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南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3993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南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阜南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阜南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南县2018级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教学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材料反映出周王朝推行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说明分封的主体是王族,C正确;A是原始社会末期首领继承制度;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材料未涉及;D是秦朝时期政治制度。故排除ABD。2.史记载:“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即秦始皇51岁就去世了。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指出,秦始皇没有活到51岁,这里的“五”应该是“立”,但是没有找到证据。而今,“在日本高山寺所藏的抄本中,这个词就是立,这样就找到版本的依据,再加上一些旁证的材料,我们就把这个错误改了。”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 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甄别、考证B. 史记中存在史实错误,不能作为史料C. 没有版本依据,无法确定史实方面的正误D. 历史学科实际上是考证史料正误的一门学科【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对于“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的史料进行了解读,利用日本的史料进行旁证,体现出史料研究的复杂性,史记属于第二手史料,使用的时候要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A正确;史记属于二手史料,可以作为史料印证,B错误;材料中论述是史料相互印证,不是无法确定史实方面的正误,C错误;历史学科不仅仅是考证史料正误的一门学科,D错误。【点睛】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在历史资料研究中,不管是文字还是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高考中常出现的诗歌、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3.杨敞传记载:“昌邑王征即位,淫乱,大将军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王更立,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丞相杨敞,公元前74年在位),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唯唯而已。”这一记载体现的事实是A. 西汉后期,察举制推荐失误B. 西汉前期丞相有相当大权力C. 汉武帝后,丞相决策权受限D. 东汉前期,中央监察权削弱【答案】C【解析】【详解】汉代的丞相具有一定的行政决策权,材料中“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唯唯而已”说明丞相对于裁决犹豫不决,说明当时丞相决策权受限,C正确;材料不是论述察举制弊端问题,A错误;材料中说明丞相权力的限制,B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监察权的削弱,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依据材料“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唯唯而已”并结合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可知丞相权力被削夺。4.元史百官志记载:“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但后来“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代的这一变化体现了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B. 行省不是一个常设的地方机构C. 元朝地方力量因战争得到加强D. 行省权力的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说明元代行省在权力和事务方面和元朝初期相比大大提升,体现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A正确;行省是中央派往地方的常设机构,B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是因为战争导致地方力量增强,C错误;行省是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威胁到中央集权,D错误。【点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个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体现在决策方式上,中央集权体现在管理方式上。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三大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选官趋势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5.明成祖在位时,内阁大学士设立并成为职官。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宋元中书省的气象。但内阁显然与中书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主要体现在A. 机构的性质B. 权力的大小C. 官吏的来源D. 官员的品级【答案】A【解析】【详解】虽然内阁和宰相权力比较接近,但是宰相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中枢机构,没有决策权,二者性质截然不同,A正确;二者权力大小并非主要区别,B错误;官吏的来源和官员的级别也不是二者最主要区别,C和D项错误。【点睛】6.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图1(汉)坐而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A. 生活习惯的变化B. 封建制度的完善C. 社会文明的进步D. 君主权力的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君臣礼仪从图一的坐而论道到图二的站议时政,再到图三的跪受笔录,可以看出皇帝的地位越来越高,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君主集权的强化,D正确;生活习惯的变化不是材料中反映的实质问题,A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君臣关系,不是封建制度变化,B错误;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材料中主旨信息不符合,C错误。7.乾隆时期,清政府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但甲午战后,清政府积极加入国际公约,如1896年加入航海避碰章程,1904年加入红十字公约。这一变化表明晚清时期A. 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B. 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观念C. 传统外交观念发生转变D. 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乾隆时期天朝上国思想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积极加入国际公约,体现出传统外交观念发生转变,C正确;晚清中国国际地位较为低下,并不是提高,A错误;清政府并没有放弃天朝上国思想,B错误;材料中论述的不是民族意识问题,D错误。8.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中国近代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的发动国家是A. 美国B. 日本C. 法国D. 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侵略是从海上开始进攻广东,属于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的发动国家,D正确;美国、法国侵略中国时间晚于英国,A和C项错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间也晚于英国,B错误。9.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开始于1851年,考试题目出自圣经,不考儒家经典。1861年,将中国古代典籍纳入考试内容。洪仁玕主政时期,孔子在太平天国有了一席之地。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政权B. 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 反孔遭到儒生的强烈抵制D. 资政新篇未真正实行【答案】A【解析】【详解】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组织,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儒家思想重新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原先的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政权,A正确;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的原因并不是儒生的反对,C错误;资政新篇未真正实行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D错误。