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03295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一、选择题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的根本原因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2.“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引起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战争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C.拿破仑对外战争D.美苏冷战3.19391945年的德国,国内劳动力奇缺,在兵工厂中,老人和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B.德国已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C.德国积极扩军发动世界大战D.德国遭到巴黎和会严厉制裁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的下列措施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是( ) A.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B.建立红军反对协约国武装干涉C.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5.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6.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7.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军事对峙B.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C.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D.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8.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某个国家:“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个国家是( ) A.俄国B.日本C.英国D.德国9.当前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下列哪些因素对中东局势造成了影响( )种族问题 社会制度问题 大国介入 宗教问题 A.B.C.D.10.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珍珠港事件D.莫斯科保卫战11.1991年12月25日晚,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这一事件标志着( ) A. 沙俄覆灭B.苏俄诞生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12.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封面漫画,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 )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3.某同学同时搜集了关于尼赫鲁、纳赛尔、毛泽东、卡斯特罗四位人物的资料,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B.两极格局的形成C.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D.“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14.现在,很多欧洲人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 ) A.B.C.D.15.造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严重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国家干预经济太重C.政府投资太少D.石油危机16.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缩减了2/3。这反映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特大D.引起政治危机17.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下列各项中与这种感觉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欧洲联盟的成立B.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D.经济全球化加速18.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期间,苏联经济状况是( ) A.实行新经济,经济迅速恢复B.正在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C.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D.同时出现经济大危机19.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美苏争霸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宗教纷争20.2017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特阿拉伯,开始上任后的首次出访。打破传统,首访选择中东,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中东问题的重视,那么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伊拉克问题B.伊朗问题C.巴以冲突问题D.叙利亚问题21.下列属于东欧剧变表现的是( )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五 A.B.C.D.22.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23.下列关于非洲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荣耀-这里是最古老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B.血泪-在三角贸易中损失了近亿的劳动力C.觉醒-1952年,埃及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实现了真正的独立D.新生-1990年欧洲殖民体系在非洲彻底崩溃24.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 )大肆屠杀犹太人 对被侵略国家的人民进行残酷杀戮鼓吹领土扩张和战争政策 产生于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 A.B.C.D.二、综合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选集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三: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1956年赫鲁晓夫访英期间丘吉尔的话材料四: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材料一中的“革命的第二阶段”指什么革命?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列宁为了纠正错误,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3)赫鲁晓夫针对什么局面进行改革? (4)根据材料四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5)以史为鉴。你认为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电影我的1919中有这样一幕情景: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A国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材料三: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材料四: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452%284%406%165%84%材料五:作为一个民主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1)材料一中展示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其中的A国是指哪个国家?而这次会议对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在中国国内引发了什么重大事件? (2)材料二中的“局面”是在哪个文件签订之后形成的?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通过这两次会议最终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体系? (3)材料三为什么福煦认为并没有和平,而仅仅是休战呢? (4)根据材料四,在这场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了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材料五中的罗斯福所说的“革命计划”的含义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是如何依靠“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来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 27.二战以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50年1991年美国、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材料二: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1)材料一中,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2)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共同点? (3)西欧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在哪一年成为现实,它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8.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做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材料二: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材料四:在结束对德作战整整3个月后,苏联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援助,也为反法西斯盟国最终击败日本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材料五: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诺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承诺的?为了履行“诺言”苏联又采取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战争,但沙皇政府继续一战的态度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引发了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之后,不管人民的死活,实行反人民的政策,继续进行一战,激起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爆发了十月革命,由此可知,战争促进了革命的爆发,ABD说法不准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战争引起了了革命,革命又制止了战争的观点。2.【答案】B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战争,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之后,不管人民的死活,实行反人民的政策,继续进行一战,激起人民的强烈反对,最终爆发了十月革命。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俄国十月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3.【答案】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9391945年”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男子都被征兵参加世界大战,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国内劳动力奇缺的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战的相关知识。4.【答案】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认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BCD不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由理论变为现实。5.【答案】C 【考点】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6.【答案】C 【考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C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内容。7.【答案】C 【考点】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32年,根据“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了严重的打击,C符合题意;A项与经济危机无关,不符合题意;BD两项的内容是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是原因。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渡过了危机。8.【答案】D 【考点】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的相关知识,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无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指的是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灾难。故答案为D。【点评】学生要掌握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制造者,共产党宣言诞生于德国。本题难度适中。9.