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综合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60124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综合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综合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综合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人眼中的他:,张学智:他是一个真正的儒者任继愈:他口才一般,但条理清楚汤一介:他没有门户之见,张岱年,与钱钟书“并为国宝”、被冯友兰赞为“刚毅木讷近仁”的国学大师。1909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同年秋被聘为清华大学哲学系助教。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重返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1951年晋升为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1980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伦理学会顾问,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等职。,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谈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问题:1、作者是怎样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的?2、作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最主要特点是什么?3、课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层次展开。请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说说各部分论述的内容是什么?4、道德与生命的关系是怎样的?怎么理解?5、作者是怎样看待富与仁的关系的?6、作者认为对待传统道德“应持分析的态度”。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态度?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统道德?,字词积累,恪守()殷周()一箪食()一豆羹()荒谬()赡养()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为仁不富: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k,yn,dn,gng,mi,shn,1、作者是怎样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的?,运用对比手法,将中国传统道德以人为本与西方基督教以神为本进行对比,并且引经据典,证明这一思想历史悠久。,2、中国传统道德的最主要特点:以人为本(开头)。课文从这两方面论述:1、从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的尊严的角度论述(第3段);2、从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追求人伦和谐的角度论述(第11段)。,文本的题目有何特点?你会借鉴参考吗?,文章的标题鲜明地展示了作者的观点: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文章以此为纲,分点论述。另有副标题作为主标题的补充,主标题对文章核心内容概括,副标题进一步揭示本质,是对主标题的辅助和补充。如: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学用结合教活语法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总分结构:一(1)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中国传统道德的特点以人为本。二(2-17)阐述中心论点,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基本观点。1、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的尊严(1)人格道德源于生命又高于生命。(2)庸俗作风不足取。(3)仁富可以合一。2、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追求人伦和谐。(改变“五伦”,批判“三纲”,分析“五常”,谈“和谐”,说“爱国”,强调“孝”,提倡“勤俭”。)三(18)联系实际,指出要区分传统美德和陈旧道德,以及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3、课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层次展开。请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说说各部分论述的内容是什么?,4、道德与生命的关系是怎样的?怎么理解?“道德本于又高于生命。”(第5段)5、作者是怎样看待富与仁的关系的?“仁富合一”(第8段)“富(经济)属于物质文明,仁(道德)属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兼顾并重。”(第10段)仁富合一,兼顾并重。,下列观点体现了作者对待传统道德“应持分析的态度”:1、对五伦的分析:父子有亲,既要肯定,又要改变子女服从父母的伦理;君臣有义应否定;夫妇有别有所改变;长幼有序应承认;朋友有信要肯定(第12段)2、对三纲五常的分析:对“三纲”应批判;对“五常”要分析(第13段)3、对“忠”的分析:要爱国。第15段4、对“孝”的分析:赡养尊敬父母是最基本道德。16段5、对“勤俭”的分析:任何时候都必须提倡。(第17段)6、从总体上看,对美德和陈旧道德应区分。(文末),6、作者认为对待传统道德“应持分析的态度”。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态度?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统道德?,要辩证的看待传统道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业,1、“解读探究”第四题,写出原因。2、思考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C、“强调生命高于人格”错,原文无此意。E、“在今天也是最基本的道德之一,我们应该发扬广大之”错,原文说:“对三纲五常,应该加以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1、第一段,用比证法,与西方基督教道德以神为本的特点进行比较论证,强调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还用了引证法,引用孔子的话强调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2、第三段,用引证法,引用孔子和孟子的观点阐述中国传统道德肯定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3、最后一段,引证法,引用列宁的话,阐述不同时代的道德之间也有一定的连续性与共同性。,2、思考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结合p60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