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采油基础知识及配套技术培训教.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009694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杆泵采油基础知识及配套技术培训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螺杆泵采油基础知识及配套技术培训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螺杆泵采油基础知识及配套技术培训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杆泵采油基础知识及配套技术 目录前言螺杆泵发展状况第一章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二章螺杆泵工作特性分析第三章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第四章螺杆泵井下作业施工操作规程第五章螺杆泵维护与管理操作规程第六章国内外螺杆泵新技术的发展 前言螺杆泵采油系统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机械采油设备 在稠油和出砂采油井中该系统正成为替代抽油机采油的重要方式 螺杆泵采油技术已日臻成熟 一方面 大批新型螺杆泵相继问世 螺杆泵及其配套设备制造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另一方面 螺杆泵采油技术及管理水平也有一定进步 大庆油田使用螺杆泵采油的油井数量不断增多 如何进一步提高螺杆泵采油技术和管理水平 已成为国内外各油田普遍关注的问题 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组成 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组成 由电控部分 地面井口部分 井下部分 配套工具部分的几部分组成 1 电控部分 螺杆泵井的控制部分 即电控箱 是控制电机的起 停 2 地面井口部分 也是驱动装置部分 将动力传给井下泵转子使转子实现行星运动 实现抽汲液 油的机械装置 它包括电机 机械密封 减速箱 支架 封井器 防反转装置 皮带 皮带轮等 3 井下部分 即是螺杆泵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4 配套工具部分 1 抽油杆扶正环 2 油管扶正器 3 抽油杆防脱器 4 油管锚定器 5 洗井器等 对螺杆泵的介绍 1 螺杆泵的转子 螺杆泵的转子是由合金钢调质后经防腐耐磨处理形成的一段螺纹状金属直杆 转子的任一截面都是半径为R的圆 每一截面中心相对整个转子的中心位移都有一个偏心距E 转子的螺距为t 2 螺杆泵的定子 螺杆泵定子是由丁晴橡胶衬套浇铸粘接在钢体外套内形成的一种腔体装置 衬套内表面是双螺旋曲面 或多螺旋曲面 定子的任一截面是由两个半径为R的圆 等于转子截面圆的半径 和两个直线段组成 直线段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的中心距 因为螺杆圆断面的中心相对于它的轴线有一个偏心距E 而螺杆本身的轴线相对衬套的轴线又有同一个偏心距E 这样 两个半圆的中心距就等于4E 衬套的内螺旋面和螺杆旋面的旋向相同 且内螺旋的导程T为螺杆螺距t的二倍 即T 2t 两个半径为R的园 直线断为4E的距离 定子的截面图 螺杆泵的定子当转子在定子衬套中所处位置不同时 它们的接触点也是不同的 转子截面位于衬套长圆形断面两端时 转子与定子的接触为半圆弧线 而在其它位置时 仅有两点接触 由于转子和定子是连续啮合的 这些接触点就构成了空间密封线 在定子衬套的一个导程T内形成一个封闭腔室 这样 沿着螺杆泵的全长 在定子衬套内螺旋面和转子表面形成一系列封闭腔室 当转子转动时 举升介质便进入另一个腔室 随着转子的转动 这个腔室开始封闭 并沿着轴向排出端移动 封闭腔室在排出端消失 同时在吸入端形成新的封闭腔室 由于封闭腔室的不断形成 运动和消失 使举升介质通过一个一个封闭腔室 从吸入端挤到排出端 压力不断升高 排量保持不变 双头转子螺杆泵 单头转子螺杆泵 专用井口 简化了采油树 使用 维修 保养方便 同时曾强了井口强度 减小了地面驱动装置的震动 起到了保护光杆和换盘根密封井口的作用 特殊光杆 强度大 防断裂 光洁度高 使用寿命长 有利于井口的密封 机械密封 盘根盒 方卡 上油封 齿轮 轴承 副箱体 轴承 油杯 密封轴 光杆 皮带轮 油封 螺杆泵工作原理1 螺杆泵工作原理 采油螺杆泵是单螺杆式水利机械的一种 是摆线内啮合螺旋齿轮副的一种应用 螺杆泵的转子 定子副是利用摆线的多等效动点效应 在空间形成封闭腔室 并当转子和定子作相对转动时 封闭腔室能作轴向移动 使其中的液体从一端移向另一端 实现机械能和液体能的相互转化 从而实现举升液体的作用 2 螺杆泵型号的表示方法 主要用螺杆泵的排量和级数来表示 例如 GLB800 14GLB 杆式驱动井下单螺杆泵800 泵每转排量800毫升14 泵的总级数为14级3 螺杆泵理论排量公式 例如 GLB800 14单螺杆泵实际转速n 100转 分理论排量公式 Q 800 100 1440 10 6 115 2m3 d 4 螺杆泵的理论排量由下式确定 式中Q 螺杆泵的理论排量 m3 d E 转子的偏心距 mm D 转子截圆直径 mm D 2R T 定子导程 mm T 2t n 转子的转速 r min t 转子的螺距 mm螺杆泵的实际排量Q 为式中 螺杆泵的容积效率 螺杆泵定子横截面图 由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看出螺杆泵的理论排量或实际排量与螺杆泵的结构参数E D T和工作参数n有关系 对现有螺杆泵的结构和作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 在E D T三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就是在这三个参数维持一定比值的条件下 螺杆泵才能保证高效率的长期的工作 二 螺杆泵工作特性分析1 螺杆泵工作特性曲线2 螺杆泵的部分离心泵特性3 影响螺杆泵工作特性的几个因素4 影响螺杆泵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螺杆泵工作特性曲线 由螺杆泵的原理可知 其定 转子间过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单级承压能力的大小 