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运动功能评定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4064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1,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偏瘫是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可见于脑卒中、脑外伤等多种疾病和外伤。,2,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点:,1.交叉支配 2.倒置安排 3.运动的精细水平与机能代表区大小的关系 肌运动愈精细复杂,其机能代表区愈大。 4.运动柱(motor column),3,运动柱,4,周围性瘫痪与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又称迟缓性瘫痪或软瘫,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肌萎缩出现早而且明显。其瘫痪的恢复过程是肌力不断改善的量变过程。随着肌力的增强,其功能活动也随之改善。下中枢性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表现为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肌群间协调异常,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等,久后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5,二、姿势反射,姿势反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肌张力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这些反射活动总称为姿势反射。分为静位性反射和平衡运动反射。,6,(一)静位性反射 主要由迷路、颈肌和关节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引起,当头部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可以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静位性反射主要包括: 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等,7,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被动将头部转向一侧,则颜面侧上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屈曲。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被动前屈头部,则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被动后屈头部,则上肢伸展下肢屈曲。,8,紧张性迷路反射 指由于头在空间位置不同,致使内耳的传入冲动变化,而调整躯体肌紧张性的反射。 该反射中枢主要是前庭核。 仰卧位时全身伸肌紧张性增高,俯卧位时全身屈肌紧张性增高。 偏瘫患者早期不提倡仰卧位。,9,(二)平衡运动性反射,平衡运动性反射由调整反应(翻正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应及平衡反应等一系列的反射组成。平衡运动性反射的作用是使机体恢复头及身体在运动时的正常位置。,10,中枢性瘫痪的表现: 阳性体征: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异常姿势反射 阴性体征:翻正反射、平衡反应消失,正常运动模式丧失康复治疗目标: 消除阳性体征,诱发阴性体征,11,三、联合反应和运动,(一)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 对称性和不对称性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的影响,12,联合反应,对称性联合反应:左右侧表现为相同运动模式 相反性联合反应:左右侧表现不同运动模式,13,对侧性联合反应:A上肢(对称性): 健肢的屈曲 患肢的屈曲, 健肢的伸直 患肢的伸直。B下肢: 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对称性 健肢的内收、患肢的内收(和内旋) 健肢的外展 患肢的外展(和外旋) 屈伸相反性, 健肢的屈曲 患肢的 伸展, 健肢的伸展 患肢的屈曲。 同侧性联合反应: 主要是同类(对称性), 上肢的屈曲 下肢的屈曲, 下肢的伸直 上肢的伸直,14,偏瘫软瘫期可以利用联合反应诱发患者的肌张力。,15,(二)联合运动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是正常人随意运动时出现的正常的、无意识的姿势调整,可改善该随意运动的完成质量。,16,四、共同运动,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患肢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活动。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粗大运动,是脊髓中支配屈肌的神经元和支配伸肌的神经元之间的交互抑制关系失衡的表现。,17,基本的共同运动类型,18,共同运动包括了随意性和不随意性两个方面。共同运动的影响,19,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低级的反应及运动形式。正常人,由于高位中枢对脊髓有抑制作用而被掩盖。在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的抑制力和对运动的控制力丧失时,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表现出来。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是中枢性瘫痪的特征性表现之一。,20,牵张反射 (stretch reflex):,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收缩的反射 牵张反射包括:(1)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快速叩击肌腱引起肌肉收缩。 (2)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重力牵拉引起肌肉抵抗性持续性收缩。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肌梭和腱器官。,21,五、痉挛模式与特定姿势,脑血管意外典型偏瘫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下肢伸肌痉挛模式,22,典型的痉挛模式部位 表 现 模 式 头部 旋转并向患侧屈曲面向健侧 上肢 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 屈曲伴前臂旋后(可有旋前) 腕关节 屈曲并向尺侧偏斜 手指 屈曲内收 躯干 患侧骨盆旋后上提 髋关节 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 伸展 足 跖屈、内翻,足趾屈曲、内收,23,脑损伤痉挛特点:,速度依赖 体位改变、活动时引发和加重 牵涉一组肌群而非单个肌群:伸肌或屈肌 常伴随腱反射亢进、阵挛、病理反射阳性 诱发因素:精神紧张、用力、便秘、排尿困难、疼痛、失眠、压疮、感染,24,肌痉挛对功能的不利影响:,关节活动受限:肩半脱位、足下垂 影响肌肉的主动收缩用力 精细协调运动困难 姿势异常 平衡、控制障碍 步态异常(偏瘫步态) ADL受限 继发损伤:肌肉损伤、挛缩畸形、疼痛、骨折 误用综合征(上肢挎篮,画圈步态) 心理障碍,25,肌痉挛的好处:,减轻肌萎缩 有利于下肢承重 防止下肢水肿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骨质疏松,26,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中枢性瘫痪: (质变) 运动模式异常(共同运动、联合反应) 姿势反射异常(紧张性颈反射、腰反射、迷路反射、典型痉挛模式) 病理反射 周围性瘫痪:肌力减退(量变),27,偏瘫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评价法 上田敏法 FuglMeyer评价法 Bobath评价法 其他,28,一、Brunnstrom 偏瘫六阶段分级法,初期的“休克”状态;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在II级出现常持续存在而不完全消失,III级时完成,以后逐渐减弱;IV级时开始向部分关节的分离运动过渡;V级时基本完成各关节的分离运动;VI级则分离运动的协调性大致正常,速度也逐步正常化,大致恢复到或接近原来正常的水平。 