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9273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要求,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一般要求三、化学品生产单位四、化工及燃料容器、管道的焊补作业安全要求。五、缺氧危险作业的安全要求。六、有限空间涂装作业安全要求,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限空间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相关人员位能充分认识到有限空间内部或临近区域存在的危险或潜伏的危险,或者有限空间本身并无重大危害,但是未考虑到有限空间内从事的作业可能引起环境变化或引入与作业相关的新的危害,使得有限空间成为一个又一个“安静的杀手”。所以在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活动中,必须完全识别出有限空间的的所有危险,从而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之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其危害。,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有限空间不是一个独特的场所,所以对有限空间管理方面首先要识别危害、风险评估和采取硬件上和软件上的措施来加以控制。有限空间“隐藏”的主要危险有:1、气体危害2、物理性的危害3、其他危害,气体危害,正常的生产工艺工艺活动中有限空间处于相对的完全密闭、通风不良,由于自身所储存的化学品、内部发生的某些氧化过程等,都会造成有限空间内部的气体环境与外部的气体环境可能完全不同,具有特殊的危害性。气体的危害存在于有限空间之中的任何的可能导致人员失能、伤害或影响自救;或者导致进入人员包括应急救援人员、急性的伤害或者死亡的任何气体。,有限空间常见的危险气体环境,1、易燃性的或者爆炸性的气体、蒸汽或者雾,其浓度超过了10%的爆炸极限。2、易燃粉尘悬浮于空气中,使可视距离受到影响。3、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9.5%或者高于23.5%4、空气中任何物质的浓度高于允许暴露浓度,甚至达到IDLH的浓度。,允许暴露浓度,允许暴露浓度(PEL):以时间为权重(通常为8小时),绝大多数健康的人员能够长期暴露于某种化学品气体而不会造成负面健康影响的平均暴露极限浓度或最高最高暴露极限浓度。,IDLH的浓度,IDLH的浓度:“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指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缺氧,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19.5%22.5%正常。15%19%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12%14%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判断力降低。10%12%呼吸减弱、嘴唇变青。8%10%神志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6%8%4%6%,造成缺氧的原因,为消除有限空间的缺氧危险,必须调查清楚并掌握发生缺氧的原因,由此采取针对性措施。1、燃烧2、某些无机物的化学反应过程3、有机物的细菌分解过程4、氧气被某些物质吸收5、较高的氧气消耗速度6、由于较低位置存在的密度较大的气体置换,富氧,富氧: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超过了23.5%在富氧的环境中,如果遇到点火源,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火灾事故。导致富氧状况发生的原因:氧气源泄露。,易燃或可燃气体,注意:有时在初始进入有限空间时,可能其中并未存在易燃可燃气体,但进入人员的某些作业活动可能引入易燃可燃气体,或者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也可能释放出易燃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有限空间有害气体的来源:1、本身存储于其中的有毒化学品2、进入有限空间进行的某些作业也可能引入有毒化学品3、某些相连接或邻近的区域和系统中的有毒气体可能会引入其中4、有限空间内发生的某些化学反应过程,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5、有限空间内气体中存在的化学物质,有毒气体侵入人体的途径,一般、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吸入2、皮肤吸入3、误食4、注入,常见的有毒气体,1、一氧化碳2、硫化氢3、甲烷4、氯气,其他危害,1、吞没2、极端的温度3、噪声4、光滑潮湿的表面5、坠物或坠入6、意外释放能量7、欠缺自然通风8、受限的进出9、机械伤害10、其他,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一、作业环境情况复杂二、危险性大,事故后果严重三、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一般要求,一作业前1、对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2、对有限空间作业应确认无许可和许可性识别。3、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4、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5、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6、应选用合格、有效的气体和测爆仪等检测设备7、防爆、防氧化的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隔离式呼吸保护器。8、检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分析仪器,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针对作业危害因素制定检测应急措施9、建立健全通讯系统10、配备齐全的应急救援装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一般要求,二、作业中1、所有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的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2、加强通风3、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4、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5、有限空间的坑、井、洼、沟、人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安全标志6、作业人员在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标志。