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监管思路与监管规程-国家局培训讲稿.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006788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监管思路与监管规程-国家局培训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节能监管思路与监管规程-国家局培训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节能监管思路与监管规程-国家局培训讲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思路与锅炉节能监管规程2011 4 9昆明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管坚E mail guanjian Tel 010 59068091 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 节能工作背景二 节能工作存在的的主要问题三 节能监管思路四 节能监管工作重点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六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和产品 一 节能监管工作背景 1 我国能源状况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世界平均水平百分比煤炭石油天然气58 6 7 69 7 05 2010年 对国际石油市场依存度55 一 节能监管工作背景 单位产值能耗2000年每百万美元生产总值能耗 1274吨标准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 4倍高于美国2 5倍高于欧盟4 9倍高于日本8 7倍高于印度0 43倍 一 节能监管工作背景 2 特种设备能源消耗状况 2009年底高耗能特种设备约268 5台 锅炉60 9万台换热压力容器69 8万台电梯137 8万台每年递增8 10 一 节能监管工作背景 2009年锅炉用煤21亿吨煤炭总产量70 平均运行效率65 锅炉运行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 20 每年多耗用燃煤约7000万吨 一 节能监管工作背景 一 节能监管工作背景 3 质检系统实施节能监管的原因有队伍有体系有经验 有利于实现特种设备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高度统一有利于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到位有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减轻企业负担 一 节能监管工作背景 节能监管法律依据节能法第十六条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办法 二 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特种设备节能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过去 只有宏观能源管理监管环节弱化甚至取消现在 节能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强制性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刚刚实施 二 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特种设备节能法规标准不完善 节能技术法规刚刚起步 换热容器 电梯产品没有能效标准 工业锅炉产品虽然有能效指标但不合理 二 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相关企业节能意识不强 能源价格偏低 能源成本占生产总成本比率低 节能缺乏动力 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尚未形成 国家财税政策对节能改造 节能产品 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节能奖励没有长期有效的节能激励机制 二 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 特种设备节能服务机构培育发展不足 节能服务市场尚未形成 节能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鼓励培育不够 社会和使用单位对节能服务认识不足 节能服务机构起点低 底子薄 能力弱 服务领域和范围窄 咨询 设计 评估 检测 审计 认证等服务 二 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技术支撑条件不足 技术机构在人员技术素质 设备条件等方面难以适应节能监管工作开展的需要 缺少节能基础研究队伍和研究设施 缺少锅炉 换热容器能效测试实验室 二 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6 特种设备节能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 节能具有较明显的公益性特征质检系统无专项经费 能效标准的制定 节能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 节能改造 节能产品 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节能宣传教育 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都急需资金投入 三 节能监管思路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按照 节约能源法 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的要求 完善法规标准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制度 运用全面覆盖 重点突破 分步实施 逐步到位的工作方法 形成企业主动 政府推动 部门联动 典型带动的工作格局 实现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目标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 节能监管思路 工作目标到2015年末 新增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既有高耗能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和节能改造取得突破 全国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源和资源消耗显著降低 全国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平均提高5 达到70 按照 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 要求 到2015年 高耗能特种设备力争实现累计 以2007年为基数 节约7000万吨标准煤 建立并逐渐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模式 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特种设备节能法规标准体系 绩效评价体系 监测与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三 节能监管思路 工作原则 要坚持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和国家节能工作大局相结合的原则 要坚持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要坚持依法监管 政策激励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三 节能监管思路 工作方法 通过抓法规标准建设 建立监管工作依据 抓试点示范工作 以点带面展开工作 抓工作规划 确立各阶段工作目标 有计划 有步骤地分步实施实施步骤 全面覆盖各个环节 重点突破锅炉制造和使用 分步实施做好规划 