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病害各论(简化版).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588101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赏植物病害各论(简化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观赏植物病害各论(简化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观赏植物病害各论(简化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赏植物病害,观赏植物病害,白粉病类,霜霉病类,锈病类,疫病类,灰霉病类,炭疽病类,菌核病类,其它真菌病害类,真菌病害,白粉病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白粉病类,白粉病是植物上发生普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位,被害部位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其上布满白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病叶枯黄、皱缩、幼叶常扭曲、干枯,其上可形成黑褐色小点(病菌的闭囊壳)。,病原菌,症状,专性寄生菌,体表寄生,菌丝体附着在植物表面,靠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病原菌菌丝体、闭囊壳、分生孢子,病枝、叶,越冬,温湿度适宜,植物发病,多次再侵染,观赏园艺植物病害,月季白粉病,丁香白粉病,紫薇白粉病,秋海棠白粉病,风仙花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黄栌白粉病,高湿度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1OC,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湿度为97%99%。,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白粉病类,月季白粉病(Chineserosepowderymildew),症状,主要危害新叶和嫩梢,也危害叶柄、花柄、花托和花萼等。嫩叶皱缩扭曲,上、下两面布满白色粉层,渐渐加厚,呈薄毡状。叶片加厚,为紫绿色,逐渐干枯死亡。,观赏园艺植物病害,成叶感病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斑。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稍肿大,长出长椭圆形的白斑。,月季、玫瑰、蔷薇白粉病,月季白粉病(Chineserosepowderymildew),观赏园艺植物病害,月季白粉病,花梗和花蕾也可受到侵染,覆盖一层白色粉末,严重畸形。,花蕾被害状,花蕾染病时,表面被满白粉,花朵畸型。花蕾不开或仅露出一点花瓣。,月季白粉病(Chineserosepowderymildew),观赏园艺植物病害,月季白粉病(Chineserosepowderymildew),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在福建未见有性阶段,仅见无性世代粉孢属,病菌的分生孢子单个顶生,第一孢子成熟后第二孢子才开始发生。分生孢子长圆形,大小27321518微米。,1、改善种植条件,温室要通过透光,降低温度,避免施过多的氮肥,适当多施磷、钾肥。,2、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浸染源。,4、硫磺粉常用作温室栽培月季的冬季防治,将硫磺粉在温度为1530OC熏蒸杀菌效果较好。,月季白粉病(Chineserosepowderymildew),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办法,3、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喷施1千克/升的石硫合剂。,丁香白粉病,病原菌:病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有多次再侵染。,病状危害叶片,叶面生白色粉层,叶背较少,后期变为灰白色,并产生黑色小颗粒状物即闭囊壳。,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紫薇白粉病,病状,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嫩叶比老叶易侵染。该病侵染嫩梢和花蕾。叶片感病后,初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布满白色粉层,嫩叶易发生扭曲皱缩,并枯黄早落。,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花被害状嫩梢与花蕾感病,则导致新梢畸形,花蕾不能开放,严重感病的花瓣呈萎蔫状,并早落。,紫薇白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秋海棠白粉病,病状主要危害叶片、茎、花等部位,病部密被白粉层。,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秋海棠白粉病1999年摄于世博园,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风仙花白粉病,病状:主要危害叶片、嫩茎和花蕾等,病部密被白粉层,后期产生小黑点(闭囊壳)。,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瓜叶菊白粉病,发病部位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危害叶柄及花蕾等部位。,病状:发病初期,叶面病斑不明显,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浅黄色斑块,并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环境适宜时,病斑扩大成大片白色粉斑,覆盖全叶,严重植株,叶片和嫩梢扭曲或卷缩、萎蔫、新梢生长停滞,甚至矮化,发育不良,花朵小,提早凋谢。病害后期,叶面白色粉层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危害嫩叶和老叶。嫩叶展开时先出现近圆形、白色至灰白色粉状斑,最后全叶满布灰白色粉末。严重时,叶片尤其嫩叶扭曲,畸形,下垂脱落。,九里香白粉病,九里香白粉病,霜霉病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1、病菌寄主:霜霉病发生在园林植物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草本植物上,极少数发生在木本植物上。,2、病状类型:霜霉病菌在寄主的受害部常产生一层霜白色霉层。双子叶植物叶片上造成边缘不很明显的多角形病斑,病斑到后期呈现中央的枯死部分和周围的褪色部分。在禾本科植物上,霜霉病菌随寄主分生组织生长到达地上部分各器官,引起全株的畸形。,3、病原菌: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发病条件为:低温1520OC左右潮湿的季节,故春秋两季发病较多。(白锈菌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霜霉病类,霜霉病与白粉病的区别,1、霜霉病的霉层分布在叶片背面。2、病菌霜白色的霉层中不形成黑色小点。,1、白粉病的霉层多分布在叶片正面。2、病菌灰白色的霉层中常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霜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类,月季霜霉病,病状:霜霉病危害叶片、嫩梢、花梗及花。