7、当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不的强行作业8、发生事故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有效的、正确的措施进行急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一般要求,三、作业后1、清理现场2、事故报告,化学品生产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一、有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二、安全隔绝三、清洗或置换四、通风五、监测六、个体防护措施七、照明及用电安全八、监护,化工及燃料容器、管道的焊补作业安全要求,一、化工及燃料容器、管道的焊补方法二、焊补时发生爆炸火灾的原因三、容器、管道内焊补(热工)作业的一般要求四、焊补燃料容器时应采取得安全措施,化工及燃料容器、管道的焊补方法,化工及燃料容器、管道的焊补,目前主要有置换动火和带压不置换动火两种方法。热工作业:凡是利用电弧和火焰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的。1、置换动火:2、带压不置换动火:,焊补时发生爆炸火灾的原因,1、焊接动火前对容器或管道内气体的取样分析不准确,或取样部位不适当,结果在容器、管道内或动火点周围存在着爆炸性混合物。2、在焊补过程中,周围条件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爆炸三要素。3、正在检修的容器与正在生产的系统未隔离,易燃易爆气体互相串通,进入了焊补区域。4、在具有燃烧和爆炸的车间、仓库等室内进行焊补作业,且未采取通风等措施5、焊补未经安全处理,容器、管道内焊补(热工)作业的一般要求,1、必须持有两证方可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焊补(热工)作业,并采取轮换工作制及监护措施。2、在有限空间进行焊补(热工)作业时,场外必须有人监护,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发出呼救信号。3、在仅有顶部出入口的有限空间进行焊接(热工)作业的人员,除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外,换必须腰系救生索。4、在所有管道和容器内部不允许残留可燃物质,且必须对现场的可燃性气体浓度进行检测5、在有限空间内或有限空间临近处需要进行涂装作业和焊补(热工)作业时,一般先进行焊补(热工)作业,后进行涂装作业6、带进有限空间的用于气割、焊接作业的氧气管、乙炔管及焊枪等物必须随作业人员离开而带出有限空间7、在已涂覆底漆(含车间底漆)的工作面上进行焊补(热工)作业时,必须保持选择足够通风,随时排除有害物质8、在有限空间焊接(热工)作业时,必须合理组织气流量和通风量,选择有效的吸尘装置,以降低窒息气体的浓度及排除烟雾与粉尘。9、在潮湿情况下,电焊作业人员不准接触二次回路的导电体,作业点附近地面上应铺垫良好的绝缘体。10、电焊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着装,必须保持与被焊件之间良好的绝缘状态。,焊补燃料容器时应采取得安全措施,一、置换焊补安全措施1、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的要求2、实施可靠的隔绝措施3、实行彻底置换4、正确清洗容器5、气体分析和监视分析气体合格的要求6、严禁焊补未开孔洞的密封容器,焊补燃料容器时应采取得安全措施,二、带压不置换焊补的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含氧量2、正压操作3、严格控制工作点周围可燃气体的含量4、焊补操作的安全要求,缺氧危险作业的安全要求,缺氧危险作业可以分为一般缺氧危险作业和特殊缺氧危险作业。一般缺氧危险作业:在作业场所中的单纯缺氧危险作业特殊缺氧危险作业:在作业场所中同时存在或可能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的缺氧危险作业。,一般缺氧危险作业要求与安全防护措施,一、作业前1、当从事具有缺氧危险的作业时,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确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2、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响应措施,并记录采取措施的要点及效果。二、作业中在作业中应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的变化并随时采取必要措施。三、主要防护措施,特殊缺氧危险作业要求与安全防护措施,一般缺氧危险作业要求与安全防护措施适用于特殊缺氧危险作业还的满足,有限空间涂装作业安全要求,一、涂装作业的基本要求1、作业前准备2、作业安全与卫生3、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4、机械设备安全5、通风二、涂装作业安全,有限空间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一、呼吸防护用品的概述二、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三、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与要求,呼吸防护用品的概述,一、呼吸防护用品的有关术语和定义1、呼吸防护用品2、过滤式防护用品3、自吸过滤式防护用品4、送风过滤式防护用品5、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6、长管呼吸器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1、一般原则2、根据有害环境选择3、根据作业状况选择4、根据作业人员选择,呼吸防护用品的有关术语和定义,1、呼吸防护用品2、过滤式防护用品3、自吸过滤式防护用品4、送风过滤式防护用品5、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6、长管呼吸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