逐步到位高耗能特种设备各个环节 三 节能监管思路 1 建立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制度不设立新的行政许可安全 节能2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促进特种设备本质节能公布节能产品和淘汰产品能效指标定期公布满足能效指标要求的产品能效状况公布特种设备节能产品和淘汰产品目录生产环节 突出监管 三 节能监管思路 3 建立节能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长效机制的保障法律法规 依据安全技术规范 基本要求技术标准 基础 三 节能监管思路 4 建设节能技术服务平台 加强节能技术机构建设 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推广节能科技成果 开展使用单位节能管理技术服务工作 加强节能培训教育 开展节能示范使用环节 强调服务 三 节能监管思路 5 建设科技支撑平台组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 科研单位 企业 行业协会等建立行业大科技工作平台 整合特种设备科技资源 提升技术能力 组织对节能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攻关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发挥科技的支撑 保障和促进作用 三 节能监管思路 6 建设节能统计分析平台建立全国高耗能特种设备产品设计 制造 使用状况能效状况数据库和全国水质数据库 能效指标建立锅炉能效计算平台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1 建立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 开展节能培训 认识 加强能力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实施全过程监管 体现监管与服务并举 服务优先的原则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2 建立完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法规标准 提出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框架 实现依法监管 制定部门规章规范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 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 修订做出整体规划 制定和不断完善节能技术规范 推动高耗能特种设备设计制造 运行能效测试评价方法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规划并理顺节能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关系 提高节能法规标准的协调性 有效性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3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促进特种设备本质节能 制定并公布各类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产品和淘汰产品能效指标 目标值和限定值 根据国家特种设备能效测试机构测试结果 定期公布满足能效指标要求的产品目录 公布能效达到限定值和目标值产品及达不到限定值产品目录 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公布特种设备节能产品和淘汰产品目录 结合国内外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发展情况 不断更新各类特种设备能效指标 推进企业不断研究 开发节能型特种设备产品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4 加强生产使用环节的节能监管与服务 强化设计审查 对高耗能特种设备描述或记录产品节能性能及功能的设计图纸 计算书 说明书及其设计能效指标 目标值和限定值 等进行审查 符合能效标准的方可用于制造 加强制造监管 对试制的特种设备新产品 新部件进行能效测试和等级评定 对未经测试 或没有达到限定值的产品不允许批量生产 产品出厂随机文件应附有最佳运行工况条件及能效说明文件 开展安装 维修 改造监管 由各地测试机构实施相关的特种设备安装 维修 改造后的能效测试 对未达到原产品能效指标要求的不得移交使用单位使用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4 加强生产使用环节的节能监管与服务 续 逐步推进设备与系统监测 计量装置的配备 形成使用过程能效监管的必要条件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定期检验的同时对节能项目的检查 对不符合能效指标的 长期在低效率下运行的高耗能特种设备 使用单位应当分析原因 进行必要的诊断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改 对锅炉水 介 质处理定期检验 锅炉清洗进行监督检验 建立全国水质数据库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5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节能意识 落实企业节能主体责任 加强宣传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的重要性 树立忧患意识 增强危机感 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确各方法律关系 责任界限和责任追究 利用多种手段督促企业落实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主体责任 加强执法与监督 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6 加快推动节能科技进步 制定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 开展节能法规规范标准修订支撑课题研究 开展能效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系统能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重大性特种设备应用系统能效测试与评价等工作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研究试验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测试与研究机构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7 完善节能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能力 鼓励 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设计 节能改造工程实施 运营管理等服务 倡导由专业化供暖服务公司提供锅炉供暖服务 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 组织专家认定一批节能技术措施 在试点示范项目中 技术培训工作中 其它相关活动中进行推广服务 创造良好的节能技术环境 促进对使用单位提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 促进能效和考核等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 技术档案 能效监测及数据记录 能耗计量统计等规范化 标准化 提高使用单位节能管理水平 建立在用工业锅炉 换热压力容器节能管理标准化示范点 树立样板 组织相关使用单位参观学习 促进使用单位节能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8 全面掌握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状况 完善特种设备数据库 在原有以安全为主的数据库结构上增加反映能效状况的数据内容 为下一步研究特种设备能效动态能效分析系统奠定基础 对特种设备能效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整理 