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5.1.1质量守恒定律讲义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2605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5.1.1质量守恒定律讲义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5.1.1质量守恒定律讲义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5.1.1质量守恒定律讲义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讲义【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说明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 2.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1.参加化学反应的 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重新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没有改变,_没有增减,原子的_也没有改变。3.用化学式来表示_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表示_、_和_;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表示各物质粒子间的相对_。【预习检测】(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原子种类物质的总质量A. B. C. D.(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化学反应的快慢(3)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4)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元素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2)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减小;(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小。【知识精讲】一、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如何变化?实验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注意事项(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2)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层沙子。(3)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玻璃管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4)在铁与硫酸铜反应这个实验中,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先用砂纸打磨干净。实验二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个实验中,用砂纸把铁钉打磨干净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看到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的铜析出;同时溶液的颜色也略有改变,由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用天平称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练习现有一反应ABC,有10 g A和5 g 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 g 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克?答案生成C的质量为12 g,因为A还剩余3 g,可见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 g,B无剩余,可见5 g B全部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为7g5g=12 g。小结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事项:(1)运用范围:化学变化;不能用于物理变化。(2)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气体体积。(3)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有剩余)。活动与探究教材P94实验5-1: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教材P94实验5-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5-1现象:产生大量气体,天平失衡。结论:反应后质量减少。实验5-2现象: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石棉网上有白色粉末,并升起少量白烟。结论:实验前后质量不相等。小结(1)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而二氧化碳是该反应的一种生成物。反应后逸散到空气中,故反应后质量减轻。(2)在镁带燃烧这个实验中,因为反应物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而我们反应前所称量的仅仅是镁带的质量,且反应过程中有少量白烟(MgO)逸散,只称取部分生成物的质量,故实验前后称量的质量不相等。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小结(1)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事实上是旧的分子破裂,原子和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2)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例题】1、镁带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坩埚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0508030反应后的质量(g)010010X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3在一密闭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让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它们的质量变化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2585反应后质量/g待测27019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4、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5、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6、“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7、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8、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 )A、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构成的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参考答案:二、自主探究1、各物质的质量 各物质的质量2、原子 组合 种类 数目 质量3、化学反应4、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质量比 数量关系三、预习检测1、B 2、D 3、D 4、C5、解:(1)铜氧气 氧化铜,反应物是固态的铜与气态的氧气,生成了固态的Cu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Cu与O2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CuO的质量,所以生成物CuO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2)由于纸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走,故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由于氧气逸散,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例题】1.C2.D3.B4.A5.B6.C7.D8.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