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8186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1,目录,托幼机构疫情概况 托幼机构近期重点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 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2,一、托幼机构疫情概况,3,巴南区疫情发生情况,4,巴南区学校(托幼机构)疫情种类,5,2016年巴南区托幼机构主要发病情况,6,二、托幼机构近期重点传染病,7,诺如病毒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且能耐受pH2.7的环境室温下3小时、20%乙醚418小时、普通饮用水中3.75-6.25mg/L的氯离子浓度(游离氯0.5-1.0mg/L)。但使用10 mg/L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毒。 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排出,也可通过呕吐物排出。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 。 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在免疫抑制病人中更长。 诺如病毒感染剂量为感染剂量为约18个(10-100个)病毒颗粒。,8,诺如病毒小结:完美的病毒,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病毒变异快 环境抵抗力强 传播途径多样 感染剂量低 潜伏期短 排毒时间长 免疫保护时间短 全人群普遍易感,9,无抗病毒药,无疫苗,临床表现,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儿童:呕吐84% 成人:腹泻 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老人更长。 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可能出现死亡。 隐形感染:32%表现为无症状感染,食品从业人员的调查,其隐性感染率为:1.0-3.7%,10,传染源,人类是人诺如病毒已知的唯一的宿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30%为隐性感染 食品工作者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在出现症状前感染者即可经粪便排毒,出现症状时以及恢复后几天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患者痊愈后2周内粪便内仍能检测到病毒。人传人 食源性传播 水源性传播,传播途径,11,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包括:未烧熟的牡蛎等贝壳类水产品、色拉、蛋糕、生鲜蔬菜和水果等。也可饮用污染的水传播,如深圳某平桶装水污染引起大暴发疫情。 部分患者也可接触感染,如照顾病人、共用餐具、触碰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玩具、毛巾等)并将手放入口中等。 诺如病毒也可通过粪便或呕吐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作短距离传播。,12,易感人群,全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 感染后抗体的保护力可持续8周到6个月。 高发:小于5岁和大于65岁者 由于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的人群聚集性,易在老年和儿童人群中形成暴发。人一生中可多次感染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 我国的流行高峰从10月持续到次年的3月。,季节性,13,小结: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潜伏期短:通常12-48小时 高度的传染性(感染剂量低)和快速的传播能力 病毒变异快,感染后免疫维持时间短(8-9月 ),容易重复感染,无疫苗。 高发季节为冬季,常称其为“冬季呕吐病”。 易发现在小于5岁和大于65岁的人群中,聚集或暴发尤其容易发生在幼儿园、小学、老人院等人群高度集中和卫生条件较差、卫生意识和能力较弱的场所。,14,托幼机构防控措施,1、托幼机构加强晨检午检和巡检,及时发现疫情苗头。 开展腹泻、呕吐症状监测 教育家长公共卫生观念 2、教育教职工有公共卫生观念: 不鼓励带病坚持工作,必须排除传染性。 尤其是吃饭前、做饭前、上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3、病例管理 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h; 轻症:居家或就地; 重症: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院内传播。 隐性感染者 建议:自核酸检测阳性后72h内居家。,15,从事食品操作岗位 病例及隐性感染者 需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 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16,17,赴医疗机构就诊的学生应持初诊病历和复诊病历等相关就诊证明,到学校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开具返校证明,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到巴南区结核病定点医院(重庆大江医院)开具返校证明或复学证明。返校证明一式二联,一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保存。各有关学校(托幼机构)要认真查验返校证明(二联)并保存。,18,对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在校学生,学校必须先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同时通知学生家长或由老师带其去医院诊治,凭就诊病历排除传染病后方能复课,若确诊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必须按传染病隔离的要求隔离至规定的期限 。临床医生不得私自开具返校证明,凡个体医生、乡村医生、临床医生开具的返校证明均无效。,19,4、切断传播途径 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手卫生 6步洗手法 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肥皂、水龙头等)。 不要徒手直接接触既食食品。,20,环境消毒,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 建立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化学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 重点 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 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 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病人,立即向相对清洁的方向疏散人群,立即清除粪便或呕吐物。,2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1.自然通风或采用排气扇人工机械通风,做到每小时换气10-15次。2.无人空间可采用紫外线灯对空气消毒。常用室内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安装的数量为平均1.5W/m3 ,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3.使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连续开机达到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即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4.不可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22,病人呕吐物、粪便1.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2.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处理。3.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污染物可小心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4.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23,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1.使用的消毒液应含有效氯1000mg/L。 2.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3.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家具和生活设施(各种台面、桌椅、凳子、床头柜、门窗把手、玩具等)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净。4.墙壁可直接用消毒剂按100ml/m2 300ml/m2用量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5min。5.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 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5min。