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教学查房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7312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脑炎教学查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森林脑炎教学查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森林脑炎教学查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脑炎 教学查房,1,神经内科一疗区30床,姓 名:刘XX 性 别:女 年 龄:43岁 入院时间:2017-06-17,2,主诉,蜱咬伤8天,头痛伴发热2天,3,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8天上山栽树过程中不慎被蜱叮咬左耳后及左腰部,当时将蜱完整取出后无任何不适,未予特殊治疗。近2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发热症状,以全头持续性胀痛为主,程度中等,伴有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8.7,未特殊治疗,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蜱咬伤“收住神经内科,病程中无恶心及呕吐,无肢体活动受限及言语不清,无抽搐发作及意识不清,精神可,饮食可,二便正常,夜间睡眠可。,4,既 往 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否认森林脑炎疫苗接种史。,5,体格检查,体温:36.4 脉搏:92次/分 呼吸:19次/分 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头颅大小适中,鼻通耳畅,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6,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神清,语利,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克氏征阴性,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共济运动准确,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7,【概述】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名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1934年58月间在苏联东部的一些森林地带首先发现本病,故又称苏联春夏脑炎。野生动物,尤其是野鼠是本病的传染源,蜱为其传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症、意识障碍和瘫痪为其特征。脑脊液有异常变化,常有后遗症,8,【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体属披膜病毒黄病毒属的第四亚群。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为30nm,外包裹网状脂蛋白膜,故呈线球状,内部有包绕蛋白壳体的核心,为单股RNA. 在发病7日内可从患者脑组织内分离到病原体,也可在 其他脏器和体液,如脾、肝、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中检出,但阳性率较低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强,煮沸立即死亡,加热至6010分钟即补灭活,对乙醚、丙酮均敏感。病毒在脑组织中可保存70天,在50%甘油中可保存3个月以上(4),在低温下可保存更久 病后15天约10%患者血清中出现中和抗体,可长期存在。补体结合抗体在感染后1个月始出现,半年后明显下降。血凝抑制抗体出现较早,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9,【发病机理】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后入血,引起病毒血症 由于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大多数患者呈隐性感染或表现为轻型的不典型病例,仅一小部分患者,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病变。在小白鼠实验感染中,最初48小时内病毒存在于淋巴系统和血循环中,以后进入脑组织和其它脏器,8天后脑内病毒量达高峰,而其他脏器由于特异性抗体的出现,病毒量逐渐下降【病理改变】本病的病理变化与乙脑相似,神经系统出现广泛的炎症病变,灰质、白质和脑膜均被累及,有渗出性和退行性病变,并有胶质细胞反应和淋巴血管套形成。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灶等,常累及基底节-视丘和脑干,也可累及脊髓,以颈上段较著,重症患者的病变可波及延髓。除神经系统外,心、肝、肾亦可有退行性病变。,10,【流行病学】 本病的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自5月上旬开始,6月为高峰,78月下降,呈散发状态,约80%病例发生在56月间。本病分布具严格的地区性,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和西北的原始森林地区。人群普遍易感,所有病人均与森林作业有关,尤多见于采伐工人,以2030岁青壮年居多。感染后可有较持久的免疫力病毒在自然界循环于蜱和野生动物中,啮齿动物如灰鼠、野鼠、刺猬等均为本病的传染源。当蜱吸吮受染啮齿动物的血液后,病毒在蜱体内繁殖,并可越冬和经卵传代,故蜱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当易感者进入有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带,被带有病毒的蜱叮咬后即可感染得病,11,12,13,14,【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也有长达1个月者1.发热一般在38以上,大多数持续510天,以稽留热为最常见,也有呈双峰热或弛张热者。偶有出血性皮疹,部分病例出现心肌炎症状2.神经系统症状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瘫痪为主半数以上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嗜睡、谵妄、昏睡,以至深度昏迷状态。亦有表现为狂躁不安、惊厥和神经错乱等。脑膜刺激征是本病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头痛及呕吐症状常见 3.瘫痪以发生于颈部、肩胛肌和上肢肌肉为主,其次为偏瘫和下肢瘫痪,颅神经瘫痪不多见;发生在颈部或肩胛肌时出现本病特有的头部下垂症状;瘫痪一般经23周后逐渐恢复,约半数出现肌肉萎缩4.本病病程长短不一,一般约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后症状逐渐消失,但瘫痪仍可继续存在,15,【临床分型】,1 轻度森林脑炎:突然起病,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多在一周内恢复正常;血清特异性抗体IgM或IgG阳性 2 中度森林脑炎:前述表现加重,并出现颈项强直及阳性Kernig征、Brudzinski征等脑膜刺激征 3 重度森林脑炎:上述表现加重,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颈肩部或肢体肌肉迟缓性瘫痪;b)吞咽困难;c)语言障碍;d)意识障碍或惊厥;e)呼吸衰竭,16,【辅助检查】1 血常规一般正常,白细胞偶可见偏低。肝功能异常多见。AST 及ALT升高为主2 脑脊液 压力稍高,细胞计数一般0.2109以下,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正常3 血清免疫荧光检测:血清效价1:20或以上阳性可临床确诊4 病毒分离:病初以血清与脑脊液分离病毒,但阳性率低,死后可取脑组织分离病毒,17,【诊断】1 明确的蜱叮咬史或疫区暴露史2 典型的临床表现3 查体可无阳性体征或有脑膜刺激征、颈部肌肉瘫痪(特征性表现)、单肢瘫、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4 脑脊液检查符合一般的病毒性感染脑脊液特点5 血清免疫荧光检测:血清效价1:20或以上阳性可确诊,18,【治疗】(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护理、降温、止痉以及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等以及常规抗病毒治疗(二)免疫疗法 1 血清疗法 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森林脑炎恢复期病人的血清2040ml肌注2 人血免疫丙种球蛋白2.5g/次,6-8小时一次,至体温降至38以下停用3 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均可酌情采用。,19,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0,森林脑炎的预防措施,1、一旦被蜱虫叮咬皮肤时,千万不可用手强行拔除。正确的方法是,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同时,赶紧就医2、蜱虫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如发生此现象建议去医院取出蜱虫头部。3、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4、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用驱避剂喷涂衣服。防止蜱叮咬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5、每年3月份应对入林人员普遍进行预防接种注射森林脑炎疫苗,21,22,谢 谢!,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