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3272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12/19,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朱川彬,2019/12/19,2,一、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课程改革实际上包含了的三个层面的改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改革。与之相对应的是三个方面的工作: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进行教学改革。两个“落差”:1、2之间和2、3之间。,2019/12/19,3,解决第二个“落差”的任务主要由教师在教学中完成,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真正主体,课程改革的任务最终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来完成。“违背教师意愿或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学会生存),2019/12/19,4,二、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各科教学改革的“纲领”怎样学习课程标准?不是简单地记忆,而是积极地智力加工和自我建构;不是需要时引用“标准”的片言只语,而应当用“标准”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指导教学改革。,2019/12/19,5,“接受文本者对于文本的理解绝不是文本内容原封不动的移植,不是机械地复制,而是知识的建构。”“脑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积极构造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说,它虽然对经常输入的刺激作出反射性反映,但它不是一块被动地学习与记录外来信息的白板。头脑原有的记忆和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信息相互作用,以便选择和注意信息并构成意义。”,2019/12/19,6,按照“自我建构”的要求学习“标准”,需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点:1、了解课程改革的上位背景和教育改革的国际走势;2、把握标准的整体框架和结构;3、从标准中提炼主要的教育理念,深入思考;4、对标准中出现的有关概念进行辨析,把握其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5、思考怎样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2019/12/19,7,三、关于上位背景和宏观走势1、从9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育现代化等。这些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程改革,是又一场更大规模的改革,其目标是使基础教育的现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进步。,2019/12/19,8,2、受到教育全球化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计算机网络)的影响,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内涵。择其要者,主要是:教育的目标从传授知识转变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个性,成为世界公民;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他们有发展成长的动机和欲望,也有成长发展的潜能;,2019/12/19,9,学生的发展是在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之中实现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因此,教学不是传授和灌输,而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同时发生和发展的。因此,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会学,更要关注是否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够学好;,2019/12/19,10,由于知识“外储化”程度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支撑,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他所需要的学习。因此,拓展学习时空和学习资源已经成为现实。教育必须突破“三脱离”的倾向,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19/12/19,11,四、几个主要问题的诠释和实践思考1、关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统一的问题。受到心理学的影响,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两大学派:科学主义和人本(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联系的是认知主义,认为人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刺激反映”,而是大脑必定会对外来的刺激进行积极的智力加工。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必须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智力加工。,2019/12/19,12,现代人文(本)主义,在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七十年代扩及欧亚,进而影响全球。它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在学习上,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进取的欲望和发展的天赋,教育者应当真诚地呵护这种欲望和天赋。由此看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如果按照科学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的智力加工,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就是在呵护学生的欲望和天赋;如果能够尊重和关爱学生,那么就一定能够按照科学规律组织教学,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2019/12/19,13,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什么是工具性?什么是人文性?它们是怎样统一的?所谓工具性,是说语文是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往的基本工具。应用工具的能力,不是传授的、灌输的,而是在应用工具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己学习语文、自己应用这个工具的实践活动。,2019/12/19,14,所谓人文性,它的内涵比较丰富.首先,关于“人文”,有多种意义:人类文化、人类文明都可以叫做人文;在心理学上,“人文”与“人本”、“人道”同义,主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括教材的人文内涵、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教学)活动中的人文关怀。,2019/12/19,15,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并不就是学习者的人文素养。要使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转化为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必须通过具有人文关怀的语文学习活动这个中介。所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核心要义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把人当作人。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罐装知识的容器和任人塑造的物品;他们是具有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并且有能力谋求发展的能动的人。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2019/12/19,16,“无论任何人都具有为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只要提供了适当的环境,这种倾向便会显现出来,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人的各种需求是天然合理的,因为人种的成员象其他物种成员一样,在本性上实质是建设性”,“正因为现存世界对人的需要加以控制,才使人表现出恶来。”(罗杰斯),2019/12/19,17,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果能够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自己学习语文、自己应用“语文工具”的实践活动,那不仅是对学习者的尊重,而且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如果坚信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谋求发展的本能,就一定会选择这样的教学思路: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自己学习的实践活动。两者的统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层面上,即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的。,2019/12/19,18,2、关于三维课程目标的问题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转变:单纯传授知识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教师的疑虑:单一的目标传授知识都难以真正到位和落实,多元目标能够实现吗?,2019/12/19,19,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整体性的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对于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无须一条一条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而是寻找和设计一种教学活动,能够整体性、一体化的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形成积极的个性。