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1-28课导学案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64647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1-28课导学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1-28课导学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1-28课导学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1-28课导学案 (I)教学要求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教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中心问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教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如果能够解答好这三个问题,课文的内容也就读懂了。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画出描写最令人感动的一幕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三、检查自学,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2教师强调字音:“驻、瞻、挫、饼、昵”。 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学生齐读。 4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讲了一位老人与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冬天来临,老人便会风雨无阻地来到翠湖边喂海鸥饼干,视海鸥为儿女。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 四、品读感人的一幕 1教师: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反馈。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3指名朗读这些句子。 4全班朗读这些句子。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感人的一幕常常会印在了人们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老人与海鸥。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比一比,组成词。 饼( ) 驻( ) 遗( ) 涡( ) 啄( ) 祥( ) 瞻( ) 拼( ) 拄( ) 遣( ) 蜗( ) 逐( ) 详( ) 檐(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故事的经过,知道这感人一幕发生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这一幕里埋藏着一个老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海鸥为什么会这样? 二、品读句子,赞颂老人美好的行为 1指名反馈:为什么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 (因为老人长期坚持喂养海鸥,和海鸥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2再读课文1至11自然段,把描写老人和海鸥的句子全找出来。 3集体反馈,品读情感。 他背已经驼了跟海鸥相伴。(说明老人勤俭,对海鸥有无私的爱。)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的动作娴熟,与海鸥配合默契、和谐。)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 4教师: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5拓展想象: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会说什么呢? 6教师小结:“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 (因为我们被老人爱护海鸥的美好行为深深打动了。)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像文中的海鸥,因为老人的关爱,它们和老人建立起浓厚的感情。老人去世了,海鸥们也会悲伤。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用你们的爱去关爱那样可爱的动物吧。 四、作业设计 1读下列句子,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 ( )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 )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 ) 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 ) 2抄写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22跑进家来的松鼠学案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及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3、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1、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学法提示:多读几遍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想一想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情,再读课文,通过对文章语句的如情入境的读,感受作者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有条件的可观察家中的小动物。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读了()遍,就读通课文了,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填字、不丢字。(1)、我扫清了文字障碍,能读得又快又准。储备干脆失踪贮存蹿出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2)、比一比,组词。蹿()贮()蹭()储()窜()赔()曾()诸()2、通过读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松鼠跑到“我们”家来之后,在“我”家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一下。4、通过读课文,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大家交流一下:5、我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是:(二)自主探究 学法提示:充分自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了解松鼠与家人的亲密感情,把感受批注在课本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鼠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1、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2、 通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突出的写作方法,与老人与海鸥一文的写法有什么异同之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三)大胆想象,学习练笔学习本课的描写方法,写一写你与小动物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23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教材内容:人教版国标本六年级语文上册23课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28 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排山倒海、漫不经心、震耳欲聋、炯炯有神”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英勇善良、有情有义的高尚情怀。学习重难点:1.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嘎羧的高尚情怀。学习准备:搜集有关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大致了解一下战象的一些情况。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导学一读,解决字词1.我会看拼音写汉字:r kuxin jio jio zo q bchn shnp zo y sh bi y xu b sh2.我会弄懂词语意思:排山倒海: 漫不经心: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二读,概括内容作者 用饱含深情的笔调记叙了曾经在 中幸存写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 ,自知 已至,便再次佩上 ,来到 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 ”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 的故事,赞美了嘎羧是一头 的大象!三读,查阅资料1.作者的相关资料。2.战象的相关资料。四读,产生质疑预习课文后,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评价: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上“四读”的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和文本“亲密接触”,为学习新知识而做必要的准备。