制定节能指标 为新产品的设计审查和运行效率监管提供依据 总结影响特种设备能效的问题 以及应用较为广泛的节能技术措施 选择针对性监管措施和节能技术的推广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9 科学开展能效状况统计分析和节能效果绩效评价 对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 制造 使用的能效状况的动态监管 形成固定的数据采集 统计分析和报告机制 掌握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状况与发展趋势 建立科学 动态的特种设备能效指标体系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全国高耗能特种设备产品设计 制造 使用状况能效状况数据库和全国水质数据库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9 科学开展能效状况统计分析和节能效果绩效评价 续 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信息公开和信息数据的开发利用 为科学监管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建立一定行政区域 监管部门和能效检验检测机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 探索建立使用单位节能管理和节能绩效评价方法 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并推广应用 四 节能监管重点工作 10 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节约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节约发展 理念 本质安全 本质节能 价值观 生命至上 节约并重 节能文化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1 高耗能特种设备范围 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或者转换量大 并具有较大节能空间的锅炉 换热压力容器 电梯等特种设备 起重机械 游乐设施 客运索道 厂 场 内及动车辆等特种设备也存在节能问题 但由于节能问题相对不突出 且尚无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监管办法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2 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不设立新的行政许可项目 用现行有效的抓手向节能监管方面延伸 在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工作环节中提出节能的具体要求 形成 企业主动 政府推动 部门联动 典型带动 的工作格局 实现 确保安全 节能降耗 双重目标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3 关于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国质检特函 2011 135号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 试行 1 适用于 条例 规定范围内以煤 油 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 监测计量仪表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2 锅炉节能审查工作应当结合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进行 由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承担 3 申请节能审查的锅炉制造单位 应当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 锅炉 制造许可证 4 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用于制造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4 新产品能效测试制度 新产品应当进行能效测试 未经能效测试或者测试结果未达到能效指标要求的 不得批量制造 锅炉 换热压力容器产品在试制时进行能效测试 电梯产品在安全性能型式试验时进行能效测试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制造 安装 改造 维修过程监督检查 与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同时 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对影响设备或者系统能效的项目 能效测试报告等进行节能监督检查 未经节能监督检查或者监督检查结果不符合要求的 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使用单位使用要求 按设计要求配备 安装辅机设备 安装能效监控装置 能源计量器具 记录相关数据 包括能源消耗记录 反映设备加工转换效率 贮运效率和终端利用效率的技术参数记录 如锅炉燃料的消耗量 进水 出水 汽 量及温度 压力 排烟温度等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锅炉水处理及化学清洗 锅炉水 介 质处理定期检验目前工业锅炉水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水处理设备方面 存在设备选型不合理导致制水能力不足 与当地水质不匹配问题 以及日常使用中利用率低 维护不良等问题 二是水处理作业人员方面 存在人员数量不足 人员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三是水质监督方面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 制度不完善 管理松懈等原因 造成水质不符合要求 锅炉结垢严重 不仅降低了锅炉效率 而且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锅炉进行清洗监督检验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在用设备定期能效检查 检验机构在对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使用单位的节能管理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状况进行检查 发现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 应当要求使用单位进行整改 当检查结果异常或者严重偏离设计参数难以判断其运行效率时 应当进行能效测试 以准确评价其能效状况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能耗严重超标的情况 生产 使用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 耗能高的特种设备产品或部件 特种设备运行能效严重低于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或国家 行业标准的要求 特种设备长期在严重偏离特种设备设计能效工况范围运行 且单位耗能超过同类特种设备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10 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四种情况 1 在设计环节是指高耗能特种设备设计文件鉴定结果表明 特种设备产品 部件设计能效低于相应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的能效指标要求 2 在制造环节是指能效测试结果表明特种设备产品 部件或试制的新产品 新部件能效低于相应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能效指标要求 或严重偏离特种设备产品 部件设计能效范围 五 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 