“如果学生能够专心地、投入地学习,那么,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意志等等,什么都有了。”,2019/12/19,20,但是,不同的学习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能够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形成积极的个性的。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强制的、被动的、受训的,那么,不仅不能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就是知识也难以真正到位和落实。只有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才能整体性、一体化地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形成积极的个性。,2019/12/19,21,3、关于转变学习方式,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中的表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两种理解:自主、合作、探究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研究性学习所具备的互相联系的、综合性的特征。,2019/12/19,22,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2019/12/19,23,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不要把知识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最后获得相应的研究结果。”,2019/12/19,24,“研究性学习与其教学的整合实践要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发挥而生成,不能预先设定。”教师在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不能预先设定。,2019/12/19,25,两点思考: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不要转变?研究性学习适用于哪些领域?“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还得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十分重要。”,2019/12/19,26,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接受学习越来越明显地阻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当从接受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2019/12/19,27,什么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直接接受现成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有两种方式:一是机械接受;二是有意义接受,即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智力加工,通过自我建构,获得知识的意义。,2019/12/19,28,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第一种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第二种接受知识的方式;而第二种接受知识的方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学科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因为这种学习,就是在“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2019/12/19,29,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受到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制约和决定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方式。讲解、讲授、灌输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实例介绍:一所农村初中的教学改革),2019/12/19,30,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正是这种能力,在这所中学通过行政决策得到了特别的强化。,2019/12/19,31,校长的教育理念: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材。不是靠教师逼出来、教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进教室是干什么的?不是去讲、去教的,而是去组织学生学的。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不是讲到了、讲清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而要看学生学会了没有;学会了才算完成教学任务。,2019/12/19,32,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占据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流程:明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知道学习结果;阅读、思考、练习、操作、质疑、讨论的组合和转换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2019/12/19,33,学习任务(预设),启动组织,学习活动形态:阅读思考、练习操作、质疑讨论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生成,反馈,教师,指导,是否有效,是否适切是否完成,学习结果(是否学会,是否会“做”),组织呈现和评价,了解学情支持帮助,2019/12/19,34,课堂教学的特点:朴实高效没有矫情,没有做作,没有虚情假意的表演,没有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掩盖下的思维的苍白,有的是真实的学习情境和真实的学习活动。,2019/12/19,35,课堂教学效率的三个公式:效率=信息传输量/单位时间效率=教学效果/单位时间的投入量效率=T/45(40)(T为学生指向学习任务的紧张的智力活动的时间),2019/12/19,36,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123n学误差1误差12误差积累,2019/12/19,37,五、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1、把“教本”变为“学本”。在课堂教学在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2、以一(几)类知识或一(几)篇课文或一(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3、从生活或社会实践中选择内容进行“课题研究”。,2019/12/19,38,启动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是学习任务。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3+1+1)(1)积累性学习任务:字词的记忆、句群篇章的背诵;(2)理解性学习任务:能够识别、解释、概括、应用、比较、分类、转换、引申等;,2019/12/19,39,(3)评价性学习任务:能够对文章的好坏优劣以及价值倾向作出再评价;(4)技能性学习任务:写字、书写、朗读、说话、演讲等;(5)拓展性学习任务:懂得通过什么途径、应用什么方法、到哪里搜集所需要的资料,能够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2019/12/19,40,课题研究的流程: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通过媒体获得外储化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流动状态经验)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和方法,撰写研究报告。,2019/12/19,41,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法”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由此可见,教师和医生、律师一样属于专业人员,但这只是法律上作了认可,在现实中未必得到普遍认可。似乎只要有了一定的文化,便可以做教师,无须像律师一样具有律师专业,像医生那样具有医师专业,才能取得专业资格。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影响了本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发展。,2019/12/19,4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的专业素养;二是教育的专业素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科专业素养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不高。当教师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达到一定的临界水平以后,不再因为知识和能力越强,教育教学效果就越好;而教育的专业素养,却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决定因素。正是这一方面,恰恰是教师努力和进修的盲点。,2019/12/19,43,教育的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储备;二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即教育理念;三是对教学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和反思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应当把它作为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来抓好、抓实!,2019/12/19,44,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