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紫色,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最终引起叶片扭曲、畸形。天气潮湿时,在叶背病斑处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小叶往往变黄,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与农药药害及化肥灼伤状相似。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与叶片相似,但嫩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缩脱落,新梢枯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菌:月季霜霉病是真菌中的一种蔷薇霜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气温低、相对湿度较高、植株表面存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易发生和蔓延。温室通风不良、植株过密、湿度高和氮肥过多时,病害均严重。该菌只侵染月季。,霜霉病类,月季霜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菊花霜霉病状叶面病斑不规则,界限不清,初淡绿色,后黄褐色,叶背霉层较稀,由污白色或黄白色变为淡褐色至深褐色,病叶常皱缩。,霜霉病类,菊花霜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锈病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锈病类,锈病,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玫瑰锈病,症状玫瑰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主要危害叶和芽。春天新芽上布满鲜黄色的粉状物;叶片正面有褪绿的黄色小斑点,叶背面有黄色粉堆,后变为黑色粉堆。病叶枯黄早落。,玫瑰锈病病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状:该病可侵染玫瑰的芽、叶片、花托、嫩枝等部位,春季感病的芽呈淡黄色,芽肿大,病芽陆续枯死。秋季腋芽感病后,少数能长出叶片,冬后枯死。感病叶片正面为浅黄色不规则病斑,叶背为黑色孢子堆,叶片提早脱落。,病原菌玫瑰锈病的病原菌种类多,国外已知有9种,国内已知有3种(真菌)。为担子菌短尖多孢锈菌Phragmidiummucronatum(Pers.)Schlecht和蔷薇多孢锈菌(Phragmidiumrosae-rugosaeKasai)。玫瑰多孢锈菌(Phragmidiumroserugosae)。,玫瑰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4、病菌在芽或发病部位越冬。植株4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发病严重。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发病较轻;温暖、多雨或多雾病害发生较严重。,1、病菌以菌丝在芽内越冬,是来年的主要浸染源。,2、本菌为单主寄生。不同玫瑰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保加利亚红玫瑰、白玫瑰和前苏联香水玫瑰较抗病。,3、发病适温为2426摄氏度,降雨多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玫瑰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发病规律,4、及时清除,烧毁枯枝败叶,减少浸染源。2、一般在6月下旬和8月中旬发病盛期前喷药,每隔810天喷1次,连续23次。药剂有75%百菌清8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1、发现病芽及时摘除并销毁。2、发病时喷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75%的百菌清800倍液,或喷洒250300倍液的敌锈钠。3、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或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玫瑰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方法,贴梗海棠锈病,病状: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病斑,直径67mm,边缘有黄绿色晕圈,其上产生橙黄色小粒点,后变为黑色。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长出许多黄白色毛状物,最后病斑枯死,在转主寄主桧柏上危害叶片及绿枝。,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贴梗海棠锈病,2、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危害贴梗海棠,缺少夏孢子阶段,冬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铺地柏和翠柏等转主寄主上,这两种锈菌在形态上极相似。,病原,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haraeanum山田胶锈菌Gyamadai。,1、我国以梨胶锈菌为主,山田胶锈菌仅在个别省发现。二者均为转主寄生菌。,3、性孢子器发生于叶面表皮下,近圆形或扁烧瓶形,成熟时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并伸出许多授精丝。锈子器生于叶部病斑背面或叶柄病斑上,细圆筒形。病菌以菌丝在桧柏等病组织内越冬。,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贴梗海棠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贴梗海棠锈病,防治要点,1、贴梗海棠种植区周围,避免种植桧柏等转主寄主;2、早春冬孢子未萌发前,在桧柏属植物上喷洒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350倍液,抑制冬孢子萌发;3、贴梗海棠展叶后,可喷洒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喷洒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香石竹锈病,病状:危害叶和茎部。受侵染的叶片两面及茎上,长有浅红褐色的疱状病斑,长158mm;病部表皮破裂形成肉桂色夏孢子堆,引起叶片和植株的枯萎死亡,后期形成黑褐色冬孢子堆。,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香石竹单胞锈菌Uromycesdianthi为转主寄生菌,以冬孢子越冬,翌春冬孢子萌发侵染大戟属植物,并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再侵染石竹。本病除危害香石竹外,还危害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防治:及时摘除病叶,秋后彻底清除病残体,以杜绝或减少翌年的初侵染来源。温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控制湿度。