善了社会保障工作,改善了民生。通过开展教育扶贫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开展卫生扶贫,加强乡村卫生院(室) 建设。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应保,解决 了困难群众生活难的问题。四是拓展了帮扶格局和方式。打破常规资金帮扶的传统,将扶贫工作输血转变为造血,改变了贫困户“等、要、靠”的陈旧思想,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五是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转变了工作作风。发扬了领导亲自抓,部门真心帮,群众积极干的精神。市、镇领导亲自扶贫抓典型,逐步摸索出了扶贫开发之路。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帮扶,贫困户苦干实干,千方百计寻找脱贫致富门路。四、几点体会精准识别是前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是要找准贫困对象,分析致贫原因,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真正的扶贫对象进入帮扶范围。精准帮扶是基础。在摸清了每户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后,需对不同情况分类施策,明确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帮扶精准有效。产业扶贫是核心。关键在于转变观念,目前部分贫困对象等、要、靠思想严重,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等要政府输血。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树立目标,实现“我想脱贫” ;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增强致富本领,实现“我能脱贫” ,让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先发展起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