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国学经典选读电大小抄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6666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电大国学经典选读电大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电大国学经典选读电大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电大国学经典选读电大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炒四、评论综述1、综述孔子主张的“孝” 。孔子重视孝道,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等道德修为。什么是孝?我以为孔子所谓的孝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情感上真心敬爱。子游问孝时,孔子对当时社会把赡养父母就当做孝的全部感到不满,他说,犬马也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心存敬意,那么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就没什么区别。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 (不容易的是对长辈的脸色)也就是说尽孝最不容易的是出自真情的和颜悦色。因为心系父母,所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的长寿,惧的是父母的衰老,一喜一惧,皆系之真情。所以一旦父母真的离世,孝心的子女会不由自主地充分发挥内心的悲哀(“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所以君子在为父母守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家里不觉得舒服,总为父母的离去而悲痛。这就是:孝不孝,“观其志” 。二、形式上以礼相待。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时,孔子说孝就是不违背礼(“无违” )。接着孔子告诉弟子樊迟说,“无违” 的意思是“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当宰我提出服丧三年时间过长、服丧一年就可以了的看法时,孔子批评宰我“不仁”,说服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这种制度化的礼节不能改变。 三、生活上尽力赡养。在子游、子夏问孝时,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不仅仅是替长辈做事、给长辈酒食。这引人深思的回答,包含了孝的最低层次: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继承孔子思想的子夏也提倡,有道德修养的人要“事父母能竭其力”。所以“ 父母在,不远游” ,要在父母的有生之年物质生活上照顾好父母。四、行为上顺从遵从。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要百依百顺,绝对服从。侍奉父母时,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委婉地劝说,如果父母听不进去,子女还是要对父母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父母操劳而不心生怨恨。甚至对父亲偷别人的羊的错误行为也包庇、隐瞒,对虐待自己的后母也顺而不怨。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其他方面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父母唯其疾之忧”)。不得已要离开父母出远门时,要告诉父母自己所去的确切地方(“游必有方” )。对活着的父母要顺从,对死去的父母也要遵从。孔子认为,一个人当父亲死后,多年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就是尽孝。所以曾子听到过老师对在父亲死后却不更换父亲旧臣和政治措施的孟庄子大加赞赏。孝有什么作用?我认为,在孔子看来,孝有多方面的作用。一、孝能造就人才。当子贡问怎样才可以叫做士时,孔子说第二等级的士是孝敬父母、兄弟友爱的人(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夏也认为,具有孝、忠、信等品质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文献典籍也已经是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了。可见,孝是德识兼具的人的必备的品质。二、孝悌之人才有资格从政。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说把孝悌的道理延及政事就是从事政治(“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治国应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从事政治;自己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而且是通过孝的教育在间接参政。三、孝能使百姓忠于朝廷。季康子问如何从政时,孔子说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女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孝慈,则忠” )。这反映了统治者的孝与百姓的忠的紧密关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政者遵守礼法,是孝慈的表率,自然会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从而受到群众的拥护,得到群众的效忠。在这里,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目的。