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克菌丹等保护性药剂或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香石竹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牡丹(芍药)锈病,病状:牡丹(芍药)叶片被侵染后,叶面无明显病斑,或有圆形、不规则形褐色小斑,叶背着生黄褐色小疱斑,破裂露出黄色粉堆,即夏孢子堆。后期叶背出现丛生或散生的暗褐色、纤细的毛状物,即冬孢子堆,在转主寄主松树上侵染枝干,引起纺锤形肿瘤。,观赏园艺植物病害,3、一般于牡丹、芍药开花期后发生。78月危害严重。温暖潮湿、多风雨利于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花圃容易发病。,病原,1、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flaccidum为转主寄生菌。,2、锈菌以菌丝在松树上越冬,4-6月在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到牡丹上侵染危害,并产生夏孢子堆。生长期内夏孢子重复侵染,后期形成冬孢子堆,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松树。,牡丹(芍药)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2、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3、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牡丹(芍药)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叶片两面均可出现桔红色疱斑(夏孢子堆),此后36周可环绕夏孢子堆周围产生小而黑的冬孢子堆.,唐菖蒲锈病,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害在16280C和相对湿度80100时,夏孢子经气流传播造成病害流行。目前尚未发现抗病品种。,可喷洒苯来特、代森锰锌等药剂。,病原菌,防治要点,发病规律,Uromycestransuersalis(Thuem.)Wint,唐菖蒲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菊花锈病,1、症状,菊花上可发生以下三种锈病,黑色锈病多在叶背形成褐色疱状突起(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后期生黑褐色冬孢子堆。,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白色锈病:在叶背产生灰白色至淡褐色疱斑。重病植株整个叶片布满锈斑,导致叶片早枯。,褐色锈病:夏孢子堆多生于叶正面,橙黄色长期留于表皮下,以后开孔。,菊花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1、症状,2、病原菌黑色锈病:PucciniachrysanthemiRoze白色锈病:PucciniahorianaPHenn褐色锈病:PhakopsoraartemisiaeHirat,白色锈病病菌在植株芽内越冬,次年春侵染新长出的幼苗温暖多雨有利于发病菊花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3、发病规律,黑色锈病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丝在病株上越冬病菌在1627oC之间发生侵染,一般冷凉地区发病较多。,菊花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4)发病期间可喷洒波尔多液、粉锈宁、萎锈灵等药剂每隔1015天喷1次;代森锌、百菌清等药剂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防治方法,(1)选无病植株作繁殖材料。,(2)种植地要求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通风透光。植株密度适当,不过量施氮肥。,(3)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烧毁;开花结束后清除病株。,菊花锈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在城市道路两旁和庭园栽植时常见发生,受害叶片黄化,变褐干枯,发病率高达50。,美人蕉锈病,一、症状,蕉叶片感病初期,正、背两面均可出现黄色水渍状圆形小斑,尤以叶背更明显。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疱状突起病斑橙黄色至褐色,直径26毫米,病斑的疱状突起开裂散生出桔黄色粉状物,此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冬天病斑上产生深褐色粉状物即为冬孢子堆和冬孢子。严重受害的病叶病斑累累,并可联结成不规则大斑块,造成叶片局部坏死。,二、病原,美人蕉锈病是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夏孢子黄白至橙黄色,长卵形至椭圆形,厚壁,具刺,生于短梗上,大小20251622微米;冬孢子长椭圆形至棍棒形,顶端圆形或略扁平,基部较窄,双细胞在分隔处略收缩、淡黄至黄色,大小35601318微米。,三、发病规律,1、越冬:病叶上越冬。2、传播:病菌通过风吹、水溅将夏孢子传至健叶上,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反复为害。,3、栽培环境:密度大,通风不畅、排水不良,偏施N肥均有利于病害发生。4、发生时期:美人蕉锈病在34月开始发生,除夏日高温和冬春寒冷干燥的天气发病较轻外,其他凉爽气候病害都很严重。病斑迅速扩大,叶片卷曲凋萎。,四、防治措施,(1)清除病残体:冬季清除庭园病叶及病残体,集中烧毁。病区在种植前苗木要剪去病叶。(2)加强栽培管理:减少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排水通畅,N、P、K均衡。(3)药剂防治:三唑类杀菌剂效果较好,适期早喷。用25%三唑酮1000-2000倍,12.5速保利2000倍、或20粉锈灵乳剂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注意交替使用,可以减轻病情。,疫病类,疫病主要是指由疫霉属(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叶部组织的快速坏死和腐烂。高湿是影响病害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百合疫病,症状,症状,又称脚腐病。主要侵害茎、叶、花、鳞茎。茎部染病初生水浸状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加重茎部腐烂,致植株倒折或枯死;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小斑,扩展成灰绿色大斑;花染病呈软腐状;鳞茎染病出现水浸状褐斑,扩展后腐败,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观赏园艺植物病害,3、天气潮湿多雨,尤其是大雨后,排水不良,湿气滞留,有利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出苗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地上部大量出现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1、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侵入后引致发病。,2、病部又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发进行再侵染。,百合疫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4)发病初期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1次,防治2次。