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2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7876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2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2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2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基础巩固1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的蝗虫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水稻杂交实验答案:C2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下列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答案:D3右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的每个细胞中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其上的基因的行为一致C.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一一对应D.以上说法均正确解析:细胞中的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外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答案:B5下列哪项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为9331的遗传现象?()答案:C6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自由组合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析: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答案:D7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A.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答案:C8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解析:A和a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对应的基因,则雄果蝇不含有等位基因,无所谓等位基因分离的问题,排除A、B。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答案:C9已知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下图表示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的细胞叫。(2)若图示的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眼,请在图中标出眼色基因。该果蝇的基因型为。(3)如果图示的果蝇为红眼,图中的a与一只红眼果蝇的卵细胞结合产生了一只白眼果蝇,则该白眼果蝇的性别是。若b也与该红眼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则发育成的果蝇表现型为。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2)如右图XAY(3)雄性红眼雄果蝇或白眼雄果蝇10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研究材料的原因是。(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3)已知果蝇的红眼(A)和白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答案:(1)培养周期短,容易饲养,成本低;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某些相对性状区分明显等(2)8(3)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力提升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由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交配,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推知红眼对白眼是显性;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有关,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和性别不是自由组合,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自由组合。答案:C2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基因控制白色。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解析:先写出亲代基因型。红眼雌果蝇:XWXW或XWXw,红眼雄果蝇:XWY。若XWXWXWY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若XWXwXWYXWXW(红眼雌果蝇)、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可见,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白眼雌果蝇。答案:D3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决定了基因的行为变化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不变C.减数分裂结束时,子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D.在间期,染色体的复制使细胞核中的基因数目加倍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才发生分裂,使染色单体分开。答案:B4右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性染色体情况来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解析:图中7为X染色体,8为Y染色体,因此,只从性染色体情况看,该果蝇能形成X、Y两种配子;e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雄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在雌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A、a与B、b之间不能自由组合;只考虑3、4与7、8两对同源染色体时,二者为非同源染色体,其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故能产生四种配子。答案:D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都能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都能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数目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答案:B6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F1全是高茎。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高茎和矮茎,其比为787277,出现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B.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C.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解析:F1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31。答案:D7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aaBB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21,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是()解析: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21,符合分离定律中单杂合子自交的比例,因此A、a与B、b是连锁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从三种基因型可以看出A与b、a与B始终在一起,因此推知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D8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刚毛与卷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表现型比例及雄果蝇表现型比例如右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2)控制直刚毛与卷刚毛的基因位于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3)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刚毛的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答案:(1)BXD、bY或bXD、BY(2)X染色体直刚毛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出现,而卷刚毛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3)1/3159根据遗传的基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萨顿发现,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由此,他提出的假说是。(2)摩尔根怀疑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及萨顿假说。为此,他以果蝇为材料进行了著名的遗传学实验,结果他发现果蝇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与X染色体的关系是的,这恰好证明了萨顿假说。(3)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直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与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aaAa),假如用该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交配得到如下结果:F1中,雌果蝇全为,雄果蝇全为,则假说成立。但事实上,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此现象最合理的假说是。(4)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验证你的假设是正确的(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分别用A、a表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取雌果蝇与雄果蝇交配,如果后代中,且比例为,则假说正确。答案:(1)基因在染色体上(2)平行(3)卷刚毛直刚毛控制卷刚毛性状的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4)卷刚毛直刚毛雌性个体全为直刚毛,雄性个体全为卷刚毛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