四、孝能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孔门弟子有子说,孝悌的人却好冒犯上层统治者的,很少;不好冒犯上层统治者的人却好造反作乱的,没有。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了。孝敬父母,兄弟友爱,这就是仁的根本。在儒家看来,孝是仁的根本内容,孝是一种维护社会安定的手段,做人要以孝为根本点在家孝悌的人,不会犯上作乱,因此,孝家可以稳国。对孔子的孝的观念,我们要批判地吸收。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的孝,其内涵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的确应该真心爱父母,体谅父母,赡养父母,报答父母,这是人性的体现,是美好品行的基本点,也是建设和谐而稳定的文明社会的需要。但我们不必拘泥于那些外在的礼节和形式,不必那么不讲是非原则的顺从、遵从父母,不必那么等级等级森严的“父父、子子 ”“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我们应建立一种新型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那就是既长幼有别、又平等独立、互爱互尊、互帮互助、亲子兼朋友的关系。小炒中国有句古语“百行孝为先” 孝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圣人所说孝字当先不无道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生他养他多年的父母都无感激之情,见他父母老年凄凉都无悲悯之念,那么这个人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吗?他既然对父母都无孝敬谦恭之心,还用想他能为国、家、天下,做有用之事,行仁义之法吗?自古至今听过哪一个孝子德行不正了吗?而又听过哪一个不孝子流芳百世了吗?,这只是我自己乱想的,对与不对还望见谅?2、综述“义”与“利 ”在对孔子义利思想既往的考察中, 人们普遍认为孔子在义利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重义轻利。其实, 孔子并非是只要义而否定利, 而是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以义制利。正确理解和客观阐释孔子的义利观,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 应明确利是义的前提和基础, 把人民之利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人们的求利行为, 树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义利观。 利与义什么关系?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人字的结构就好像义与利相互支撑一样。正义,在个人层面其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在社会层面,其建立公平公正道义的制度。谋利,即谋取利益。做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性辉煌所在,后者是生命延续所据。我方认为,正其利当谋其义,就是以义率利,义利兼得。这一立场,可以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和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两方面得到证明。首先,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来看,第一,义利关系是辩证的,利是义的存在基本,义是利的价值导向。正义而谋利就是强调,即没空洞的义,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二,义利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谋利,促使人们既谋生存之利,更谋发展之利,既谋个人之利,更谋天下公利。正义,推动听们谋利有道,取舍有至,利已利人,共谋发展。无义之利,就会危害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无利之义,必然是空洞的悬谈,从正其义不谋其利到正其义当谋利的认识飞跃,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从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来看。第一,正义而谋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人类一直以谋利为生存奠基,以治恶成为历史动力。另一方面,人类一直以正义战胜邪恶,使得谋利的效率的追求被正义的道德规矩所规定,所推动。从传统到现代,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封闭社会到开放世界,谋利的个人财富积聚与社会总财富增加总是处于正义追求的总目标之下的。现代化史就是正义而谋利史。第二,正义而谋利,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大方向,中国问题的本质,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不适应物质文化的需求,中国发展的关键,是为全公民众供给一个公平公正道义基本上,共谋发展的局面。前者,要求谋利,后者,推动正义,前者,是实际目标,后者,是远大目的,不正义的谋利,短视短浅,不容于法律与道义,正义而谋利,长远长期,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对此,我方认为,正其义当谋其利。在讨论两个层面的时候,对于个人层面来说,应该是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就是这里的正其义。就是我在自由辨论中所说的,个人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基本之上去谋利,谋正当之利,可不可以?