,防治方法,(1)采用高厢深沟或起垄栽培,要求畦面要平,防止积水;发现病株,及早挖除,集中烧毁或深埋。,。,(3)使用无病土或对土壤进行消毒,用灭过菌的土装盆.,百合疫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长春花疫病,症状:主要危害嫩叶,初期呈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湿度大时产生绵状霉层。严重时花和叶软腐,茎秆曲折下垂。,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用敌菌丹1000倍液3Lm2进行土壤消毒,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发生规律,病原菌在病残体中越冬,孢于囊借风雨传播,病害在降雨多,排水不良时发病重。,防治方法,长春花疫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大花君子兰疫病,症状幼苗及成株均发病,多发生在外层叶片的基部。初呈水渍状,渐凹陷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枯黄斑,大小不等,后期叶面和叶背上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潮湿条件下,可见粉红色粘稠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堆.,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大岩桐疫病,叶片产生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向叶柄、茎秆扩展,叶片软腐,形成较大的水渍状凹陷狭窄斑,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对球茎凹陷,变成黑褐色软腐,根也变黑。,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重,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平整土地,避免积水。合理密植浇水不宜过多,降低土壤含水量。,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大岩桐疫病,杜鹃疫霉根腐病,根部受害纤细瘦弱,水渍状,皮层脱落呈浅红棕色。上部叶片枯黄萎蔫。,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发生规律,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靠流水蔓延传播。,防治方法,进行土壤消毒,培育无病苗;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浇水不宜过多,降低土壤含水量。药剂防治。,杜鹃疫霉根腐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非洲菊疫病根颈部症状,受侵染的植株,根颈部表现水渍状,褐色皮层组织腐烂并撕裂,植株上部叶片迅速萎蔫,叶色由绿变为暗紫红色,尔后变为褐色,最后部分或全部叶片枯死。病株地上部极易拔起。,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非洲菊疫病根颈部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万寿菊茎腐病,症状茎部受害后变褐色,皱缩,上部叶片枯萎死亡。根和种子受害后腐烂。,观赏园艺植物病害,万寿菊茎腐病,病原菌及发生条件,病原菌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靠水流传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园圃发病重。法兰西万寿菊和矮化品种较抗病,非洲型品种最感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土壤消毒,培育无病苗,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药剂防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冬珊瑚疫病,症状叶片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萎蔫下垂。茎和果实呈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霉层。,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发病条件,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梅雨和秋雨季节发病重。,防治,用消毒土育苗,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地种植。药剂防治。,一品红疫病,症状,茎花、叶、根均可感病。茎部呈水浸状暗色坏死。木质茎内部变褐坏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1、寄生疫霉(PhytophoraparasiticaDast);,2、烟草疫霉,PhytophtharanicotianaeBreda,有两种,属于鞭毛菌亚门的疫霉属真菌。,一品红疫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发病条件,1、病原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30,要求很高的相对温度和水滴。因此,高温多湿是此病流行的条件。,2、夏季塑料棚室撤膜后,连续降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3、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重。,一品红疫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1)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扦插繁殖。,(2)地势较低的地,要开深沟筑高畦,以利田间排水。,(3)适当增施磷、钾肥料,使植侏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2、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就要喷药保护,药剂可用25%甲霜灵800-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剂400-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一品红疫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紫罗兰疫病,根和茎基部变黑,下部叶变黄,整株枯萎死亡。,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种子带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危害。园圃湿度大时发病重。,发病条件,加强水肥管理,拔除并销毁中心病株,适当密植,降低园圃湿度,进行种子处理。药剂防治。,防治方法,紫罗兰疫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灰霉病,症状,3、病斑扩展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枯。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暗绿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1、灰霉病又称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干、叶柄、花瓣、果实和种子。