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69920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学生发现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2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及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教具准备:支架,细线,螺丝帽(两种),带摆的钟,钟表,挂图或投影片:摆钟、荡秋千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产生问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类似摆的现象?(秋千、吊灯)2、教师出示一个做好摆,同学们请观察这个摆,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摆的秘密。 板书课题:6、摆的秘密二、探究活动一,做一个摆1、查看实验材料:支架、细线,螺丝帽2、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摆。先把支架夹子调到一定的高度,把线的一头固定到横杆上,线的另一端拴上螺丝帽。3、我们把线(横架固线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线,下面的螺丝帽叫做摆锤,摆动的幅度叫摆幅。4、让你的摆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摆在摆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5、 面对着你们小组做好的摆,请同学们猜想: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小组内进行讨论。大的螺丝帽做的摆快;小的螺丝帽做的摆快;摆线长的摆快-三、探究活动二,研究摆的快慢因素1、根据你的猜想,你准备怎样来设计方案和验证呢?2、小组内进行讨论方案方案一:用相同长度的摆线,不同的螺丝帽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方案二:用相同的螺丝帽,不同长度的摆线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方案三:摆的幅度的大小1、 分组实验填定记录单,多做几次 时间 1分钟 结论 摆线相同,摆锤重 摆线相同,摆锤轻时间 1分钟 结论 摆锤相同,摆线长 摆锤相同,摆线短时间 1分钟 结论 摆幅大 摆幅小4、分组汇报5、得出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5、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会慢慢停下来?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并且长时间不停地摆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然后再到另一个最高点,这样往复运动,并在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地停下来。简单的说,摆从静止到运动,再由运动到静止,它在进行机械能的转化。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四、拓展延伸我们生活中挂钟的钟摆是怎样工作的?五、课后践行做一个听话的摆板书设计: 6、摆的秘密摆 摆线 摆锤摆摆动快慢摆线长短 有关摆锤轻 无关摆幅大小 无关作业设计:一、 填空1、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做摆动一次。2、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3、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5、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6、摆长是指从支架固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7、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是不断转化的。二、判断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有关。 ( 错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快。(错 )3、秋千摆动的速度于在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系。(错 )4、秋千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在不断的转化,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停下来。( 对 )三、操作制作一个听话的摆。(1分钟摆50次)器材:步骤:四简答1 、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答:静止的摆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摆动,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2、摆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摆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并且长时间不停地摆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然后再到另一个最高点,这样往复运动,并在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地停下来。简单的说,摆从静止到运动,再由运动到静止,它在进行机械能的转化。六年级下科学精品教案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第七课钻木取火卞桥中心校 郭彪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钻木取火的道理进行解释,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2、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教具准备:火柴,细砂纸,铁丝,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一幅古人钻木取火图:(图上有一老一小两个古人,老者正在向少者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木头上有烟雾冒出。)揭示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钻木取火。2、你能猜想一下,古人是怎样进行“钻木取火”的吗?怎样进行解释?(学生进行交流)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对“钻木取火”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二、探究活动 机械能的转化热能1、活动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能产生热能?来回搓手,摩擦产生热。学生进行活动2、活动2:材料:砂纸 火柴 铁丝 方案:火柴和铁丝分别在砂纸上摩擦 现象 结论 火柴 铁丝 小结: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3、生我们的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让学生先进行说一说。出示挂图或图片(教科书中展示了五幅图)观察:第一幅图是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第二幅图是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第三幅图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热”暗示因摩擦而生热;第四幅图展示的是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第五幅图是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观察这五幅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以上五幅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热现象。这些现象就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摩擦生热可帮助人们做好多事情,切割机,火柴的燃烧-;但是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我们可以在机器上加些润滑油,因为它能在摩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触,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过,大大减少了摩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一、 拓展延伸1、我们来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学生讨论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手摇发电机能量之间在不断发生转化2、晒太阳是光能转化成热能;日光灯是电能转化成光能为学生最终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四、课后践行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板书设计:3.