3 在安装 改造 维修环节是指安装 改造 维修后的能效测试结果表明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低于相应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能效指标要求 或严重低于特种设备产品能效测试结果 4 在使用环节是指特种设备运行能效低于相应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能效指标要求 或特种设备长期在严重偏离特种设备设计能效工况范围运行 六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8月30日颁布 2010年总局第91号公告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计第三章制造 安装 改造与维修第四章使用管理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附件A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附件B锅炉仪表配置要求 第一章总则 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 范围 1 条例 规定范围内的 以煤 油 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系统 锅炉及其系统 锅炉及其辅机 监测计量仪表 水处理系统 控制系统等 2 监管环节 设计 制造 安装 改造 维修 使用检验检测等 3 其他锅炉参照执行 第二章设计 一 锅炉设计设计文件鉴定时应进行节能审查 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 不得通过鉴定 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要求 1 文件资料计算文件包括热力计算 烟风阻力计算 水动力计算等 设计说明书包括 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锅炉金属消耗量配套的辅机参数排烟温度给水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安装使用说明书应包括经济运行说明书 第二章设计 2 锅炉结构锅炉排烟温度应符合要求 锅炉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应符合要求 锅炉燃烧设备 炉膛结构应符合要求 一 设计合理 与设计燃料品种相适应 保证安全 稳定 高效燃烧 二 锅炉配风装置结构可靠 操作方便 风压 风量能够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并且配风调节灵活有效 三 层燃锅炉燃烧设备宜采用漏料少 漏风量小 料层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并选择合理的通风截面比 其炉拱能够有效组织炉内烟气流动和热辐射 以满足新料层的引燃和强化燃烧的需要 保证燃料稳定着火和燃尽 第二章设计 合理布置受热面 减小烟气阻力 方便受热面清理 10t h 7MW 设置清灰装置 良好的密封和保温性能 合理设置检修门 孔 本体及尾部应当预留能效测试 控制计量孔 点 仪表配置应满足 锅炉仪表配置要求 附件B 锅炉仪表配置要求 第二章设计 质检特函 2010 85号 一 关于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1 2010年12月1日以后提交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 应当符合 锅炉节能规程 的相关要求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对锅炉设计文件进行鉴定时 应当增加节能审查的内容 2 对于 锅炉节能规程 实施之前已经通过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按照 锅炉节能规程 的要求在原锅炉设计文件中增加锅炉节能设计的内容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情况 提前向原鉴定机构或备案机构提出增补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 以便鉴定机构及时安排审查工作 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锅炉设计文件的节能审查工作 3 2011年5月1日以后 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不得投入制造 第二章设计 二 锅炉房设计1 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 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合理选择锅炉炉型 数量和容量 3 热负荷波动较大且频繁时 应当采取均衡负荷的措施 4 额定出口压力和温度与使用的压力 温度相差不大 5 锅炉辅机配置应当与锅炉匹配 6 对总容量大于或者等于10t h的蒸汽锅炉房 应当设置排污扩容器或者排污水换热器 7 提高可回收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 第二章设计 8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锅炉 宜采用半冷凝或者全冷凝尾部热交换装置 9 锅炉设计文件中应提出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水质要求 GB1576 2008 工业锅炉水质 TSGG5001 2008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10 煤闸板 风机轴承 循环水泵轴承的冷却水和水力除渣冲灰用水应当尽可能循环使用 第三章制造 安装 改造与维修 1 不得制造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锅炉产品 2 锅炉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交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能效测试工作由总局确定的测试机构进行 按照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规则 中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进行 测试结果应当不低于附件A规定的限定值 未涵盖的 应不低于设计值的要求 第三章制造 安装 改造与维修 3 锅炉定型测试可以在制造厂或者使用现场进行 批量制造生产的工业锅炉 定型测试完成且测试结果达到能效要求之前 制造数量不应当超过3台 定型测试后 不发生影响能效的变更 不需要重新测试 非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 应逐台进行测试 工业锅炉定型测试应当在安装完成6个月内进行定型测试 第三章制造 安装 改造与维修 4 不符合能效要求时 应当采取下述措施 制造单位应当对该产品进行改进 使其符合能效要求 并由同一测试机构重新测试确认 否则不得继续制造该型号的锅炉产品 测试机构应当将该产品不符合能效要求的情况书面告知监检机构 监检机构不得出具监检证书 电站锅炉测试结果不符合能效要求时 制造单位应当对该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相关要求 第三章制造 安装 改造与维修 5 安装 改造和维修 不得降低原有的能效指标 改造和重大维修可能导致锅炉及其系统能效变化时 应当由锅炉使用单位 或委托有能力的机构 进行能效测试或者评价 证明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状况没有降低 6 锅炉制造单位 应当提供与节能有关的技术资料 至少包括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的证明材料 锅炉产品热效率测试报告 第四章使用管理 1 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负责 2 健全并实施锅炉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 至少包括 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管理岗位责任制 