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6964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术研究中的文献综述,1,内容提纲,什么是文献综述为什么学术论文需要文献综述如何确定相关文献的范围如何查询相关文献如何确知文献查全程度如何从相关文献中择取内容如何组织相关文献如何表述相关文献如何标注引用文献,2,什么是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对有关某个题目的所有研究成果或一段时间内有关某个题目的所有研究成果进行的批评性分析、分类、比较、归纳、总结 文献综述作为独立的研究成果研究案例: Yu, L.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inequality: Making sense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divides.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38(4).文献综述作为一项研究的组成部分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发表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3,文献综述vs.批评性概述 (Critical Overview),批评性概述是在全面考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一个研究领域、实践领域或政策领域等进行的介绍和评论Overview: 提供全面系统的介绍和总结Critical: 对被考察领域提供具有洞察力的解释、批评文献综述是批评性概述的一种: 当考察的对象是一个研究领域时, 其结果就是文献综述,4,文献综述vs.文献计量研究 (Bibliometric study,文献计量研究通过数学和统计的方法来研究文献的生产、交流或使用情况,以此来揭示特定领域、特定著作的历史发展、特定研究社区的特点文献计量研究以文献实体(如一本图书、一篇论文、一个网页等)为计量单位, 一半不对文献的内容(message)做深入分析,5,为什么学术论文需要文献综述,为当前研究寻找起点,显示其创新性和价值对已有研究发现的总结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不足及空白点的分析对有待研究的问题的表述当前研究的出发点为论文的读者提供背景知识其他研究者决策者实践者为研究发现的讨论提供参照,6,如何确定相关文献的范围 (1),学术文献的形式同行评审制期刊研究报告博士学位论文预印本/工作论文专著非同行评审期刊会议论文/论文集,学术文献的内容经验研究型(empirical)综述型批判理论型观点型,7,如何确定相关文献的范围 (2),与当前研究题目相关的文献Wide enough to include all relevant materials 信息服务水平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信息服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信息服务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信息服务对创业的支持Narrow enough to exclude irrelevant materials信息服务水平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信息的概念、信息需求的种类、贫困社区信息资源状况Close enough to share interest in each others researching findings,8,如何查询相关文献:查询途径(1),数据库查询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ScienceDirect OnsiteEmeraldKluwer OnlinePQDD 博士论文Springer LinkWiley InterScienceJSTORABI Research (ProQuest),文摘题录型数据库CSA-Management, Marketing and EconomicsOCLC FirstSearchASSIAISI SSCISCOPUS,9,如何查询相关文献:查询途径(2),引文查询引文数据库SSCICSSCI参考文献,10,如何查询相关文献:查询途径(3),网上查询普通搜索引擎,如Google学术性搜索引擎, Google学术搜索专业门户网站,如Intute: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http:/www.intute.ac.uk/socialsciences/business/开放存取网站:http:/www.doaj.org/机构网站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大学, 如Loughborough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http:/magpie.lboro.ac.uk/dspace/handle/2134/95研究资助机构, 如ESRC(http:/www.esrcsocietytoday.ac.uk/ESRCInfoCentre/research/)国际组织,如World development reports (World Bank),A word of warning: 用普通搜索引擎查出的文献经常是不可靠的!,11,如何查询相关文献:检索策略(1),确定检索点题名文摘作者关键词/主题词来源/期刊名称机构,12,如何查询相关文献:检索策略(2),确定检索词同义词近义词不同词型词 (e.g., libraries vs. library)上位词/下位词 (e.g.,rural areas vs. villages)相关词(e.g., information services vs. libraries; farm vs. farmers vs. farming),A little trick: 先找出几篇非常相关的文献,看看数据库是用哪些词来描述它们的,然后用这些词来扩大检索,13,如何查询相关文献:检索策略(3),组配检索词与检索点AndOr Not,A word of warning: 多元检索点及其组配只有在高级检索中才能实现!,14,如何确知文献查全程度,相关文献数量博士论文 独立的文献综述检索结果的重复率重要相关论文的参考文献直觉,15,如何从相关文献中择取内容,研究问题或目的在研究论文中,研究问题或目的最经常出现在引言中研究设计(方法、样本、过程等)经验研究型文献经常包含独立的研究设计部分主要发现在研究论文中,主要发现最经常出现在 “结论”部分或 “讨论与结论”部分,16,如何组织相关文献 (1),年代顺序变量与自变量相关的研究与因变量相关的研究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理论视角研究方法,17,如何组织相关文献(2),信息贫困与信息分化研究的综述框架,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等,社会建构主义,认知学,18,如何安排文献综述的结构 (1),引言综述主体部分综述结论,19,如何安排文献综述的结构 (2),引言界定要综述的领域, 说明该领域受到关注的原因: 理论和应用价值概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状况和趋势状况: 规模、感兴趣的学科、增长速度等趋势: 理论分歧、方法趋势等陈述撰写综述的理由或目的、综述的组织框架、文献的收集范围和方法,20,如何安排文献综述的结构 (3),主体部分按前面选择的组织框架安排相关文献根据每篇文献的价值对相关文献进行不同程度的概述在段首、段中、段尾等部分加入综述作者的分析、评论、总结,例如:段首: “umbrella” sentences, 段中: signposts 段尾: summary sentences,21,如何安排文献综述的结构 (4),结论总结被综述的文献整体上对人类知识做出了哪些贡献评价被综述的文献之间的分歧、空白、研究设计上的区别和各自的局限等 指出未来研究需要考察的问题 (独立的文献综述) / 引出当前研究的问题 (作为研究组成部分的综述),22,如何安排文献综述的结构 (5),结论部分举例(作为一项研究组成部分的综述),如前所述,现有信息贫困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导致信息贫困的不同层面原因,形成了解释信息贫困现象的不同理论(信息政治经济学理论、小世界交流理论、知识差距理论)。