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29080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第四单元教学总目标1、认识18个生字,会写36个字,正确读写37个新词。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教材解读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号召人类要重视和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重点难点1、认识18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正确读写37个新词。2、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时安排13、只有一个地球 2课时14、鹿和狼的故事 1课时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课时16、青山不老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四 4课时,回顾拓展四 2课时。课 型阅读课 题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题大意。教学重点熟练认读生字词,书写生字。教学难点课题“只有一个地球”涵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来了解我们的这位母亲。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解题,初步明理。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二、朗读课文,梳理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把句子读通顺。2.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播放媒体资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三、概括大意,初解课题1.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1-2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3-4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5-7自然段)人类应保护地球(8-9自然段)教 学 过 程复 备2.联系主要内容,质疑: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四、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有时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第三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3、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晶莹球体、人类母亲、生命摇篮 易碎:范围很小、资源有限、难以移居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准备媒体资源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改正错误。二、重点研读,体会感悟1.感悟地球的渺小(1)指名读课文。(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教师点拨: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莽莽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2.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漫长及来之不易。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教 学 过 程复 备“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3.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1)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指导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全班朗读最后一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教学重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教学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复 备1、 导入课题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2、 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3、 检查自学情况1. 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3.指名复述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故事。四、重点讨论1.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完全消灭凶残的狼?再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2.学习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教 学 过 程复 备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1)什么叫制约?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板书设计 21鹿和狼的故事杀狼鹿繁殖吃光植物鹿群病死或饿死不杀狼狼吃病鹿维护鹿群稳定鹿健康繁殖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时间共2课时 第1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书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媒体资源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说说在平时生活中,神圣一般用来形容什么?在印第安人的眼中,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2.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把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读给同学听。教师适时指导新字学习。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2.小组讨论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知识。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三、研读语句,理解“神圣”1.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教 学 过 程复 备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他们。(2)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3)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体会。教师重点引导以下句子:(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交流讨论:共同属于哪个家园?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存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板书设计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善待动物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2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2.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教学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2.通过学习,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环保意识。教学准备媒体资源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读“神圣”,回想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诵2、3自然段。二、研读课文,感悟“神圣”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大声朗读文章3-7自然段,从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多读读这些语句,可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重点引导以下句子:(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交流感受。(河水对我们很重要)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读第四自然段,找到相关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交流自己的感受。(空气对生命很重要)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文章里哪些句子可以体味到教 学 过 程复 备这种独特的味道?(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说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有感情地朗读第九、十自然段。(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文章第三自然段已经强调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为什么说“大地不属于人类”?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三、体会“神圣”,背诵语段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2.做生活有心人,观察家乡的土地或身边的资源,看看它们是否得到了保护,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型阅读课 题16、青山不老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媒体资源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害。青山不老这篇文章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教师出示重点词语,学生进行练习。适时板书:“扛上 肆虐 盘踞 绿洲 归宿 奇迹 宏伟 价值 命运”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思考下列问题:(1)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2)这片土地在没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3)老人为什么绿化这片土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4.引导学生质疑,提出不明白的地方。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教 学 过 程复 备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1.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教师点拨: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不仅仅是一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和造福后代的情怀。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是老人执着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2.为什么老人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洲;有了这绿洲,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教师点拨:黄土和绿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是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3.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是怎样看待这句话的?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了青山是不会老的!四、作业设计1.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2.写一写你对青山的感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型口语交际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时间共 4 课时 第1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学准备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二、组内交流讨论(一):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2进行组内交流。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教 学 过 程复 备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见资料。(略)开展看后感受交流。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节约每一张纸。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三、课外延伸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二)怎样珍惜资源教学反思课 型习作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四看图写话教学时间共 4 课时 第 2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学准备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看图激趣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教 学 过 程复 备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四、试写初稿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习作要求:(投影出示)(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习作四看图写话珍惜资源珍惜资源教学反思课 型习作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四看图写话教学时间共 4 课时 第 3、4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教学难点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教学准备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二、小组合作评改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评: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得。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教 学 过 程复 备(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习作四看图写话珍惜资源珍惜资源教学反思课 型练习课 题回顾拓展四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备 课祝阳镇整 理刘霞教学目标1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重点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教 学 过 程复 备日积月累(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抽生背诵。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a学生自由吟诵。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趣味语文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3)全班交流。(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板书设计回顾拓展四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教学反思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84 页 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