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06934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康复科王晓娟,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既要防止血液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1、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标准预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当医务人员每一次进行可能导致污染物的接触时,必须戴手套,有可能污染其他部位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戴手套手卫生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污染的医疗仪器或物品的处理急救埸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医疗废物应按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具的消毒摘自卫生部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技术指南征求意见,个人防护用品(PPE),(一)防护服(二)防护口罩(三)防护眼镜或面罩(四)隔离衣(五)手套(六)鞋套,防护用品的标准及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一)防护服:应当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可为联体式或者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防护服,外观1.防护服应干燥、清洁、无尘、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斑疤、裂孔等缺陷。2.针线缝合采用针缝加胶合或做折边缝合,针距要求:810针/3cm,针次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结构1.防护服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2.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袖口、脚踝口采用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弹性收口或采用拉绳收口。,口罩,目的用于预防由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适用情形在密切接触藉飞沫传染疾病病患时(距离在1公尺以内)口罩必须完全覆盖鼻子与口部避免自己的手接触口鼻以免经由粘膜接触传染使用时限:使用者依作业环境来判断何时更换(如污染物、呼吸阻抗、湿度、卫生条件、工作时间、内容等),口罩的种类,N95口罩,N99口罩,外科医用口罩,无纺布口罩和棉纱口罩,护目镜、面罩,有被病患血液、体液溅污脸部之可能时可配戴护目镜、面罩,隔离衣,目的预防在照顾病患时衣物遭污染适用情形照顾病患时,衣物易遭感染性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时隔离病室住有严密隔离或保护隔离之病患时,使用原则以经常更换为原则,隔离衣应完全覆盖工作服更换灼伤或大的伤口时应使用已消毒之隔离衣离开工作单位应脱除隔离衣,材料易于清洗和消毒,长袖、拉链或者钮扣位于背部。,手套,目的减少工作人员将病患之致病菌传播给其它病患减少工作人员将身上的内因性细菌传给病患适用情形接触具传染力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不完整皮肤(接触完整皮肤戴清洁手套即可)。以使用一次为原则。,手套种类无菌乳胶手套清洁一次性使用乳胶手套双层手套一次性使用薄膜手套卫生胶手套鞋套:为防水、防污染鞋套。,洗手/手消毒,控制院内感染最简单、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方法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手消毒。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手/手消毒。洗手设备:水(流动的水),洗手剂(清洁剂、消毒溶液),水龙头(自动控制式开关),擦手纸(置于不易被弄湿处)。,穿戴防护用品程序,医务人员通过员工专用通道进入清洁区,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护口罩、换工作鞋袜,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更换刷手衣裤。在进入半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半污染区。在进入污染区前,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鞋套。,脱摘防护用品程序,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前,应先消毒双手,依次脱摘防护镜、外层口罩和工作帽、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置于专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进入半污染区。离开半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工作服,洗手和手消毒。离开清洁区前,洗手与手消毒,摘去防护口罩、帽子,沐浴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服或者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传播途径隔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由于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中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接触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因此,还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措施。,接触传播隔离,(1)设置隔离单元;(2)洗手和手套;(3)隔离衣;(4)对病人和探视者进行隔离规定宣教,使之配合遵守(5)必须转运病人时,病人及运送人员都要防护,(6)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应彻底清洁和适当地消毒灭菌(7)正确处置医疗废物(8)使用隔离标识等。,空气传播隔离,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飞沫传播隔离,飞沫传播又称微粒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粒径大于5u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m左右。最好将病人安置在单独隔离室;相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同用一隔离室时,每床间距应不少于1米,不需要专用的空气处理设备,房间门可以保持开放。在近距离(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病人外出时必须戴口罩。,其他隔离,(一)保护性隔离:针对被保护者疾病的不同要求,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接触传播、空气和/飞沫传播隔离技术。(二)多重耐药患者的隔离防护:使用接触传播隔离技术。,病人的防护,病人个体、病人群体的保护措施隔离管理制度+防护用品使用+隔离标志普通病人:标准预防免疫力低下病人: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传染病人:标准预防+传染病分级隔离多重耐药病人:标准预防+接触传播隔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