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54743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 B. C. D. 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A.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B.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3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 D.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4.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A.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C.冯太后的影响 D.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 5.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 ()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 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 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6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D.大量的土地 7.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是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9.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 ()A.领导力量的构成 B.改革前的国际、国内背景C.改革的直接目的 D.改革的结果和影响10.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 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 B. C. D.11.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12.保甲法的实施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兵农合一,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A. B. C. D.13.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 B.冗兵 C.积贫 D.积弱14.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应当是 ()A.日本门户打开了 B.改革时代到来了C.民主政治建立了 D.扩张战争开始了15.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 ()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C.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16.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民族独立,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这主要说明 ()A.帝国主义忙于宰割中国,无暇顾及日本B.大力倡导“文明开化”,与西方生活方式接近C. 明治维新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D. D.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军事实力超过西方列强17.北魏均田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民族融合的加强C.政府掌握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 D.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18.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坚持的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的是()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19.北宋王安石变法中实现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措施是()A.更戍法 B.保甲法 C. 将兵法 D.保马法20.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梭伦改革 B.伯利克里改革 C.克里斯梯尼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21.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A.保甲法 B.均输法 C.农田水利法 D.免役法22.xx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23.观察下图,“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 ()A.西方侵略者 B.幕府的军队 C.倒幕派 D.尊攘派24.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这 ()A.激起德意志各阶层民众的强烈愤慨 B.表现了宗教改革的保守性C.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的特权 D.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25.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500斗级年收入500斗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担任骑兵的公民。年收入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双牛级有两头耕牛,可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年收入200300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雇工级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材料二摘自新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1) 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 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1,3,5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累费百万。 宋史材料二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三(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恶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疾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 易中天在帝国的惆怅中认为:“就事论事就法论法,这些新法的本身却无大错。他们无不出自良好的愿望。甚至很替农民着想的。这次变法不该是这个结果。结果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1.北宋“积贫”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的项是什么?2. 材料二所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什么?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3.变法需要人才,王安石如何培养人才的?4.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当变法面临责难和困境时,王安石以怎样的精神来面对的?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是两个词语结构相近的概念,它们表明中日两国在早期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拥有着类似的文化处境,即必须处理好强势文化的引入与本土文化的保存问题。材料二 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学于船匠,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败,步武泰西,改纪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月考答案BABAD CCADA DCDBD CCDBC DCACA26(12分)(1)公平思想 财产等级制度(2分)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4分) (3)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总之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6分)27(11分).(1)法家 秦孝公的支持(2分) (2)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3分) (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 “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 “王制遂灭”指分封制被废除(6分)28、(14分)1、冗官(1分)2、募役法,方田均税法(2分)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或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少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4分)3、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明经诸科,改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例和断案;整顿太学,重新编篡教科书;惟才是用,破例选拔人才。(4分)答其中两点4、变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强烈的反对;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和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2分)“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1分)29.(13分)【答案】(1)含义:“和魂洋才”指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改革方面以本土传统文化为灵魂(或答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同时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2分)“中体西用”指以中国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为补充,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或答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2)观点:俄、日改革,由弱变强;日本改革成效显著;中日是近邻,很多情况更相似,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3分)背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完善。(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