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头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1992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8.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解头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局解头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局解头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头 部,第一节 概 述 由颅部与面部组成。 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 血液回流:经颈内、外静脉心。 淋巴:直接或间接注入颈深淋巴结。 神经:主要是脑神经。,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一、境界与分区,1、境界:,借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分区:,借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的连线,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二、表面解剖,体表标志,1、眉弓2、眶上切迹(或孔)3、眶上孔4、颏孔,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翼点6、颧弓7、乳突8、枕外隆凸,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体表投影,1下水平线:通过眶下缘与外耳门上缘的线。2上水平线:经过眶上缘,与下水平线平行的线。3矢状线:从鼻根沿颅顶正中线到枕外隆凸的弧线。4前垂直线:通过颧弓中点的垂线。5中垂直线:经髁突中点的垂线。6后垂直线:经过乳突根后缘的垂线。,为了描述脑膜中动脉和大脑背外侧面的主要沟回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通常先确定6条标志线:,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1、脑膜中动脉的投影,2、中央沟的投影,3、中央前、后回 的投影,4、外侧沟的投影,5、大脑下缘的投影,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二节 面 部,可划分为眶区、鼻区、口区和面侧区。,面侧区:介于颧弓、鼻唇沟、下颌骨下缘 与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之间的区域。,本节主要叙述面部浅层结构、腮腺咬肌区 和面部的部分间隙。,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一、面部浅层结构,皮肤与浅筋膜,1、皮肤:薄而柔软,富弹性,睑部最薄。 富含皮脂腺、汗腺和毛囊。 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部位。 表面有不同走向的皮纹。 故面部皮肤切口方向应尽可能与皮 纹一致。,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 颊脂体:在颊肌表面及其与咬肌之间的 脂肪团块。 睑部皮下组织少而疏松,水肿在此部 显现最早。 内有表情肌以及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等 穿行。,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由于血供丰富,故面部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亦较强,但创伤时出血较多。面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借多条途径相交通,因此面部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面部的小动脉有丰富的血管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分布,反应灵敏,当情绪激动或急某些疾病时,面部的色泽也随之变化。,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面肌:属于皮肌,薄而纤细。,起自面颅诸骨或筋膜,止于皮肤, 使面部呈现各种表情,又称表情肌。,由面神经支配,面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血管、淋巴及神经,1、血管:A面动脉;V面静脉。,面动脉,a.起始及走行,b.“搏动点”: 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面动脉各分支之间及其与对侧动脉间有广泛的吻合。 故切断一侧面动脉并不防碍面部的血液供应。,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面静脉,a.起始及走行: 起始于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下行,,向外下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于舌骨大角高度注入颈内静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面静脉,b.与海绵窦的交通: 眼静脉海绵窦。 面深静脉、翼静脉丛 等海绵窦。,c.特点: 在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通常无静脉瓣,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当面部感染时,可循上述交通途径蔓延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d.“危险三角”:临床上将两侧口角至鼻根 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称之。,为什么?,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淋巴 淋巴管非常丰富,常吻合成网,通常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3、神经:三叉神经分布于面部的感觉 面神经支配面肌运动,三叉神经:,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面神经:,临床上颌下区手术时,可选用于下颌骨下缘1.52cm处与其平行的切口,以免损伤下颌缘支。,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二、面侧区,面侧区:介于颧弓、鼻唇沟、下颌骨下缘 与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之间的区域。,腮腺咬肌区,1.境界: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 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 前界为咬肌前缘, 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 肌上部的前缘。,何谓下颌后窝?,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内容,腮腺咬肌筋膜: 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融合,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腮腺鞘的特点:,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间隔伸入腺体,分隔腮腺为许多小叶。因此腮腺化脓时可形成多个散在小脓肿,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个脓腔。,浅层致密,深层薄弱且不完整,腮腺化脓时,脓肿不易穿透浅层,而穿入深部,形成咽旁脓肿或穿向颈部。,由于腮腺有致密的筋膜鞘包裹,炎症时常引起剧痛。,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腮腺,腮腺位置和形态,a.形态:呈不规则的楔形,底向外,尖向内,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通常以下颌支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为界,将腮腺分为浅、深两部,,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浅部向前延伸,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b.位置:外耳道前下方上缘邻近颧弓、外耳道和 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 颞下颌关节, 的后缘,下缘平下颌角, 后邻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 上部的前缘,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腮腺管,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 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 对处的颊粘膜上。 开口处粘膜隆起,称腮腺乳头,可经此乳头插管,进行腮腺管照影。 腮腺管的体表投影: 相当于自鼻翼与口角门的中点至耳屏门切迹连线的中1/3段。,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腮腺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和腺实质内。