,24,衣服、被褥、纸张类、信件等1.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2.现将固体污秽物移除后浸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内30min,然后清洗。 3.耐热、耐湿的纺织品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4.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h6h。5. 若不能即时消毒应把它们放置在密封的袋内,并尽快处理。,25,食品用具1.餐饮具和食品加工工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min。2.也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min,然后清洗。 皮肤、粘膜1.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湿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3min以上,用清水清洗干净。2.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26,生活饮用水和供水设施1.导致暴发的水及水源,应立即停止使用。2.对污染的供水管网、水箱、桶装水机、直饮水机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可用有效氯1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小时,或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24小时,然后冲洗管网后使用。 3.污水按每10升加4g漂白粉或2片消毒泡腾片搅匀,作用60min再排放。,27,食物1.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60min90min。 2.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有效氯为5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 3.也可焚烧处理。 运输工具车内外表面,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28,消毒剂的配制 消毒剂的溶液浓度均以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准。计算公式: m=(c1v1)/1000c 公式中:(固体消毒剂配成消毒剂溶液) m为所需消毒剂原样的质量(g);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c1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分含量(mg/L);v1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L); 百分比浓度与mg/L浓度换算公式:1%=10000 mg/L,29,30,目前学校使用的消毒粉主要是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约60%。 5000mg/L:8包(40克)+5公斤水 1000mg/L:1包(5克)+3公斤水 500mg/L:1包(5克)+6公斤水另外少数学校使用的84消毒液或消毒片,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的配制: 可用84消毒液按原液与清水按1:30的比例或1公斤水加泡腾片3片。,31,目前学校防控工作存在问题,疫情监测报告不及时,幼儿园不能及时发现病人,发现不及时报告 晨午检不落实 未跟踪或家长不反馈学生的生病信息,担心影响学习 家长不报告孩子的生病信息 发现聚集性的呕吐病人未及时报告,或只怀疑为食物中毒,传染病专业机构不能第一事件获取信息 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 病人隔离未落实:家长不配合 呕吐物的清洁消毒不规范 炊饮人员、教师和保育员带病上岗 晨午检未坚持 儿童卫生习惯不落实:吃手指、未勤洗手,32,食品安全管理 水安全管理 健康教育 部门之间相互通气与配合,33,2008-2015年,我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约1380万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47 /10万,报告重症病例约13万例,死亡3300多人 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结果的手足口病病例中, EV71、柯萨奇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比例分别为44%、25%和31%。 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占74%,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占93%。 2015年12月,我国两家疫苗企业自主研发的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EV71灭活疫苗(EV71疫苗)。,34,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显性:隐性=1:100) 传播途径:多途径 粪-口途径、呼吸道、接触 易感性 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流行特征:流行高峰的地区差异性,重庆双高峰流行,35,临床表现,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病程:7-10天 儿童常见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疱内液体较少 。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重症表现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36,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识别,出现神经、呼吸、循环系统的变化 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具有以下特征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或低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37,防控措施,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38,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水痘是最容易传播的疾病之一,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更容易引起暴发。 临床特点: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 起病较急 轻微发热,多数仅在38,部分患儿不发热 全身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然后形成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水疱期痛痒明显,39,40,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主要为215岁的儿童发病。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41,防控措施,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 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 托幼机构晨检需认真。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加强卫生、通风、消毒工作。 卫生:保持教室、宿舍内外及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通风:通风是学校预防水痘的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 消毒:提前消毒、重点消毒、科学消毒 引导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室外活动,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42,三、传染病防控工作 重点,4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流行,切断 传染途径,保护 易感人群,控制 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消毒,预防接种,44,晨午检工作,45,负责人 中小学校的晨(午)检工作由每班班主任负责。 托幼机构的晨(午)检工作由保健人员和班级教师共同完成。 高校晨(午)检工作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 方式 中小学校的学生可采用集体询问的方式进行晨(午)检。 托幼机构采用入园前晨检和入园后巡检两种方式。 高校可由学生根据传染病的相关症状,开展自我监测,自行检查和报告,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收集学生健康信息,并向学校卫生机构报告。,晨午检工作,46,所有入校(园)的学生(儿童)和教职员工均应接受晨(午)检,包括询问、观察和体检。 晨(午)检工作由校方分管领导、校医(保健老师)、班主任和其他教职工共同负责完成。 发病班级的晨(午)检工作不得在教室内进行,可选择在专用教室、学校、托幼机构操场或廊下等适宜场所进行。 