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作业安全培训.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015880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作业安全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起重作业安全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起重作业安全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起重工作简介 起重工作是一个特殊工作 它的特殊性在于范围广 施工条件复杂 虽然起重工作千变万化 但也有一定共性据此确定起重五步工作办法 谨供大家参考 1 实地勘查阶段 即 看 2 了解实际情况 即 问 3 制定方案 即 想 4 方案实施 即 干 5 总结阶段 即 收 根据五步操作法确定十项实际操作办法抬 撬 捆 挂 顶 吊 滑 转 卷 滚 一 绳索 卸卡 吊钩 链条1 钢丝绳1钢丝绳的选用应符合GB T8918中规定的多股钢丝绳 并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2钢丝绳应防止打结或扭曲 3切断钢丝绳时应采取防止绳股散开的措施 4钢丝绳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润滑剂应符合该绳的要求并不影响外观检查 钢丝绳每年应浸油一次 5钢丝绳不得与物体的棱角直接接触 应在棱角处垫以半圆管 木板等 6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不得使用编结接长的钢丝绳 7钢丝绳在机械运动中不得与其他物体或相互间发生摩擦 8钢丝绳严禁与任何带电体接触 9钢丝绳严禁与炽热物体或火焰接触 10钢丝绳不得相互直接套挂连接 11钢丝绳应存放在室内通风 干燥处 并防止损伤 腐蚀或其他物理 化学因素造成的性能降低 12钢线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 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主要受力的一边 绳卡间距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两根钢丝绳用绳卡搭接时 除应遵守上述规定外 绳卡数量应比表10 5 1 2的要求增加50 13绳卡连接的牢固情况应经常进行检查 对不易接近处可采用将绳头放出安全弯的方法进行监视 14钢丝绳用编结法连接时 编结长度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 且不得小于300mm 15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得有接头 16钢丝绳的检查报废 除应符合GB T8918的要求外 还应按照GB T5972进行检验和检查 1 钢丝绳的断丝数达到表10 5 1 3的规定数值时应报废 见附表 2 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 表10 5 1 3的报废断丝数应按表10 5 1 4折减 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钢丝绳简易计算 钢丝绳破断拉力的估算在现场施工中 不论是用哪种计算方法去求钢丝绳破断拉力 都不太方便 可采用经验公司估算来进行估算 经验公式多 但从实际运用中较为正确的是Sb 0 5d2 KN 式中d 钢丝绳直径 mm 此公式 仅适于钢丝抗拉强度为1600Mpa的钢丝绳 其它抗拉强度的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经验公式可由下式换算出 Sb b 1600 0 5d2 KN 但为了使用方便 一般都用Sb 0 5d2这一公式 用此公式算出的破断拉力既不偏大 也不偏小 我们一般用的钢丝绳的抗拉强度都在1600Mpa左右 钢丝绳弯曲率 根据试验资料表明 绑扎绳不仅与夹角有关 而且与捆绑时钢丝绳的曲周率半径有关 一般绳的曲周半径大于绳径的6倍以上时 则起重能力不受影响 当曲周半径为绳径的5倍时 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85 曲周半径为绳径的4倍 3倍 2倍 1倍时 则起重能力分别降至80 75 65 50 见图示 钢丝绳分类 钢丝绳的断丝数达表10 5 1 17 1的规定数值时应报废 表10 5 1 17 1钢丝绳报废断丝数 GB T8918绳6 19 绳6 37 不安全系数一个节距中的断丝数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71683015注 一个节距是指每股钢丝绳缠绕一周的轴向距离 2 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 表10 5 1 17 1的报废断丝数应按表10 5 1 17 2折减 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2 卸卡材料与使用材料 卸卡又称卡环一般情况下都是20 优质碳素钢锻造且经准确退火处理 消除其内力 使用 1卸卡不得横向受力 2卸卡的销子不得扣在活动性较大的索具内 3不得使卸卡处于吊件的转角处 必要时应加衬垫并使用加大规格的卸卡 卸卡经验计算方法卡环的承载能力与卡环弯环部位直径成正比P d 50 绳索安全系数K 10 P d 70 绳索安全系数K 6 P 卡环允许荷重 Nd 卡环弯环部位直径 mm 3 吊钩1吊钩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件方可投入使用 否则应经检验 查明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2吊钩应设有防止脱钩的封口保险装置 