如上图所示 过盈量将直接影响螺杆泵工作特性 过盈小会降低举升能力 而过盈大会增加定 转子间的摩擦 降低效率 因此 定 转子间的过盈选择是螺杆泵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过盈量对泵特性的影响 0 45mm 0 2mm 0 1mm 螺杆泵的过盈量对螺杆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由螺杆泵的原理可知 其定 转子间过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单级承压能力的大小 如上图所示 过盈量将直接影响螺杆泵工作特性 过盈小会降低举升能力 而过盈大会增加定 转子间的摩擦 降低效率 因此 定 转子间的过盈选择是螺杆泵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但另一方面 由于螺杆泵的定 转子间有一定的过盈值 转子在定子内旋转时 定子橡胶受到周期性压缩 产生摩擦面的自动升温和疲劳 在井温比较高的情况下 加速了橡胶分子链的重新组合 使弹性模数减小 从而降低疲劳特性及金属套和橡胶结合面上粘结剂的强度 也加速定子橡胶的老化而缩短其寿命 从试验得知 自动升温值和压缩疲劳以及橡胶的老化是加载频率 即转速 的函数 因此 选择泵的适当转速是很有必要的 二 螺杆泵工作特性分析1 螺杆泵工作特性曲线2 螺杆泵的部分离心泵特性3 影响螺杆泵工作特性的几个因素4 影响螺杆泵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1 定 转子加工质量对螺杆泵特性的影响 1 定子内腔直线度对泵特性的影响转子直线度对泵特性的影响转子偏心距和截面圆直径对泵特性的影响2 举升介质对螺杆泵特性的影响 1 温度对泵特性的影响在同一净举升高度条件下 温度升高 螺杆泵容积效率也随之提高 但试验发现 温度升高泵扭矩变化不明显 2 介质粘度对螺杆泵工作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 试验介质的粘度增加也会使泵的容积效率得到改善 因为粘度越大 分子间的力就越大 外力破坏其结构就越困难 表现在螺杆泵上 就是密封效果变好 即在同一净举升高度条件下 试验介质粘度增加 泵的容积效率升高 但另一方面 抽油杆在液体介质中作旋转运动 随着介质粘度的增加 抽油杆与液体的摩擦力增加 表现为抽油杆的扭矩增加 入下图 粘度对螺杆泵容积效率的影响 2 转子转速对螺杆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转子转速对螺杆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162r min 205r min 255r min 如上图所示的三组试验曲线就说明了随着转速的提高 在同一举升高度条件下 泵的容积效率升高 在同一容积效率条件下 泵的举升高度增加 一般来说 近几年设计的地面驱动采油螺杆泵 最高转速均在300r min左右 而最常用的转速为50 200r min 对于高含砂油井 磨蚀是限制泵转速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磨蚀工况下 定子橡胶的磨损量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 在高含砂油井 螺杆泵不宜高速运转 1 温度对螺杆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在同一净举升高度条件下 温度升高 螺杆泵容积效率也随之提高 图7 18所示 但试验发现 温度升高泵扭矩变化不明显 举升介质温度对螺杆泵特性的影响 1 清水 15度 2 清水 30度 影响螺杆泵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 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 从产品质量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定 转子的加工精度及表面光洁度 定子橡胶的耐温 耐油 耐气浸性能 定子橡胶与金属外套的粘结强度 定子内腔及转子的直线度 定 转子间合理过盈量的选择 转子合理转速的确定 1 选井选泵技术所谓螺杆泵选井选泵技术是依靠油井的状况来合理选择螺杆泵的泵型 确定泵的工作参数 或根据某一规格的螺杆泵来选井 而螺杆泵采油井的合理工况是指油井在合理流压下生产 螺杆泵在合理工作区域内工作 由螺杆泵的工作特性曲线可知 螺杆泵同潜油电泵一样存在最佳工作区域 经过几年来的实验研究认为 把螺杆泵工作特性曲线分为A B C三个区域较为合理 其中A为合理工作区 B为软工作区 C为不合理工作区 如图7 21所示 区域边界的确定方法大致如下 C区 螺杆泵在该区工作 尽管有效扬程较高 但泵漏失严重 系统效率非常低 因而螺杆泵在C区工作很不经济 而且螺杆泵在C区工作稳定性差 泵效与流压关系敏感 故螺杆泵不应在 区工作 螺杆泵合理工作区域确定 A区 螺杆泵在该区工作 取B C区之长 避B C区之短 流压与排量 系统效率的关系不敏感 生产稳定性好 B区 螺杆泵在该区工作 虽然泵效高 但系统效率低 有效扬程低 不但泵的潜能没得到发挥 而且因生产压差过小 油井产能也被抑制 因此螺杆泵不应工作在B区 上限 泵容积效率应大于65 下限 泵的工作压力 P Pmax 30 三 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1 选井选泵技术2 检测技术3 管柱 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5 抽空保护技术6 过载欠载保护技术7 故障诊断技术8 测试技术 由于螺杆泵本身结构材质以及加工工艺的复杂性 致使螺杆泵的工作特性的稳定性 互换性较差 所以在螺杆泵下井前必须对其工作特性及其加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测 通过检测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合格产品下井 同时为螺杆泵的选井 选泵提供技术依据 也为设计参数选择 制造工艺改进提供主要的基础依据 2 检测技术 螺杆泵水力工作特性检测系统 三 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1 选井选泵技术2 检测技术3 管柱 