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7539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1,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一、西方人事心理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二、人事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2,一、西方人事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传统的人事心理学发展至今,已逐步趋向成熟。 学科发展的四个阶段: 萌芽期、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3,(一)萌芽阶段,时间:1879年之前 表现: 1.亚里士多德: “劳动分工、授权、部门化、领导者选拔和权力分化”的概念 2.亚当斯密: “劳动分工”国富论 3.罗伯特欧文: 关注工人的利益,4,(二)孕育阶段,时间:1879-1916年) 主要表现: 1. 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德国莱比锡)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 3.莉莲 吉尔布勒斯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女博士 动作研究 4. 1913年,美国学者与企业主成立了全美职业指导协会。目的是进行就业辅导和改善人们对职业的心理适应。这标志着心理学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规范与系统化。,5,时间:1917-1945年 主要表现: 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公众了解到心理学有能力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并直接促进应用心理学最终被认可为一门科学。 2.梅奥: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论”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出大量具有高度应用价值的心理测验。 4.1946年 美国的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创建了APA第14个分会组织与工业心理学会,(三)成长阶段,6,(四)成熟阶段,时间:1946年之后 主要表现: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斯金纳:行为主义理论在组织情境中应用 3.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 4.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5.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7,(四)成熟阶段(续),研究重点: 80年代:质量圈、参与管理、组织氛围等 90年代:职业压力、工作生活品质、工作满意感、心理契约、组织承诺等,8,四个阶段: 1. 初步引进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 2.基本停滞阶段(20世纪50至70年代) 3.恢复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4.稳定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二、人事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9,(一)初步引进阶段,1. 1914年 穆藕初 翻译出版科学管理理论 2. 1927年 黄炎培 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 3. 1926年 邹韬奋 编写职业心理学 4. 1935年 陈立 出版工业心理概观(中国第一本工业心理学专著),10,(二)基本停滞阶段,1. 50年代初 陈立 细纱工培训中的几个心理学研究 2.1958年 举办关于生产部门的操作合理化研究班 ,标志着“劳动心理学”的开始 3.70年代,开展了工程心理学及与心理学有关的工效学和工厂管理问题的研究 特征:大量研究主要集中的劳动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同时受到时代的影响,人事心理学科基本停滞。,11,1. 1987年 杨永明、刘志超 编著了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本论述人事心理学的专著。 2. 王重鸣 探讨不同激励因素的激励程度 3. 陈子光 分析了奖金公平性、激励作用和副效应 4. 郑全全 考察了计件超额奖励制基础上实行弹性工时的效果,(三)恢复发展阶段,12,1. 全面引进国外管理工具和技术。 2. 人力资源管理部逐渐开始在各大企业设立 3. 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培训公司的大量出现 4. 人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四)稳定成长阶段,13,主要的研究领域,1. 态度方面的研究 工作的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向、成就动机 2. 职业适宜性方面的研究 刘晓虹、周秀华 对护士职业的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 李峰、朱燕 营销人员心理品质评定量表 白利刚等人 霍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 李超平等人 引入“胜任力”概念,对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探讨,14,主要研究领域(续),3. 人事测评方面的研究 (1)两个机构的成立 1992年 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 2000年 中央组织不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 (2)具体研究 企业管理能力倾向测验 国家人事考试部编著 使用人事测量 王垒编著,15,主要研究领域(续),4. 绩效方面的研究(90年代核心研究领域) (1)对绩效本身的研究 (2)对绩效考评的研究 (3)对影响绩效因素的研究,16,主要研究领域(续),5. 员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 (1)员工的心理健康 金慧明 对隧道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姜侠云 对下岗人员情绪状况的调查 (2)职业压力,17,主要研究领域(续),6. 本土化方面的研究 (1)对中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思想的整理和研究“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先、中庸之道、无为而治” (2)研究工具的本土化修订和编制适合中国人自身特点的问卷和量表,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