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清清的水教案2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22859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清清的水教案2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清清的水教案2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清清的水教案2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清清的水教案2北师大版 瀑布教材分析:瀑布是一首活泼生动、文情兼美的自由体写景诗。这首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节写瀑布的形态。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象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教材安排了认字10个:瀑、叠、滩、般、喻、丈、衬、仰、伟、屏。写字7个:阵、松、般、丈、衬、仰、伟。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教学建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如果只在朗读技巧上费功夫,让学生模仿,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可以再扩展几句,比如:“一道白银”说的是 。“如烟,如雾,如尘”形容 。只把喻体和本体指出来也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描写的景象,比如听一听浪涌岸滩的声音。松涛声,联想水声。可以设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讲关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生字“丈”的第三笔是弯捺,应该先练练这个笔画再写字。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拓展习题:一、 你能照样子写出词语来吗?叠叠 阵阵 二、课文会背吗?试着填一填。 瀑布脚下仰望, ,一座珍珠的屏!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相关资料: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景区位于贵州安顺市西南面,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地下瀑布和风光绮丽的桥水上石林、天星洞等组合而成,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之一。黄果树大瀑布位于景区的中心,每当河水上涨时,如银河倒倾,桥身震颤,雨雾升腾,艳阳之下道道彩虹从潭中飞出,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从悬崖坠落,如仙女秀发披肩,不乏妩媚娟秀。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翻江倒海。水石相激,发出震天巨响,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碎,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生动写照。但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沬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蒙蒙细雨之中。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和1个洞内瀑布,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云雾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黄果树大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河水从70多米高的绝壁上直泻犀牛潭中,响声震天,十里之外,即闻其声。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学生听完音乐,说说自己听出的是什么音乐。2、课件出示瀑布:对呀,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正是瀑布的声音。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到庐山瀑布脚下看看瀑布的美丽,感受瀑布的魅力。3、板书课题:瀑布。二、 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检查生、字词。三、 细读感悟。1、读完诗歌,它留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能说说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小节:(1) 指名读第一小节。(2) 谈喜欢的原因:瀑布的声音一会像大浪冲上岸,一会像,风吹松树的声音,美极了。(3)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忍不住想再听听这壮美的声音,你们能再读读吗?让我欣赏一下这种大浪涌上岸滩,风吹松林的气势?配乐朗读。你还觉得哪儿美呢?第二小节:(1) 你愿意把这一小节读出来吗?(2) 这一小节你觉得哪儿美呢?生:这一小节在写瀑布的样子,有青山有白银,有绿色有白色的,很美。整座种满绿树的山就像一块绿色的画布,如果整片都是绿色的就太单调了,瀑布就像一道白银点缀在上面,这样色彩就多了,画面就更美了!“这般比喻没法比喻!”没法比喻!说明太美了,美到简直没办法讲出来!(3)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它读出来吗?(4)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觉得瀑布的全身还像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想象。(5) 小组内美读。(6) 全班读。学习第三小节:(播放课件)(1) 瀑布脚下可真美呀,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 瀑布这美妙的景象,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小节中写了瀑布的哪些美景。如有不懂的地方要提出来和小组同学商量。(2) 全班交流。(3) 指导朗读。四、指导背诵。五、拓展延伸。同学们,瀑布如此雄伟美丽,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瀑 布(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交流搜集的瀑布的资料。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去参观瀑布。板书课题:瀑布 学生读题。二、初读诗歌,合作识字。1、自由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2、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听字音是不是读正确?3、借助课后生字条,小组合作识字。4、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5、检查识字情况。(1)读词语。 (2)读生字。师:我们和生字娃娃一起回到课文中去,再来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三、品读诗歌,领悟意蕴。1、自由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3、播放瀑布的声音:你们觉得这声音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叶圣陶爷爷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一小节)指导朗读。4、师:刚才我们听到了瀑布的声音,想不想快点看到瀑布的样子?播放课件或录象。师:你刚才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大家现在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四、美读全文,指导背诵。1、全班配乐朗读。2、师:这么美的诗歌谁能把它背下来?五、复习字词,指导书写。1、指名认读要求写的字。2、小组内交流:哪些字比较难记?你是怎么记住的?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1、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互相评议。影 子 桥教材简析:影子桥是一篇散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描写的家乡的桥。“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课文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适合朗读教学。教材安排了认字6个:拱、待、蹿、逐、钓、吆。写字10个:桥、修、颜、模、追、逐、藏、猫、钓、牌。课后有个思考题:你见过桥在水中的倒影吗?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倒影?意在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感受到影子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感情。教学建议:这篇散文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家乡的桥。第一段交代影子桥的位置和历史。第二、三段写站在桥上俯视,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说是写“影子桥”的得名。第四、五段写坐在桥下看影子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后面写“我爱影子桥”。