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5 抽空保护技术6 过载欠载保护技术7 故障诊断技术8 测试技术 管柱防脱技术因为螺杆泵的转子在定子内顺时针转动 工作负载直接表现为扭矩 转子扭矩作用在定子上 定子的扭矩会使上部的正扣油管倒扣造成管柱脱扣 所以螺杆泵的管柱必须实行防脱措施 可靠的防脱措施有两种 锚定工具 反扣油管 1 管柱防脱技术锚定工具反扣油管 图7 25aDQ0552支撑卡瓦图7 25b卡瓦中心管 Y221型螺杆泵不压井机械式油管锚的应用 为解决螺杆泵井作业时压井问题 试验应用了Y221型螺杆泵不压井机械式油管锚 该油管锚将锚定和不压井作用合二为一 连接在螺杆泵下方 正常起下管柱时 油管锚内部的密封套将油管密封 井下液体不能从油管内流出 达到不压井作业的目的 工作原理 该油管锚与普通油管锚一样连接在螺杆泵下方 正常起下油管时 Y221型自封式油管锚内部的密封套将油管蜜封 井下液体不能从油管内流出 当需要座封时 上提管柱约500mm 右旋油管3 4圈 多转无害 边提边转最佳 然后下放管柱 即可座封 如中途座封 或需要解封 只需上提管柱1 1 5米即可 Y221型螺杆泵不压井机械式油管锚结构示意图 Y221自封式油管锚结构 2 杆柱防脱技术 抽油杆柱脱扣机理分析 抽油杆柱防脱措施 一 抽油杆柱脱扣机理分析 1 负载扭矩过大停机后杆柱高速反转造成抽油杆脱扣螺杆泵采油井一旦发生蜡堵 结蜡严重或卡泵时 负载扭矩会明显加大 因而整个杆柱上贮存一定量的弹性变形能 一旦停机或过载停机 杆柱内贮存的弹性变形能要释放 从而造成杆柱高速反转 特别是杆柱上部即在弹性变形能释放后 在惯性力的作用下 要继续反转 从而会使杆柱丝扣联接处倒扣 造成杆柱脱扣 2 停机后油管内液体回流杆柱反转造成抽油杆脱扣如果螺杆泵采油井突然停机 而且油井动液面较深 那么停机后 螺杆泵在管柱内的液力作用下 将驱动转子反转 带动杆柱反转脱扣 3 转子在油套环空内的液力作用下转动 造成杆柱脱扣对于那些产液能力较强并有一定自喷能力的螺杆泵井 指大排量螺杆泵而言 一旦停机 套压会很高 螺杆泵在油套环空液力的作用下 将驱动转子正向转动 而此时转子将带动杆柱正向转动 转子转动将使整个杆柱的螺纹联接处于倒扣状态 因而会造成杆柱脱扣 4 施工作业过程中造成杆柱脱扣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抽油杆联接螺纹上扣扭矩不够 当转子进入定子时 转子正转 从而会使转子上部抽油杆杆柱螺纹联接不紧处发生脱扣 1 在杆柱旋转过程中 接箍不断与油管内壁碰撞 造成杆柱脱扣 2 防脱抽油杆拨叉抗扭强度低于杆体 在传递扭矩过程中 拨叉断 我厂螺杆泵应用葫芦岛抽油杆脱扣原因分析 抽油杆的惯性力作用 螺杆泵用抽油杆属于细长杆 在它传递扭矩过程中 整个杆柱上存储了一定量的弹性变形能 停机时 杆体释放存储的弹性变形能 导致反转 抽油杆在开始转动时 由于抽油杆弹性变形 则抽油杆任意截面的扭转角为 即抽油杆储存的弹性能量相当于850m的抽油杆转16圈左右 2 抽油杆柱离心力引起的脱扣抽油杆柱的初始偏心 质量不均及旋转运动使抽油杆柱产生一离心力 在离心力作用下 抽油杆接箍与油管内壁碰撞并产生横向振动 由此产生以下两方面的结果 一是降低抽油杆柱螺纹丝扣连接处的预紧力 二是接箍与油管碰撞时的接触摩擦力为卸扣力 导致抽油杆脱扣 3 井下异常工况引起的脱扣抽油杆柱在传递扭矩过程中 由于泵卡 蜡堵等原因 井下的扭矩突然变化或抽油杆柱的旋转运动突然停止和开始 导致抽油杆柱的旋转速度 加速度变化 使部分井段 靠近卡堵部位 的抽油杆柱出现反扭矩 当反扭矩大于螺纹连接处预紧力产生的扭矩 就会发生脱扣现象 4 惯性力引起的抽油杆柱反转引起的脱扣抽油杆柱是一根具有一定弹性的细长杆 正常工况下 抽油杆柱在克服各种阻力矩作旋转运动的同时 其内已储存了大量的弹性变形能 当地面电机正常停机或过载停机时 驱动抽油杆柱的主动力矩降为零 此时抽油杆内先期储存的弹性变形能将释放出来 结果造成抽油杆柱反转 从而造成抽油杆柱螺纹连接处出现卸扣现象 严重时导致抽油杆柱脱扣 5 螺杆泵排出口 吸入口压差引起的脱扣如果螺杆泵井动液面较深 也即泵吸入口压力较低 那么螺杆泵的排出口与吸入口之间将产生较大压差 当电机停机时 在这种高压差作用下 螺杆泵将出现倒流现象 此时的螺杆泵等同于一台螺杆液动机 液体压差的作用将驱动转子反转 从而带动抽油杆柱反转 此时即使井口抽油杆柱已被制动 底部抽油杆仍有可能出现卸扣现象 同样 压差越大 抽油杆柱脱扣的可能性越大 一些产液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螺杆泵井停机时 当流压高于油管内液柱压力与回压之和时 在压差作用下 转子转动实现自喷生产 而此时转子将带动上部杆柱正转 转子正转将使整个杆柱的螺纹联接处于倒扣状态 一旦下部驱动扭矩超过杆柱某处螺纹的联接扭矩 就会造成杆柱脱扣 在生产过程中 憋泵 热洗都会使井下泵转速高于地面电机转速 致使部分井段杆柱处于倒扣状态 导致脱扣 二 杆柱防脱技术 抽油杆柱脱扣机理分析 抽油杆柱防脱措施 1 机械防反转装置在驱动头上安装防反转装置 使抽油杆不能反转 从而达到防止因抽油杆反转而造成的脱扣的目的 如图7 26 该装置采用定向离合器的原理 使抽油杆只能做单向转动 在离合器的外壳体上安装有刹车带 当需要上提杆柱时 可先放开刹车带 将弹性变形能释放出去 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防反转装置原理图 2 井下回流控制阀在螺杆泵的吸入口处 安装单向阀 使液体只能做举升方向上的单向流动 停机时 油管内的液体不能回流 抽油杆也就不会因液体回流而反转 从而达到防止因液体回流而造成的抽油杆脱扣 并能使抽油管整体打呀 检查抽油管是否漏失 3 放气阀防正转在井口安装放气阀 当套压大于阀的调定压力时 放气阀自动打开 气体进入输油管线 当套压低于阀的调定压力时 阀关闭 从而保证套压始终不致过高 降低油套环空对泵的液力作用 防止转子在液力作用下正转 实现杆柱防脱 4 抽油杆防脱器的应用 各种规格的杆柱反转是造成螺杆泵杆柱脱扣的主要因素 杆柱反转时 当反扣扭矩大于螺纹联接扭矩时 即会造成杆柱脱扣 防脱器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 偏心式抽油杆防脱器由母接头 主体 中心杆 健等部分组成 杆柱正转时 中心杆带动健旋转 健靠在主体的单项挡面处 传递扭矩 反转时 在中心杆渐开面作用下 健压缩弹簧 使中心杆与主体脱开 实现空转 38mm抽油杆配套防脱器 最大外径 63mm额定扭矩 4549N m 25mm抽油杆配套防脱器 最大外径 52mm额定扭矩 2775N m 当整个杆柱承受反扭矩时 第一个倒扣点是整个杆柱最薄弱点 而防脱器只传递正转扭矩 不传递反转扭矩 如果在泵上安装防脱器 那么 