,浅淋巴结引流耳廓、颅顶前部和面上部的淋巴。 深淋巴结收集外耳道、中耳、鼻、腭和颊深部的淋巴。均注入颈外侧淋巴结。,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穿经腮腺的结构(血管和神经),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 颞浅静脉、耳颞神经。横行的有: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 面横静脉、面神经的分支,“五纵五横”,上述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a.面神经:在颅外分为三段:,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 面神经的五组分支,支配面肌。,第二段:为腮腺内段。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在病变时二者常紧密粘连,术中分离较为困难。腮腺肿瘤可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第一段: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 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处进行。,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a.面神经:在颅外分为三段:,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b.下颔后静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c.颈外动脉,至下颌颈平面分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两个终支。,颞浅动脉在腮腺深面发出面横动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d.耳颞神经,当耳颞神经因腮腺肿胀或受肿瘤压迫时,可引起由颞区向颅顶部放射的剧痛。,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e.毗邻腮腺的结构,“腮腺床”:位于腮腺的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舌咽N、迷走N、副N及舌下N共同形成。,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f.咬肌,起自颧弓下缘及其深面,止于下颌支外侧面和咬肌粗隆。该肌的后上部为腮腺所覆盖,表面覆以咬肌筋膜,浅面有面横动脉、腮腺管、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横过。,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面侧深区,1境界:是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的腔隙。,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通过。,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内容:,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通过。,翼内、外肌,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翼静脉丛,是位于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的静脉丛。,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上颌动脉: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又称下颌段,自起点至翼外肌下缘。 其主要分支有:下牙槽动脉 脑膜中动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二段:又称翼肌段,位于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 分支至翼内、外肌、咬肌和颞肌,另发出颊动脉与颊神经伴行,分布于颊肌及颊粘膜。,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三段:又称翼腭窝段,位于翼腭窝内,主要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下颌神经: 是三叉神经最大的分支,为混合性, 自卵圆孔出颅进入颞下窝分为数支。,发出的运动支 支配咀嚼肌,四个感觉支:1)颊神经 2)耳颞神经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三、面部的间隙,面部的间隙:指位于颅底与上、下颌骨之 间,是散在于骨、肌肉与筋 膜之间的间隙,彼此相通。,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 感染可沿间隙扩散,1咬肌间隙、2.翼下颌间隙,主要叙述以下两个间隙,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狭隙。,1咬肌间隙,咬 肌,咬肌间隙,下 颌 支,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此间隙下部前邻下颌第三磨牙,后邻腮腺。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咬 肌,咬肌间隙,下 颌 支,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以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同名动、静脉通过。,下牙槽神经阻滞,即将麻 药注射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咬 肌,咬肌间隙,下 颌 支,翼内肌,翼下颌间隙,临床要点,眼肌的运动检查;内下方查上斜肌、内上方查上斜肌。眶底爆裂骨折;斜视。颞下颌关节脱位。三叉神经痛。面肌瘫痪。唇裂。最好出生两个月做手术。腮腺和面神经的损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三节 颅 部,由颅顶、颅底、颅腔及其内容物等组成。,颅顶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颅底有内、外面之分。,主要叙述颅顶和颅底内面。,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一、颅 顶,额顶枕区,1.境界,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层次:,由浅入深可分5层。,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颅骨外膜,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头皮额顶枕区软组织浅部的皮肤、 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常被 合称“头皮”。,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1)皮肤:厚而致密,有两个显著特点:,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 为疖肿或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易致出血,但 创口愈合较快。,(2)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 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 帽状腱膜紧密相连,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 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小格内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小格内的血管,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分为前、后两组。,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分为前、后两组。,两动脉均为眼动脉的终支;伴行静脉末端汇合成为内眦静脉;同名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的分支。,枕A为颈外动脉的分支;枕V汇入颈外静脉;枕大N来自第2颈神经的后支。,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由于颅顶的神经分布互相重叠,故在局部麻醉时,如仅阻滞一支神经,常得不到满意效果,而需扩大神经阻滞的范围。,颅顶血管和神经的行径和分布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颅顶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外动脉,其分支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吻合,所以头皮大面积撕裂时,也不易缺血坏死。,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由于血管和神经从颅周围向颅顶走行,在行头皮单纯切开时,应采取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如开颅手术作皮瓣时,皮瓣的蒂应在下方,以保留蒂内血管和神经的主干,并有利于皮瓣的成活及保留感觉功能。,颅顶血管和神经的行径和分布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3)帽状腱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额肌的枕腹两侧续于颞浅筋膜,头皮损伤;头皮擦伤、挫伤、裂伤、撕脱伤、头皮血肿(皮下、骨膜、帽状腱膜下)。