第二,在社会层面,也就是说这时社会是主体的时候,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今天中国建立一个法治制度,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正其义的进程,在这个平台已经搭建好之后,我们人,也就是社会层面的个人,在这里进行正义的行为,谋利,又可以不可以呀?可能用西方的一个很简章的类比能让对方辩友明白这个道理,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之中,打了一个比方,就是蛋糕,我们今天强调,要把蛋糕切好分好的同时,强调的是正义,但是,蛋糕要做大,这是谋利,所以,做大蛋糕,切好蛋糕,正其义,谋其利3、综述“人性”关于人性,除孟子性善论外,古今中外还有其它多种人性观,或言性善,或言性恶,或言善恶混杂,或言有善有恶,或言非善非恶,性超善恶,等等,尽管在一定层面都言之有据论之成理,但都未能从根本处认识和把握人性,用佛教的话说,皆非究竟,唯性善论才堪称穷源彻底的“第一胜谛”(即“ 最高真理” 之意)。以水性为喻。有的人见到海水污浊,便谓水性浊;有的人见到湖泊有清有浊,便谓水性有清有浊,有的人见到江河时清时浊,便谓水性清浊混杂或无清无浊,固然都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但都未能真正认识水性。只有“来到水穷处” ,见到源头水,才知道水性的清澈澄明。人性由个体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三个要素构成。人们的个体性和群体性是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就已形成的性质,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人性的内层。人的社会性是已经具有个体性和群体性的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的性质,小炒是一个吸收了社会环境作用的因素,也是一个直接面对社会环境的因素,在人性结构中处于外围,对现实的社会行为有直接的控制和支配作用。总而言之,人性是人们普遍具有的性质;每个人都有人性,而且,每个人的人性都有相似的组成因素和相似的结构,因而,人性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社会性呈现多因素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人的社会性的组成因素和内容都发生了分化,因此,不同的人的人性的内容和结构又具有差别性;例如,由于阶级性的内容不同可以形成若干类型的人性;因而,人性又具有特殊性。在人性结构中,我们可以把内层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看作是原始人性或自然人性。人们是在这个原始人性的基础上,在自然人性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社会性的;因此,人们的社会性中也渗透着原始人性的因素。同时,人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并不只是被动地被改造,而且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动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的存在部分是物理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性发挥作用的结果。诚然,社会的发展是和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发展相联系的,然而,任何社会发展的过程都是人们积极活动的结果,而且,即使是物质条件本身,也是在人们的活动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人们的活动中起着控制和支配作用的人性的作用是不可以忽略的。 4、综述对“人性”善恶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人性论思想对现实的影响意义问题,学术界还是存有一定争议的。有些学者提出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问题的观点尽管多种多样,但骨子里面都是以性善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谈到人性问题时人们为什么脱不开“性善”的羁绊? 为什么自觉不自觉地总要以人性善为理论前提和归宿 ?合理的回答只能是:善性的确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性质。在单个人身上以“善”的形式出现的这种人性实质上体现、反映的是人的共同的社会性和族类性这种人类的类本质。如果就人类之初的单个人来说的话,每个人是没有善与不善的特性的,正所谓“洪荒无揖让之道。”( 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 的确,洪荒时的人可以被环境熏陶为善者也可以被熏陶为恶者。但是,人类的进化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个的人出现的,而是以群、类、族出现的,每个人只有在这个族类中才能存在和生存、发展,他(她)并不只是个单个的自己而是深深地印上了族类的印迹,即是类化了的一个人,所以,他( 她)必然就要体现出族类的本性,这种类本性就是单个人的本质所在。即使某些低等动物也能体现出个体身上的类族性,例如,当蚂蚁、蜜蜂等群体遇到外来危险而面临亡族之时,它们就会主动牺牲个体以维持种族。人的这种社会性、类本质性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表现出来就成为人性,也就是人的“仁”、“ 义”、“礼”、“ 智”等等的善性了。之所以说它是善的,是因为它的目的和行为旨在使人与人之间达到团结、和谐,这本身就有益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类这个大类的和谐发展。不过,孟子给“仁”、“义” 、“礼” 、“智”赋予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内容而已。可见,包括孟子在内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们之所以要屡屡地指出和强调人性之善,即使明确主张人性为恶的苟子也不得不把人性善作为其人性恶理论得以成立和贯彻下去的逻辑前提,正是由于人的这种善性反映、表现的是人的社会性、类族性的本质。