然而,一旦我们试图用这些理论去解释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例如,一个农村社区从相对封闭状态转变为高科技企业的过程伴随着怎样的信息脱贫历程;一个不足小学文化水平的致富农民如何能克服其智力水平、文化习惯、信息设施等局限,获取和利用致富信息),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我们把所有理论叠加,依然无法得到有效解释。现有理论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解释力缺陷主要是因为,首先,绝大多数研究都采用单一理论视角对单一层次的因素进行考察,因而无法解释不同因素的跨层次影响;其次,现有研究几乎全部集中于考察信息贫困过程而忽略信息脱贫过程,因而无法解释不同因素间的逆向作用效果。 上述解释力缺陷不仅暴露了现有信息贫困研究的理论不足,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相关研究的决策支持效果,导致现有研究在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时,经常顾此失彼,甚至相互冲突。例如,Golding与Murdock以信息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提出了革新信息交换和分配制度的主张36;Spink以小世界交流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变革信息包装及信息传递模式的建议37;Hernstein and Murray则以知识差距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知识差距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内在认知能力,政策无法干预”的见解38。 要完善现有研究的不足,未来研究首先需要将研究视野从单纯的信息贫困延伸到信息脱贫,把信息贫困现象看成是信息贫困与脱贫过程逆向作用的结果,23,如何表述相关文献,呈现“森林”+“树木”“森林”: umbrella sentences at beginnings of paragraphssignposts throughoutsummary sentences to aid in understanding comparisons and analyses“树木”:不同文献尽量叙述而不引述 (paraphrase not reproduce),特别是大段的引述,24,如何标注引用文献,Harvard System (APA, MLA)文中:Smith (2004) notes that 文末(参考文献):按作者名称排列Numerical System文中:Smith notes that 1文末注释: 按引用顺序排列(注释号码对应文中号码)参考书目(Bibliography) (按作者名称排列, 发表论文一般省略),A word of warning: (1)不同期刊经常在选择其中一种制度后做些个性化调整,发表论文时请严格按期刊要求!(2)南开大学有自己的标准,博士论文请按学校标准!,25,Reg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regional inequality,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academic enquiry and government policy. However, scholars have long disagreed over the trends and underlying force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debated over regional policy.1 More recently, scholar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globalization, agglomeration, and technology on regional development.2 Empirical evidence also tends to be mixed. Rapidly changing global and domestic conditions have further intensified the debate on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policy. Scholars have also heatedly debated whether regional inequality declined in former socialist countries, and more recently, whether regional inequality has widened since economic reforms.31. See G. Myrdal, EconomicTheory and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Gerald Duckworth, 1957);G. H. Borts and J. L. Stein, Economic Growth in a Free Marke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4); J. G. Williamson,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3(2), (1965), pp. 383; J. Friedmann,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Boston: MIT Press, 1966); W. Alonso, Five bell shapes in development, Papers,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45, (1980), pp. 516.2. See, for example, P. 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R. J. Barro and X. Sala-I-Martin,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McGraw-Hill, 1995); R. Lee and J. Wills, eds, Geographies of Economies (New York: Arnold, 1997).,26,27,总结,文献综述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对文献综述作者的要求理论素养研究能力批判思维信息查询技能写作能力,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