钻木取火 1、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2、说说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3、摩擦生热现象给我们的不利影响作业设计:一、 填空题。1、 钻木取火是把机械能转化成_热能_。2、 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机械能还能转化为 电 能、 光 能、_声_能等。3、 电水壶烧水,是将_电_能转化成了_热_能。4、 太阳能热水器是把_光_能转化为_热_能。二、选择题。1、下列能量转换形式错误的是。( B )A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B. 搓一搓手:人体内的化学能转换为声能和热能C. 植物光合作用: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热能D. 燃烧一粒花生米,并给水加热:花生米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水的热能2、下面哪些不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 D )A. 火石取火B. 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C. 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D太阳能热水器把水加热。 三、简答题。1、钻木取火的道理?答:用钻钻木头时,钻与木头之间不断摩擦生热。从能量转化观点上说,就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2、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答:用切割机切割金属;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玩滑梯屁股摩擦生热;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3、如何克服摩擦生热现象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答: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可定期检查,及时剔除异物。钻头发热,及时用冷却液冷却。4、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答: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外,还能转化成电能、光能、声能等。 六年级下科学精品教案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八课通电线圈(一)卞桥中心校 郭彪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的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和试验报告。2、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 3、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做一个电磁铁4、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想动手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磁的特性教具准备: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电池,最池夹,大头针,胶带,闸刀开关,小磁针,玩具马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产生问题1、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研究过我们的电话、电铃、还有我们的玩具汽车,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吗?2、 请同学们进行猜想。(学生交流汇报)出示从玩具汽车里拆下的马达。请同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8、通电的线圈二、制作电磁铁1、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在玩具汽车的马达是一个用细铜丝缠绕的线圈。它通上电就能工作了。我们把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2、如果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可以怎样说呢?(电磁铁 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3、你想不想做一个电磁铁呢?(1)、观察做电磁铁所需要的材料: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胶带,闸刀开关,大头针(2)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电磁铁呢?先在小组内设计一个方案。制作方案: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注意紧凑,缠绕完后用胶带固定铁钉两端,还要留出一定长度接开关和电源。(最后一圈线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这样线圈不易松散。)2、另一根导线接在开关的一端和电源。三、研究电磁铁的特性。1、你能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吗?(让学生偿试自己设计)闭合电路,把大头针放在电磁铁边有什么现象?断开电路呢?有什么发现?2、同学先猜想会有什么现象。3、学生实验证猜想。填写记录。我的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靠近大头针)电磁铁 通电时 断电时 4、师小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四、拓展延伸1、根据电磁铁的这一特性,你能发明些什么呢?(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卡。五、 课后践行1、搜集资料,了解电磁铁还有哪些特性? 2、制作一个电磁铁,如果把铁蕊抽出会有什么现象呢? 板书设计 8、通电的线圈铁蕊线圈 电磁铁 通电有磁性 断电无磁性作业设计:一、 填空题。1、电磁铁是把_电_能转化为_电磁_能的装置。2、电磁铁是由_铁芯_ 和 _线圈_两部分组成的。3、电磁铁是利用_电流_通绕制成的线圈产生_性_的装置。4、在我们的生活中_电铃、_马达_、_听筒_、_电磁起重机_都是利用电磁铁工作。5、电磁铁在通电时产生_磁性_,断电时_磁性_消失。6、要制作一个电磁铁需的材料:_电池_、导线、_铁钉、等。二、判断题。1、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 对 )2、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的能量是热能,输出的是电能。( 错 )3、电磁铁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 错 )三、简答题。1、如可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 2、1:电铃、马达如何工作的?答:它们内部都有一个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三、分析题。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电铃是怎样工作的?答:通电时,电磁铁有电流通过,产生了磁性,把小锤下方的弹性片吸过来,使小锤打击电铃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小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不断重复,电铃便发出连续击打声了。 六年级下科学精品教案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第九课通电线圈(二)卞桥中心校 郭彪教学目标:1、继续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的解释;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和试验报告。2、让学知道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影响磁力的大小的因素。3、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制作带有创作性的科技作品电磁起重机教学重点、难点: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影响磁力的大小的因素。教具准备:磁针,做好的电磁铁,电池,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带绝缘皮的细导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做一个电磁铁,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个特性是什么?课下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电磁铁的特性资料,拿出来让我们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磁极和磁力的大小2、这节课就继续研究电磁铁的有关特性。板书课题:第九课 通电线圈(二)二、 实验探究 探究电磁铁的磁极1、同学们猜想: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电磁铁是不是有南北两极呢?怎样弄清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我们如何验证呢?讨论方案:用磁针进行判断,如果电磁铁靠近磁针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现象,则判断有磁极。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通电时的电磁铁 靠近磁铁的南极 靠近磁铁的北极 找出电磁铁的两极,做好记号。