3吊钩上的缺陷不得进行焊补 4吊钩的检验应按GB T6067或GB5144的有关规定执行 5吊钩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 应予以报废 1 裂纹 2 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 3 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4 扭转变形超过10 5 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4链条 链条又称链锁或铁链 一般由A3低炭钢做成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环练 撑环联 片连等三种 用于起重构件 主要是焊接短环链和片状链 链条磨损量超过5 重新计算查核 根据结果降低负荷使用 1 简易使用计算公式S P K 一 起重作业1 起重作业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范围 1 重量达到起重机械额定负荷的90 及以上 2 两台及两台以上起重机抬吊同一物件 3 起吊精密物件 不易吊装的大件或复杂场所进行大件吊装 4 危险品 爆炸品必须起吊时 5 起重机械在输电线路下方或其附近作业 2 起吊物应绑扎牢固 吊钩悬挂点应在吊物重心的垂直线上 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 不得偏拉斜吊 落钩时应防止由于吊物局部着地而引起吊绳偏斜 吊物未固定时严禁松钩 3 起吊大件或不规则组件时 应在吊件上拴以牢固的溜绳 4 两台及两台以上起重机械抬吊同一物件时 1 绑扎时应根据各台起重机的允许起重量按比例分配负荷 2 在抬吊过程中 各台起重机的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 升降 行走应保持同步 各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本身80 的额定能力 5 起吊前应检查起重机械及其安全装置 吊件吊离地面约10c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 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6 起重机严禁同时操作三个动作 在接近额定载荷的情况下 不得同时操作两个动作 动臂式起重机在接近额定载荷的情况下 严禁降低起重臂 7 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逗留或通过 起吊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在起重机伸臂及吊物的下方逗留或通过 对吊起的物件必须进行加工时 应采取可靠的支承措施并通知起重机操作人员 8 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一般应走吊运通道 严禁从人员的头顶上方越过 9 吊起的重物必须在空中作短时间停留时 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均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10 不明重量 埋在地下或冻结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得起吊 11 起重机在作业中如遇出现故障或出现不正常现象时 应采取措施放下重物 停止运转后进行检修 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 起重机严禁采用自由下降的方法下降吊钩或重物 12 严禁以运行的设备 管道以及脚手架 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 利用构筑物或设备的构件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时 应经核算 利用构筑物时 还应征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 13 遇大雪 大雾 雷雨等恶劣气候 或因夜间照明不足 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 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 不得进行起重作业 当作业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 不得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 当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 不得进行起吊作业 二 起重机械1 总则1起重机械应标明最大起重量 并悬挂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准用证 起重机械的制动 限位 连锁以及保护等安全装置应齐全并灵敏可靠 不得私自拆除 2塔式起重机 门座式起重机等高架起重机械应有可靠的避雷装置 3在轨道上移动的起重机 除铁路起重机外都必须在距轨道末端2m处设车挡 起重机械行驶的轨道两端应设接地装置 轨道较长时 每隔20m应补设一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 4起重机上应备有相应的灭火装置 操作室内应铺绝缘垫 不得存放易燃品 5未经机械主管部门同意 起重机械各部的机构和装置不得变更或拆换 6起重机械每使用一年至少应做一次全面技术检验 对新装 拆迁 大修或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械 在使用前均应按出厂说明书的要求 