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小结与测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0103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小结与测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小结与测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经济体制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中国成立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私有制变为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线索2: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照搬苏联借鉴外国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上的两大阵营对峙,面对国内的一穷二白,急于实现现代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模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总结经验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开始探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记精要盘点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项目原因核心内容影响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新时期的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项目新时期的开放旧中国的“开放”背景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内容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性质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