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电磁铁也有两极,那么它的磁极是不是可以改变呢?怎样来验证?2、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猜想:能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案: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改变电线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填写实验记录: 验证内容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现象(靠近磁针的南极) 磁极 磁极是否与电流方向有关 电流的方向相同 电流方向(正) 电流方向(反) 磁极是否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同 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3、师小结: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三、探究电磁铁的磁力 做一个电磁起重机1、我们研究了电磁铁的磁极,请同学观察现象。教师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请同学们数一数大头针的数量。如果让它吸更多的大头针,你有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猜想下,学生进行交流。2、验证猜想;交流方案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材料:电池、带绝缘皮的细导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验证内容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吸大头针数量 结论 磁力大小是否与电池多少有关 线圈匝数相同 电池数量不同 1节 磁力大小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 电池数量相同 线圈匝数不同 10匝 实验结论: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四、拓展延伸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阅读21页资料卡)四、课后践行课下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板书设计: 第九课 通电线圈(二) 电磁铁的磁极 电磁铁的磁力 作业设计一、 填空题。1、电磁也象磁铁一样有_南北两极_。2、电磁也有两极,而且是可以改变的。改变_电流的方向_或改变_线圈缠绕的方向_,它的两极就发生改变。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也是可以改变的,增加电池的数量_,增加_线圈的匝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4、电磁起重机就是利用_通电时产生磁性的_特性来工作的,5、如果电磁铁和磁针的北极相吸,那么电磁铁的这一方是_南_极。6、电池的数量_越多(越少)_,电磁铁的磁力_越大(越小)。二、选择题。1、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2、如果想增加我们做的电磁铁的磁力,下面哪种做法不正确。(B D)A、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B、改变电流的方向。C、增加电池的数量。D、改变线圈的方向。 三、简答题。1、电磁铁有哪些性质?答:(1)电磁铁通电后会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电磁铁有两极,而且两极可以改变(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系,圈数越多,磁力越大;也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越多,磁力越大。2、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答: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当接通电流时,电磁起重机产生强大磁场,吸起钢材,运到目的地,断开电流,磁性消失钢材就落下来。 六年级下科学精品教案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课无处不在的能量卞桥中心校 郭彪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资料;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2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教学重点、难点: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教具准备:铁丝、瘪了的乒乓球、梳子、碎纸屑、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图片,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2、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能量的转化过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十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1、展示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能量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提醒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认识。2、师小结: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3、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找一找,在我们周围你知道的哪些能量,看谁找到的多。4、把同学们寻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类。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5、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例如: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等。电能以外的其他能量间的转化,如汽车的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等等。)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就无法工作、学习。阅读p22下面的文字。三、探究能量之间能够互相转化1、我们动手做几个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动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第一个实验是用手弯折铁条。让学生进行猜想,再进行验证。让学生手中的铁条进行弯折,提醒学生注意:弯折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学生讨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第二个实验是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学生猜想: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有什么现象?注意:热水不要太满了。讨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第三个实验是用梳子梳头。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小实验。回忆晚上睡觉时脱衣服时有什么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呢?你能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吗?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小结:通过引导学生做以上几个小实验,体验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四、拓展应用: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它们联系起来。教师提示,学生讨论交流。电视的声能与光能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因此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就可以将上面提到的电视的声与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五、课后践行留心观察生活中物体能量转化的实例,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板书设计: 第十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转化 作业设计一、 填空题。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 电能 、光能、 热能 、声能 、水能 、机械能 等 。 3、气车发动机是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4、电灯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5、电话是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电磁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选择题。