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75264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插管内吸痰技术,气管插管型号(ID),公式:年龄/4+4成年男性:7.5-8.0成年女性:7.0-7.5,气管插管深度,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2-3cm经口插管(平门齿刻度)男性:22-24cm女性:20-22cm小儿:年龄/2+12cm经鼻插管(平鼻孔刻度)则增加2-3cm,气管插管固定,气管插管湿化,要求湿化气道的温度接近人体温度,利于纤毛运动,促进分泌物排出湿化不足纤毛运动减弱形成痰痂易堵管湿化过度痰液稀薄易致频繁呛咳、反复吸引易致感染SPO2,气管插管气囊管理,气囊的作用:固定作用封闭气道,保证潮气量的供给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反流,气管插管气囊管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建议:人工气道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无需间断放气体每日三次检测可有效预防气管黏膜损伤和气道狭窄,吸痰术概述,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吸痰时机,吸痰时机-肺部听诊部位,肺尖:左、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肺门:左、右胸骨旁第四肋间肺底:左、右腋中线第六、七肋间,美国呼吸病协会(AARC)人工气道吸引指南成人患者:吸引管外径不超过气管内导管内径的50%;儿童和婴儿:不超过70%每次吸引前应检测负压,压力应在有效清除分泌物前提下越小越好。推荐儿童负压在80-100mmHg,成人小于150mmHg近期研究提示吸引前滴注生理盐水可以增加VAP发生率,不建议每次吸引前例行滴注推荐吸引操作时避免断开呼吸机建议婴儿采取封闭式气管内吸痰,吸痰管及吸痰负压的选择,吸痰管及吸痰负压的选择,吸痰管的“深深浅浅”,美国呼吸病协会(AARC)人工气道吸引指南浅度吸引: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末端-优点:基本无损伤-缺点:对于下气道痰多患者效果差深度吸引:吸引管插入至有抵抗,再往外回提0.5-2cm-优点:吸痰效果理想-缺点:支气管黏膜水肿,气道痉挛甚至出血、溃疡等基于婴儿和儿童相关研究,推荐浅度吸引代替深度吸引改良式吸痰法: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切开套管长度再延长1cmm处吸痰,彭肺吸痰,彭肺:是以简易呼吸器与患者气管插管/切开连接,给患者人工呼吸,吸气时深而缓,随即1-2秒的呼吸暂停,然后呼气。步骤:1.检查气囊压力,彻底吸痰2.调节氧流量8-10L/min,连接氧源和储氧袋3.挤压球囊30次,低氧血症呼吸道粘膜损伤感染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吸痰并发症,操作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