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3895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最后一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膜却是细胞的边界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与液泡有关C、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D、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2、下列实验中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的使用,错误的是() A、利用低倍镜可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变化B、利用纸层析法观察四种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D、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3、如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D、甲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在此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4、有关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合成增加向光弯曲B、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5、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符合人体免疫分析的是() A、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B、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吞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壳C、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D、甲细胞直接感受抗原刺激会产生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6、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能合理分析种数数量变化特点及与R关系() A、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B、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D、田鼠种群数量在AD间先升后降,而CD间一直在下降二、非选择题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1)本实验可通过改变_来完成对自变量的控制可通过测量_得出装置中气体的变化量 (2)为防止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最好选择_(填“冷光源”或“热光源”)为防止气压等因素引起误差,应设置对照组来校正误差,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在于_ (3)若要测量植株的细胞呼吸速率,需要对装置作出的改变有:_(写出两点) (4)假如在第(3)小题测量植株的呼吸速率时,将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改为清水,红色液滴向左移动,最可能的原因是 A、有无氧呼吸存在B、呼吸底物中有脂肪C、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D、植株呼吸使玻璃罩内温度升高8、植物激素突变体是研究植物激素合成、代谢途径以及生理功能的重要实验材料某课题组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生长速率分别为lg1.2,lg1.4,lg1.6,lg1.8,lg2.0毫米/7天)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能促进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图中设置组的作用是_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体外喷施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该激素生长反应越_(显著、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遗传性矮生植株体内缺少_ 9、蜜蜂营社会性生活,一个蜂群内的个体分为蜂王、工蜂、雄蜂,它们在蜂群中起不同作用蜂王分泌一种叫“蜂王物质”的外激素来确保它在蜂巢中的地位,这种物质抑制其它雌性的卵巢发育,从而把它们变成不育的工蜂 (1)“蜂王物质”属于_信息,它的作用一方面保障蜜蜂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维持蜜蜂种群的_ (2)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集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的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由此可知,人类所喝蜂蜜中的能量来自_同化的能量 (3)蜜蜂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同一个蜂巢中蜜蜂居住的蜂房不同,不能体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原因是_ (4)当蜜蜂受到敌害攻击时,蜂巢的蜜蜂一起向敌害进攻,此时蜜蜂之间的关系叫_蜜蜂螫敌害时,因尾刺有倒钩,常将自身的内脏拔出,导致蜜蜂个体死亡,这种现象对种群的生存是_(有利、有害) 10、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B基因的表达需要经过_两个过程,在后一过程中,需要特异性识别氨基酸的_作为运载工具 (2)为确定A、a和B、b这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用纯合粉红眼雄果蝇和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得F1 , 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 , 请预期实验结果: 如果F2雌性表现型及比例为_,雄性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F2雌性表现型及比例为_,雄性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如果实验结果与相同,则果蝇种群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 11、请回答“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有关问题 (1)培养基的类型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 和无机盐 (2)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和_两种在接种过程中,接种针或涂布器的灭菌方法是_ (3)可以通过_来判断细菌是否分解尿素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够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_ (4)对分离得到的土壤细菌如果转移放入大试管进一步培养,则大肠杆菌的增长呈现_型曲线增长 12、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_为提高良种奶牛的繁殖能力,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是_ (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_ (3)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为_,将来发育为_,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是_A、B牛基因型是否相同?