,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此层又称腱膜下间隙,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头皮撕脱伤也多沿此层分离。,此隙范围较广,移动性大,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开颅时可经此间隙将皮瓣游离后翻起,,若此层内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此间隙内有静脉网,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故临床上常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颅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与颅骨表面疏松相连,易于剥离。,与颅缝处紧密结合,不易分开。,故骨膜下感染或血肿,常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内。,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二)颞区:位于颅顶的两侧,1境界:,介于上颞线与颧弓上缘之间。,2层次:,皮肤颞浅筋膜颞筋膜颞肌颅骨外膜,由浅入深为:,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l)皮肤:移动性较大,手术时无论选择纵行或横行切口,均易缝合,愈合后的瘢痕亦不明显。,(2)浅筋膜:所含脂肪组织较少,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耳前有颞浅A、V和耳颞N。耳后有耳后A、V和枕小N。,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3)颞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深、浅两层,浅层附着于颧弓的外面,深层附着手颧弓的内面。,(4)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和颞筋膜有保护脑膜和脑组织的作用,故开颅减压术常采用颞区入路。,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较薄,紧贴于颞骨表面,因而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骨膜与 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并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 再向前则与面的颊脂体相连续。因此,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 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颞筋膜下 疏松结缔组织中。,(5)骨膜:,临床要点,头皮撕裂;出血量大、急,故压迫或缝合止血。帽状腱膜创伤常由钝器打击,像割开的伤口,是枕额肌拉力导致而成。头皮损伤止血。用领带、鞋带、绳子环绕耳和眉的上方系紧,用钢笔、铅笔、棍子插进带子襻内并旋转,可压迫止血。头皮感染。,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二、 颅底内面,颅 前 窝,颅 后 窝,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颅前窝,颅 前 窝,眶板,眶板,颅前窝骨折涉及筛板时,常伴有脑膜和鼻腔顶部粘膜撕裂,引起鼻衄和脑脊液外漏,并伤及嗅神经导致嗅觉丧失;骨折线经过眶板时,可见结膜下或眶内出血。“熊猫眼 ”,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颅中窝,可区分为:一个中央部 (鞢鞍区)两个外侧部。,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1蝶鞍区:,位于蝶骨体上面,,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主要的结构有垂体、垂体窝、两侧的海绵窦。,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垂体与垂体窝,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漏斗穿过鞍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垂体肿瘤可突入第三脑室,发生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垂体窝,顶:鞍隔底:与蝶窦相邻前方:鞍结节后方:鞍背两侧:海绵窦,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垂体窝,a.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隔,,鞍隔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人颅的视神经。,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隔的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b. 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垂体病变时,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c. 前方为鞍结节,d. 后方为鞍背,,垂体肿瘤时,两处的骨质可因受压而变薄,甚至出现骨质破坏现象。,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e.两侧为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瘀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 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两侧海绵窦经鞍隔前、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到对侧。,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外侧壁:III、IV、V1、V2 内侧壁:与垂体相邻 窦腔内:颈内动脉、VI,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症状】眼眶额部疼痛、麻术,复视,上睑下垂。 【主要体征】 一侧第脑神经第1、2支区域的感觉障碍,第、第 和第脑神经部分或完全麻痹引起的眼运动障碍,上睑下垂,瞳孔散大,角膜知觉减退,眼球突出等。 【病因】颈动脉海绵窦瘘、海绵窦血栓、眶内肿瘤等,海绵窦血栓形成或血栓性海绵窦炎常继发于头面部疖肿或败血症,炎症时眼球突出更加明显。可有视力下降及视神经改变。,海绵窦眶上裂综合征,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颅中窝外侧部:,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辨认: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鼓室盖 三叉神经压迹 破裂孔 颈动脉沟,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颅中窝外侧部:,眶上裂:内有动眼N、滑车N、展N、眼N及眼上V穿行。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上颌N、下颌N及脑膜中A通过。鼓室盖:薄层骨质构成,下邻中耳鼓室。 三叉神经压迹:三叉神经节在此处在。破裂孔:颈内A从此入颅。,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颅后窝:,容纳小脑、脑桥 和延髓。,颅 后 窝,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枕骨大孔:延髓、椎A、副N的脊髓根舌下神经管:舌下N内耳门:、迷路A、V颈静脉孔:、颈内静脉,临床要点,颅骨骨折;颅盖和颅底骨折,颅盖X线可见骨折线呈线状和星形放射。切线位显示凹陷骨折的深度。颅底CT可明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脑损伤;脑震荡,腰穿或CT和脑血流变(局部脑血流减少,呈放射性稀疏改变)。脑挫裂伤,CT能确定脑损伤的部位及性质,分低密度(多在白质)和高低密度混杂,挫裂伤区呈点片状高密度区。脑干损伤,CT扫描,病变部位呈点片状高密度区,脑池受压改变。产钳分娩与面神经损伤。颅内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腔出血(大脑上静脉入上矢状窦处撕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动脉环的破裂)、脑内出血。CT为主要手段,MRI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有特殊的价值。,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临床要点,脑血管病变;脑动脉瘤,CT可显示较大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有无改变及血肿,MRI能明确动脉瘤大小和瘤周情况及瘤内血栓,但不能代替脑血管造影。脑出血(CT、MRI、血管造影)。脑脓肿;X线可显示颅压高,骨质变化,钙化,松果体向对侧移动,也可见气液面。CT有高密度包绕。MRI可显示早期坏死和水肿,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李浩旭 2009年8月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