尽管这种善性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族类那里具有不尽相同的规定,但只要有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就必定会有人的善性,并必定要大力提倡人的这种善性。相反,另外有些学者认为,荀子的“性恶论”比孟子的“ 性善论”更胜一筹,因为荀子把性和情结合起来,提出性情论,驱走了人性论的神秘感,增添了现实性,荀子把人对物质生活的欲求作为研究人性的出发点,比空谈“寡欲” 论调更实际、对社会影响更大。当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性善论、性恶论在人类认识发展上,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都有其进步意义和作用,不能对之才去简单的否定态度,也不能片面的扬彼而抑此。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在理论形态上各执一端,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殊途同归。孟子从“源头上” 说性,展示善良的人性原型,主要阐述人的理性、自满性、理想性,检讨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自律性),旨在“为仁由己” ,“存心养性”,防善变恶,提倡高尚的人生;荀子则从“流弊上” 说性,揭露邪恶的人性原型,主要阐释人的感性、自缺性、现实性,探索修己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他律性),旨在“约之以礼”,“化性起伪” ,抑恶扬善,改变堕落的人生,二者都看到人的先天自然本性,涉及人的抽象普遍性与具体特殊性,因而具有相反互补之辩证逻辑意蕴。5、综述古人“无用” 与“有用”小炒所谓无用之用,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的结论用之现在仍一语中的。世间本没有无用的东西,所谓“无用” ,只不过是人们或者是有人认为无用罢了。父母认为,对孩子而言,学习成绩以外,都是无用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而言,学校功课以外,都是无用的;专业人员认为,对职业而言,本行专业知识以外的东西都是无用的;老板认为,对企业而言,利润以外都是无用的;雇员认为,对个人而言,报酬以外都是无用的,概括可能有点儿绝对,但并不牵强,如果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不过分。尽管其中误区显而易见,大多数人仍旧乐此不疲,对这“显而易见的误区”情有独钟,甚而学校的教育、企业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常常被笼罩在这个误区中。现在,高考在国内已经成了一个“重大事件”,学子的紧张与压力自不用说,家长的付出、媒体的渲染、政府的辅助,加上商业的煽情,使得每年必经的那几天,高考热流弥漫在空中,比时值盛夏的天气还要高出些温度,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那是因为上不上大学对一个人的前途的确影响极大,因为太多的单位在招聘中是非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免谈的。要想有一个好的开端和基础,必须有不断提高的学历。然而,事实上,一个人的能力与事业中的成绩并不与学历及学校中的学习成绩成正比,更有多少人是用非所学呢。且不说名人传记中经常有某某学者在就学期间曾有几门功课考试不及格,某某专家并没有上过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云云,就是国外一般百姓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也比国人开放得多。据说德国父母从来不在饭桌上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学习,而且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位德国教师有一个 6 岁的女儿,她有时候会爬到三层楼高的苹果树上,趴在树上喝饮料,但这个老师一点都不紧张,倒觉得孩子有运动天赋。这对中国父母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不仅会认为孩子的行为无用且无益,而且会以各种理由坚决制止。殊不知,这不仅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和打击,而且很可能就此关闭了孩子的创造之门。有用与无用本是相对的。于己无用的不见得于他人无用,于现在无用的不见得于将来无用。因此发掘、关注、启动“无用之用”十分必要。IBM 公司每年都会招收一些文科生从事科技工作,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文科生的总体表现并不比数学和工科毕业生差,而且在如何让使用者易于理解机器指令的设计上,文科生更有优势。这些文科生在大学中读的那些自己喜欢的科目,在 IBM 的工作中成了“无用之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规定第二年必须修一门课,通过研读小说,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病人的主述中获取信息。实践证明,这一似乎对学医者无用的知识,却可以改善从医者的风度,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医生。有用与无用也是互相转化的。正当我们拼命地与国际接轨,把一个个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秦汉名城、唐宋重镇改建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城市的时候,一位世界顶级的建筑设计大师,却对此不以为然,对它们的特点一言以蔽之:“拆起来容易。” 因此有人说,一个没有特点,没有文化含量的城市是缺乏灵性的建筑堆砌,他的光泽外表下掩盖的是城市的自我迷失和渐渐消亡。从建筑学的角度讲,历史名城和现代化都市,孰有用?孰无用呢?有一个美国小孩巴柏西血友病缠身,不久于人世。