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酸碱的中和反应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14903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酸碱的中和反应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酸碱的中和反应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酸碱的中和反应课后微练习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碱的中和反应班级_ 姓名_ 学号_1 实验室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三种溶液,回答以下问题:(1)向氢氧化钙溶液通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也能与CO2发生反应,说明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3)碱溶液容易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氢氧化钾一般不能在玻璃容器中盛放,因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钾和水。已知硅酸根(SiO32-)化合价为-2价,请写出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溶液呈中性。【查阅资料】:Ca(NO3)2溶液呈中性。 Ca(NO3)2 +Na2CO3= CaCO3+2NaNO3【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2 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猜想正确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3 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 )A5 B9 C12 D134 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5 某同学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1)要想检验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锌粒 D碳酸钙(2)该同学用pH试纸测得反应后的溶液的pH=10,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请写化学式),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李琳与本组同学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野炊,她写的日记题目是“野炊中的化学问题”,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她的问题。(1)“灶”上悬挂铁锅,废纸引燃烧枯枝,我们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 充分接触。(2)看看石桌上的美味佳肴:白馒头、花生米、鲫鱼汤、腌黄瓜,其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3)我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老师说过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而有毒,我们随身带了下列物品,应该涂抹的是 (填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矿泉水7 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 7(填“”或“=”)(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填序号)ABaCl2 BCuSO4 CAgNO3 DKNO38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上少许下列生活用品的 或 ,痛痒便会消失。A香油 B肥皂水 C纯碱水 D糖水(2)液态植物油和固态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9 (xx黑龙江龙东五市)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FeCl3,HCl,KClBNa2SO4,NaCl,BaCl2,KNO3CNa2SO4,BaCl2,Na2CO3,HClDNa2CO3,H2SO4,HCl,KCl1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A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B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C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D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参考答案:1 答案: (1) 溶液变浑浊(沉淀);Ca(OH)2+CO2=CaCO3+H2O;(2) OH-;(3)2KOH+SiO2=K2SiO3+H2O .解析: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2)分析其组成即可;(3)硅酸钾化学式为K2SiO3,注意配平。考点:碱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 答案: 【分析讨论】:丙 Ca(OH)2与Na2CO3不能共存。【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NO3)2溶液或氯化钙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正确错误。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如果氢氧化钠还没有反应完,盐酸就不可能与碳酸钠反应,也就不可能产生气泡。【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过量或不足。解析: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过量问题,若恰好完全反应那反应后的溶液中只含有氢氧化钠;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若碳酸钠过量,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故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要证明含有碳酸钠,则可利用碳酸钠的性质加入硝酸钙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碳酸钠;加入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若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如果氢氧化钠还没有反应完,盐酸就不可能与碳酸钠反应,也就不可能产生气泡,故甲同学的实验结论错误;考点:实验探究3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酚酞试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均显无色;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故BCD三种溶液均显碱性,只有A溶液pH小于7 ,故选A考点: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的变色情况;中和反应4 答案: A解析: A、反应能发生,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和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B铁和硫酸能反应,但反应产物应为硫酸亚铁,不符合客观事实,故B错误;C该反应能发生,但H、Cl原子在反应前后的个数不相等,即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但生成物应为硫酸铁,不符合事实,故D错误;5 答案: (1)A(2)NaCl、NaOH HCl + NaOHNaCl + 2H2O解析: 试题分析:(1)要想检验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应抓住酸的化学性质,B、石蕊试液,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可以,C、锌粒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D、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而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故选A(2)该同学用pH试纸测得反应后的溶液的pH=10,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故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Cl、NaOH,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NaCl + 2H2O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6 答案: (1)氧气(或空气)(2)白馒头(3)C解析: 试题分析:(1)灶里塞满枯枝则使枯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小,所以燃烧不充分,形成可燃物不充分燃烧的情况。所以此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2)白馒头中含大量的淀粉,属于糖类。花生米中含有的植物油,属于油脂类。鱼中含丰富的蛋白质。黄瓜内含丰富的维生素。所以应填写白馒头。(3)蚁酸呈酸性,应用弱碱性物质将其中和掉。A食醋为酸性,不符合要求。B食盐水为中性,不符合要求C肥皂水为弱碱性,符合要求。D矿泉水一般为中性或弱酸性,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C项。考点:促进燃烧的方法、食物中的有机物、常见的酸和碱7 答案: (1) (2)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A C解析: 试题分析:(1)只有碱性溶液才能使酚酞变红,碱性溶液的PH7;(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了中和反应,即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3)(2)所得的溶液含有的物质有:水、氯化钠、硫酸钠和硫酸锌。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可知加入的盐溶液可能是氯化钡或硝酸银。考点: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复分解反应8 答案: (1)B C(2)隔绝空气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以可涂上少许呈碱性的生活用品,故选B、C(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隔绝空气考点:中和反应的应用,灭火的原理9 答案: AC解析: 试题分析:A、观察,呈黄色的为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少量分别滴加到盛有剩余三种溶液少量的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取剩余溶液中的一种滴加到红褐色沉淀中,沉淀消失,加入的是盐酸,剩余一种是氯化钾,故A正确;B、将四种溶液两两棍合,产生白色沉 淀的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其余都不反应,无法鉴别出来,B错;C、将四种溶液各取少量,两两混合,能产生两种沉淀的物质是氯化钡,能产生一种沉淀,一种气体的物质是碳酸钠,只产生一种气体的是盐酸,只产生一种沉淀的是硫酸钠,故C正确;D、四种溶液两两混合,硫酸和盐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所以无法鉴别盐酸和硫酸,故无法鉴别,故D错,因此选 AC.考点:考査酸、碱、盐的鉴别10 答案: BD解析: 试题分析: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将一定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存在着如下 情况: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硫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和硫酸,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溶质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硫酸钠也能与氢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无论硫酸是否过量均有白色沆淀,酚酞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如果硫酸过量,滴加酚酞溶液也不变色,所以选BD.考点:考査酸喊中和反应的有关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