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制度 做好相应检查记录并且存档 锅炉燃料入场检验分析与管理制度 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 计量仪表校准与管理制度 锅炉及其系统维护保养制度 锅炉水 介 质处理管理制度 节能培训考核制度 第四章使用管理 3 应建立能效考核 奖惩工作机制4 应对锅炉及其系统定期进行维护保养5 应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 包括 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系统有无跑 冒 滴 漏 第四章使用管理 6 应加强能源检测 计量与统计工作 有条件的可按照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规则 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 7 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 结合外部检验由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进行 第四章使用管理 8 运行管理根据负荷的变化 及时调度 调节锅炉运行 控制排污率 锅炉水处理应当满足锅炉水 介 质处理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 GB1576 2003 工业锅炉水质 TSGG5001 2008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TSGG5002 2008 锅炉水处理检验规则 第四章使用管理 9 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技术档案 至少包括 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 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锅炉辅机 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 锅炉安装调试报告 节能改造资料 锅炉安装 改造和维修能效评价或者能效测试报告 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年度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 计量 检测仪表校验证书 锅炉水 介 质处理检验报告 燃料分析报告 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 1 从事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机构 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并统一公布 关于公布锅炉能效测试机构的公告 2010年第149号 24家定型产品测试机构 45家在用测试机构质检特函 2010 85号 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工作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承担 在用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工作 可由社会的或行业的专业能效测试机构承担 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 2 能效测试机构应当保证能效测试工作的公正性 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 并且对测试结果负责 3 检验检测机构在监检时 应对影响锅炉及其系统能效的项目 能效测试报告等进行监检 4 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应采用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方法进行 电加热锅炉除外 下述情况应采用详细方法 并提出改进意见 简单测试结果低于附件A中限定值的90 用户要求对锅炉进行节能诊断时 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 质检特函 2010 85号 在用工业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工作安排原则 1 节能空间较大的燃煤工业锅炉 2 2000年以前投用的各类工业锅炉 3 2008年以后未按照总局或省级局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部署和要求进行过能效测试的各类锅炉 12月1日以后 未经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 其锅炉能效测试结果不能作为符合 锅炉节能规程 要求的测试结果 关于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若干意见 一 关于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规划布局1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对测试现场在所在省 直辖市 自治区区域内额定蒸发量 35吨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功率 46MW的热水锅炉进行定型产品能效测试 关于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若干意见 2 对于目前尚无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机构的部分省 市 区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敦促相关能效测试机构加快能力建设 尽早达到要求条件 在获得总局确认之前 该行政区域内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工作按照就近原则 暂由临近省 市 区 的能效测试机构承担 制造企业可直接约请相关机构进行测试 如遇特殊情况请及时上报总局 总局将帮助协调 关于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若干意见 3 除国家级和省级 副省级城市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外 位于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地区且技术能力较强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也可承担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工作 但必须同时符合下述条件 1 该地区锅炉产业较为集中且具有明显优势 原则上制造企业数量不少于10家 2 该机构已开展过大量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 具有丰富的测试工作经验 3 所在省份除了省级 副省级城市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外 尚无其他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机构 4 经过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同意 关于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若干意见 地市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做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 加快锅炉能效测试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鼓励各种行业的技术机构 中介服务组织参与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 关于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若干意见 