此点即成为倒扣的最薄弱点 倒扣扭矩在此释放 从而保护了整个杆柱 一 目的抽油杆防脱器用于解决螺杆泵井杆柱脱扣问题 二 工作原理及结构尺寸防脱器主要由由母接头 主体 中心杆 健等部分组成 主体采用偏心设计 杆柱正转时 中心杆将键带入偏心小尺寸处 带动主体一起旋转 反转时 中心杆将键带入偏心大尺寸处 主体与中心杆心轴脱离 实现空转 因惯性力和液体压力导致杆柱反转扭矩在此释放 从而保护了整个杆柱 尺寸 长350mm 最大外径 57mm 5 抽油杆扶正器的应用 根据分析和理论计算 抽油杆柱加扶正器将产生三方面作用 首先 克服了由于杆柱与油管内壁磕碰造成的对抽油杆连接螺纹预紧力的破坏 同时由于附加弯矩降低 抽油杆连接螺纹所承受的拉 压交变载荷幅度大大降低 对连接螺纹预紧力的破坏能力减弱 其次 消除了由离心力产生的杆柱与油管内壁摩擦所造成的倒扣扭矩 再次 由于杆柱失稳点减少 弯曲的挠度减小 附加弯矩降低 减小了抽油杆弯曲频率和横向运动幅度 杆柱的疲劳寿命得到延长 3 管柱 杆柱扶正技术 管柱扶正技术 抽油杆扶正技术 管柱扶正技术由于螺杆泵转子离心力的作用 定子受到周期性冲击产生振动 为减小或消除定子的振动需要设置扶正器 一般在定子上接头处安装较为适宜 而对于采用反扣油管的管柱 则需在定子上 下接头处分别安装扶正器 目前扶正器有两种 一种是弹簧式 一种是橡胶式 抽油杆扶正技术抽油杆柱在油管内转动 杆柱的转动会引起井口的振动及杆柱与管柱的摩擦 所以抽油杆柱必须实施扶正 特别是高转速的螺杆泵井 通常在杆柱的上端即光杆附近 杆柱的下端即转子附近以及中下部一定要放置扶正器 抽油杆扶正器一般采用抗磨损的尼龙材料制造 其结构如下面图 以前应用的抽油杆两种块装式扶正环 目前应用的螺杆泵专用扶正环 专用扶正环的性能特点单项耐磨指标高于对卡式扶正环 可随上下冲程不断改变与油管接触的部位 使扶正环磨损较均匀 大幅度延长了环的使用寿命 安装和拆卸便利 不需任何辅助工具 安装时可由一人完成 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解决了对卡式扶正环拆卸难 且易伤抽油杆的问题 制作成本与对卡式扶正环相比较低 价格将低于卡式扶正环 可节约采购费用 降低措施成本 抽油杆接箍与油管内壁碰撞是螺杆泵井杆柱断脱的又一主要原因 抽油杆接箍与油管内壁碰撞是离心力作用的结果 为克服离心力的作用 开展了抽油杆全井扶正的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工作 全井扶正机理研究及应用 克服了由于杆柱与油管内壁磕碰造成的对抽油杆连接螺纹预紧力的破坏 同时由于附加弯矩降低 抽油杆连接螺纹所承受的拉 压交变载荷幅度大大降低 对连接螺纹预紧力的破坏能力减弱 消除了由离心力产生的杆柱与油管内壁摩擦所造成的倒扣扭矩 减小了抽油杆弯曲频率和横向运动幅度 杆柱的疲劳寿命得到延长 全井扶正将产生三方面作用 三 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1 选井选泵技术2 检测技术3 管柱 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5 抽空保护技术6 过载欠载保护技术7 故障诊断技术8 测试技术 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 1 热洗清蜡工艺技术 2 加药清防蜡工艺技术 3 电加热解堵工艺技术 1 热洗清蜡工艺技术热洗清蜡工艺是柱塞泵采油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 对螺杆泵采油也同样适用 但因螺杆泵采油的特殊性其热洗工艺也略有不同 螺杆泵采油井定期热洗清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空心转子螺杆泵洗井 将转子提出定子洗井将转子上提 使其脱离定子 在油套环空注入热水进行清蜡洗井 该种方法一般用于不具备热洗流程且化学清蜡不能实施的螺杆泵井 需用吊车设备 费用高 在定子上部安装洗井阀热洗在定子上部的管柱上 结蜡点以下 安装洗井阀 洗井时 在油套环空注入热水并在热洗温度 压力的作用下 洗井阀打开 使热水流入管柱内 实现清蜡 经现场试验 洗井阀可靠性的待进一步观察 正常生产状态 热洗清蜡状态 螺杆泵温控洗井封隔器的应用 螺杆泵压控洗井封隔器的应用 正常生产状态 热洗清蜡状态 井下泵 自然循环热洗在油套环空注入热水 热水经过泵举升到油管线 该方法热洗排量小 热水循环慢 热洗时间长 特别是对小排量泵 因为热洗排量受泵的排量限制 清蜡效果差 大排量螺杆泵采取此种办法热洗 即 GLB500 14型以上的螺杆泵采取此种办法 2 加药清防蜡工艺技术化学清防蜡药剂对螺杆泵的定子橡胶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采用加药清防蜡 应避免化学药剂经过泵 为此 主要采用空心杆内加药工艺 3 电加热解堵工艺技术冬季温度低而原油凝固点高 含蜡量高 若因故停机时间较长会造成上部油管 结蜡点以上 内原油凝固而使螺杆泵起动困难或根本无法起动 需要解堵才能起动 电缆加热解堵是在空心抽油杆内下入活动式加热电缆 通电后电缆产生热量使油管内原油降粘解堵 如下图所示 解堵时电缆车将电缆经井口滑轮下入空心杆 已注满清水 内 当电缆下到结蜡点以下深度时通电 于是电缆放出热量经空心杆传递给油管 从而使油管内原油升温 在加热过程中要定时测量井口油温 当油温达到原油凝固点以上 起出电缆 启动螺杆泵井 从而达到解堵的目的 三 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1 选井选泵技术2 检测技术3 管柱 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5 抽空保护技术6 过载欠载保护技术7 故障诊断技术8 测试技术 5抽空保护技术由于螺杆泵的定子和转子间采用过盈配合 因此转子在定子中高速旋转时就会摩擦生热 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由液流携带走 定 转子间就会产生干磨 烧泵的情况 因此必须实施抽空保护技术 三 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1 选井选泵技术2 检测技术3 管柱 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5 抽空保护技术6 过载欠载保护技术7 故障诊断技术8 测试技术 1 过载保护技术为了保证螺杆泵采油系统安全运转 需要实施过载保护技术 因为一旦过载会使油井出现杆断 皮带断 减速箱内的齿轮 轴承损坏 甚至烧坏电机等事故 