_ (4)在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_ 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解答】解:A、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但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因此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A正确; 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错误;C、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D、真核细胞中的DNA注意分布在细胞核中,D错误故选:A【分析】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植物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 2、【答案】B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利用低倍镜可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变化,A正确; B、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而不是观察色素吸收的光谱,B错误;C、应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抽样检测,C正确;D、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D正确故选:B【分析】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因此实验目的是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 3、【答案】A 【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解:A、根据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蟾蜍的性别为雌性,因此用中华大蟾蜍的卵巢作材料制作装片,才有可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与亲代细胞相同,即AaBbXCXC , B正确;C、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C正确D、甲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在此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D正确故选:A【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甲丙表示减数分裂 4、【答案】C 【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析】【解答】解:A、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从而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升高,A错误; B、人体T细胞无分泌抗体的功能,只有浆细胞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B错误;C、摄入高糖食品,使体内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故选:C【分析】1、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而不是T细胞2、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3、摄入高糖食品,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会让血糖降到正常水平4、单侧光照会使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弯向光源生长 5、【答案】C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A、预防H1N1病毒的感染应注射疫苗使得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属于实施主动免疫,而直接注射抗体属于被动免疫,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抗体)实施被动免疫,A错误 B、呈递给甲细胞即T淋巴细胞的抗原是吞噬细胞吞噬后暴露出抗原决定簇的抗原,B错误;C、甲细胞即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C正确;D、甲细胞即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不能直接感受抗原刺激,D错误故选:C【分析】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据图分析,图示巨噬细胞吞噬H1N1的过程,呈递给甲细胞即T淋巴细胞 6、【答案】D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A、B两点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相等,但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于种群的数量不相同,所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A错误; B、在C点和D点时,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在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C、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当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在OA范围内,种群数量减小、在AB范围内,种群数量增大,在BD范围内种群数量减小,故OD期间种群数量只能体现出一个变化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C错误;D、R值大于1时,所以种群数量一直增加,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在AD间先升后降,而CD间一直在下降,D正确故选:D【分析】由图分析,当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当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二、非选择题 7、【答案】(1)灯泡功率(或灯泡与广口瓶的距离);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2)冷光源;广口瓶中放置同种、大小相似的死植株(或广口瓶中放置大小相似的死植株)(3)对装置遮光(暗处理或无光处理);将NaHCO3溶液改为NaOH(4)B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即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实验中可通过改变灯泡功率(或灯泡与广口瓶的距离)来完成对自变量的控制可通过测量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得出装置中气体的变化量(2)为防止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最好选择冷光源为防止气压等因素引起误差,应设置对照组来校正误差,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在于广口瓶中放置同种、大小相似的死植株(或广口瓶中放置大小相似的死植株)(3)若要测量植株的细胞呼吸速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即需要对装置遮光(暗处理或无光处理),同时需要将NaHCO3溶液改为NaOH,用于吸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表示氧气的消耗量(4)在测量植株的呼吸速率时,将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改为清水,清水不能吸收气体也不能释放气体: A有无氧呼吸存在时,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气体量和释放的气体量相等,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应该导致液滴右移,A错误; B如果呼吸底物中有脂肪,由于脂肪的碳氢比例高,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余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液滴左移,B正确;C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应该导致液滴右移,C错误; D植株呼吸使玻璃罩内温度升高,应该导致液滴右移,D错误故答案为:(1)灯泡功率(或灯泡与广口瓶的距离) 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2)冷光源 广口瓶中放置同种、大小相似的死植株(或广口瓶中放置大小相似的死植株)(3)对装置遮光(暗处理或无光处理);将NaHCO3溶液改为NaOH (4)B【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可以用氧气的产生量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量增加,光照强度可以用不同功率的电灯泡或相同灯泡与实验装置之间的距离控制光照强度;2、有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气压的降低是由于氧气的吸收引起的,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有氧呼吸强度;3、实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8、【答案】(1)细胞伸长(2)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试剂种类;对照(3)显著;赤霉素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长高(2)分析题干可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实验方法是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不同试剂种类;不喷施试剂,作为空白对照(3)分析题图中的曲线可知,喷施赤霉素能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该激素生长反应越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植株体内可能是缺少赤霉素而造成的 故答案为:(1)细胞伸长(2)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试剂种类对照(3)显著 