10.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B正确;戊戌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是推翻了君主专制,A错误;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是批判儒家思想,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C错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与推翻君主制无关,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点睛】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1.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都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B.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C. 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D. 发起者都是先进知识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公车上书”是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引起,五四运动是针对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而引起,A正确;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B正确;五四运动的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公车上书”仅限于知识分子,C错误,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和“公车上书”都是知识分子发动,D正确。12.下面日记最可能写于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预备立宪”时期C.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D. 辛亥革命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图片中“风气大转移”“立宪”“议院”可知是预备立宪时期。B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主要是反对清政府,A错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戊戌变法没有涉及“立宪”“议院”,C错误;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是推翻清王朝,与材料中“诏旨”不符合,D错误。【点睛】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13.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A. 反映国民党肯定社会主义制度B. 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相似之处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 表明国民党放弃西方现代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间地位之平等”可知是国民党一大时期新三民主义思想相符,与中共民主革命有相似之处,B正确;国民党当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不可能肯定社会主义制度,A错误;此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不是抗日战争时期,C错误;国民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没放弃西方现代化思想,D错误。14.导致下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B. 工人阶级队伍的萎缩C.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D. 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答案】D【解析】【详解】表格显示工人党员比重在1927年以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之后开始中共进行土地革命,开始发动农民,D正确;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不符合材料表格主旨,A错误;工人党员比重下降并不能说明工人阶级队伍的萎缩,B错误;1927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这不能解释1927-1930年工人党员比重下降,C错误。15.下图是近代中国漫画家张漾兮1945年发表的漫画小距离,据此可知作者团结谈判A. 谴责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B. 揭露了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C. 讽刺了民主党派的和平迷梦D. 赞赏了蒋介石团结抗日的努力【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漫画显示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党谈判,蒋介石一面谈判,一面准备内战,漫画揭露了了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B正确;漫画体现出国共两党的矛盾,不是国民党内部的斗争,A错误;材料漫画不是关于民主党派的和平梦想,C错误;漫画显示的是抗战时胜利之后,D错误。16.下图中两次战争出现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是A. 领导力量B. 民众基础C. 战略指导D. 国际态度【答案】B【解析】【详解】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日,没有发动群众,导致战争失败,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全民抗战,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统治,二者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民众基础的不同,B正确;领导力量、战略指导和国际态度都不是导致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A、C和D项错误。17.下图是1949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名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显示1949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组成中有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和民革属于民主党派。这体现出新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B正确;此时尚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是1956年,C错误;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错误。18.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答案】D【解析】【详解】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D正确;A属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B是1978年后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19.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A.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答案】A【解析】【详解】“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可知与万隆会议有关,“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符合“求同存异”的方针内涵,A正确;B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C是1953年提出,万隆会议是1955年;D是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故排除BCD。【点睛】1955年4月17日,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万隆,出席从4月18日至24日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4月19日,周恩来先后在全体会议上作了发言和补充发言,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20.最初,执政官由贵族议会任用,贵族形成对执政官的垄断;梭伦时代,规定财产最多和次多的两个等级均可当选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时代,执政官的来源扩大到第三个、第四个等级。这反映出A. 执政官权力弱化趋向B. 雅典阶级结构的变化C. 执政官的日趋平民化D. 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显示雅典执政官由最初的贵族担任,到后来开放到第三个、第四个等级,这两个等级主要是平民,这现出执政官的日趋平民化,C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执政官的来源,不是说明执政官的权力弱化,A错误;材料中并不是说明雅典阶级结构变化,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对材料解读,材料中“贵族形成对执政官的垄断”以及“执政官的来源扩大到第三个、第四个等级”可知执政官来源的平民化。