常用的过载保护有扭矩法和电流法两种 常用的电流过载保护法 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直接反映了工作负载的大小 所以可在电器控制系统中设置过载保护电流 当工作电流超过设定的过载保护电流时 驱动电机停止工作 实现过载保护 2 欠载保护技术欠载保护技术只是针对螺杆泵井出现杆断 脱扣 扣坏故障时为避免杆柱与管柱磨损而实施的一项保护技术 欠载保护也采用电流法 当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接近驱动电机的空转电流时 自动停机实现欠载保护 三 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1 选井选泵技术2 检测技术3 管柱 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5 抽空保护技术6 过载欠载保护技术7 故障诊断技术8 测试技术 1 故障诊断方法及其故障特征螺杆泵也同其它采油设备一样 如果管理不当 工况不合理或产品质量有问题 也会出现一系列故障 由于螺杆泵采油的特殊性 各类故障的特征反应和诊断方法同其它采油方式有所不同 螺杆泵采油井常见故障有抽油杆断脱 油管脱落 蜡堵 定子橡胶脱落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和理论探讨 总结出如下诊断法 1 电流法就是通过测试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 根据工作电流大小来诊断泵况的方法 电流法可以诊断如表1中的各类故障 2 蹩压法蹩压法就是通过关闭采油树回压闸门进行蹩压 观测井口油压和套压变化进行诊断井下泵况的方法 如表2 3 扭矩法扭矩法是通过测试光杆扭矩即螺杆泵工作扭矩来诊断泵况方法 光杆扭矩可以用光杆扭矩测试仪直接测得 也可以用测试驱动电机的有功功率与转速间接获得 还可以利用前文所述的数值模拟方法得到 光杆扭矩 包括满足实际举升液体的高度所需的有功扭矩Mp 克服定 转子间的摩擦扭矩Mf及克服抽油杆与举升液体间的摩擦阻扭矩My 即扭矩法诊断的故障如表3所示 4 经验法 由于螺杆泵的特殊性 加之故障形式又很复杂 如果仅凭一种方法诊断某些故障 符合率还不会很高 所以实际诊断时 要凭现场工作多年的经验进行综合诊断 看起 停机时光杆旋转的力度 或用上述三种方法综合诊断 2 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抽油杆断脱抽油杆断脱有3种情况 即杆断 杆脱 扣坏 一般情况3种形式很难区分 通常在处理这类事故时 普通扣型抽油杆首先按脱扣来处理 上吊车下放杆柱进行对扣 如果是脱扣 这样处理成功率较高 对扣不成功 只有动杆柱 起出杆柱视断脱情况下打捞工具打捞余下杆柱 打捞再不成功 只有动管柱起出所有杆柱 重新作业 油管脱落油管脱落的处理 首先要起出杆柱 然后动管柱判断脱扣位置 加深油管进行对扣 对扣成功起出原井管柱 如对扣不成功就要下打捞工具进行打捞 砂 蜡堵螺杆泵井发生砂 蜡堵造成机组不能运转时 通常要上吊车上提杆柱 使转子脱离定子 然后进行彻底洗井 洗通后下放杆柱重新投产 如果洗井洗不通又无其它解堵措施 只好上作业动管柱 井下泵出现故障一旦井下泵出现故障只好上作业进行检泵 地面驱动装置出现故障地面驱动装置的齿轮 轴承 油封等零件因管理不当或制造缺欠等原因也会出现故障 这类故障一般通过维修即可解决 主要零部件不能维修只有更换 起动困难出现这类事故 如果排除砂 蜡堵 只要上吊车活动一下杆柱即可解决 三 螺杆泵采油配套工艺技术1 选井选泵技术2 检测技术3 管柱 杆柱防脱及扶正技术4 清防蜡解堵工艺技术5 抽空保护技术6 过载欠载保护技术7 故障诊断技术8 测试技术 1 地面工作参数的测试 电参数测试 转速n的测量 负载扭矩M测量2 流压和静压测试 1 电参数的测试 最常用的是电流表测试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 因为工作电流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工作负载的大小 同时 根据工作电流的大小也能诊断一些故障 而使用功率仪或电度表能够测出电机的输出功率 从而能够计算出螺杆泵的系统效率 2 转速的测量 光杆的转速决定了螺杆泵的排量 他是螺杆泵的主要参数 转速的测量 主要是应用非解除式的转速表册量 3 负载扭矩的测量 直接用扭矩测试仪 4 流压和静压的测试 目前 只能通过液面法折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杆泵采油井的作业施工规程 2 引用标准 本文引用了4项标准 压井替喷作业规程SY T5587 3 93冲砂 探砂面作业规程SY T5587 5 93起下管柱作业规程SY T5587 6 93洗井作业规程SY T5587 7 93 3 施工准备1 目前生产情况 日产液 含水 流压 静压等 2 井史资料 在历次施工总结和油管 抽油杆记录中查看有无落物 井斜 套损等情况 3 施工设计 根据油井生产情况 产能 井史资料优化施工设计 4 施工井要下入井内的螺杆泵及配套工具 油管 抽油杆要清洗干净 不得有弯曲 损坏 要严格丈量 并记录好原始数据 空心抽油杆在密封处涂上密封油 1 热洗 压井用热水反循环将死油死蜡替出 然后用相应的压井液压井 热洗压井按SY T5587 3 93和SY T5587 7 93的规定执行 2 起原井按SY T5587 6 93的规定和施工设计要求起出原井管柱 4 施工过程及要求 3 刮蜡 冲砂刮蜡 冲砂 探砂面按SY T5587 5 93的规定执行 4 连接井下工具 将泵 锚定工具 抽油杆防脱器等井下工具在地面按施工设计连接上紧 应在锚定工具滑道上涂上黄油 锚定工具处于解封状态 5 下管柱按SY T5587 6 93的规定和施工设计要求执行 5 1按地面设计要求配好管柱 用相应的通井规检验合格并在丝扣上涂上丝扣油 5 2按施工设计要求组配管柱 尾管不得少于三根 5 3上扣扭矩达到要求 5 4下入锚定工具时 在下入第一根油管时 试做油管锚 成功后 上提管柱解封 然后缓慢下放管柱 要平稳操作 6 做锚定工具 做锚定工具按工具的操作规程执行 油管头上平面与套管法兰平面距离10 20mm之间 如果尺寸不合适 可反复几次直至达到要求 用钢丝绳压下油管挂 拧紧顶丝 7 下杆注 7 1下转子时速度要慢 切勿损伤转子表面 7 2用48寸管钳较紧 上扣扭按抽油杆的推荐值要求 7 3抽油杆扶正器的布置 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布置7 4转子进入定子时要缓慢下放 注意转子进入定子时 杆柱要顺时针旋转 7 