进行静负荷及动负荷试验 制造厂无明确规定时 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 1 静负荷试验 应将试验的重物吊离地面10cm 悬空10min 以检验起重机构架的强度和刚性 静负荷试验所用重物的重量 对于新安装的 经过大修的或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 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25 对于定期进行技术检验的起重机 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10 试验中如发现构架有永久变形 则应修理加固或降低原定的最大起重量方可使用 桥式起重机在试验中如发现桥架刚性不够 主梁跨中的下挠值在水平线下达到跨度的1 700且不能修复时 应报废 2 动负荷试验 应在静负荷试验合格后进行 试验时应吊着试验重物反复地卷扬 移动 旋转或变幅 以检验起重机各部的运行情况 如有不正常现象则应更换或修理 动负荷试验所用重物的重量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10 7起重机械不得超负荷起吊 如必须超负荷时 应经计算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并经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 8在露天使用的龙门式起重机及塔式起重机的架身上不得安设增加受风面积的设施 9冬季操作室内温度低于5 时应设采暖设施 夏季操作室内温度高于35 时应设降温设施 10起重机作业时速度应均匀平稳 不得突然制动或在没有停稳时作反方向行走或回转 落钩时应低速轻放 11起重机应在各限位器限制的范围内作业 不得利用限位器的动作来代替正规操作 12起重机作业完毕后 应摘除挂在吊钩上的千斤绳 并将吊钩升起 对于用油压或气压制动的起重机 应将吊钩降至地面 吊钩钢丝绳呈收紧状态 悬臂式起重机应将起重臂放至40 60 刹住制动器 所有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并切断主电源 如遇天气预报风力将达六级时 应将臂杆转至顺风方向并松开回转制动器 风力将达七级时 应将臂杆放下 汽车式起重机还应将支腿全部支出 13电动起重机的补充规定 1 电气设备必须由电工进行安装 检修和维护 2 电气装置应安全可靠 熔丝应符合规定 3 电气装置在接通电源后不得进行检修和保养 4 作业中如遇突然停电 应先将所有的控制器恢复到零位 然后切断电源 5 电气装置跳闸后 应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后方可合闸 不得强行合闸 6 漏电失火时 应立即切断电源 严禁用水浇泼 2 移动式起重机1起重机停放或行驶时 其车轮 支腿或履带的前端或外侧与沟 坑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沟 坑深度的1 2倍 否则必须采取防倾 防坍塌措施 2作业时 起重机应置于平坦 坚实的地面上 机身倾斜度不得超过制造厂的规定 3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监护 臂架 吊具 辅具 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下表规定 见附表 4长期或频繁地靠近架空线路或其他带电体作业时 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5加油时严禁吸烟或动用明火 油料着火时 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砂土扑灭 严禁用水浇泼 6履带式起重机行驶时 回转盘 臂杆及吊钩应固定住 下坡时不得空挡滑行 7履带式起重机吊物行走时 吊物应位于起重机的正前方 并用绳索拉住 缓慢行走 吊物离地面不得超过50cm 吊物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当时允许起重量的三分之二 8汽车式起重机行驶时 应将臂杆放在支架上 吊钩挂在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收紧 9汽车式起重机及轮胎式起重机作业前应先支好全部支腿后方可进行其他操作 作业完毕后 应先将臂杆放在支架上 然后方可起腿 汽车式起重机除具有吊物行走性能者外 均不得吊物行走 10铁路式起重机在接近允许负荷时应夹好夹轨钳 支好支撑并进行试吊 带负荷向弯道内侧旋转或带负荷行走时 其负荷量不得超过当时允许起重量的80 起重机必须在坡道上停留时 应在车轮下安设止轮器 安全装置与应知介绍 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熟悉 1 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 1 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2 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3 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跨度等于或超过40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安装 4 缓冲器 2 防风防爬装置 夹轨器 锚定装置和铁鞋 防止强风吹动起重机作较长距离的滑行 及可能撞毁轨道端部止档 造成脱轨或跌落 3 安全钩 防后倾装置和回转锁定装置 4 起重量限制器 5 力矩限制器 6 防碰装置7 危险电压报警器 防止感电或触电事故 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m 触电伤害程度主要影响因素 人体承受电流极限仅供参考 现实生活工作中不许实验与模仿 