“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因为这座桥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影子。课文第二段、第四段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尤其是第四段,水里的鱼儿在“影子桥”上互相追逐,蹿上跳下,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文中把水面比做奶奶的脸,认定石拱桥待在这里是为了“照自己的影子”,诸如此类,这样一些地方,语言非常儿童化,充满情趣。全文没有人们的欢声笑语,甚至没有直接写第二个人,不适合高声朗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低低的声音、慢慢地读,仔细品味。第四段可能有些学生看不懂,教师可以在这里点拨一下: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追去呢?或者看看上一段写了什么。本课要写的字笔画较多,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比如出示课题时写“桥”。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拓展习题: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 )模( )样 ( )模( )样( )模( )样 ( )模( )样二、读课文,填空。站在桥上 ,河水 水底有 ,还有 。风儿吹来,水面像 ,起了好多好多的皱纹。水下 在晃动,跟石拱桥 。三、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 )里。( )河上有一座石拱桥。( )听爷爷说,这桥很老了。(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桥上有四个石狮子。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都是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孩子,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 见过哪些桥呢?(学生谈自己见过的桥)2、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座特殊的桥,在丁丁家门前,丁3丁叫它影子桥。教师板书课题:影子桥,注意“桥”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2、教师检查词语。(1) 学生自读词语。(2) 教师指名读词语。(3) 学生齐读。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4、教师检查生字。课件出示:“钓、钩”,让学生认读,组词。5、利用生字卡片,认读要写的字。三、 细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可用铅笔画出有关的字词。3、全班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边把自己知道的画在黑板上。如:学生说有石拱桥、小鱼、木牌、起了好多波纹、河边有小草和大树等,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在黑板上。水里除了鱼还有什么?(石拱桥的影子)4、站在石拱桥上往下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下一座桥在晃动,跟石拱桥一模一样。(1) 指名朗读这一段。(2) 听了他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3) 老师范读。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么样。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边读边想象,自己试试着读读好吗?(4) 学生自己练读。(5) 再指名读。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5、桥下这么美,影子桥上又是怎样的景色呢?课件出示:“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它们一怱儿蹿上桥面,一怱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配上活动画面。(1) 指名朗读这一段。(2) 你听到了什么?鱼儿是怎么蹿怎么跳的?(3) 老师朗读,学生做动作。(4) 指名表演读。(5) 集体表演读。(6) 鱼儿除了在藏猫猫,还可能在干什么?(7) 你喜欢这儿吗?能再美美地读读吗?6、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写什么话?四、配乐美读课文。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同学用心听用心去感受。五、作业。观察你家附近的影子桥,把它倒影画下来或说给同伴听。 影子桥(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座有趣的桥影子桥。板书课题。认识“桥”。二、初读识字。1、轻声读课文,用熟悉的喜欢的方法认识课后字条里的字。2、读词语。(1)齐读。(2)男女生比赛读。(3)指名读。3、读生字。(1)指名读。(2)开火车读。(3)抢读。三、细读感悟。1、默读或小声读课文。思考:影子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学习课文。(1) 汇报第一自然段时,指名在黑板上简笔画小河与石拱桥。(2) 师:站在这座桥上向下看,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3) 汇报交流。(4) 指导朗读。(5)师:夏天,我爱在桥下的石头上坐着,还可以看影子桥,在这儿有看到了什么?(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五自然段)(6)交流汇报。(7)指导朗读。(8)师:这么美丽的地方有谁不喜欢呢?丁丁是怎么做的?学习最后一段。3、美读全文。四、拓展升华。师: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小河和桥,你打算怎样保护这些美丽的地方?五、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2、小组内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一说哪些字最难写?怎样写?3、练习书写。六、布置作业。把你见到的倒影画下来。语文天地第十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语文天地包括替换、扩词、学习比喻句、学写启事、说话、阅读、金钥匙等内容。词语替换,让学生用另一个词语替换三句子中加点的词“阵阵的、吆喝、一忽儿”。扩词,让学生用“桥”扩词,扩充知识“那些种类的桥”。补充句子,学习文中的比喻句,进行补充练习。读一读,这四句话,要求学生独立识字,检查识字的情况,以求做到师生心中有数。学习写启事,让学生了解启事的用途、形式及如何写启事。说一说家乡的水,包括三方面内容:评选家乡最美的水;用一句话来形容家乡最美的水;为最美的水起名字。阅读,自读美丽的水花,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有趣的童话。读一读,背一背,是背诵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金钥匙,指导学生如何找重点句,并学习抄写下来。教学建议:词语替换一词中,“吆喝”和“一忽儿”可以用同义词替换,换完后应比较一下用哪个词好,“阵阵的”不适合用同义词替换,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描写风,如:“清风、秋风”。用“桥”扩词,题目限定“哪些种类的桥”,是扩充知识的练习,而不是用“桥”组成词语,要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补充句子,第一句应填两个完整的小句,不能写成“叠叠的浪,阵阵的风”,因为它们还能表现瀑布的声音,非得“动”才能出声。第二句应填“瀑布的全身”。如果学生填得不完整,可以让他们读一读自己填得句子,和课外中的比较一下,意思有没有不同,填完后,要反复朗读这三个句子,体会它们的意思。这项练习可结合课文瀑布进行教学。检查识字情况,可先让学生独立识字,通过检查朗读了解认字的情况,也能听出是否大概理解了生字的意思。还要听写句子,来检查“想一想”的效果。可采取老师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的形式进行。对于检查的情况要认真记录,完全能独立识字的同学,可以往下续写,写自己知道的其他的水。学写启事,教师不要仅把写启事看做本单元的一项活动,而应当想办法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实用的交流手段。课堂中学习如何写启事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最先写的启事,在班上宣读,表扬学了就用的学生。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启事,用启事。说说家乡的水,包括三方面内容:评选家乡最美的水,“美”可以指水的味道,水面的景色,水周围的景色,也可以指水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来形容家乡最美的水。一句话是最低限度,可以说两句、三句或一段话。为最美的水起名字。可以全班讨论,达成共识。这三项活动是依次进行的。自读美丽的水花,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有趣,插图生动,可以交给学生自学,老师要关注那些还不敢独立识字的同学,教学中可以在全班比较“青”“清”二字,从字形、字义、组词等方面进行。背诵古诗,这首诗平白如话,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朗读背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站在岸边,望着朋友乘坐的帆船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边际,那是多么深的情谊。金钥匙,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重点句子,再学习抄写的方法。在练习抄写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互相检查,一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