5纪录方余方入 校核杆管深度是否一至 按要求预留光杆的长度 刮削目的 防止损坏扶正泵体的橡胶扶正器 下管柱尽量不使用液压钳 上扣扭矩达到表4 1要求的数值 表4 1油管上扣扭矩推荐值 如锚定工具是支撑卡瓦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更换油管吊卡时 注意上提高度不允许超过400mm 以防支撑卡瓦中途坐封 如中途坐封 缓慢上提管柱1m以上 然后缓慢下放管柱解封 2 坐支撑卡瓦时 上提管柱800mm左右 缓慢下放油管 坐卡位置 油管头上平面与套管法兰平面距离 控制在10 20mm之间 4 下抽油杆时用24管钳上满扣 然后用48管钳较紧 上扣扭距达到下表要求的值 表D级抽油杆上扣扭矩推荐值 5 转子进入定子时 要缓慢下放杆柱 注意转子进入定子时杆柱应顺时针旋转 6 安装地面机组时 应较正井口 如井口偏 偏斜角大于0 5 应采用调偏钢圈校正 7 提防冲距由杆柱自重产生的杆柱伸长 需重新计算防冲距 保证螺杆泵井在正常生产时转子不磨定子下端的定位销 防冲距 L是由抽油杆柱的自然伸长 L1 螺杆泵转子受液压差轴向作用杆柱伸长量 L2 定子衬套下端至定位销的距离 L3确定的 一般 L3 0 2 0 4m 即 L L1 L2 L3其中4GL L1 d24FtL L1 d2E式中G 杆柱重量 kg L 泵挂深度 mm d 杆柱平均直径 mm Ft 转子轴向力 kN E 弹性模量 kN mm2 泵挂深度与上提防冲距的关系参照下表 值得注意的在上提防冲距时应克服杆柱在管柱内弯曲部分即上提时应注意柱的负荷直至到全井杆柱负荷时才开始计算油井的防冲距 表泵挂深度与上提防冲距的关系 注 防冲距因泵的规格型号不同而略有区别 5 试运转1 加齿轮油从减速箱注油孔加入齿轮油 油面在油标1 2 2 3处 2 加盘根每根盘根丈量好长度 斜45 角切割 盘根表面涂上黄油 每层盘根切口处要错开 最后压紧压盖 在加盘根之前 先关闭专用井口清蜡闸门 两侧手轮开关的圈数应一致 盘根压盖不要压得过紧 以免启机后盘根过热烧坏而迅速失效 在加盘根时 每道盘根之间都应加黄油 可增加密封性能 还可避免盘根过热烧坏 在螺杆泵运行过程中 可随时调节盘根压盖松紧度 达到不渗不漏目的为止 3 调电机正反转将变压器 电控箱 电机连接好 电机采用 型接法 卸掉皮带 接通电源使电机空转并记录下电机空载电流 如光杆是逆时针方向转动 只需调换电缆任意两相相序 确保光杆为顺时针转动 4 皮带安装与调节根据油井的预测产能及设计要求 选择螺杆泵的工作参数 即选择高 中 低档转速及其对应皮带 皮带轮 见表4 4 a 皮带轮的拆卸及安装拆卸 首先用内六角扳手卸掉带轮上的三个固定螺栓 然后用拉力器把带轮从轴上拉下来 安装 将皮带轮与轴锥套的螺栓孔对齐 把带轮推进轴锥套上 带上三个螺栓 然后用内六角扳手均匀上紧 b传动皮带的安装及调节皮带定张紧力的情况下才能发挥预期的传动功能 皮带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皮带的松紧程度 一般要求传动皮带的张紧力300N左右 即要求皮带紧固后 在皮带中间施加压力 30N 皮带向下变形量小于6 0mm 此时的张紧力为合适 调节皮带松紧程度步骤如下 第一 松开电机支架螺栓 第二 调节电机支架前后顶丝 使皮带张紧或松弛 第三 皮带张紧后固定支架螺栓并上紧 5 设置过载保护电流及过载保护时间一般情况下 要按不同型号的泵型及驱动电机的功率来调试 当光杆转速选择低档时 电控箱内的电流继电器电流可调小些 当光杆转速选择高档时 电流可调大些 当光杆转速选择中档时电流可取低档电流与高档电流中间值 如表4 5给出了经验数据 表4 5过载保护电流设置 1 设置过载保护电流 一般按正常运转电流1 2倍设置 只需根据GLB 型电控箱面板批示灯的亮暗情况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RP2就可设电机的额定电流 2 时间继电器过载保护时间调到5 10s范围内的任一值 根据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RP3 就可延长或缩短跳闸时间 6 试投产打开清蜡阀门 检查地面生产流程是否开关正常 启动电机同时监测运转电流 10分钟后关闭出油管线阀门 观察油压表有无上升 如压力上升且地面机组无异常现象 打开阀门 然后进行液量计量 如液量正常 可确认机组正常 投产成功 注意 憋压时间不宜过长 油压值有上升显示即可 7 交井 施工总结编写标准 1 采油工职责2 螺杆泵井标准3 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4 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5 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 为了保证螺杆泵采油井正常生产 延长螺杆泵机组的使用寿命和适应螺杆泵采油井管理的需要 制定螺杆泵井管理规程 1 采油工职责 1 采油工必须掌握螺杆泵采油原理及地面减速装置的结构 了解螺杆泵井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 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取全取准生产资料 包括产液量 产油量 产水量 油压 套压 回压 油气比 电机电流 热洗情况 转速 测试日期及动液面 对所管油井地下 地面情况 管柱结构及减速装置 泵 杆参数清楚 做到资料 报表填写整理及时准确 3 严格执行岗位经济责任制 按时巡回检查 做到安全生产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即上报小队 矿或下泵试验单位 4 摸索合理的热洗清蜡周期 按制定的热洗清蜡制度进行热洗 严格控制好热洗排量和热洗温度 并在日报上填好记录 5 认真搞好施工质量 发现下入不合格的管柱 杆柱 井下工具或不按照施工设计书进行施工时 有权向上级业务部门反映 6 认真作好生产情况分析 应经常向小队提出增产挖潜措施和各种管理措施 7 协助和配合好有关人员在机械采油井上的各种实验 积极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 1 采油工职责2 螺杆泵井标准3 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4 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5 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 2 螺杆泵井标准 1 