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7615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免疫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体免疫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体免疫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免疫系统,1,主要内容,免疫机制和症状,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人体与免疫力,2,免疫分子,1.膜型分子:TCR;BCR;CD分子;粘附分子;MHC分子;细胞因子受体。 2.分泌型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 1.概念: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称之为免疫球蛋白。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激活补体 穿过胎盘和黏膜; 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3,免疫分子,补体 1.概念:补体是一个具有精密调节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效应放大系统。其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包括30余种成分。 2. 功能: 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免疫粘附; 炎症介质作用。,4,免疫分子,细胞分子 1.概念:细胞分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2.分类: 白细胞介素(免疫); 趋化因子(制导); 肿瘤坏死因子(轰炸); 集落刺激因子(后勤); 干扰素家族:包括IFN-、IFN-、IFN-、;(抗病毒) 其他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5,免疫细胞,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细胞;B细胞。,6,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类: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 1.B淋巴细胞:由哺乳动物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成熟的B细胞主要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内。B细胞约占外周淋巴细胞总数的20%。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提呈可溶性抗原。 2.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主要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几个不同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7,固有免疫细胞,1.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 T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1细胞、T细胞等。 2.功能:固有免疫细胞主要是发挥非特异性抗感染效应,是机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防御细胞,能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免疫应答,亦有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的细胞。,8,吞噬细胞,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人类的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以病原菌为例,吞噬、杀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吞噬细胞和病菌接触、吞入病菌、杀死和破坏病原菌。吞噬细胞内含有溶酶体,能杀死病菌, 而蛋白酶、多糖酶、核酸酶、脂酶等则可将菌体降解。 最后不能消化的菌体残渣,将被排到吞噬细胞外。,9,为什么有淋巴细胞还会有感染?,化脓性球菌被吞噬后,一般经510分钟死亡,3060分钟被破坏,这是完全吞噬。 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军团菌等,则是已经适应在宿主细胞内寄居的胞内菌。在无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体中,它们虽然也可以被吞噬细胞吞入,但不被杀死,这是不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可使这些病菌在吞噬细胞内得到保护,免受机体体液中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菌物质或抗菌药物的有害作用; 有的病菌尚能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反使吞噬细胞死亡;有的可随游走的吞噬细胞经淋巴液或血流扩散到人体其它部位,造成广泛病变。此外,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释放出的多种水解酶也能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对人体不利的免疫病理性损伤。,10,免疫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亦称粘膜免疫系统(MIS) 主要是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P)及阑尾等。主要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11,肠相关淋巴组织,1.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PP)、淋巴小结、上皮间淋巴细胞、固有层弥漫分布的淋巴细胞等。 M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抗原转运细胞。存在于肠集合淋巴小结和派氏集合淋巴小结。 上皮内淋巴细胞:存在于小肠粘膜上皮内。约40%为胸腺依赖性,60%为非胸腺依赖性。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12,盲肠,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生产分子来指挥白血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血球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 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 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 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 黏膜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 织,富含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 少量T淋巴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 病原微生物形成一道有力防线。,13,鼻相关淋巴组织,2.鼻相关淋巴组织:包括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及鼻后部其他淋巴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扁桃体 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的机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4,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主要分布在各个肺叶的支气管上皮下。其主要是B细胞,15,免疫器官,骨髓: 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 功能如下: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胸腺: 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阑尾。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研究显示盲肠和扁桃体内有大量的淋巴结,这些结构能够协助免疫系统运作。,16,免疫器官一一胸腺,胸腺位于胸骨后、心脏的上方,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胸腺的大小和结构随年龄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胸腺于胚胎20周发育成熟,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到出生时胸腺约重1520g,以后逐渐增大,至青春期可达3040g,青春期后,胸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退化,到老年时基本被脂肪组织所取代,随着胸腺的逐渐萎缩,功能衰退,细胞免疫力下降,对感染和肿瘤的监视功能减低。胸腺具有以下3种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3.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17,人体的卫兵,骨髓红血球和白血球 骨髓红血球和白血球就像免疫系统里的士兵,而骨髓就负责制造这些细胞。每秒钟就有800万个血球细胞死亡并有相同数量的细胞在这里生成,因此骨髓就像制造士兵的工厂一样。 训练场地:胸腺 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样,胸腺是训练各军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激素。,18,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包括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脾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血球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脾是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演变为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具有4种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的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19,免疫器官,淋巴结: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血球的小型战场。当因感染而须开始作战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人全身有500600个淋巴结,是结构完备的外周免疫器官,广泛存在于全身非粘膜部位的淋巴通道上。淋巴结具有以下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20,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特异性免疫 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人一生下来就具有,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获得。比如猪瘟在猪群中传播很快,但和人类无缘。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不会得这种病;还有炎症反应也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能力。 固有免疫对各种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能快速反应,同时在特异性免疫的启动和效应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21,白血球负责在血管内巡逻,进行一系列防卫和免疫工作.例如释放抗体及净化血液。 抗体为蛋白,全称免疫球蛋白,在血液及组织内循环以加强身体的防卫能力,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也助白血球发挥作用. 淋巴细胞是可以记忆如何保护身体的特殊细胞 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其中每种淋巴细胞又分为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 其中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产生免疫球蛋白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效应T细胞作用是与靶细胞结合并消灭它。 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记住抗原,在其下一次入侵时可以快速反应。 所谓细胞免疫,是指白血球所担当的角色,而体液免疫则指抗体所扮演的角色.两个系统相互合作,互相引发对方的效能,22,关系图,帮助免疫,释放,23,免疫功能,人类的免疫功能主要有三道防线: 一、皮肤和黏膜 二、体内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 一、保护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维护人体的健康 二、清除及时清除人体内的衰老的、死亡的、损伤的细胞 三、修补随时识别和清除人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人工免疫的方法:在体内注射疫苗如:平常打的预防针等都属于人工免疫。,24,免疫机制和症状-炎症,“发炎” 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 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 在炎症过程中,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出反应,以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 同时通过细胞再生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25,免疫机制和症状-过敏,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分为I型(速发型)、型(细胞毒型);型(免疫复合物型)、型(迟发型)。过敏就是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代表,临床上将其大致分为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前者是机体对致敏原作出异常反应的全身综合征。后者则是过敏累及某特定器官及组织,导致了某种疾病的发生。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病、某些皮炎等。,26,免疫缺陷与疾病,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相关。 2.继发性免疫缺陷 常由多因素参与引起,包括感染(风疹、麻疹、麻风、结核病、巨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球孢子菌感染等)、恶性肿瘤(霍杰金病、急性及慢性白血病、骨髓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蛋白丢失(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淋巴细胞丢失(因药物、系统感染等)以及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变、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和免疫抑制治疗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以是暂时性的,当原发疾病得到治疗后,免疫缺陷可恢复正常,也可以是持久性的。继发性免疫缺陷常由多因素参与引起,例如癌肿伴发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由于肿瘤、抗癌治疗和营养不良等因素所致。,27,人体与免疫力,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身体易于被感染或患癌症; 免疫力超常也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免疫过高 免疫力过高,人体可能会对身体外部的物质反应过度。此时几乎所有物质都可成为变应原,比如尘埃、花粉、药物或食物,从而引发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风疹块)、变应性结膜炎、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对身体内部自己的组织细胞产生反应,患上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甲状腺炎、青少年型糖尿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恶性贫血等疾病。,Company Logo,28,Thank You !,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