赤霉素【分析】激素的作用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不起催化作用,不通过能量,只是给细胞传递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是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实验方法是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不同试剂种类;分析题图实验结果可知,喷施赤霉素能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对该激素生长反应越显著 9、【答案】(1)化学;繁衍(2)绿色植物(或光合作用)(3)消费者;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的是群落中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空间,而同一个蜂巢中的蜜蜂属于一个种群(合理给分)(4)种内互助;有利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解析】【解答】解:(1)“蜂王物质”为分泌的化学物质,故属于化学信息,它的作用一方面保障蜜蜂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维持蜜蜂种群的繁衍(2)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集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的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由此可知,人类所喝蜂蜜中的能量来自绿色植物(或光合作用也对)同化的能量(3)蜜蜂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同一个蜂巢中蜜蜂居住的蜂房不同,不能体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因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的是群落中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空间,而同一个蜂巢中的蜜蜂属于一个种群(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同种生物之间存在:如蚂蚁、蜜蜂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是社群行为,属于种内互助;同种生物内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斗争是攻击行为,属于种内斗争;不同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捕食、竞争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的死亡对该个体的生存是不利的但对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故答案为:(1)化学 繁衍 (2)绿色植物(或光合作用)(3)消费者 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的是群落中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空间,而同一个蜂巢中的蜜蜂属于一个种群(4)种内互助 有利【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2)群落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群落水平结构的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即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 10、【答案】(1)转录和翻译;tRNA(2)全为红眼;红眼:粉红眼=1:1;红眼:粉红眼=3:1;红眼:粉红眼=3:1(3)aaXbY、AaXbY、AAXbY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基因的表达即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异性识别氨基酸的tRNA作为运载氨基酸工具(2)用纯合粉红眼雄果蝇和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得F1 , 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 , 请预期实验结果:若这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代基因型为XaBYXABXAB , F1的基因型为XABXaB、XABY,F2基因型为XABXAB、XABXaB、XABY、XaBY,且各占 ,故如果F2雌性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红眼,雄性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粉红眼=1:1,即在雌雄中性状分离比不同,且与性别有关,则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则亲代基因型为aaXBY、AAXBXB , F1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 , 则F2基因型为A_(aa)XBXB、A_(aa)XBY故如果F2雌性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粉红眼=3:1,雄性表现型及比例为 红眼:粉红眼=3:1,则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故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如果实验结果与相同,即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aaXbY、AaXbY、AAXbY 故答案为:(1)转录和翻译 tRNA(2)全为红眼红眼:粉红眼=1:1红眼:粉红眼=3:1 红眼:粉红眼=3:1(3)aaXbY、AaXbY、AAXbY【分析】据题意可知,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假设A、a位于常染色体上,即A_XB_为红眼,aaXB_为粉红眼,其它_XbY_XbXb为白眼 11、【答案】(1)氮源(2)平板划线法;稀释平板涂布法;灼烧灭菌(3)检测培养基pH的变化;脲酶(4)S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 【解析】【解答】解:(1)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2)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平板涂布法在接种过程中,接种针或涂布器都要灼烧灭菌(3)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pH的变化来判断细菌是否分解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因此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够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4)对分离得到的土壤细菌如果转移放入大试管进一步培养,由于营养、空间等条件有限,则大肠杆菌的增长呈现S型曲线增长 故答案为:(1)氮源 (2)平板划线法 稀释平板涂布法 灼烧灭菌(3)检测培养基pH的变化 脲酶(4)S【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12、【答案】(1)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超数排卵(2)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3)内细胞团;胎儿的各种组织;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相同(4)抗生素 【考点】胚胎移植 【解析】【解答】解:(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对良种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其超数排卵(2)由于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因此良种牛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3)图中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这样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因此A、B牛的基因型相同(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 故答案为:(1)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超数排卵(2)受精卵的全能性易于表达(3)内细胞团 胎儿的各种组织 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相同(4)抗生素【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其中a表示体外受精、b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c是胚胎分割、d和f表示胚胎移植、e和g是妊娠、h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b过程形成的是囊胚,其中是滋养层细胞、是囊胚腔、是内细胞团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