电流大小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 室颤电流 成年男子 1 1毫安成年女子 0 7毫安 成年男子约 16毫安成年女子 10 5毫安 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为50毫安 短于时为数百毫安 电流大小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 室颤电流 2 塔式及龙门式起重机1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 处于高位的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 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 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2起重机在运行时 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扶梯 操作或检修人员必须上下时 严禁手拿工具或器材 3两台起重机在同一条轨道上以及在两条平行或交叉的轨道上进行作业时 两机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 吊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 4作业完毕后 应将起重机停放在轨道中部 5塔式起重机作业完毕后 应将起重臂降至要求角度 4 卷扬机1基座的设置应平稳牢固 上方应搭设防护工作棚 操作位置应有良好的视野 2旋转方向应与控制器上标明的方向一致 3制动操纵杆在最大操纵范围内不得触及地面或其他障碍物 4卷筒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对正 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 对平卷筒应不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对有槽卷筒应不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5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卷入 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 作业时钢丝绳卷绕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数应不小于5圈 回卷后最外层钢丝绳应低于卷筒突缘2倍钢丝绳直径的高度 6作业前应进行试车 确认卷扬机设置稳固 防护设施 电气绝缘 离合器 制动装置 保险棘轮 导向滑轮 索具等一切合格后方可使用 7作业时严禁向滑轮上套钢丝绳 严禁在卷筒 滑轮附近用手扶运行中的钢丝绳 不得跨越行走中的钢丝绳 不得在各导向滑轮的内侧逗留或通过 吊起的重物必须在空中短时间停留时 应用棘爪锁住 8运转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 必须立即停机进行排除 三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1 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 并经实际操作及有关安全规程考试合格 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2 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起重机各机构的构造和技术性能以及保养和维修的基本知识 3 作业前应检查起重机的工作范围 清除妨碍起重机行走及回转的障碍物 检查轨道是否平直 有无沉陷 轨距及高差是否符合规定 4 作业前应按照本机械的保养规定 执行各项检查和保养 5 起重机安全操作的一般要求 1露天作业的轨道式起重机 作业前应先将夹轨钳松开 作业结束后应将夹轨钳夹住 2应在确认起重机上及周围无人后方可闭合主电源开关 如主电源开关上加锁或有标示牌时 应待有关人员拆除后方可闭合主电源开关 3闭合主电源开关前 应确认所有控制器手柄都处于零位 4应对制动器 吊钩 钢丝绳以及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并做必要的试验 如有异常 应在作业前排除 5进行维护保养时 应切断主电源开关 加锁并挂上标示牌 如有未消除的故障 应通知接班的操作人员 6 雨 雪天作业时 应保持良好视线并防止起重机各部制动器受潮失效 作业前应检查各部制动器并进行试吊 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7 起重机作业时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 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 未经指挥人员许可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8 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 如指挥信号不清或将引起事故时 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 操作人员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均必须听从 9 操作人员在起重机每个动作的操作前 均应发出戒备信号 起吊重物时 吊臂及吊物上严禁有人或有浮置物 四 起重机的指挥人员1 起重机的指挥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按GB5082的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并经考试合格 