【答案】D 【考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动荡不安,影响该地区不稳定的因素有:种族问题、大国介入、宗教问题、珍贵水资源的争夺、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等等,由此可见符合题意,社会制度问题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阿以冲突是影响中东地区动荡的主要因素。10.【答案】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重要会议、结果和意义。11.【答案】D 【考点】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题干内容“1991年12月25日晚,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是对苏联解体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苏联解体。12.【答案】B 【考点】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到,1929年的美国是个大腹便便的男士,而1933年则成了一个枯瘦如柴且拄着拐杖的男士,可以说明作者是想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图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1929、1933”进行解答。13.【答案】A 【考点】亚非拉的奋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尼赫鲁是印度第一任总理;纳赛尔领导了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毛泽东领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因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后亚非拉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14.【答案】C 【考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盟的史实,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的盟旗是蓝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欧盟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四幅图片徽标的涵义,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最先加入的有欧洲12个国家。15.【答案】D 【考点】美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中东石油国大幅度提高了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所以答案选择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16.【答案】C 【考点】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缩减了2/3”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大,题干材料的内容使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缩减2/3,符合破坏性特别大的特点,所以答案选择C。故答案为C。【点评】学生要掌握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大。17.【答案】C 【考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口袋里的欧洲”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所有欧盟的成员国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被称为“口袋里的欧洲”,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欧盟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欧盟成立的时间和意义。18.【答案】B 【考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实行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所以答案选择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和取得的成就。19.【答案】A 【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解析】【分析】A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B项美苏争霸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40年代”;C项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D项宗教纷争是二战后,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20.【答案】C 【考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东问题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是巴勒斯坦地区,所以答案选择C。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造成中东地区动荡的其它因素。21.【答案】C 【考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是指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典型表现是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由此可见,符合题意;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五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故答案为C。【点评】学生要掌握一分为五的南斯拉夫,苏联解体的时间。本题难度不大。22.【答案】C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所以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因此C不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ABD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学生要对比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结果和两次大战的性质。本题难度适中。23.【答案】C 【考点】亚非拉的奋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C说法不正确;ABD说法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C。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非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事件。24.【答案】B 【考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日三国先后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是法西斯的特点,大肆屠杀犹太人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产生于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说法不正确,意大利法西斯是因为一战的危害建立的,不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暴行的表现。二、综合题 25.【答案】(1)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2)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社会制度发生改变。(5)改革要循序渐进;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和满足人民的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要维护社会稳定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为了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同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最终改革失败。(4)根据材料四“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改变,由社会主义社会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明白改革要循序渐进;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和满足人民的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要维护社会稳定。【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从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苏联解体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本题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属于常考的知识点。26.【答案】(1)巴黎和会;日本;五四运动。(2)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凡尔赛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埋下了再次发生战争的隐患。(4)美国和德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5)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A国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展示的是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在山东的权利被移交给日本,其中的A国是指日本;并因此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2)根据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新的世界格局形成了,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久的存在下去,埋下了再次发生战争的隐患。(4)根据材料四扥表格的内容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和德国;为了挽救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都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实行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已消除经济危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渡过了危机。27.【答案】(1)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比重越来越大)(2)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都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3)1993年;欧盟的成立。(4)信息化和全球化(5)大力发展和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考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经济迅速发展。(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都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走向了联合,成立了欧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4)根据材料三“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年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历程都是因为适当地调整了政策,进行了创新,同时还注重发展科技和教育,由此可知,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大力发展和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点评】学生要掌握二战后美国、西欧及日本经济发展的状况,两极格局结束以后,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28.【答案】(1)绥靖政策。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落空。(2)转变:由纵容德国侵略变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4)雅尔塔会议;苏联对日宣战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绥靖政策,在慕尼黑阴谋中,以牺牲捷克的利益来向法西斯德国妥协,但这种绥靖不仅没有换来和平,反而加速了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落空。(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由材料一的纵容德国侵略变为材料二的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根据材料三中“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评价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据材料三中“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所评价的是诺曼底登陆。(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在反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召开了雅尔塔会议,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对日本宣战,为了履行“诺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和“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和“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的信息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重要会议、结果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