螺杆泵井试抽合格移交后由采油队负责管理 包括井场电气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 2 按配产的规定 充分发挥油井生产能力 稳定生产 时效达到95 以上 螺杆泵机组工作状况良好 泵效达到60 以上 3 油井记录 资料齐全准确 4 油井管理做到三清 四无 五不漏 地面设备配件工具齐全完好 井下无落物 5 做好地面减速装置 电控箱的维护 保养工作 做到紧固 清洁 润滑 调整 减少机械振动 延长使用寿命 6 作好热洗 加药 保温工作 做到安全无事故 7 螺杆泵井的流压达到规定的范围 8 每个岗位必须有两表 螺杆泵井日报表 配产表 1 采油工职责2 螺杆泵井标准3 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4 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5 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 3 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 1 螺杆泵井移交后由采油队负责管理 做好正常维护和保养 两天内要加密检查 注意螺杆泵的运行情况和电流变化 2 大排量螺杆泵采用电流记录卡片的 更换要及时 每更换一次记录卡片都须填写井号 日期 并对准起始时间 停机必须注明原因 3 螺杆泵正常运行后除特殊情况 如停电 更换盘根等 外 不允许随便停机 机组一旦出现故障自动停机时 采油工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在弄清故障原因之前 不允许擅自强行启动 4 投产后的螺杆泵应在最低转速下运行 当液面稳定后 过载电流最高极限不允许超出正常运行的1 2倍 时间整定不大于10min 变转速后的方法同上 5 开井启抽前必须先检查地面管线流程 然后启动机组 启动后至少观察10min以上 6 经常观察减速箱的油面 每半年更换一次减速箱内齿轮油 7 遇天气突变 下雪 下雨等 应加强检查 并采取措施严防雨水浸入变速箱及电器设备发生漏电现象 操作人员接近电器设备 应加注意 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8 螺杆泵投产后 电源相序不得任意改动 若需停机重整定过载和时间时 待机组运转正常后才能离开现场 停机维修时 必须先做好相序标记 9 变换转速时 要检查三角皮带的松紧度 10 当人为或过载 停电 自动停机时 装于减速箱上的防反转装置可自动锁死抽油杆以防止抽油杆脱扣 检查人员可慢慢松开锁紧螺帽 使抽油杆贮存的扭矩释放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11 抽油杆出现断杆或在不同深度脱扣 应上160kN以上吊车 用杆柱打捞器打捞 或根据吊重判断脱扣深度 当指重表稍有下降时 刹车正转抽油杆上扣对接 恢复正常生产 12 确定螺杆泵井热洗周期 观察产液量变化 定期测动液面及观察电机电流变化 及时分析泵的工作状态 对不同的油井制定相应的热洗制度 同抽油机热洗井 对于无热洗流程 采用在空心杆内或环空加药 空心杆内下加热电缆解堵工艺措施 详见螺杆泵井清 防蜡解堵工艺技术 1 采油工职责2 螺杆泵井标准3 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4 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5 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 4 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 1 每 h必须上井检查一次 不正常井要加密检查 2 上井必须带上常用工具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小队 矿或主管技术部门汇报 3 螺杆泵井巡回检查要求 先听 先看井口及减速箱 电控设备有无异常 按表7 15内容检查 表7 15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内容 1 采油工职责2 螺杆泵井标准3 螺杆泵井的生产管理4 螺杆泵井巡回检查制度5 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 5 螺杆泵井取资料与管理螺杆泵录取资料要达到九全九准 系指油压 套压 动液面 流压 静液面 静压 产量 转速 电流 油气比 原油含水化验资料全准 1 油压 套压全准 正常情况下 油压 套压每天录取一次 特殊情况要加密观察 每月有25天以上 不得连续缺 压力资料为全 误差不超过规定误差界限为准 压力值应在使用压力表量程的1 3 2 3的范围 压力表要按检定周期检定 并有保证其准确的措施 2 产量全准 螺杆泵投产和调参后5天内天天量油 对措施井要求措施前2天 措施后5天内天天量油 以后每5天量油一次 每月必须有8次量油 对变化比较大的井 要加密量油次数 达到上述要求者 量油资料为全 用流量计量的井每次量油1 2小时 选用规定的不同直径分离器量油 每次要3 5次 取平均值 对于低产量井 产液量低于10m3 d 每次量油时间不少于2小时 产液在30m3 d以上 量油波动不超过 5 产液在30m3 d以下 量油波动不超过 2m3 d 热洗井待热洗结束生产正常时量油 3 原油含水化验资料全准 正常见水井每5天取样一次 与量油同日进行 进行含水化验分析 含水波动不超过 5 含水在40 以下 化验含水波动不超过 3 超差必须重新取样 找出波动原因 未见水油井每月取样一次 发现油井有含水痕迹后 每5天取样一次进行含水化验 取样时一律要求在井口取 先放空 见新鲜油后再取样 一筒样要分3次取完 4 油气比全准 每月测气2次 对放套管气的井 测气前10天不得放套管气 套管气放进干线的井不在此限 5 动液面全准 根据油井产能 选泵确定合理转速 螺杆泵投产应在最低转速下抽汲井液 视液面波动调整转速直至合理沉没度300 500m 每变一次转速需2天测一次液面直至稳定 严防抽干烧泵 稳定后每半月测一次液面 并要求在同日内测产量 记录转速 电流 油压 套压等数据 液面资料由测试单位计算 6 电流转速全准 正常情况下 电流每天录取一次 转速每 个月测一次 每月有25天以上资料为全 7 静液面全准 每半年至一年测一次静液面 8 螺杆泵试验井 新研制的螺杆泵下井试验 应由所属的采油队和科研单位共同管理录取资料 做好螺杆泵下井施工操作与正常管理的质量控制 9 各采油厂采油队负责填写每口螺杆泵井的生产月报 并一试三份 在每月30日前分别送交采油厂和有关单位 