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指挥 2 指挥人员的职责及要求 1指挥人员应按照GB5082的规定 见附图 进行指挥 如采用对讲机指挥作业时 必须设定专用频道 2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 准确 3指挥人员应站在使操作人员能看清指挥信号的安全位置上 当跟随负载进行指挥时 应随时指挥负载避开人及障碍物 4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清操作人员和负载时 必须设中间指挥人员逐级传递信号 当发现错传信号时 应立即发出停止信号 5负载降落前 指挥人员必须确认降落区域安全方可发出降落信号 6当多人绑挂同一负载时 应作好呼唤应答 确认绑挂无误后 方可由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起吊 7用两台起重机吊运同一负载时 指挥人员应双手分别指挥各台起重机以确保协调 8在开始起吊时 应先用微动信号指挥 待负载离开地面10cm 20cm并稳定后 再用正常速度指挥 在负载最后降落就位时 也应使用微动信号指挥 3 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的报废断丝数 取一般起重机钢丝绳报废断丝数的一半 其中包括钢丝表面磨损进行的折减 检查总汇 续 几个事故案例 经验反馈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大家多多借鉴 形成自保的有力武器 指挥失误 吊钩碰人坠落 发生事故日期 1985年7月8日发生事故地点 华北制药厂施工现场重要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伤亡情况 死亡 人事故简要经过 起重班副班长胡 指挥吊车吊小瓶车间一件十字形天窗架上弦水平支撑到10 11号轴之间 起重韩 等四人 在天窗架上各把一角 安装 标高21 6米 支撑就位 穿好螺栓后 胡崐 指挥吊车落钩 在转臂过程中 吊钩碰在韩的背上 韩 男 23岁 三级起重工 本工种工令五年半 身体失去平稳头朝下坠落到 米层混凝土楼面上 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分析 指挥有误 吊钩碰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违章作业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 起重指挥人员应严格国际规定的手语或旗语进行指挥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在屋架下弦张挂安全网 阳泉某电厂 发生事故地点 山西阳泉某施工现场主要原因 在高压线下施工没按安规的架空导线与地面的安全距离施工损失情况 一名起重工死亡 25t汽车起重机严重损坏 事故简要经过 供应设备起重工 锅炉设备卸车倒运任务 起重班 一行三人 在高压线下卸设备没注意天气湿度比较大 将25t汽车起重机支车准备卸设备 架空导线与地面的安全距离不够 造成起重工 当场死亡 25t汽车起重机严重损坏 事故原因分析 严重违反安规6 26条规定 架空导线与地面的安全距离不够求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天气湿度比较大 忽视了安全距离 起重机司机和起重工责任心不强 预防措施 在高压线下作业必须在安检部门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进行旁站监督作业 加强对职工的安规教育 秦山二期扩建事故简介 秦山二期 2009 5 27 死亡事故情况简要1 死者情况 周末莲 29岁 1980 8 15日出生 籍贯 湖北孝感 2009年4月8日通过人力资源公司聘到五公司 曾为23公司起重工 开行吊 是位较有经验的行车司机 2 事故简单经过 27日早7 50分左右 7 30上班 4号常规岛五公司作业班长李富海接到李仁红 第一目击者 报告 85吨行吊上一人被压死 班长又报告安监部主任 孟宪卓 孟赶到时看到死者已死亡 8 20分工程处及安防处人员赶到事故现场 9 30左右海盐县公安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管理人员先后赶到现场 对尸体进行处理并送海盐宾仪馆 事后经进一步了解 27日7 50 4MX的85 20T1 车驾驶员 女 24岁 进入1 车驾驶室 85 20T2 车驾驶员 女 29岁 事故身亡者 从1 车运行小车打开限位门爬下竖梯准备进入2 车驾驶室 当她爬下竖梯 位于1 车和立柱之间时 由于限位门自动关闭 驾驶室室内报警消失 1 车驾驶员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 误以为2 车驾驶员已经进入2 车 直接挂4档高速启动1 大车 巨大的冲击力将2 车驾驶员致死于1 车大车车身和立柱之间 续 直接原因 1 因吊车在正常使用结束后 没有置于驻车位置 对于4MX的吊车 应分别置于厂房东西两侧 但事发前2 车没有置于东侧驻车位 处在厂房中间位置 2 由于现在是施工阶段 常规岛85 20T吊车只在1 车装设了通往驾驶室的楼梯 所以 安装公司驾驶员如开2 车 只有两个办法 1 从1 车运行小车爬下进入2 车 同事故描述 2 将2 车置于驻车位 驾驶员通过大车轨道进入2 车驾驶室 事发后五公司总部立即成立8人事故善后处理小组处理善后工作 至6月2日止 事故善后工作处理完成 目前五公司尚未接到海盐地方安监局事故调查及处理的结论报告 结束语 以上是结合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 按照 电力建设工作安全规程 起重技术 进行的分析 有不妥之处 请给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