,2、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直径l-5毫米,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直径7-12毫米,中央淡黄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4、叶缘发病时,叶片有些扭曲。绿色茎上为紫褐色长圆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大小仅3-5毫米。叶柄症状与茎上的病斑相似,但为长条状,其上也生有暗绿色霉状物。,观赏园艺植物病害,无性阶段: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丛生,顶端簇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有性阶段可产生菌核。,病原,受害花卉,牡丹、芍药、仙客来、秋海棠、四季报春、翠菊、大丽花、倒挂金钟、蒲包花、大岩桐、金盏菊、天竺葵、八仙花、栀子、瓜叶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杜鹃、月季、玫瑰、茶花、一品红、鸢尾、含笑、金莲花、百合、郁金香等花卉。,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灰霉病,发病规律,1、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3、一般病害始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7-8月份雨量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扩展。,2、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4、种植过密,栽培管理不善的庭园发病较重。一般遭受冻害之后,植株抵抗力弱,病害严重。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差异。,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灰霉病,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内,以减少翌年早初次侵染的病菌来源。,2、加强管理,种植不宜过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3、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灰霉病,一串红灰霉病,症状,病菌通常侵染花部和茎部,产生水渍状、浅褐色斑和腐烂。病部长有灰霉层。叶片有时也受害。,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连续阴雨,冬季温室内,一串红做越年栽培剪时,常从剪口处发病。,病原物,BotrytiscinereaPers.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葡萄孢属,灰葡萄孢。,发病条件,一串红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瓜叶菊灰霉病,症状,叶受害时,最初出现水渍的黄绿色或深绿色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当环境比较潮湿时,上有灰色的粉状孢子层出现。病叶最后枯死。花瓣在芽中或开放后均可感病。开始,花瓣边缘出现淡褪色水渍,同样发生腐烂。但花干枯后,可残留很长时间。,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及发病现状,葡萄孢属的一种真菌BotrytiscinereaPers.,病原,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当气温20摄氏度左右、湿度很大时,易发生此病。塑料大棚比玻璃温室发病重。,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瓜叶菊灰霉病,防治办法,1、注意温室通风,降低湿度,避免不适当的浇水。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侵染源。,2、发病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瓜叶菊灰霉病,报春花灰霉病,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病害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近地面的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渐大变色腐败成褐色。后期病斑表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是该病的一大特征。,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为灰葡萄孢霉,是半知菌亚门中的一种真菌BotrytiscinereaPers.。,传染途径,病菌以菌核形式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病菌通过风雨传播,园艺工灌溉水也可传播此病。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报春花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方法,1、注意室内通风,降低湿度。种植密度要合理。对病叶、病株要及时清除,以减少侵染源。,2、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喷施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灰霉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在对以上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报春花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万寿菊灰霉病,主要为害叶、茎、花等。花器染病花瓣、花柄开始衰老时易染病,受害部呈水渍状褐色烂腐且产生大量菌丝体使花瓣相互粘连,湿度大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出现灰白色蛛丝状霉层填满或覆盖花序,然后扩展到花柄造成腐烂。,为害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杜鹃花灰霉病,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观赏园艺植物病害,杜鹃灰霉病,症状,矮牵牛灰霉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和花器等部位。病害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扩大,病组织变成褐色至黑色并腐烂,后期表面形成一层灰色至灰褐色霉层,茎部、花器受侵染后也变褐色,腐烂并脱落。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均形成灰褐色霉层。,观赏园艺植物病害,4、此外,园艺工具、灌溉水等均可传播病害。温室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场所,通常以春季发病严重。,1、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的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和越夏。