1、下列能量转换形式错误的是( )A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B. 搓一搓手:人体内的化学能转换为声能和热能C. 植物光合作用: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热能D. 燃烧一粒花生米,并给水加热:花生米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水的热能2、下面( )是电能转化为电磁能。A点亮台灯 B. 电池 C. 电话 D.电热器三、简答。1、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答:机械能、电磁能、声能、化学能、热能、光能、电能等。2、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答: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3、列举出在我们生活中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答: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等。四、你能设计几个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吗? 六年级下科学精品教案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一课开发新能源卞桥中心校 郭彪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几种新能源的性能。2.通过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分类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新能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同学初步建立要珍惜能源资源,努力开发新能源的思想,激励他们树立自觉学习科学技术的决心。教学重点、难点:点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难点是新能源的特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都离不开能源。地球上的能源全是无穷无尽的吗?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石油有哪些用途?出示课本图。分析图表,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2、你知道我国建设的两个核电站在哪里吗?(浙江杭州湾附近的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核能是人类新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我国正在积极研究核能。人类为什么要寻找和研究这些新能源呢?目前,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新能源的开发。开发新能源(板书)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什么是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2、能源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提供热能和动力。)你知道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有哪些吗?(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水能等。)3、教师总结: 像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燃料以及水能资源,是目前人类广泛应用的能源,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我们称之为常规能源。问:除这些常规能源外,你能说出哪些目前人类正在积极研制或很有利用前途的其他能源?(地热能、核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像刚才同学所列举的这些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4、新能源和常规能源有哪些区别?学生讨论交流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常规能源 大部分能源不可再生,对环境有污染 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可利用的能量新能源 可再生,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5、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有一天这些资源全部用完了,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那时不能用煤来取暖生火,不能用天然气来做饭,汽车、飞机、船只都因没燃料而不能开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新能源的开发,我们也要对能源进行节能使用。6、人类正是感到了这种能源危机的威胁,许多科学家在不断地研究和寻找新能源。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新能源。7、认识新能源,你了解到了哪些新能源?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在有些地方,热能随自然涌出的热蒸汽和水而到达地面,这种热能的储量相当大。利用地热能发电、供热。核能:又称原子能。原子核中的核子重新分配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能可分为三类:(1)裂变能,重元素(如铀、钚等)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2)聚变能,由轻元素(氘和氚)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时释放 出来的能量;(3)原子核衰变时发出的放射能。核电是浓集、清洁、安全和经济的能源。核能是高度浓集的能源,核电站可建立在最需要用电的地方,不受燃料运输的限制l公斤铀裂变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公斤标准煤燃烧后产生热量的270万倍;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目前,世界上80%的电力来自烧煤或烧油的火力发电站,燃烧后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潮汐能: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8、 讨论“风能”是常规能源,还是新能源?(新能源。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风能,如风帆船、风帆车辆、风力抽水机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风能应是常规能源。但这样直接利用风力规模小,也不稳定。现在为了进一步利用风力,正在研究用风力来发电,所以把风能也划为新能源。)9、讨论交流:新能源有哪些优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造成污染三、拓展延伸。1、在我们农村(城市),现提倡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农村利用沼气取暖、烧水。沼气池原理是利用植物体或粪便,经密封发酵后产生出可燃气体。城市大量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凉水。2、阅读25页的资料卡。预测100年后,你们的社区最有可能使用哪种能源,为什么?四、课后践行。调查新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我们的生活中采取了哪些结能措施? 板书设计: 11 开发新能源常规能源 能源新能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 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2、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3、新能源有地热能、核能、潮汐能、太阳能等。4、在几十亿年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5、在农村的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对新能源的利用。6、煤、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燃烧后会污染环境。7、天然气水合物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二、判断题。1、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 )2、风能和水能是常规能源。 ( )3、可燃冰对会环境造成污染。 ( )4、水力资源是可以更新使用的,又不造成污染。 ( )三、简答题。1、 我们经常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矿产能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几十年或更长时间这些资源会出现什么现象?其后果怎样?答:是不可更新资源。会开发用尽。那时不能用煤来取暖生火,不能用天然气来做饭,汽车、飞机、船只都因没燃料而不能开动。2、 请归纳一下,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答:不可再生的常规能源不断减少。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