21.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A.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B. 亚历山大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罗马帝国【答案】D【解析】【详解】罗马帝国时期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D正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A错误;亚历山大帝国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B错误;阿拉伯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D错误。【点睛】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22.严格地说,英国没有成文宪法,英国“宪政”是由许多先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的不定型体。其中“习惯”起决定的作用,这表明英国“宪政”的特点具有A. 随意性B. 革命性C. 创新性D. 继承性【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宪政最大特点是继承性和渐进性,材料中“习惯”起决定的作用”说明英国宪政对于习惯的重视,这体现出宪政的继承性,D正确;随意性、革命性和创新性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A、B和C项。23.“美国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下列符合美国“独创性的发展之路”是A. 建立“三权分立”制度B. 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C. 制定科技兴国发展战略D. 积极发展了外向型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属于美国独创,A正确;殖民扩张早在新航路开辟时期就已经实行,B错误;科技兴国战略并不是美国独创,C错误;外向型经济也不是美国独创,D错误。24.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59个席位中,第一大邦普鲁士占有17席,第二大邦巴伐利亚占有6席,其他邦4席、3席、1席不等;只需14票反对,法案就被否定。这表明,在统一后的德国A. 皇帝主宰着联邦议会B. 大邦小邦利益得以平衡C. 普鲁士居于领导地位D. 容克贵族掌握国家实权【答案】C【解析】【详解】“第一大邦普鲁士占有17席”,说明联邦议会中普鲁士的议席占有主导地位,C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皇帝主宰联邦议会,A错误;材料中并不是说明大小邦利益是均衡的,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容克贵族掌握国家实权,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共两小题,25题28分,26题24分,满分52分)25.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明朝)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然而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人民版历史必修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内阁与明代中国内阁的异同。材料三:世界近现代著名宪法产生发展示意图(3)根据材料三,提炼出一个关于世界近现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答案】(1)制度:皇帝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相同:对皇帝负责;不同:从地位看:明代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德意志帝国内阁是法定机构;从职权看:明代内阁职权不明确,是咨询结构,德意志帝国内阁有行政权,协助皇帝处理政府;从实质看:明代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德意志帝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示例1:人类政治制度日趋民主化、法制化。示例2:人类政治制度日趋多元化。【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知是皇帝制度;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可知对皇帝负责;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从地位看、从职权看,明代内阁职权不明确,是咨询结构,德意志帝国内阁有行政权,协助皇帝处理政府;从实质看,明代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德意志帝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三提取观点是人类政治制度日趋民主化、法制化,依据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等史实进行说明。26.小小护照变迁史,折射中国“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之前,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外国人是不允许进入中国内地进行旅游考察等活动的。天津条约之后,内地游历才逐步向外国人开放,并逐渐形成了游历护照管理制度。据史料记载,江苏的镇江关宣统二年一年盖印签发的外国人游历护照有208张;内陆的九江关光绪三十三年一年签发了66张,而陕西洋务局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并未发过游历过境洋人护照。摘编自徐佳峰浅析晚清外国人游历护照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开放外国人进入内地游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游历护照管理制度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材料二: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变化情况统计表(2)根据材料二,概括50年代中国护照签发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样特点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分析80年与70年代相比,中国护照签发有什么样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第一个高潮”的原因。【答案】(1)特点:是列强侵略的产物,被动开放,具有半殖民地特点;地域性差异,东中部多于西部地区。积极作用:有利于清政府加强对内地游历的外国人的管理;有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为我国现代出入境制度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特点:签发量少;护照签发多集中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原因:新中国初期采取“一边倒“战略,只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孤立、封锁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不发达,民众因私出国能力有限。(3)变化:因私护照签发量变大,迎来了第一次因私出国高潮;因私出国范围扩大。原因: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改变,自费留学、出国旅游等日益增多;跨国贸易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也促进了因私出国人群的增加。【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外国人是不允许进入中国内地进行旅游考察”可知是列强侵略的产物,被动开放,具有半殖民地特点;依据材料一“江苏的镇江关宣统二年一年盖印签发的外国人游历护照有208张;内陆的九江关光绪三十三年一年签发了66张”可知清游历护照管理制度起到的积极作用地域性差异,东中部多于西部地区;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有利于清政府加强对内地游历的外国人的管理;有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为我国现代出入境制度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50年代中国护照签发的信息,可知签发量少;护照签发多集中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原因是新中国初期采取“一边倒“战略,只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孤立、封锁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不发达,民众因私出国能力有限。(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70年代相比,可知因私护照签发量变大,迎来了第一次因私出国高潮;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因私出国范围扩大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改变,自费留学、出国旅游等日益增多以及跨国贸易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也促进了因私出国人群的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