,2、温室气温在20左右、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最严重。,3、病菌借风雨传播,尤以雨后天气转晴时传播迅速。,矮牵牛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发病条件,菊花灰霉病,症状,受害后,花瓣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逐渐枯萎腐烂,茎、叶上也形成褐色病斑。由于病部发生灰色霉状物,所以此病也叫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1、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属半知菌亚门。它的寄主范围很广泛,包括多种花木。,病原,2、病菌以植株残体上的菌丝、分生孢子越冬,以后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借空气和雨水飞溅传播,引起再次侵染。,菊花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症状,叶片上有水渍状小斑,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灰色霉状物。茎上病斑褐色。花受害时变褐,衰败。,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牡丹灰霉病,病原及发病现状,牡丹灰霉病,真菌。为半知菌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d)该病在春、冬季及低温潮湿的地了和温室花房中易发生,幼小植株较易感病。,防治办法,(2)发现初期,喷洒65%抗菌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1%波尔多液。1015天喷1次,连续喷3次。,(1)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清除。,观赏园艺植物病害,仙客来灰霉病,症状,叶片、叶柄和花瓣均可浸染。叶片受害成暗绿色水渍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使叶片成褐色干枯。叶柄和花梗受害后成水渍状腐烂,之后下垂。花瓣感病后产生水渍斑并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均可出现灰色霉层。病害严重时植株枯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及发病现状,1、真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的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deBary)Whezel.,无性阶段为半知菌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paeoniaeOudem.)。,2、在湿度大的温室内该病易发生。每年的67月霉雨季节及10月的开花斯发病较重。病菌从伤口侵入,室内花盆摆放过密使植株接触摩擦叶面出现伤口,有利于发病。病情随湿度和湿度的加大而严重。,仙客来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办法,(1)温室内要加强通风和光照,降低湿度。,(2)及时清除病花病叶,集中销毁。,(3)对栽培土进行土壤消毒。,(4)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的农利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仙客来灰霉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部。症状有两种:,1、发生于叶片上,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型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大呈深褐色病斑,中央则有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2、在茎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如,仙人掌炭疽病。,此病常发生于叶缘和叶尖,严重时,使大半叶子枯黑死亡。,炭疽病,发病规律,3、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染。盆花放置过密,叶子相互交叉也易传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1、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2、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6月间迅速发展,以霉雨季节发病较重。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2)发病初期剪除病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避免放置过密及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3)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山茶花炭疽病,症状,主要危害叶和嫩梢病菌多从叶尖和叶缘侵入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黑褐色,边缘隆起,病斑大小不一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点,轮生或散生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粘质团。病叶干枯,易脱落新梢病斑长形略凹陷,浅褐色,边缘明显,严重时枝梢枯死。,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山茶花炭疽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多从伤口和衰弱部分侵入植株生长衰弱、排水不良高温和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并销毁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及硫酸亚铁增强抗病性新梢抽出后喷药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喷45次。,山茶花炭疽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茉莉花炭疽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嫩梢,叶片初为褪绿小斑点,后扩大为浅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10mm,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稍隆起后期病斑上轮生稀疏的黑色小粒点。,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自伤口侵入,一般夏秋期间病害较重。,防治方法,同山茶花炭疽病,茉莉花炭疽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米兰炭疽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可危害叶柄和嫩梢叶片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波纹状皱缩,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灰白色,边缘褐色,稍隆起。病斑可扩展到整个叶面。