晨(午)检内容:一看 二听 三问 四查 五测六追踪,晨午检工作,47,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 二听:听学生和(或)家长的描述 三问:每天了解学生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 异常症状或体征、家中有无成员出现类似症状 四查: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易高发 水痘症状:是否出现脸、胸、背等部位疱疹 手足口病症状:手、足、 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 腮腺炎症状一侧或两 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 流感:发热、咳嗽、咽痛、 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 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五测:特定情况下,需要对体温进行仪器测量 六追踪:对缺勤的教职员工由学校负责登记和追踪调查对缺课的学生,班主任要了解情况并登记校医、保健教师对可能患传染病的学生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48,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 应当电话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于当日报告学校 (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 学校(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对追 踪情况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晨(午)检登记表上。,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和报告,49,托幼机构晨(午)检登记与因病缺课登记,50,51,52,疫情报告人汇总,53,加强晨午检,把好第一关,晨午检发现有发热、皮疹、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立即通知其家长,让家长带其立即离校就医。老师打电话对就医情况追踪。 若确诊患传染病,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采取相应预防性措施。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并及时报告属地医院传染病工作人员。 做好病因排查及因病缺勤追踪工作,患病学生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发病班级的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接触的机会,在观察期间不得进行分班、并班和接受新生。 疫情期间低热等症状不明显的学生也不能入校。 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患病学生及时回家治疗,隔离期满后患病学生必须持学校/托幼机构所属地段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出具的返校证明方可返校上课。,54,消毒,预防性消毒是预防学校常见传染病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消毒对象:预防性消毒对象广泛,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食堂、学生寝室、公共浴室、卫生间等环境和环境中的用品。 消毒频度:一般情况下对环境和物品表面每天 1-2 次清洁,每周可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1-2 次。有传染病流行时,应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次数。 消毒剂的选择:尽量选择安全、无(低)毒、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浓度配制消毒液。,55,各种环境具体消毒方法按照巴南区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防性消毒方案(巴南卫生2013130号 )执行 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菌痢等流行时,应重点消毒可能污染的饮水和食物 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结核病等流行时,不仅对空气和飞沫消毒,对环境和物品表面也应消毒 当有手足口病等通过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时,应重点消毒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玩具、衣物等,56,做好反馈病例处置工作,辖区各医疗机构(网络报告) 区疾控中心(病例搜索、反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反馈、指导) 学校/托幼机构(采取具体措施),57,防控宣教,托幼机构要组织开展手足口病、水痘、流感、流腮、麻疹、风筝等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托幼机构对保健教师及相关人员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法律法规、工作要求的培训。 健康教育课要传染病防控内容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适合的体育运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建立学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争取家长对学校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58,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发生疫情后及时按要求处理疫情,该停课的班级及时停课,以免疫情扩大,导致停园。 应急接种应急接种能快速形成免疫屏障,是避免易感接触者患病的有效措施。托幼机构有责任向学生宣传相关知识,督促学生接种相关疫苗。哪些常见传染病可接种疫苗预防?手足口病、水痘、流感、流腮、麻疹、风疹、甲肝、乙肝、流脑、乙脑等,59,四、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68号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 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61,62,1.儿童在入托、入学报名时,家长或其监护人应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单位出具的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供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 2.托幼机构和学校在儿童入学报名时,须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及预防接种单位出具的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对于在入托入学时未接到查验接种证通知的儿童,托幼机构和学校在开学后应通知儿童家长到预防接种单位核实预防接种情况,开具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 3.托幼机构和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儿童提供的预防接种证和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填写重庆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登记表(附件6),并以班级为单位汇总查验、漏种和补种儿童数。,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工作,63,4.对于需补种疫苗儿童,托幼机构和学校应要求家长或其监护人带儿童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 5.儿童完成疫苗补种后,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再次查验预防接种证和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并在重庆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登记表(附件6)对应疫苗栏填写补种时间。 6.儿童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和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应纳入学生健康档案管理。 学校装档时,将学生花名册一并放入,并在旁边注明是否为新生。,64,托幼机构和小学校指定专人负责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儿童入托、入学(转学)报名程序。积极主动与当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沟通,督促漏种儿童补种,对完成查验、补种的儿童进行登记备案,将儿童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和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纳入学生健康管理。按时上报查验和补种数据。,工作职责,65,谢谢!,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