真正有质量的预习导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课中学习研讨一、听写生词,抓基础日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皮革 凝重 华贵 英武 气概 石碑苍茫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1.听写完后,小组内交换批改。2.课后,把听写错误的字订正四遍。3.对于刚才听写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明白的,提出来集体解决。二、引导品读,抓细节课前,同学们用“四读法”预习了最后一头战象,肯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你快速默读全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1.指名读。如: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腿上绑了四块纱布。它什么也没有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2.谈感受。A从“泣不成声”感受到寨子里的人对嘎羧的留念,从“它什么也没有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体会到嘎羧的善良和对寨子里的人的留念。B按照西双版纳的风俗,只有人死后才能系纱巾,绑黑布。而村长的举动说明嘎羧在全寨人的心中早已不是一只动物,而是寨子中的一名重要成员。C寨子里的人真是有情有义,战象嘎羧更是有情有义。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名读、小组读、齐读。)3.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肯定很感人,寨子里的人会怎么说、怎么做,嘎羧心里又会怎么想呢?试着写一写那感人的场面: 4.总结学法:刚才咱们先找出课文重点段落,继而找出关键的字词句,并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读,通过嘎羧的动作、神态,读懂了嘎羧的心,读出了嘎羧的情。这种读书方法叫作:品细节。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长,接下来咱们就用这种“品细节”的读书方法学习剩下的内容,试着填一填下面的表格。细节描写我的感悟三、研读细节,抓感悟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在汇报交流中,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朗读感悟1. 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A象鞍很漂亮、很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肯定很威武、很帅气。从“留着弹洞”、“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感受到象鞍有着奇特的经历,它记载着当时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B从“呼呼吹去”、“久久”、“摩挲”、“泪光闪闪”体会到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内心非常激动。C嘎羧见到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这种“安静”是表面上的“静”,实际上嘎羧的内心“波澜起伏”。它看见了象鞍,一定想起了自己的过去。D小练笔:是的,象鞍有着嘎羧辉煌的过去,有着嘎羧忠贞不死的经历。面对象鞍,嘎羧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了泪光闪闪。此时此刻,它在想: 2.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A嘎羧在礁石上亲了又亲,说明这块礁石对它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能是它和战友们曾经玩耍嬉戏的场所,也可能是它和战友们曾经奋力杀敌的战场。B嘎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在深情地呼唤已故战友的名字,也许它会说:等着我,我来了C嘎羧“凝望”的不仅仅是“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还望到了二十六年前的那场战斗。D小练笔:是啊,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眼前浮现出二十六年前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 3.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A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静静地死去,嘎羧死得坦然、死得从容、死得让人动容。B嘎羧到死还忘不了这片曾经洒满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多么重情重义的大象!C“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死了以后都不肯闭上眼睛,它都看到了什么呢?D小练笔: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侧着脸,眼睛睁得老大。此时此刻,嘎羧看到了: 指导朗读,读出感动,读出敬佩,读出赞咏。四、回读全文,抓文脉1.嘎羧虽然是一只动物,却具有如此高尚的情怀,真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深深地思索啊!来,让我们再次回顾全文,再次走进嘎羧的世界2. 课文以 为序,描写了 、 、 、四个片段,让我们感受到嘎羧是一头 的战象。【评价:文本一旦由作者完成,就以物化的形式存在着。任何文本言语都不单是字词句段的载体,其中必然充溢着作者在特定环境中某种独特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意味。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项老师采用了“抓细节、重感悟、悟情怀”的方法,辅以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既关注了“文本内容”,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从而很好地让学生读懂了嘎羧的心,读出了嘎羧的情。】 24金色的脚印讲授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主问题“脚印为什么是金色或金色的脚印的含义”,从而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2、学会筛选、解决主问题的方法3、总结筛选、解决主问题的规律 ,培养学生自己发现主问题,分析主问题,解决主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学会筛选、解决主问题的方法。2、理解主问题“脚印为什么是金色或金色的脚印的含义”,从而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导学流程:一、激趣交流,导入新课二、出示课题,提出疑问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解决疑问,筛选主问题1、读课文,看视频,把握情节,复述故事;2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填充内容。3.小组合作替老师设计板书。四、交流探究,解决主问题1、再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说明理由。通过朗读,交流探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懂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从而理解“脚印为什么是金色或金色的脚印的含义”的这一主问题(各小组交流探究,派一代表在全班展示组内成果)2、观看课件。启发想像理解“脚印为什么是金色或金色的脚印”含义3、(抓住时机引导)请同学们回忆,上学期学过的以“金色的”为题目的课文。运用前后知识联系理解,“脚印为什么是金色或金色的脚印”的含义4、师生合作板书 五、跳读课文,点评人物:请以“我喜欢 - ,因为他(们) - ”的句式发表看法,小组交流,并替老师板书。六、探究主题,拓展延伸请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课件出示本首歌的背景材料:七、拓展阅读,总结方法,寻找解决主问题的规律,设计训练,巩固提高。(一)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方法,阅读课外读物斑羚飞渡,总结筛选、解决主问题的方法,寻找规律,加深认识,巩固提高。1、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发现、筛选主问题)2、在小组内交流探究,老师稍作点拨。(交流、探究、解决主问题) 25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读出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我还要尝试背诵课文。2.我要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学前准备:1.读课文至少三遍,读准、读通。2.读138页资料袋。知识链接: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学习过程:一、复习: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杨柳依依 你能照样组吗?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清风 明月 杨柳 芳草 云雾 炊烟 流水 春雨 白雪 霞光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凭借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1、我新认识的字有这些:_2、我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有: 3、我能理解的词语、句子有:(请用和同伴讨论、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善哉”的意思是 “峨峨”的意思是: “峨峨兮若泰山” 的意思是: “洋洋”的意思是: “洋洋兮若江河” 的意思是: 4、我认为难懂的词语、句子有: 5、我对“知音”的理解是这样的: 三、合作探究:我能读出自己的理解1、伯牙为什么“绝弦”? 