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解题技巧复习用.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09322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解题技巧复习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说明文解题技巧复习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说明文解题技巧复习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类型:,实用类文体:以说明文、议论文为主文学类文体:以散文、小说为主,中考探密之说明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说明文考点: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4、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识考点,分值,11分,近年来广东说明文阅读理解题命题趋势:2004年关于噪音的环保说明文;2005年关于保护物种(鼻行动物)的生物说明文;2006年无说明文阅读考查。2007年关于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的知识类说明文;2008年无说明文阅读考查(议论文信仰之光);2009年关于人与自然(水)的知识类说明文;2010年?,仍以科技说明文、环保说明文、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性说明文为主。,明题型,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特征或内容要点归纳;拟标题,说明顺序及其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文段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主观题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实际运用,中考突破P90说明文的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文艺性说明文,平实的说明文,备常识,常见题型一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程序类:说明了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明题型,学方法,说明对象特征或内容要点(信息)归纳;拟标题注意文段的首尾句找中心句根据语境概括,常见题型二,明题型,学方法,例如:(2005年广东卷)给本文加一个能反映说明对象特征的标题(2分),(2007年广东卷)请给本文加一个标题。(3分),(2009年广东卷)请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4分),奇特的鼻行动物,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远离自然必受惩罚,常见题型三,说明顺序及其作用,使文章更有条理、更清晰;注意结合语境回答,明题型,学方法,例如:(2004年广东卷)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2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2005年茂名卷)作者介绍莺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理清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逻辑顺序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成虫的过程”等),备常识,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严密性(生动形象)(体味表时间、范围、程度、估计等的修饰限制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常见题型四,明题型,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一般表示范围、程度。不能修饰、限制名词的词。如“很、最、太、更、非常、特别、十分、格外、略、比较、稍微”“只、都、仅、共、全都、统统、总共、一齐、一概、仅仅”等。,副词,主要有两种题型:、“”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主要有两种题型:、“”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学方法,、“”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学方法,例题讲析,红树林:“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一、注意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答:不能删。“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答:不能删。“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请你来阅卷,3分,“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表态:不能删。2、定性(什么上的限制)+(替换法)解词或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方法归纳:,学方法,1、大约10万个原子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与一个原子的直径。,答:“大约”表示概数,说明“10万”是估计的数目。而事实也不可能正好10万,与实际情况相符。,二、辨析确数、概数的运用。,2、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答:“绝大多数”表示并非所有,限定了范围,与实际情况相符。,也许,大概,或许,可能,恐怕,例:还有人说,物质的最小结构也许就到此为止了。,三、表示推测的词语。,答:“也许”表示推测,说明这是未经证实的结论。而后面的事情也证实了这一点。,四、数量词,数词或数词结构后面加“多、几、把、来、上下、左右、以上、以下”表示概数。/确数,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答:“一次”表明风沙袭击的厉害程度,“全部”从范围上说明一个不剩,突出风沙袭击的杀伤面之广。,请就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自主命题,设计一道简答题并作答。,设计:第一个句子中哪些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表达效果和原来有何不同?(“至少”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如果去掉这个词,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请你来出题,1、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设计:句子中“之一”删去后,会影响表达的意思吗?请结合文句简要说明。答:“之一”表示其中一个,说明重症监护病房只是航天科技在现代医学中的一项应用,它还有其它应用,删去了,就表明只有一种应用,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在,世界各大医院都设有重症监护病房,这是航天科技最重要的应用之一。,请就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自主命题,设计一道简答题并作答。,请你来出题,常见题型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明题型,常见说明方法(口诀)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掌握说明方法三字经,备常识,掌握说明方法(语言标志),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打比方:像、仿佛引资料:引用,标记是引号。画图表摹状貌,掌握说明方法(语言标志),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用准确、具体、科学的数字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打比方:,将(说明对象)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说明()特征。,举例子:,用真实、具体、典型的例子说明了的(说明对象)()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种情况。,作比较:,通过(说明对象)与()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下定义:,给(说明对象)下了个准确的定义,使读者对它有了个确切的认识。,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画横线处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3分),列数据、引材料、打比方,(2004广东卷)第3段画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运用的说明方法有()、()、()。(4分),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招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差,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请你来答题,我国的河流污染,不仅限于淮河、黄河、长江!淮河V类和劣V类水质占68.2%。辽河的V类和劣V类水质占54.1%,已无I类水质。(注:V类和劣V类水质指丧失了使用价值),画横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举例子、列数字;(2分),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准确。,1分,具体说明了中国河流污染危害的严重程度。,2分,请你来阅卷,(方法+内容+效果),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一般是往前找;、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代入还原)。,常见题型六,明题型,此外,还有说明文中的主观题: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主要题型:、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温馨提示:,一、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归纳被说明事物有怎样的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二、明确说明对象1、看题目,不少题目就是说明对象。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三、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局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四、尽量从原文中找答案,即省又准。五、答题时,要始终围绕中心分析。,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1用自己的话对第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_2第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的道理。3第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_5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6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答:_7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注意答题时间,简要回答)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