国内外螺杆泵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一 国外螺杆泵采油技术的新进展1 新型螺杆泵的研制 1 地面驱动采油单螺杆泵 2 电动潜油单螺杆泵 3 马达驱动螺杆泵 4 复合材料螺杆泵 由于转子上人工橡胶的使用 使得修井成本降低了50 复合材料定子的抗磨性和抗腐蚀性都有所提高 这就保证了其下井时间延长 这种复合材料的螺杆泵的技术正在进行大范围的室内实验与现场实验 下一步的发展将会是全复合材料的定子和转子 5 单螺杆液动机 单螺杆泵装置 6 多头螺杆泵美国泵服务有限公司 AmericanPumpServices Inc 研制了螺杆衬套副为4 5头的井下采油多头单螺杆泵 与单头单螺杆泵相比 多头螺杆泵大大地减小了泵的几何尺寸 提高了泵的排量和压头 降低了泵的转速 减轻了泵的振动 7 新型大流量高粘度螺杆泵 8 无杆螺杆泵系统 9 金属定子螺杆泵 10 多瓣螺杆泵 11 新型定子衬套副材料 12 转子的表面处理在腐蚀和磨蚀性环境下 表面硼化处理的转子比表面镀铬的转子寿命长得多 试验已证明 在磨蚀性条件下 表面硼化处理的转子寿命是表面镀铬转子的5倍 表面具有碳化钨层的转子也比传统镀铬的转子好得多 目前国内螺杆泵转子的表面处理主要是镀铬 2 螺杆泵配套设备的研制 1 抽空控制器 2 螺杆泵采油系统自动控制器美国开发的Bach螺杆泵采油系统自动控制器 可以监测油井的抽油状况 还能根据预先编排好的工作程序 使油井抽油的工况参数与螺杆泵的工作转速总是保持最佳匹配 用常规螺杆泵采油系统采油时 操作者只能根据油井的历史资料及液面高度手动调节螺杆泵的工作转速 往往由于井底的流动状态不能被精确预测和实时反映到地面 操作者不能准确地根据井底流动状态 及时调节螺杆泵的工作转速 这样不仅不能使螺杆泵处于最优状态抽油 而且由于油井工况条件的变化 还会导致螺杆泵采油系统发生不正常的损坏和磨损 反而增加了采油成本 采用螺杆泵采油系统自动控制器 可使螺杆泵采油系统与油井工况条件变化相适应 在最优工况转速条件下实现最经济合理地抽油 从而提高抽油效率和采油系统的使用寿命 避免采油系统发生不正常的磨损和损坏现象 减少维护保养费用 螺杆泵采油系统自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电压 电流 工作压力 效率和动液面高度等参数 来监测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实际载荷变化 当实际载荷发生一定范围的改变时 自动控制器可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 自动地调节螺杆泵的工作转速 从而改变螺杆泵的排量 以适应油井发生的变化 自动控制器的软件是基于大量动态工作参数的储存资料编制的 这些软件可保证螺杆泵采油系统正常使用的准确性 国内螺杆泵采油技术的新进展 1 新型螺杆泵的研制 1 QLB井下驱动螺杆泵系统的研制 2 等壁厚定子螺杆泵基于美国 加拿大和德国的有关等壁厚定子螺杆泵的研究理论 为进一步改善常规螺杆泵使用性能和提高其系统效率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员于2001年开始进行等壁厚定子螺杆泵的研究工作 目前已成功完成了2套DGLB500 14型等壁厚定子螺杆泵的研制 经室内水力特性检测 等壁厚定子螺杆泵技术优势明显 能够大幅度地改善和提高螺杆泵的工作性能 DGLB500 14型等壁厚定子螺杆泵现已进入现场试验 由于现场运转时间较短 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考核 3 与常规螺杆泵的比较1 结构对比常规螺杆泵定子是由丁腈橡胶浇铸在钢体泵筒内形成的 衬套内表面是双螺旋曲面 其厚薄不均 这种结构存在着3种不足 一是螺杆泵定子工作时 转子与定子摩擦和冲击的机械能转变成热能 而摩擦面的自动升温值比介质温度高几十度 这种结构热量主要聚集在橡胶最厚的部分 二是这种热效应会使定子内腔变小 增大了摩擦损失 降低了机械效率 三是螺杆泵运转力矩一般不大 但长时间静止后启动力矩却非常大 为满载荷工作力矩的2 3倍 而这种结构定 转子间的过盈配合 可造成螺杆泵启动困难 容易导致定子过早失效 等壁厚定子螺杆泵采用能满足定子泵筒尺寸精度及机械性能的铸造工艺加工定子泵筒 以金属取代常规定子薄厚不均的橡胶基体 或采用成型工艺使定子外观呈螺旋扭曲状 仅在内腔周围的金屑表面保留一层薄的橡胶 这种新结构螺杆泵定子只围绕泵筒内基础钢体的内表面固定很薄的一层合成橡胶 对比图见图6 2 性能对比等壁厚定子螺杆泵与常规螺杆泵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了螺杆泵的工作寿命 提高了泵的工作稳定性 提高了系统效率 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2 技术关键 1 定子泵筒的加工工艺针对等壁厚定子外筒的两种形式 加工工艺一是采用铸造工艺加工基体为非橡胶的定子泵筒 二是由机械加工成型外观呈螺旋扭曲状的定子泵筒 2 定子泵筒的焊接问题由于受铸造工艺的限制 铸造成型的泵筒分几段加工 然后再用焊接的方法将它们连起来 但困难的是内部形线的校对 解决的途径是先加工一个小模芯 用它来校对形线并进行焊接 3 单螺杆泵井工况诊断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1 诊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胜利油田与石油大学协作 开发出了井下单螺杆泵井工况诊断系统 并进行了现场测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单螺杆泵工况诊断系统的组成单螺杆泵工况诊断系统主要由专用的光杆载荷 扭矩和转速测试传感器 信号传输装置 数据采集和转换装置 以及数据采集软件和螺杆泵采油系统优化软件等组成 见图15 2 单螺杆泵工况诊断系统工作原理螺杆泵井下杆柱的最大扭矩和拉力均集中在光杆上 杆柱全程受力状况和变化将在光杆上反映出来 因此该诊断系统利用光杆因受扭矩和轴向拉力而发生扭转和拉伸变形 发现螺杆泵系统的工作状况 传感器采集到变形信号之后会形成一个与变形位移量相关的感应电压信号 信号经过编码 无线发送 接收器接收 解码等程序 最终转换成能够被计算机采用的数字信号 计算机根据该井的井身及管杆结构 采出液物性和螺杆泵结构数据等资料 计算出合理的螺杆泵井生产运行参数 并以此与计算机采集的信号进行对比 得出单井改进的维护方案 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