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十章界面现象.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36763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0.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十章界面现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十章界面现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十章界面现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章界面现象,2,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气液固,界面:所有两相的接触面,3,界面并不是两相接触的几何面,它有一定的厚度,一般约几个分子厚,故有时又将界面称为“界面相”。界面的结构和性质与相邻两侧的体相都不相同。,一些多孔物质如:硅胶、活性炭等,也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4,小颗粒的分散系统往往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因此由界面特殊性引起的系统特殊性十分突出。人们把粒径在11000nm的粒子组成的分散系统称为胶体(见第十二章),由于其具有极高的分散度和很大的比表面积,会产生特有的界面现象,所以经常把胶体与界面现象一起来研究,称为胶体表面化学。,物质的分散度可用比表面积as来表示,其定义为as=As/m单位为m2kg-1。,5,我们身边的胶体界面现象,雨滴,露珠,曙光晚霞,碧海蓝天,在界面现象这一章中,将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对界面的特殊性质及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6,10.1界面张力,1.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的由来:,表面分子受力不对称,所以液体表面有自动收缩的倾向,扩展表面要作功。,7,若使膜维持不变,需在金属丝上加一力F,其大小与金属丝长度l成正比,比例系数。因膜有两个表面,故有:,:引起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力,单位:Nm-1。,(1)液体的表面张力,即:,8,:使系统增加单位表面所需的可逆功,称为表面功。单位:Jm-2。(IUPAC以此来定义表面张力),当用外力F使皂膜面积增大dA时,需克服表面张力作可逆表面功。,(2)表面功,即:,9,恒温、恒压下的可逆非体积功等于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变,(3)表面吉布斯函数:,:恒温恒压下,增加单位表面时系统所增加的Gibbs函数。单位:Jm-2。,三者物理意义不同,但量值和量纲等同,单位均可化为:Nm-1,即:,10,当系统作表面功时,G还是面积A的函数,若系统内只有一个相界面,且两相T、p相同,,2.热力学公式,对一般多组分体系:,11,3.表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3)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界面张力下降。极限情况:TTc时,0。,(1)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越大。例:气液界面:(金属键)(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2)与接触相的性质有关。,其中:0与n为经验常数。,12,(4)压力的影响。,P,a改变表面分子受力不对称的程度,b气体分子可被表面吸附,;,c气体分子溶于液相改变组成。,一般:p10atm,1mN/m,例:,13,10.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Laplace方程,一般情况下,液体表面是水平的,水平液面下液体所受压力即为外界压力。,14,球形液滴(凸液面),附加压力为:,液体中的气泡(凹液面),附加压力:,这样定义的p总是一个正值,方向指向凹面曲率半径中心。,表面张力的方向是和液面相切的,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则在这个曲面的切面上。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如果在液体表面上任意划一条分界线把液面分成a、b两部分,则a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b部分的吸引力,一定等于b部分对a部分的吸引力,这两部分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表面层中任意两部分间的相互吸引力,造成了液体表面收缩的趋势。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液体表面总是趋于尽可能缩小,微小液滴往往呈圆球形,正是因为相同体积下球形面积最小。,15,弯曲液面附加压力p与液面曲率半径之间关系的推导:,水平分力相互平衡,垂直分力指向液体内部,其单位周长的垂直分力为cos,球缺底面圆周长为2r1,得垂直分力在圆周上的合力为:F=2r1cos,因cos=r1/r,球缺底面面积为,故弯曲液面对于单位水平面上的附加压力,有:,对球:,做功使液滴半径增大dr,则表面积增加dA,体积增加dV。,p与液面曲率半径之间关系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推导:,17,讨论:该形式的Laplace公式只适用于球形液面。曲面内(凹)的压力大于曲面外(凸)的压力,p0。r越小,p越大;r越大,p越小。平液面:r,p0,(并不是=0)p对曲面内部施加的力是指向球心。,Laplace方程,例:小液滴,19,毛细现象:,当接触角90o时,液体在毛细管中下降。,20,当接触角0p凹,24,3.亚稳态及新相生成(1)过饱和蒸气,这种在正常相平衡条件下应该凝结而未凝结的蒸气,称为过饱和蒸气。,在t0温度下缓慢提高蒸气的压力(如在气缸内缓慢压缩)至A点,蒸气对通常液体已达到饱和状态p0,但对微小液滴却未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蒸气在A点不能凝结出微小液滴。要继续提高蒸气的压力至B点,达到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p时,才可能凝结出微小液滴。,25,液体内部产生气泡所需压力:pi=p大+p静+p由此所需的温度:TiT正常因此很容易产生暴沸。,这种按照相平衡条件,应当沸腾而不沸腾的液体,称为过热液体。,(2)过热液体,26,(3)过冷液体,这种按照相平衡条件,应当凝固而未凝固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27,由于小颗粒物质的表面特殊性,造成新相难以生成,从而形成四种不稳定状态(亚稳态):过饱和蒸气,过热液体,过冷液体,过饱和溶液,(4)过饱和溶液,溶液浓度已超过饱和液体,但仍未析出晶体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原因:小晶体为凸面,prp,表明分子从固相中逸出的倾向大,这造成它的浓度大,即溶解度大,由此产生过饱和现象。