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与教材使用.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2427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解读与教材使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标解读与教材使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标解读与教材使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解读与教材使用,济水一中石云燕,明确几个概念,课程: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育部)教材:教材编者教学:教师课程资源: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一、关于新课标,一、课标是什么?1.国家意志的体现,代表着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2.教材编写部门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学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二、课标的局限,1.作为一个指导性文件,课标只能是宏观的、理性的,不可能告诉我们教什么、怎么教。2.课标虽有教学指导建议,但不是具体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不同,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做创造性的发挥。3.课标要适应全国中小学教学的需要,不可能照顾到地区的差异。,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大纲”,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过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民国时期一直沿用“课程标准”这个概念。新中国建立初期,也还是叫“课程标准”,当时有“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1952年,为了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改称“教学大纲”。当时是教学大纲并不涉及教学理念,只规定每一学期甚至每一课应当传授哪些知识,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偏窄。教学大纲比较具体,每一教学环节要求是“刚性”的,老师只能照此办理,很少选择性。,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1996年教育部就义务教育状况组织进行9省区的大型调查,发现原有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大多数学生不能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中小学比较,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较深,但面较窄。以往通过大纲对各科教学的内容、要求都做了统一的硬性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全面发展。教育部决定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首先为义务教育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发展,1.由“知识与技能”为中心向“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而不仅仅是指向技术层面的知识与技能。2.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3.从以往按照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特别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三、新课标“新”在哪里?,1.学科定位更清楚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2.明确课程理念物理学科课程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3.突出核心价值观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探究情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观,4.课程目标更具体更切合实际,在课程基本理念下提出课程总目标,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提出具体的三维目标。并对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修改了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5.增强可操作性,在新课标中新增“实施建议”,有教学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学生学习评价建议都有具体的指导。,明确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的关系,课程标准为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创造了一定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可以将教学内容放大,也可以将教学内容缩小,将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必须依据课标,把握教材与课程的关系,通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适当调整、拓展补充;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灵活使用教材;在进行教学中,要做到读懂课标的要求,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读懂学情,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个问题。,心怀课标,理解教材,适度教学,谢谢各位,,敬请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