2、什么是“知音”?为什么伯牙视子期为知音?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四、拓展延伸:我能读出感情1、不同形式的合作读:一读伯牙, 一读钟子期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我要想像人物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配乐读。五、课堂检测1、翻译句子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练习句式仿写。白雪皑皑 杨柳依依 春雨绵绵 烈日炎炎伯牙鼓琴,志在 清风,钟子期曰:“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 26月光曲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幽静、蜡烛、清幽、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我知道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到了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4学习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作用。时间预设:自学探究课:个人自学30分钟对子交流5分钟小组学习5分钟 展示提升课:预展5分钟-展示探究27分钟达标检测8分钟 学习过程:一、自读课文:扫除障碍,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课本生字词。 温馨提示:读课文时应注意读准的字音:“茵”“霎”“券”“曲 ”“佛 ”“散”和“啊”的变音 ,还要看准“粼”的写法,并把这些字用中括号标出来 2、我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并放声读两遍。 传说幽静纯熟清幽微波粼粼恬静陶醉苏醒莱茵河 3、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总结主要内容: 地点 事情 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使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 探索一:学习2、3自然段,体会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通过对话描写我知道了: 1、姑娘说的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有多好啊!”(“难弹”是因为 “那有多好啊!”说明 。从中我体会到了 !)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随便”在这里是指 ,从中我体会到了 。) 3、我还知道 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探索二:学习4到7自然段,体会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通过环境和对话的描写我知道了: 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探索三:品读描写“月光曲”的段落 1、用“ ”画出文中描写实在的事物部分,用“”画出文中联想的部分。2、读文用心感受曲调的变化,边读边联想,体会情境,想象出不同的画面。3、有感情朗读联想的部分,体会曲调的变化。三、阶梯达标检测,学有所获: 1、我能总结出本课的主要内容。2、我能背诵第九自然段。 3、读写结合,体会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27课蒙娜丽莎之约导学案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耐人寻味、转瞬即逝、璀璨”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学习重点: 找出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句子,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法提示: 在读熟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品读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图文对照,边读边想象,欣赏名画的魅力,领会作者出色的表达方法。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学习提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首先应读阅读提示,根据阅读提示解决问题:我觉得应该解决如下问题: 1、我能读熟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1)、将加点的字和它正确的读音用直线连接。c xio tin mn jn m cn肖像 微抿 矜持 恬静 沐浴 璀璨 (2)、通过自读全文,我知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 (3)、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4)、我搜集的相关资料是: (二)挑战自我 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以下内容。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课本上。1、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批注在书上。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我来盘点:、本课难以识记的生字是 ,我采用的方法是: 。、我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课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重点突出法( )句子摘录法( ),重点罗列法( )。、我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上网( )、读书( )、咨询别人( )没有搜集( )(三)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边读边想象,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写了什么,再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内容。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1、认真研读文中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段落,课文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画像的2、读读描写蒙娜丽莎的句子,结合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3、除了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四)达标训练:读下面这段课文,在完成练习。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对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举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象征。、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查字典理解词义:矜持,选择第()种意思。、怜悯、自尊自大、拘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转瞬即逝:永恒:、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怎样的?她这一神情让人产生那些联想?、写写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五)拓展延伸1、仿写句子。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射进了林荫深处。 像, ; 像, 。2、读句子,体会表达方法。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相同的是都在写盲姑娘唱歌,不同的是 28、我的舞台学习目标:1、我要读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2、我能用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3、我要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学习重点: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学习难点: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通过略读提示知道这节课学习的要求,并用题号标出。2、自读课文,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了“我”不同时期的舞台分别在 , , , , 。2、文章的中心句是 。三、重点研读,感悟情感1、“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这一点的,我要把它圈画出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2、正是因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所以我才向往登台表演。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我”刻苦练功的?找出来读一读。 3.通过读,我明白了:“我”的成功有家庭的熏陶,更有“我” ,这些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课文结尾写道 。四、拓展延伸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要这样做: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