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0263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规范练30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在山清水秀的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猴、蛇、鹿、熊等动物,还有珙桐、蜣螂、细菌、真菌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猴、蛇、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B.C.D.答案A2.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之间是双向箭头,因为生产者从无机环境中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同时通过呼吸作用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故D项错误。甲和乙之间是捕食关系,应该是单箭头,故A、C两项错误。3.(2018海南)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鲫鱼捕食藻类为初级消费者,捕食水蚤为次级消费者,A项正确;在题图食物网中,鲢鱼处于第二、三营养级,鳜鱼处于第三营养级,在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能量损失更多,故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项正确;通气可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强水体需氧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从而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项正确;藻类是题图食物网中唯一的生产者,藻类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故总能量应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项错误。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甲种群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呈周期性波动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答案C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也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答案B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6.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答案D解析根据题图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又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所以该食物链是丙丁甲乙。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乙食物充足,乙会增加,丁因天敌数量的增加而减少,丁数量的减少,使丙数量增加。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种群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1项B.2项C.3项D.4项答案B解析影响大熊猫种群密度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正确;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将有所增加,正确;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错误。8.(2018山西实验中学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答案A解析生物群落是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A项所给的只是一部分动物,A项错误;海星以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为食,可以是第三营养级,B项正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而藤壶和贻贝在竞争中获胜,C项正确;海星移除后,“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D项正确。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项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项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项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项正确。1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知更鸟答案D解析此食物网中有10条食物链。叶状虫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桉树和合欢树,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少。11.某草原6年前引入食草动物(甲),跟踪调查甲与草原上初级消费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时间/年123456鼠种群数量只50 00045 00021 00021 20021 00021 200甲种群数量只2 0002 5004 0004 5004 3004 400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引进不能改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B.在调查期间,甲的种群增长曲线不符合“S”型C.引入食草动物甲使该草原鼠的环境容纳量降低D.该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土壤构成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甲的引进改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A项错误。在调查期间,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B项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草原鼠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了,C项正确。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及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D项错误。12.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20.00图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乙、丙之间的传递效率大于50%,与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矛盾,所以乙、丙应在同一营养级上,所以与表中数据不相符。乙、丙应在同一营养级上,属于竞争关系,故与表中数据不相符。二、非选择题13.土壤中生活着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组合材料处理土壤湿度控制温度/实验现象甲灭菌湿润20落叶不分解乙不灭菌湿润20落叶分解较快丙不灭菌湿润5落叶分解较慢丁不灭菌较干燥20X(1)该实验对照组是;上表中X是。(2)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结论:;。(3)为了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作出假设: 。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浸出液、蒸馏水、淀粉糊、恒温箱、烧杯若干、试管若干、碘液、斐林试剂等。主要的实验步骤:a.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A、B,放入,在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b.在恒温箱(20 左右)下放置几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 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A1、A2、B1、B2;c.在A1、B1试管中加入碘液,在A2、B2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沸水浴;d.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如果假设成立,则实验现象是。答案(1)乙落叶分解较慢(2)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温度和土壤湿度会影响微生物的分解速率(3)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a.等量的淀粉糊等量的蒸馏水A1无蓝色出现,B1呈现蓝色;A2出现砖红色沉淀,B2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如果假设为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则实验现象A1与B1呈现蓝色,A2与B2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