母亲得知孩子长大以后想做消防员的愿望以后,找到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消防队员鲍伯,希望满足孩子临终前的愿望让他坐在消防车上在街角绕几圈。三天后,巴柏西穿着消防制服,坐上了消防车。这一天当地发生三场火警,巴柏西亲临三个现场。梦想成真的巴柏西无比激动,比医生的预期多活了三个月。弥留之际,消防队赶到医院,把云梯架到巴柏西三楼病房的窗口,14 名男队员与 1 名女队员通过云梯来到巴柏西面前,依次与他拥抱。巴柏西问他们:“我算真正的消防队员吗?”他们说:“ 算!巴柏西。” 享受到人间至爱的巴柏西微笑着闭上了眼睛。这种特殊的关爱可以延长生命,与药物治疗相比,孰有用?孰无用呢?如今,父母和社会都在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然而那大多是人们认为有用的物质需求,在我们周围,如果有一个父母为了爱提出上述一幕的要求,恐怕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即使实现了又有什么用呢?远不如用药物和营养维持生命来得直接。然而恰恰是这许多被认为是无意义的“无用之用”,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真正给他们带来一生受益不尽的养分。我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被认为有用的东西,教人技能和本领,而性格和智慧却大都是由被认为是无用的东西陶冶出来的。一个人步入社会以后能否成功,后者可能会起到更关键的作用。这也是“无用之用” 的真正魅力所在。人们常说“风度”“ 气质 ”“魅力” ,还有 “能力 ”等等,这些都与收获了许多“无用之用 ”有关。一般来说,风度、气质和魅力并不因金钱、地位而改变,甚至学识也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它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丰富阅历、对大自然的感觉、对周围林林总总事务的敏锐和对所有那些润物无声的营养的汲取,以及由此造就的文化底蕴。能力更有多种多样,只关注“有用之用”的人,只能获取一方专业之技能,只有那些懂得珍惜“无用之用”的人们才有可能拥有内行、外行都可以统帅,握大局于掌股之中的本领。因为他们看得多、经得多、见得多、听得多、学得多,潜移默化的吸收,让他们懂得并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才可以从容处理任何事情,哪怕信手拈来,都能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我想,所谓“大手笔”可能就是这样的。94 岁高龄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向温家宝总理坦言: “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小炒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父亲让我学理科,同时又让我去学绘画和音乐。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他开拓科学创新思维。” 其实,把握“无用” 以用之,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下什么特别的功夫,在日常生活中,凡属“来者” ,无论是知识的,还是娱乐的;无论是“正规的” ,还是“ 在野的”;无论是愉悦的,还是烦恼的;也无论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正的 ”还是“反的” ,均不简单排斥和摒弃,顺其自然,细致体会,就一定能为己所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商品社会崇尚实用,无可厚非,但如果成了实用主义,大概就不值得恭维了。因为过分的实用,带来的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狭隘与偏见。想起了一句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想,精彩在于丰富,而无奈,可能就在于无法获得吧。看不到“无用之用”的确是一种悲哀。6、综述古人“尚贤” 与否尚贤、尚同。“尚贤” ,简单地说,就是任用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墨子说,做君王治理国家,如果不关注仁人志士,就会亡国;如果见到贤人而不急于任用,就会延误国君;怠慢了贤人,忘记了志士,还能保全一个国家是从来没有的事。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者呢?墨子认为,一个贤能的人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德行厚道,能够爱人利人,爱利百姓;二是能言善辩,具有良好的口才;三是精通治国的道理与方法,具有胜任其事的才能。墨子提出这样的“贤”的标准,目的是为了实现他改革政权机构,建立贤人政治的愿望,即把那些世袭的无才无德的贵族撤换下来,将符合“贤 ”的标准的人士选拔上去。墨子认为,国家的富或贫,人民的众或寡,刑政的治或乱,都取决于是否贤者在位,因此他说,尚贤,是政治的根本。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墨于提出了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能人士参与政治管理的主张。他认为,行政机构的官职,也应当平等地向着农夫、工人和商人开放,只要你是贤者就可中选而为高官,身负重任而有决断之权。这样明确地提出乎民有平等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利,在我国历史上还属首次。然而,即便了有了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够去爱自己的邻人,国与国之间不发生利益纠葛,因此,墨子认为,应该把人们的思想在贤者治国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这样就更加能够保证“兼爱”“非攻” 的实现了。尚同,是在“尚贤” 的基础上求得全社会思想舆论一致的措施。尚同,意思是人们的思想都要统一于他们的长官,下级要统一于上级,以此统一思想舆论。