,28,10-3固体表面在固体或液体表面,某物质的浓度与体相浓度不同的现象称为吸附。产生吸附的原因,也是由于表面分子受力不对称。dG=dA+Ad,29,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30,2.等温吸附,吸附量:当吸附平衡时,单位重量吸附剂吸附的吸附质,V:被吸附的气体在0oC,101.325kPa下的体积,气体的吸附量是T,p的函数:Va=f(T,p)T一定,Va=f(p)吸附等温线p一定,Va=f(T)吸附等压线na一定,p=f(T)吸附等量线,31,吸附等温线:,:单层吸附;、:平面上的多分子层吸附;、:有毛细凝结时的多层吸附,p:达平衡时的吸附压力;p*:该温度下的吸附气体的饱和蒸气压,32,3.吸附经验式弗罗因德利希公式,方程的优点:(1)形式简单、计算方便、应用广泛;(2)可用于气固及液固界面上的单分子层吸附的计算。(3)对气体的吸附适用于中压范围的吸附。,k,n经验常数,与吸附体系及T有关。,对I类吸附等温线:,33,4.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1916年,朗缪尔提出适用于固体表面气体吸附(型)的等温方程。朗缪尔理论的四个基本假设:、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单分子层吸附;、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吸附热为常数,与无关);、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34,等温式的导出:,p较低时,p,;p足够高时,1。,35,吸附平衡时:v吸附=v解吸,有:k1(1)pN=k-1N,式中:b=k1/k-1b:吸附系数或吸附平衡常数,与吸附剂、吸附质、T有关。b,吸附能力。,Langmuir吸附等温式,,所以有:,: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36,讨论:,Langmuir公式较好地解释了I类吸附等温线,但却无法解释后四类等温线。1938年BET将L理论扩展,提出了多分子层的吸附理论(BET公式),37,5.吸附热力学,物理吸附为自发过程,G0;而气体吸附到表面,自由度减少,故S0;根据:G=HTS0的铺展过程。,将杨氏方程,代入润湿方程有:,0,1800,900,0,44,3.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由于溶剂的存在,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比气体的吸附复杂。,其中:na:单位质量的吸附剂在溶液平衡浓度为c时的吸附量;V:溶液体积;c0和c:溶液的配制浓度和吸附平衡后的浓度;m:吸附剂的质量;,固体自溶液中对溶质的吸附量:,单位:molkg-1,45,自浓溶液中的吸附吸附等温线一般为到U型或S型,为固-气吸附类型中没有的。(因为有时会有溶剂的竞争吸附。),亦可用弗罗因德利希等温吸附经验式:na=kcn,46,恒温恒压下:dT,PG=d(A)=Ad+dA纯液体:为定值,降低Gibbs函数的唯一途径是减少液体表面积;溶液:与组成有关,可自发进行溶质在溶液表面的吸附而改变溶液,10.5溶液表面的吸附,47,:无机酸、碱、盐、多羟基化合物等c,称为表面惰性物质在表面发生负吸附。,:醇、酸、醛、酯、酮、醚等极性有机物;c,;正吸附,:表面活性剂(8C以上的有机酸盐、胺等),c,;正吸附,、类物质均可称为表面活性物质,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48,:溶质在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的吸附量(molm-2)(即:与内部比较,单位表面层上溶质的过剩量,亦称表面过剩.)c:溶质在溶液本体中的平衡浓度(或活度)。,(1877年),2.表面过剩浓度与Gibbs吸附等温式,49,证明:设n0,1,n0,2为溶剂、溶质的总的物质的量。Gibbs将气液相分界面ss定在hs高度处,正好使:溶剂的吸附量:1=n0,1c1hsAs=0而溶质吸附量:2=n0,2c2hsAs,(设容器的截面积A为单位面积),50,对恒温,恒压下二元系统,下面方程对表面成立:,(1),表面Gibbs函数是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性质,所以有:,与(1)式比较,可得表面吉布斯-杜亥姆方程:,51,由Gibbs公式可知:,52,3.表面活性物质在吸附层的定向排列,一般情况下,表面活性物质的-c曲线如下图,(a)稀溶液(b)中等浓度(c)吸附趋于饱和,53,实验表明:许多长碳链化合物的横截面均为0.205nm2,说明饱和吸附时,分子是直立在表面的。,由m可求吸附分子的横截面积am:,测ccmam(Gibbs公式)(Langmuir公式),54,(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可按在水中是否电离,分为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4.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一类两亲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即分子间同时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憎水的非极性碳链或环。,55,56,(2)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在水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束,表面活性剂的两个重要参数:cmc和HLB,(a)稀溶液(b)开始形成胶束(c)大于cmc的溶液,57,从c曲线可知,m时,与之对应的-c曲线上的降至最小值不再变化。此时若再增加其浓度,将形成胶束。,胶束(团)的形成和临界胶束浓度:,58,表面活性剂的许多性质在cmc处发生转折,例如电导率,渗透压、去污能力、增溶作用等。,59,(3)HLB法,HLB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e-lipophilebalance),如何选择表面活性剂,1945年格里芬提出HLB法。,60,(4)表面活性剂的实际应用,例:去污作用,润湿、去污、助磨、乳化、破乳(消泡)等等。,61,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界面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由于界面上的分子受力不对称,产生了界面张力,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界面现象,如:弯曲液面上的附加压力、小液滴上的饱和蒸气压、亚稳态现象、吸附现象、润湿现象等等。重点应理解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函数的概念,并会应用Laplace方程、Kelvin方程、Langmuir吸附等温式、Gibbs吸附等温式、以及Young方程和铺展公式等进行相关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