病部散生黑色小点叶柄和嫩梢发病导致小枝、枝干枯死引起早期落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落叶、病枯梢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该病具潜伏侵染特点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运输期间或刚移栽的苗术易发病。,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落叶,病枝条集中销毁加强运输和移栽的苗木管理。需运输的苗本起苗前,喷1次药,如5O多菌灵()()()倍液等内吸杀菌剂,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药剂参照山茶炭疽病。,米兰炭疽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万年青炭疽病,症状,病害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为水渍状小黄斑,逐渐扩展呈圆形、椭圆形直至不规则形大斑,中央灰白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云纹,边缘深褐色后期病斑生有许多黑色小点,排列呈轮纹状,最后病斑干枯,病害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上。,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及发病现状,该病由万年青刺盘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每年811月份常见于温室盆栽植株上,危害较严重。老叶受害较多。室内通风不良或受蚧虫侵害,易发病。,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室内盆栽万年青应放置在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之处,施用氮肥不宜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农家肥,发现病叶就及时清除并彻底销毁。,2、药剂防治发病前可喷洒1%波尔多液。发病后可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万年青炭疽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苏铁炭疽病,症状,苏铁炭疽病引起小叶成段或整个枯死。病部着生黑色小点。潮湿时,从小点中涌出粉红色的胶状物。,病原及发病现状,病原为Colletotrichumsp.,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发病规律病菌在植株病部越冬,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苏铁受冻害后,病害亦容易发生。,观赏园艺植物病害,仙人掌炭疽病,茎节或茎球上的病斑呈圆形、近圆形,直径4-8毫米,多发生于棱角边缘,淡褐色至灰白色,上生小黑点,排列呈轮纹状,潮湿时涌出桔红色粘质孢子团。病斑周围常有褪绿色晕圈,随着病情的发展,整体呈浅褐色腐烂。,症状,观赏园艺植物病害,君子炭疽病,症状,最初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斑,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如发生在叶缘处则呈半圆形)。病部具有轮纹,后期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在潮湿条件征涌出粉红色粘稠物。,观赏园艺植物病害,病原及发病现状,该病由一种炭疽菌(真菌)侵染所致。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相对缺乏时发病较多。温度高、多雨潮湿的气候发病重。盆花放置过密集或浇水过多,通风不良,湿度大,均易发病。,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不宜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室内花盆不要放置过密,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应从盆沿注入浇水。剪除病叶或病斑部分。并及时烧毁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君子兰炭疽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办法,2、药剂防治发病期可50喷洒%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1000津倍液,也可喷洒1次70%炭疽福美500倍液。,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软腐病也是君子兰的常见病害。发病时常常引起叶片软腐,严重时植株倒伏,轻者影响观赏,重者则全株烂掉。,君子兰炭疽病,观赏园艺植物病害,一、兰花炭疽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病害。,受害叶片初期出现黄褐色略下陷的小点,逐渐扩大为暗褐色圆形或半圆形斑点;若病菌从叶缘侵入,病斑多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若从叶尖发病,病斑向下伸延形成叶尖枯干,枯死部分可达叶片1/53/5;若从叶基为害,病叶迅速干枯,严重的整株死亡,兰花炭疽病,后期病斑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边缘有一黑褐色带,有时呈轮纹状,上生小黑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的大小、形状因兰花品种而异果实上的病斑不规则形或长条形,黑褐色。,卡特兰炭疽病,毛兰炭疽病,齿瓣兰炭疽病,树兰炭疽病,二、病原,兰花炭疽病(Colletotrirchumorchidearum)是由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的兰炭疽菌侵染引起的。分生孢子盘垫状;刚毛色深有数个隔膜,大小5010035微米;分生孢子梗短小,不分枝;分生孢子圆筒形,大小12204.55.9微米。病菌最适发育温度为2226,低于15或高于38则停止生长。,分生孢子盘,三、发病规律,1、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或植株病叶上越冬。2、传播与侵入:翌年春末形成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从伤口侵入,在幼嫩叶片也可直接侵入。潜育期1420天。此病在每年311月均可发生,以46月为高峰期,。,3、发病条件:高湿闷热,天气忽晴忽雨,台风频繁、通风不良,花盆积水,株丛过密,摩擦损伤,蚧虫严重等因素均会加重病情的发生蔓延。4、品种抗病性差异:几乎所有兰花品种都不同程度遭受兰炭疽菌为害。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差异。墨兰、建兰中的“铁梗素”、“蒲兰”等比较抗病;春兰、寒兰、蕙兰、风寒兰、建兰中的“大头素”易感病,而春兰中的“大富贵”、“十月”严重感病。,四、防治措施,1.清除病残体:清除感病叶片,剪去轻病叶的病斑。2.加强栽培管理:降低湿度,通风透光,落地盆栽要有阴棚防止急风暴雨,放置不宜过密、从盆边浇水或滴灌,控制叶面湿度,避免当头淋水以防止水滴飞溅传播孢子为害。3.药剂防治:发病前喷1%波尔多液或27%高脂膜乳剂100200倍液保护。发病期间可选用75%百菌清1000倍液,20%三环唑800倍液,50%炭疽福美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多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