锅炉产品测试 1 为使锅炉制造企业有充足的时间安排锅炉能效测试工作 总局将延长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过渡期至2011年5月31日 从2011年6月1日起 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必须严格符合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的相关规定 锅炉制造企业应当综合考虑市场 库存和生产等情况 妥善处理好好产品测试和生产工作的关系 制定合理的测试计划 抓紧联系有关机构进行测试 有关测试机构应当积极予以安排 保证服务质量 关于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若干意见 2 总局第149号公告发布之前 由其他各类机构进行过相关测试的 可由锅炉制造企业按照本意见确定的锅炉产品定型能效测试机构任务分工原则 向相应产品定型测试机构提出测试报告审核申请 对于同时符合下述要求的测试报告 由相应定型能效测试机构审核通过并出具审核确认报告的 上报我局备案后可不再进行能效测试 1 原测试机构具有相关项目的计量认证 2 报告内容详尽 准确 能够判断当时的测试情况 3 测试方法 仪器精度 结果误差 能效指标等完全符合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的要求 为提高工作效率 锅炉制造企业应按照上述原则进行自查后再提出审核确认申请 报告审核确认工作应当在2011年5月31日前完成 第六章监督管理 1 锅炉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 2 办理锅炉使用登记时 已进行过产品能效测试的 应当提供测试报告 需要在使用现场进行能效测试的 应当提供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试的书面承诺和时间安排 锅炉能效指标不符合要求的 不得办理使用登记 第六章监督管理 3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 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项目的测试和设计文件鉴定资格 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并且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设计文件鉴定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4 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发现在用锅炉能耗严重超标时 应当告知使用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并报告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5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和节能主管部门密切配合 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 对不符合锅炉节能法规及其相应标准要求的情况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则 1 本规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质检特函 2011 5号第一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产生程序1 企业申请2 各省市自治区 中国特检院推荐3 组织专家评审4 总局审查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1 双压双温差环冷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冶金行业烧结机余热发电 2 冷凝 半冷凝式烟气回收装置利用天然气锅炉排烟烟气中水蒸气的潜热 3 中 高压锅炉能用的低压省煤器技术该技术采用吸收电站锅炉尾部 排烟部分 的余热 用于汽轮机回热系统 或除氧器 制冷机 海水淡化 二次热网等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4 多种余热回收技术的综合利用技术采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工业锅炉及民用炉窑高温烟气余热 用水淋灌回收中低温烟气余热 实现了烟气的多级梯度利用 同时在回收中低温烟气余热时采用炉水碱性对烟气进行脱硫 5 热管空气预热器技术在工业锅炉尾部加装带翅片的重力式热管空气预热器后 与普通列管式空气预器相比 减少了钢材耗量 减少了漏风 另外由于热管下端在烟气的冲刷下产生震动而不易积灰 提高了锅炉长久传热效率 节约燃料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6 三维针肋换热管元件该换热元件组装成换热器用在锅炉尾部烟道内 运行时在针肋背面形成对称的稳定漩涡和回流区 破坏了热边界层 烟气产生扰动作用 具有自清灰能力 7 高低速复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在特定煤种和炉型的锅炉炉膛内 上部采用内置式方形分离器 便于于烟尘分离 炉膛下部密相区采用低流速减轻磨损 炉膛外部采用高 低温分段水冷的上排气旋风分离器结构使各级返料能有效利用返料余热 提高返料的循环燃烧性能 从而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8 可调式偏置射流直流煤粉燃烧技术解决目前电站锅炉直流预燃室煤粉燃烧器结构复杂 易损坏问题 9 特制耐火混凝土异形砖及锅炉综合改造技术把二次风 特制耐火异形砖墙和炉拱的辐射 扰流作用有机结合到一起 通过二次风搅动 多孔耐火砖的吸热和放热以及辐射拱的反射 使燃煤达到充分燃烧 改善劣质煤着火困难的问题 适用于20t h以下燃煤链条锅炉改造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10 可调节炉拱采用几个水冷机械活动构件支撑耐火辐射炉拱 使炉拱能够根据不同的煤种进行旋转120 调节辐射角度 做到煤变拱就变 起到调节燃烧的作用 由于水冷的作用 构件在炉膛的高温下也不会被卡死 适用于煤种变化大的层燃炉排锅炉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11 管道自密封旋转补偿器依靠零件本身自密封旋转角度来代替热力管线的轴向伸缩量 主要解决管道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对管道造成的损害 该技术的最高工作压力为30MPa 最高工作温度为610 其自密封旋转结构设计使补偿器适用范围扩大 布置方便 运转灵活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12 智能供热节能控制技术具有气候补偿按需供热功能和分时间段高低温供热功能 适用于燃气 油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 13 供热锅炉智能负荷控制系统专门为锅炉供暖研发的控制系统 可根据室外不同时段温度的变化和供暖系统中每台锅炉的负荷情况 自动调整供热设施始终处在经济状态下运行 可减少操作人员错误判断和延迟操作所带来的能源损失 其检测计量采用黑匣子自动显示并记录 并有安全保护特性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14 M2000锅炉控制柜由工业控制计算机 可编程控制器 一次检测仪表及传感器 控制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 通过可编程控制器 PLC 对锅炉各参数点传感电信号的跳跃式读取 达到一定的节电效果 应用变频技术与系统配套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失误 实现数据采集与系统运行人机对话 七 总局公布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15 推荐产品兰石所 焊接板式换热器天津宝成 DZL91 1 6 150 90 A 3型热水锅炉产品北京化新通达 BF 30a锅炉防腐阻垢剂和BF 31T铁离子污染防治剂青岛 富士 青岛创统科技 电梯能量回收与应急供电电源 简称LPS 和电能补偿电梯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