墨子注意到“尚同”如果离开“ 尚贤”这一前提,就会成为不问是非好恶的思想专制,所以十分强调自天子、三公、诸侯,直至地方上的乡长、里长都必须是选立的贤者,即自上而下建立贤人政治的体制。只有确立了这一前提,才可能使思想舆论的统一有正确的方向。7、如何立规矩, 规矩对人的发展有何影响?“懂规矩”是人和人之间开展良好交际的基础。如何让孩子“ 懂规矩” ?比如管孩子前,先考虑一下:孩子这种行为的需求是什么?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原则?只有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能力发展水平时,家长才能恰如其分地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尊重孩子。 家长要走出那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误区,合情合理地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应倾听孩子的心声。 毛毛的妈妈非常注意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从两岁起就试着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洗手绢、系鞋带。开始时,毛毛没少挨训,妈妈嫌毛毛贪玩,洗手绢时常常水花四溅,系鞋带时常常用鞋带绕着手指胡乱打结。到 4 岁时,毛毛逐渐学会做这些事了,但他一点也不喜欢做,他没有获得成就感,而是觉得做这些事“没意思”。 给孩子立规矩时,不能脱离孩子的生活,也不能脱离孩子的能力水平,要使用在他那样一个年龄段能够接受、能够理解的方式。系鞋带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力量,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也不尽一致,如果看到别人孩子能做的事,也强求自己的孩子马上做到,就不切实际了。 小炒家长如何做: 比如洗手绢这种事,开始做时,只要孩子有能力做、愿意做,先不要要求洗的质量,让孩子先尝试,通过赏识的方式,逐渐提高他的水平。给孩子立规矩,不应该只考虑家长的感受,更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尊重孩子。否则,孩子会有逆反心理,表面上看是遵守了家长的规矩,但孩子的内心会非常痛苦。长久下去,孩子会形成心理问题。推荐阅读? 让孩子“懂规矩” ,很多时候就是适当地约束孩子的行为,这实际是让孩子在正常的轨道中前进、发展,这才是家长让孩子“懂规矩” 的真正目的。为此,家长平时要多给孩子立规矩、提要求、定标准,看似很繁琐很劳神,但是却是必须的,如果家长不这么做,孩子就有可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到头来发生状况的时候,家长唯一可以选择的应对方式,可能就只剩下惩罚了。在所有 家庭 教育 方法 中,惩罚应该是最后一招,不得已才用之。在教孩子“懂规矩”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创造 性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行为不全是不合理的,有时候是他创造性的表现。只要孩子不伤害到自己和别人,还是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的。当你发现他会用橱柜里的瓶瓶罐罐敲打出自己的节奏时,何不和他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呢?也就是说,一些不涉及原则性的生活习惯,家长还是可以“顺” 着孩子的。让孩子“懂规矩” ,也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 老 师、家长每天的叮嘱、提醒才能慢慢形成。所以,家长首先要明确知道如何做,然后帮助孩子建立,让他在重复练习和感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秩序。当这些规则被孩子接受后,就将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8、综评孟子“礼也、义也” ,针锋相对庄子,天下无 “正处、正味、正色”孟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义” 。 孟子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心之同然者何也?谓礼也,义也”。礼、义也表现于人的心理,礼、义则是羞愧、憎恶。同情和怜悯是对别人的,羞愧和憎恶则一半对别人(憎恶),一半对自己(羞愧)。但不管对谁,义,都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战斗性。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就不太好讲了(难言也)!但有几点可以肯定。第一,它是正义积累的结果(集义所生);第二,它和道义相伴生(配义与道);第三,它一旦为道义和正义所培养(以直养而无害),就最伟大、最刚强(至大至刚),能够充盈于所有的地方(塞于天地之间)。可见,势源于气,气源于义。有义则有气,有气则有势。正义在胸,则气势磅礴。作为哲学家,庄子认为,世界上什么最可宝贵,什么最有价值。什么最可宝贵呢?生命。什么最有价值呢?自由。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由平等。这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为了生命和自由,庄子把很多问题都想得很开,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天下没有绝对的“正处”“ 正味”“正色”。有的只是相对之理,没有绝对之理。显然,庄子看来,有名有用,都不如活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生命之外的东西去死,那就可悲了。为此,他连儒家极其推崇的“以身殉国” 、“舍生取义”也予以否定,我们不能以这样一种现代观念来苛求古人。而且,由于庄子是那样地注重人的个体生命和自由精神,他的哲学便充满了聪慧和灵气,让人读后心驰神往,久久不能望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