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32616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四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四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史前时期的人类 B.亚洲文明古国 C.世界三大宗教 D.西欧封建国家2.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3.右图是铸有查理大帝正面像的钱币,以下事件与查理大帝有关的是( )建立法兰克王国 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800年时,教皇为 其举行了加冕礼 四处征伐A. B. C. D.4.在西欧某时期人们常看到“城堡、庄园、领主”等,听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句规则。以上内容反映的是西欧(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5.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己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B.除了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外,还可以到“公用地”放牧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如盐和铁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6.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7.中古西欧城市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自然兴起的。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市民阶层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A. B C D8.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B.部分城市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C.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D.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9.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 耳其进行工作访问。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 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10.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其中他不可能提到的是(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11.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12.“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者穆罕 默德的决定。”文中的公社建立在(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拜占庭13.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以下有关阿拉伯帝国的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A.穆罕默德在位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B.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C.阿拉伯帝国在扩张时并未与当时的中国有过正面交锋D.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直接占领过西班牙14.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创立了伊斯兰教 创作了文学名著荷马史诗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A. B. C. D.15.“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土地分封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二、非选择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1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8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欧洲在近代成为促进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和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君,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材料二 材料三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1)材料一中的“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种什么传统观念?(4分)(2)材料二中的情景很容易使人想起800年圣诞节的那一幕,图中接受加冕的皇帝是谁?产生什么影响?(4分)(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城市居民的社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4)材料一、三分别反映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制度的出现。(4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1)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 什么是“份地”。庄园中的牧场、森林属于什么地?什么人可以使用?(4分)(2)农奴是如何在领主直领地上定期无偿耕作的?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哪几类地租?(4分)(3)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什么权?什么人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材料二 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阿拉伯人还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是由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的。阿拉伯的建筑也十分著名,他们制造了比较精密的测天仪,在很多大城市中设立天文台,专门观测天象。材料三 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请你概括中古时代的阿拉伯人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化成就。(6分)(3)根据材料三,请你说说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19.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请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2分)(2)今年是材料二中“某宗教创始人的诞辰”多少年?“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该宗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如何?(6分)(3)与材料三有关的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它的诞生对这一地区有何影响?(4分)(4) 以上三大宗教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1.D 2.D 3.B 4.C 5.C 6.D 7.B 8.D 9.D 10.D 11.B 12.B 13.C 14.D 15.D16.(1)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2)查理。查理成为“罗马人的皇帝”,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3)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4)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17.(1)庄园中一部分土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2)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3)司法权。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18.(1)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2)翻译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也为世界留下了许多壮观的建筑;等等。(3)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1)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2)xx年。基督教。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3)阿拉伯半岛。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4)宗教领袖都被神化;都有民众积极参加;都得到统治者支持并被统治者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