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3228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C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 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 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 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 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3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如果说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的独裁专制,那么只有明、清时期才符合这种说法。其主要依据是 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官员管理规范化 C内阁掌握决策权 D根除了割据势力4东汉时有察举权的官员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直接后果是 A宗族的伦理秩序强化 B贵族政治逐渐形成 C官僚集团易形成派系 D新的选官制度确立5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这一设想 A与我国古代道家思想如出一辙 B造就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C有利于古希腊公民更好地参政 D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盘否定6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人人都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此,雅典城邦 A轮番而治,抽签担任一定官职 B制约权力,制定陶片放逐法 C实行法治,树立法律至上意识 D殖民扩张,增加公民的数量7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 B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 C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 D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8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议会权力遭到削弱 C首相没有行政权力 D君主尚有一定权力9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xx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裁定反映了美国 A联邦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 B总统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 C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 D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10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 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11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12“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辫子的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引发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D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13.陶菊隐在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灭亡已成定局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英雄人物创造历史14“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但其运行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材料描述的运动 A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15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A对工人运动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B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能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 D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16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 C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D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7“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 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D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上的否定18董必武故地重游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立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规定: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推动了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C开创了人民民主专政模式 D提升了中国政府民主程度20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它表明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 B新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211945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这说明 A国共关系有所缓和,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B抗日战争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工作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 D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力图推动民主联合政府成立2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体现在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3“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阐述的我国外交举措是 A构建和谐世界的策略 B“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无敌国外交”的策略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4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护照语种的变迁体现了 A法英语言的普及 B国际关系的变化 C改革开放的政策 D旅游人数的多少25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后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但也着重指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一个关键。这个关键是 A一个中国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实现三通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具体表现就是郡县制的存在,而一种政体是否属于中央集权制,关键在于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战国、秦、汉以后,我国郡县官吏由中央政权任免、调迁,向中央政权负责,在政治、法律、军事上服从中央政令,体现了中央集权精神。可见中央集权,专职官吏,那县制度是三位一体的。秦代李斯概括地指出,“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道破了郡县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的核心。汉代班彪也认为秦汉以后是“并立那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正是由于“臣无百年之柄”,皇帝才能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集全国大权于一身。摘编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材料二 现代意义上的对于自由、民主的要求是在西方强大之后出现的。在频繁战争状态下强大起来的欧洲,为应对对外战争,不得不对政治制度进行调整,在建设中央集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随着欧洲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大,其内部也在发生变化,最为典型的是中世纪以来欧洲的封建制里就有关于贵族拥有“古老的自由特权”的传统,这种传统导致贵族有权参加国王的大议事会,参与政府决策。后来,随着城市有产者阶层经济力量的不断扩大,这一阶层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要求不断增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代西方国家的现代政治制度在这长期的过程中,不断修正,逐渐具备了今天形态的雏形。摘编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并分析近代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11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载、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近代史纲要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抗争或探索”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论证合理、充分,层次清晰,史论结合)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汉的党锢之祸源于宦官专权;明代的阉党为祸更加严重清朝除继续沿用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约束宦官的法规外,还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与此同时,顺治帝还下诏旨:“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明末宦官多至十万,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此外,康熙帝时明确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奏事宦官一律改姓为秦、赵、高,其用意是“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随时汲取秦代宦官赵高擅权乱政、祸国亡秦的历史教训。 摘编自朱子彦中国朋党史(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6分)高三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 CDACC 6-10 ACDCC 11-15 BCBBA 16-20 DBDAA 21-25 DBDBA26(25分)(1)特点: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实行官僚政治(或地方官由中央直接任免);皇权至上。(8分)原因:自然经济发展的需要;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法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6分)(2)相同措施:加强中央集权。(2分)背景:欧洲国家的强大;(1分)频繁的战争需要;(1分)中世纪以来的自由传统;(1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不断深人;(2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分)27(12分)示例一 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2分)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抗争。(2分)从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历次列强侵华战争中爱国军民的抵抗,到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4分)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失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3分)总之,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抵御了外来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推动了社会进步。(1分)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对救亡道路的探索史。(2分)论述:面对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纲领和资政新篇的救国方案;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政治模式,力图挽救危机: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8分)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最终赢得民族独立。(2分)示例三 观点:中国近代史既是抗争史,又是探索史。论述:把示例一和示例二结合作答。28(1)措施:改革宦官机构,裁撤宦官衙门;严厉惩罚宦官干政;削减宦官人数、品级;废除宦官读书制度;以史为鉴,警示宦官不要干政。(共9分,任答3点即可) (2)评价:有效减少了宦官祸乱朝政的现象,有利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但因改革未触及专制主义制度本身,故无法根除宦官祸乱朝政的问题。(6分,正反两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