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八)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26888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八)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八)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八)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检测(八)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2019徐州一中检测)希腊哲学史中写道:“(城邦)一旦制定了法律,它就作为共同条例公之于众,平等地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的人。它又是城邦一致协议而规定的,以此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这表明古希腊法律()A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B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C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解析:选A古希腊法律对每个公民生活的规范,反映出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故A项正确。2(2019常熟期中)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A实行分区选举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D发放公民“观剧津贴”解析:选A实行分区选举制度打破了部落的界限,有利于民主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陪审法庭、财产等级制度、发放公民“观剧津贴”均与此俗语流行无关联。3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解析:选B材料中强调的是雅典公民通过谈话、论辩和说服等方式参与政事讨论,说明当时雅典公民积极参政议政,B项正确;材料说明具有谈话、论辩和说服能力更容易成功,不是必须能言善辩,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处于发展、鼎盛期,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积极参政议政,不是内乱引发思想纷争,D项错误。4(2019南京调研)“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公民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解析:选B材料指的是以地域代替血缘的改革,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B项正确。5(2019南通一模)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载:“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治改革,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以平民为主、包括部分贵族在内的人民主权已成定局。”这里的“他”()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向公民开放一切官职解析:选B题干中“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推知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他”就是克利斯提尼,故B项正确;建立公民陪审法庭,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度,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在整个雅典民主时期,从来没有向公民开放一切官职,在伯利克里时期也只是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故D项错误。6(2019海安中学月考)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某机构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其成员由抽签选出,每日在雅典城中的大会堂内召开会议,除了节日及凶兆日子外,会议皆会举行。这一机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解析:选B根据题干“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每日在雅典城中的大会堂内召开会议”等信息可知是五百人议事会,排除A项,B项正确。陪审法庭是司法机关,而不是行政机关,排除C项。十将军委员会是最高的军事机构,而不是行政机关,排除D项。7(2019启东中学月考)“在梭伦、克利斯提尼等执政时,老百姓的权利虽有增加,但由于出席陪审团没有报酬,让有钱的人在法庭占尽优势。”据此,伯里克利推行的津贴措施()A培育了选民的心智 B防止了贵族的专权C损害了公民的品格 D扩张了平民的权利解析:选D伯里克利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与材料中克服“让有钱的人在法庭占尽优势”的现象相符,故D项正确。8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定为1/12,10年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A依据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C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D通过万民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解析:选C材料说明了古罗马是在不断地调整借贷关系,不断的完善公民法,故C项正确;公元前449年罗马已经诞生了成文法,用成文法调整社会关系,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变化,不是原则,B项错误;万民法是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使用的法律,D项错误。9(2019海门调研)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主要有三点:一是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二是“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三是“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维护了私有财产B维护了罗马帝国境内平民的利益C实现了社会平等D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解析:选D十二铜表法主要的三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没有涉及维护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D项正确;维护了罗马帝国境内平民的利益的是万民法,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无法实现社会平等,故C项错误。10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A限制贵族特权 B蕴含私权观念C保护平民利益 D维护奴隶制度解析:选B材料表明债务人对债权人有还债的义务,如不按期履行,则债权人有题中材料所提及的权利,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十二铜表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正确。11(2019海安中学月考)“无论是为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罗马当局()A完善习惯法 B发展万民法C颁布成文法 D固守公民法解析:选B材料中“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是指罗马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外国人的权益,由此可知此时罗马帝国尚未完全将外国公民和本国公民一视同仁,故要发展万民法,以应对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故B项正确。12罗马打开了地中海世界的大门后,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法律纠纷经常发生。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审理异邦人之间、异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此后的罗马共和国()A异邦人的贸易纠纷受万民法调解B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区别不复存在C居民在罗马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D异邦人普遍享有了罗马的公民权解析:选A根据设问“此后的罗马共和国”,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异邦人的贸易纠纷时受万民法调解,故A项正确;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区别不复存在要到公元3世纪,故B项错误;公民法保护的是罗马公民,不是居民,故C项错误;异邦人不是罗马公民,不享有罗马公民权,故D项错误。13学术界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B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C罗马法很好维护了平民利益D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是不正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罗马法的内容,并不是罗马法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的作用,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故D项正确。14(2019江苏名校调研)“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材料蕴含的罗马法基本理念是()A小国寡民 B自由平等C公平正义 D独立自主解析:选B由材料“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可见罗马法的目的是保证人类的自由平等权利,故选B项。15(2019宿迁中学调研)世界文明史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A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 B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C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 D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解析:选A“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说明罗马法最大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A项正确;B项中保护特权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D项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8扬州中学质检)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如果抛开其中的专制主义等不良成分,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摘编自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材料二罗马人在公元前449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随着罗马人的征服,立法者们创建了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适用于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他们建立起一些原则,即被告在被定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允许法官废弃那些不公平的法律条款。罗马法有助于帝国内分散的地区一体化,罗马法律的原则直到帝国消失之后的漫长时间里,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法家的治理主张。(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分类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6分)(3)据上述材料,归纳先秦法家与罗马法在“正义”标准和民众“权利”上的差异。(5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三句话分别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第(3)问,法家有“崇公抑私”的观念,而罗马法“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法家思想“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而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众权利。答案:(1)主张:提倡变革(或主张变法);依法治理(或按法律规则办事、以法治替代礼治);强化专制(或专制主义);崇国抑民(或富国抑民、强国弱民)。(2)分类:习惯法与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价值:协调各方利益;保护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系帝国统治;影响后世治理。(3)正义:先秦法家主张“大公无私”或“崇公抑私”;罗马法则主张“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权利:先秦法家侵吞民众权益;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众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