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6849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黄生借书说》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生借书说一、 加点字词解释(1)授以书而告之(2)非独书为然 (3)若业为吾所有(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5)归而形诸梦(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7)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10)家贫难致。(11)故有所览辄省记。 (12)其切如是。(13)通籍 (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也。(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16)使与书俱。 (17)汗牛塞屋 二、 句子翻译(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_ 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 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_ 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三、 内容理解1、黄生借书说选自 ,作者是 (朝代)的 ,字 ,号 ,又号 。2、 “说”是古代的一种 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 意思。3、课文为了论证 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 ,(2) (3) 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 。 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 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 反面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 用原文回答)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 。8、引文中作者把 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 的意思。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 。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 ”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黄生借书说练习2一、课文内容理解:1、黄生借书说选自_,作者是_(朝代)的_,字_,号_,又号_。2、“说”是古代的一种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意思。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4、课文为了论证“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_ _,(2)_ _,(3)_ _。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二、理解性默写:1、与“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一句相照应的两句话是: 2、作者向黄生提出的希望是: 三、翻译重点句子: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2、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姑俊异日观云尔。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5、故有所览辄省记。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4、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授:( )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无论:( )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夫人:( ) (4)今黄生贫类予 类予:( ) (5)为一说,使与书俱 俱:( )(6)归而形诸梦 诸: ( )(7)故有所览辄省记 辄:( )(8)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可惜:( )五、问答题:1作者为何说“书非借不能读也”?2作者为什么要讲述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给黄生听?3作者从借书这件事情讲述了什么道理?4作者为何“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5作者讲述做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6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课外阅读拓展提高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6. 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 _ 7. 乙段中,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 _ 8. 甲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_,反面是_。 9. 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黄生借书说1一、加点字词解释(1)授以书而告之( 把 )(连词)(代词,指代黄生)(2)非独书为然( 只是)(是)( 这样)(3)若业为吾所有( 如果)(已经)(4)庋藏焉,姑俟异日观云尔( 搁起来)( 姑且)(等待)(他日)(罢了)(5)归而形诸梦( 之于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 那么 )( 本来 )(7)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和父亲 )(儿子和孙子 )(不用说,不必说 )(8)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那人 )( 勉强 )(借来)(9)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忧惧的样子)( 停止)(10)家贫难致。( 得到 )(11)故有所览辄省记。(所以 )( 就 )( 记 )(12)其切如是。( 迫切 )(13)通籍( 指做官 )(14) 而少时岁月为可惜也。( 值得珍惜 )(1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有)(把书公开,慷慨出借)(类似 )(16)使与书俱。(一起 ) (17)汗牛塞屋( 搬运起来;累得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这里形容藏书很多。汗,使流汗 ) 二、句子翻译(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_ _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_ _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俊异日观云尔。”_ _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有几? (5)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7)为一说,使与书俱。 (8)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文集,作者是清朝(朝代)的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2、 “说”是古代的一种叙议结合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说说意思。 3、课文为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1)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2)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3)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4、课文第2节主要论述了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书非借不能读”)。作者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书,好不容易借来了,担心着别人催着要还,因而就会抓紧时间去读。课文第3节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反面是做官后藏书不少反而不读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 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汗牛充栋;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藏书或著述极多。6、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用原文回答)7、作者“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是为了勉励黄生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8、引文中作者把自己少年时读书的遭遇与黄生的读书遭遇相对比,表达了作者把书公开慷慨出借,是黄生的幸运,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的意思。9、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具体表现分别是“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为一说,使与书俱。”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黄生借书说2答案答案:1袁枚;随园老人 2f、qingzhushoho 3交给更不用说这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像我写作 4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及时地阅读。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做官以后,花去官俸买回书来,满满地堆了一层,白色蛀虫和灰丝,常常沾满书本。懂得借到书的幸运与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也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快。 1作者用心良苦,不仅以此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2既唤起共鸣,又勉励告诫黄生。(意近即可) 3要珍惜并好好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珍惜年轻时光认真学习。 9之于就值得珍惜在一起 4汗牛塞屋子孙弃者无论焉。若业为吾所有云尔。 4勉励黄生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 5以类似的经历勉励黄生珍惜机会,专心读书;告诫黄生读书年华一旦过去,以后很难读书。 6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并尽快还书)。 5. (1)(参见课文注解) (2)叙事兼议论;说说。 (3)吾,余,予;尔,汝,子。 (4)“书非借不能读”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6. 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黄生则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7.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 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反面是做官后藏书不少反而不读书。 9. 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10. 略(参见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