其总的变化趋势,抛物线的图形具代表性。,29,中枢性瘫痪的恢复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根据Brunnstrom对偏瘫的6级分期来分析其恢复过程中各方面异常的发生、变化情况,以第III级为“中期”。,30,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31,32,二、上田敏评定法,上田敏以Brunnstrom评价法为基础设计了十二级评价法。Brunnstrom、VI级分别相当于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的0、(1、2)、(3、4、5、6)、(7、8)、(9、10、11)、12级。,33,34,35,36,37,38,三、Fugl-Meyer 评定法,瑞典学者Fugl-Meyer主要根据Brunnstrom的观点,设计了定量化的Fugl-Meyer评价法并于1975年发表,该量表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偏瘫的评测。 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和疼痛五项,共113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分为三级,分别计0分、1分和2分,总分为226分,其中运动功能积分为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关节活动度44分,疼痛44分。大量的应用研究显示Fugl-Meyer评价法敏感、可靠,目前已成为应用最多的评价方法。,39,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40,41,42,43,44,45,46,47,48,49,50,平衡功能评测,51,52,四肢感觉评测,53,关节活动度和感觉评测,54,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表2-7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级别 评 定 标 准 0级 无肌张力的增加 1级 肌张力略增加: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末呈现最小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 住,继续活动呈现最小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在通过关节活动大部分范围时出现, 但仍能较容易被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55,五、偏瘫手的功能评定,实用手(functional hand)是指虽然上肢和手有功能障碍,但患手单独或与另一只手配合,保持着实用的功能。 辅助手(assistive hand)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的功能不充分,但保持着辅助另一只手的能力。 废用手(nonfunctional hand)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使患手丧失了单独或辅助另一只手的功能。,56,1. 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之一实用手: 右(利手):能写出能读的字;进餐时能较正常地使用筷、匙、刀、叉。 左:进餐时不集中注意力也能端端正正地拿住饭碗。辅助手:运用上达不到实用手的水平,但靠自身力量能抓东西、固定物品和释放。,57,不完全残废手:达不到上述两者的水平,但有下述可能: 可用伸不开手的拳头压住桌上的物品,如压住纸让健手写字或压住菜让健手切等; 能用手将放在腹部前方桌子上的物品拨向腹部,并将之固定在患手和腹部之间; 被动掰开伸不开手指的患手,在其中塞入东西能持住。 完全残废手:自动、被动动作完全无效。,58,2. 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之二 患者按规定逐项完成以下5个动作: 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钮扣。,59,根据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手的能力级别,包括废用手、辅助手C、辅助手B、辅助手A、实用手B、实用手A六个能力水平。,60,六、肩关节半脱位的评定,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简称GHS),又称不整齐肩(Malaligned shoulder),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GHS可能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61,(一) 肩关节半脱位的机制,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的球窝关节。关于盂小而浅,肱骨头呈半球形,面积为关节盂的34倍,约2/3的肱骨头位于肩关节窝之外,这虽然有利于肩关节做各个方向的、全关节活动度的运动,但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丧失的稳定性由周围肌组织、关节囊及韧带部分地给予补偿。,62,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致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 以三角肌,尤其是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驰、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在软瘫期关节囊及韧带(以及肌肉内结缔组织)是保持肩关节于正常位置的唯一组织。在本期半脱位多发生在病后第4周左右患者坐起活动后。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63,(二)肩关节半脱位的诊断与评价,肩关节半脱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与方法,目前临床上多用触诊法、研究多用放射学方法。 1临床方法 (1)触诊法:患者取静态坐位,双上肢自然地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来表示脱位的程度。诊断标准为半横指或一横指。本方法灵敏度差。 (2)人体测量学方法:用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但上述解剖学标志准确地确定困难,且受人体测量学参数(如双侧肱骨长度有差异)的影响,易产生误差。需同时测两侧以进行比较。,64,2放射学方法 (1)二维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垂于体侧,以45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线间的垂直距离,做为脱位的程度。 (2)三维法:患者坐在特制的转椅上,以0和45投射角投射X线,所得数据资料经计算机处理,从而确定肱骨头相对于关节盂的真实空间位置。本方法可信度及准确性高,但设备昂贵,检查及分析较复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困难。,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